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飞来横祸 ...


  •   苏平自奉旨入朝编撰史书以来,一直住在翰林院内的厢房中,皇帝多次提出要赐予他府第,都被他以翰林院修书方便为由委婉谢绝。他向来视功名为浮云流水,对富贵荣华从不介怀,不肯受领宅院,乃是表明他不肯久居朝中,修史完毕即要告隐山林之意。皇帝深知苏平虽才学冠绝天下,是辅佐社稷朝政的难得之才,为人却极为高洁,不肯受人拘束。他既不肯受赐,也不便勉强,只得由他。
      其实苏平自踏入翰林院不到半月就已懊悔,不该为一时冲动答应了入朝为官。他虽聪明绝顶,早已看透官场中的尔虞我诈,自己却不肯学得一分半点,尽管也不免逢场作戏应酬一番,却应对的极为辛苦,加上他为人耿直率真,更是不免得罪了心胸狭窄的达官贵人。所幸他名气颇大,又深得皇帝赏识,才无人敢为难于他。
      只除了刑部侍郎谢延。
      似乎自那次郊外偶遇之后,谢延就一直对他心存芥蒂,朝上朝下甚至途中偶遇都不免嘲弄一番。几次接触苏平早已将其中原由猜得一二,但他生性淡泊不喜与人争斗,何况这谢延虽为人倨傲跋扈,为官却耿直严明,因此谢延屡次当面为难,苏平也不以为意,反而一直忍让,顾及他颜面不肯说破。谢延本道苏平是极难应付之人,自己再三挑衅,他必会针锋相对。没想到对方竟似变了一个人,无论他怎样与苏平难堪,对方总是客客气气,不卑不亢,礼数周到,并无半点忌恨之意。就如钢针入水,空有一股劲力却半分也施展不开,竟是奈何不了他。久而久之谢延反倒觉得无趣,只道他也是个庸俗之辈,为官之后患得患失,深怕得罪自己丢了官差,未免又将苏平看轻了几分。自己则越发志得意满,自恃才学品貌无人再可比肩。
      皇帝爱惜苏平才学,时常邀他入宫讲学论道,苏平便趁机将那些仁德爱民的典故穿插其中,又时常加入自己民间所闻所见,意为劝谏皇上减免课税。信阳公主深知其意,也常借故陪侍君侧,从旁点拨。二人心意相通配合极为默契。皇帝竟也常常为二人所述感慨不已,遂决定派人赴各地体察民情,考量将来减赋之事。皇帝见信阳文采不俗,也生出几分喜爱,想她毕竟是自己亲生女儿,与其整日在宫中烦闷不如交与她一件差事。遂命她任翰林院监察史官,随时检视史书的编撰进程。
      信阳正是求之不得,多少年来,只有这一件事遂了她心意,深觉苏平乃是她命中的贵人。谢恩之后,抬眼望去,只见苏平正长身立于一株梅花树下,一身月白镶边绫布衣,腰间束一条同色系缎带,冬日的骄阳正洒在他肩头,越发显得玉树临风,气度风雅,令人观之忘俗,不忍逼视。苏平听到信阳谢恩起身,也正向她看来。信仰正看得出神,不料与他目光相接,登时脸泛红晕,急忙垂首立于一侧,想起苏平仿佛能穿透人心的深邃目光,仍不免心如鹿撞,狂跳不已。苏平从未见公主如此神态,也不免窘迫,借故还要搜寻史料,起身告辞。
      自此,信阳公主一颗心更是全系于苏平身上,不时出入翰林院,与诸史官一同修书论古,脸上也常有了笑意。宫中深谙信阳公主为人者皆暗自纳罕。
      公主一番心意,苏平如何不知。他与公主一同修撰史书不觉已有一年之久,自觉越发敬重公主为人,公主对他也是情谊日增。就算他木衲不觉,从谢延近日对自己的态度上也该探知一二。然而眼看史书编撰已近尾声,他身为男子即不免为公主未来设想,想当初他与公主一见如故,初时不明她身份,自不免放纵情思,以至情不自禁答应入朝,只盼望能与公主多聚得一刻,从未奢望与公主长相厮守。而自己原是一介平民,并无兴趣于官场之中,史书修成之日便该辞官回乡,怎能委屈了公主?况且自己心中有结,实在不知道这心思……
      时光匆匆而过,苏平、谢延、潇语与安平公主如心总是在宫里、宫外不期而遇,如心原以为谢延是天下第一的美男子,不想见过苏平后心里竟泛起涟漪:他面容没有谢延俊俏,但是清雅细致,总让人想不自觉的靠近,他笑起来温柔纯和,眼睛能看到人的心里,他身上有谢延没有的东西,那是什么,如心也说不清,只是越来越渴望见到他。如心的心事可是藏不住的,父皇,最疼爱自己的父皇,若是自己去求他,父皇一定会答应的。
      -------------------------------------------------------------------
      “公主,皇上叫你去呢,公主、公主?”宫女轻唤着潇语。
      潇语回过神来,看看天空,还没有月亮。今天是中秋,八月十五——苏平哥哥的生日。我却不能见到他,就连仰望月亮的念头也不能实现。
      她来到了大明宫,宫内灯火辉煌,如心依偎在张贵妃怀里,娇羞地笑着。皇上也是一脸的喜悦:”不用行礼了,潇语你过来,朕有件喜事要宣布,如心说姐妹中和你感情最好,要第一个告诉你。朕决定将如心许配给翰林大学士苏平,九月初九出嫁,你向她道贺吧。”
      晴天霹雳,潇语呆立在那里,没有喜悲,只觉得身体仿佛被抽空了,心也被抽空了,天地一片混沌,不知所往。她眼睛定定看着如心,说不出一句话。张贵妃有些不悦:这丫头真是怪得可以。
      皇上怜悯地看着潇语,也许她想到自己身世,觉得自幼丧母,婚姻也无人关心。便又道:”潇语你不必伤心,朕拿你与如心是一般的疼爱。其实还有件喜事,刑部侍郎谢延才学品貌不在苏平之下,朕已决定将你许配与他,与如心一同出嫁,也算了却你母亲的心愿,想她在九泉之下也安心了。”潇语依然没有表情,只觉脑中更加混乱,也不及分辨方向,茫茫然掉头就走。
      张贵妃忿忿道:”皇上,我看您是白操心,那丫头不领情呢。”皇上无奈地叹气。
      潇语回到自己的宫中。从大明宫到这里,潇语足足走了一个时辰。宫女小蒲见潇语面色凝重,也不敢问,上前小心侍侯着。然而潇语只是呆呆的看着夜空中刚刚露出的一轮明月。明月,原来中秋还是会有明月的,就算出来的晚些,还是会有……
      半晌,潇语道:”去请陈侍卫过来。”
      潇语将一双短剑拿在手中向匆匆走进来的陈侍卫道:”老陈,此是一双雌雄短剑,一名飞雪,一名思月,你今夜务必将这柄飞雪剑交与翰林院大学士苏平,就说此剑是潇语心爱之物,现赠与他,见此剑如见潇语,望他今后体恤天下百姓,多为朝廷分忧。”潇语言毕,便把剑递与陈松。
      陈松急忙跪倒:”公主三思,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可做傻事。”
      “老陈你放心,我自有分寸。”潇语已然下了决心。

      “圣上,信阳公主求见。”太监进来禀报。
      皇帝想起她方才所为一时心中有气,不肯传她。
      “圣上,信阳公主跪在宫外,已有一个时辰,坚持要见圣上一面。”过了一个时辰,太监再次禀报。

      皇帝无法只好传她召见:“信阳,你到底要怎样?”
      潇语昂然道:“父皇,儿臣绝不能嫁与谢大人,儿臣请父皇收回成命。”
      皇帝温言劝道:“谢延才华品貌堪称一流,长安城内无人能及,嫁于他并不会委屈了你。放眼朝野又有谁能与他相比?便是如心极力要嫁的苏平,这人虽才华横溢,但在朕看来将来仕途之上也必不如他。”
      潇语紧咬双唇,默然不语。终于道:“那父皇是不同意了?”
      皇帝摇头道:“信阳,你现在不懂,将来一定会明白朕一片苦心的。”
      潇语决然道:“父皇,今日你若不同意信阳请求,他日不要后悔。”
      皇帝怒道:“你竟敢威胁朕??”
      潇语跪下拜了一拜,含泪道:“女儿怎敢威胁父皇,只是父皇养我育我,此番恩情信阳一生难报,女儿不孝,只盼父皇将来念及儿臣不要伤感,只当没了我这女儿罢!” 潇语袖中早藏着那柄思月短剑,忽地回手一挥,一大片青丝飘落, “潇语自请出家为尼。”皇帝万料不到她竟决绝至此,急忙呼喊左右拉住潇语,见她无法再自断其发,方放下心来,兀自心跳不止。
      “来人,将公主送回寝宫,严加看管,不准她出宫门半步。公主若出半分差池唯你们是问!”潇语面如死灰,任凭左右将自己架出门外。皇帝又沉声道:“潇语,非是父皇不解你心意。只是你妹妹如心喜欢苏平,执意要下嫁于他,你做姐姐的就让她一让吧!”
      潇语心中苦笑,父皇你一生嫔妃无数,却早已不晓得情爱是为何物。任凭你是世间至高无上的君王,藏于人心中的爱恋岂是说让就让?纵然身不能在一起,便是躯体化成飞灰,也不能阻挡彼此的心意相通。
      潇语回想起十八年里,唯有见到苏平的日子是欢喜的,这些日子她无忧无虑,快乐的就仿佛过的不是自己的日子一般。她在他面前是个调皮的孩子,不再是高处不胜寒的公主,她在他面前不再觉得生活毫无意义……是他,让她重新活了过来。
      而今,那个给她快乐,给她新的生命的苏平,即将成为别人的丈夫。想到这里,潇语顿觉万箭穿心,她还能见到他吗?他若知道自己将要娶安平公主,而她却要嫁给谢延,会是怎样反应?他会拒绝吗?他会像她在乎他一样在乎自己吗?他见了那柄剑会不会一口回绝,抛在地上不再看第二眼……
      潇语思绪万千,一时只盼陈侍卫快些回来,一时又怕他回来。一时怕苏平抛她而去,一时想到苏平的温柔眼神又觉安慰,不由得整晚胡思乱想,忽喜忽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