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3-7 山兵令 ...


  •   天元五年正月,尚在新年期间,当走亲访友的人们发现,郑国与他国接壤的关卡只许进不许出时,一些敏感的山人便已经猜到郑王要有所行动了。

      二月初一,各村镇府衙前同时贴出告示,以统计人口为名,要求境内所有山人进行造册登记。

      三月初五,郑王正式颁布山兵役令,要求所有山人自动转为军户,如有不从或逃逸者,家族连坐。

      一时间,郑国境内的山人纷纷扰扰,渐渐的,各府衙州郡的监狱都人满为患起来。

      ***

      三月初九,消息传至周国,朝中各派为此事争论不休。一派认为大周也该学郑国实行山兵役法。另一派则担心这么做会导致山人的不满,出工不出力,吴兵的大败便是前车之鉴。

      周主既心动于山兵役法,又觉得大臣们的担心有理,一时难以取舍。此时帝师建议:周国暂且按兵不动,先看看郑国的动向后再做决定。如果郑国的山兵役法推行顺利,那么大周就跟进;如果不顺利,大周则维持现行的雇佣兵制,趁机还能笼络收买山人之心。周主大悦,决定按计行事。

      ***

      两天后,三月十一日,白王也接到了同样的消息。和周主的纠结不同,白王只是笑了笑,便扔下谍报问侍从:“这几天靖安公在忙什么?”

      侍从垂手答道:“靖安公新近得了一个保镖,十分宠幸。”

      “保镖?”白王对此人的兴趣似乎远大于对境内的山人子民,“什么样的人?”

      “一个山人。”

      “又是山人……”白王扫兴地挥挥手。

      ***

      这位扫了白王兴头的山人,正是白飒的新保镖,肖恩。

      而面对靖安公的这份“宠幸”,肖恩却是有些难以消受。当初要不是二哥一番“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的话,就算父亲已经收了白家的镖银,他也不会接手。后来还是出于某种想要“翻盘”的心理,他才咬牙接了这趟镖。

      虽然他在心里已经做了种种最坏的打算,可没想到事情最后还是演变成他无法应对的诡异局面。

      从跟着白芷上路的第一天起,肖恩就有一种感觉,好像他不是被雇佣的穷保镖,而是一个受到盛情邀请的贵客。一路好吃好喝好招待地到达白国都城灵州,进了国公府,见到白飒,听了他对他的安排后,肖恩那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首先,白飒安排他住进后花园里一幢精致的两层小楼,而不是侍卫们的外院宿舍。白飒的理由是:这里离他住的地方近,便于贴身保卫——好吧,好歹这还算是个理由;

      其次,他的饮食起居简直堪比靖安公本人。白飒的理由是:有好的体能才会有好的保镖——好吧,这也勉强算是一条理由。

      可当他发现,白飒竟然还给他安排了两个贴身婢女后,不由抓狂了。这一回白飒的理由他连听都没听懂——“这是员工福利。”

      已经和肖恩交上朋友的白芷偷偷劝他:“您别跟我们爷置气,我们爷就那脾气!您越是表现得不自在,我们爷就会越是开心。您还不如干脆别理他,等过了这个热乎劲儿,他自已就会觉得没意思了。”

      被误导的肖恩只得忍耐下来,期待着白飒的“热乎劲儿”快点过去。但那两个贴身婢女他还是无比坚定地给退了回去。

      当“山兵令”的消息传到国公府后,肖恩不禁有些愁眉苦脸,暗暗替家乡的父老担忧。

      正趴在凉亭栏杆上拿鱼食逗弄锦鲤的白飒斜眼看看他,嘟嚷道:“有什么好担心的,你们家在周国境内,征兵还征不到你们家。”

      肖恩不禁白了他一眼,冷哼道:“唇亡齿寒。”

      “哎哟喂!”白飒扔掉手里的鱼食,望着肖恩笑道:“没想到我们Shawn竟然还挺有才学的,出口成章啊!”

      肖恩的脸“忽”地一下涨得通红,眉宇间那枚山形刺青如火焰一般分外妖娆。

      “不许这么叫我!”他吼道。

      一旁,白术不由猛咳两声,锐利的眼神如小刀一般飞向肖恩。

      肖恩一窒,气冲冲地背转身去——另一个让白术无法忽视的不敬行径。

      白术刚要开口指正肖恩的行为,就只见白飒给他打眼色,不让他管束,他只得垂手退下。

      白飒看看肖恩,以一种穷极无聊的语调懒洋洋地说道:“周国嘛,有帝师那个老狐狸在,我舅舅应该不会像我姨父那么性急。如果我没错猜,他们大概会先看看郑国这个‘山兵令’能不能执行下去,然后再来决定是不是要跟着学。至于我们白国,我叔叔可不是个笨蛋,我们白人本来就尚武,从来都不缺兵源。不过我猜我叔叔现在应该也有点小纠结吧,如果学我姨父执行山兵役,那等于是把你们山人往外推;如果不执行,万一我舅舅决定维持现有的雇佣兵制,我们白国又这么穷,那也等于是把境内的山人推到周国去当雇佣兵,同样对我们白国不利……啊,说起来还真是万幸,幸亏我老子死的早,不然就该我头痛这些问题了。”

      肖恩惊讶地转过身来。他一直以为白飒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却没想到他能说出这番话来。

      白飒抬眼瞅瞅他,忽然一笑,道:“怎么?吓着你了?没想到我也能说出这么深刻的话来?那你对我的敬仰是不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怀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肖恩的脸不由又黑了。

      白飒哈哈大笑。停顿了一会儿,他又道:“其实老郑这么一闹,对我们白国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肖恩摆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眼睛却忍不住瞥向白飒。

      白飒道:“就算郑国锁了关隘防止你们山人逃跑,也总有锁不住的时候。而我们白人对你们山人又从不作任何限制,到时候,搞不好郑国那边的山人就逃到我们白国来了。如果我是白王,要考虑的事情只有一件:怎么在周主比我有钱的情况下留住更多的山人。”

      肖恩对白国的处境不感兴趣,他只担心自己的族人。他叹了口气,望着北方喃喃说道:“不知道那边怎么样了,现在又是青黄不接的时节。”

      ***

      青黄不接的时节。

      山人们的存粮早已耗尽,却既不能下山进城换粮,又不能逃往他乡,渐渐地,便都支撑不住了。

      四月初五,眼见胜利在望的郑王有意让世子郑太锻炼锻炼,就派他作为特使,前往登州督办山兵营的事务。

      郑太到达登州时是四月十七日。就在他赶路的这十几天里,情况发生了突变。

      ***

      池村地处河北走廊最窄处,离怀河仅十来里路,距泾河也不过二十里地,是一座人口不足两千的小城镇。战前,它只是一座极不起眼的普通小镇,但由于战后地盘的重新划分,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一下子就显得重要起来——由池村向南过怀河,通往白国的越州;过泾河向北,便是周国的全州;向西,则与郑国本土的登州接壤。

      因此,在郑王的授意下,原本驻防在登州的郑军分出一支小队进驻池村。

      和所有占领军一样,该支军队也没有觉得此处的百姓现在已经是自已的同胞,而是觉得自己理应比当地人高出一等,于是难免有些作威作福起来。

      四月初七,为生计所迫,南家寨的虎大爹带着猎得的几只野味想要进城换些粮食,却在城门口被守城的兵士给抢了,虎大爹还被那些人以抗役之名抓了起来——即使虎大爹由于早年的战争残了一条腿,早已不在服役范围之内。

      四月初八,虎大爹的孙女山妮子听到消息后便带着砍刀前去要人,却又被郑兵抓住,差点受辱。幸好山妮子有一身好武艺,杀了那个想要□□她的郑兵逃回山寨。

      四月初九,郑兵为报复,拖着虎大爹来到南家寨寨门前,当着全寨老少杀了虎大爹。山人大怒,将那队郑兵全部剿灭在南家寨寨门前——此事几乎是多年前吴军挑衅南家寨的翻版。所不同的是,此时山人们已经有了一个山人联盟。

      四月十一日,就在登州总兵彭援接到“山人造反”这一消息的当天,独眼作为先头部队已经带着东尔等人连夜驰援南家寨。

      四月十二日,彭援点兵向南家寨进军。

      四月十三日,肖家及其他联盟部族的山人陆续到达南家寨。

      四月十四日,趁彭援部队扎营未稳,山人偷袭营寨,郑军伤亡十来人。

      四月十五日,彭援下令攻寨,在山人毫不留情的反击下大败而回。郑军此次伤亡三十余人,山人却只有东尔一人受伤——跳下山坡时没注意,踩在石子上扭伤了脚。

      四月十六日,山人趁胜追击,将郑军赶出池村。

      四月十七日,彭援领着残军退回登州。

      同日,世子郑太由北门入登州。

      十八日,追击而来的山人合围登州。

      十九日,以南氏族长南七为领队,由肖家老大肖礼为先锋,山人开始攻城。

      二十一日,城破,世子郑太被山人掳走,总兵彭援的尸体上留着一封给郑王的信,山人要求谈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3-7 山兵令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