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宁家迁居 ...
-
且说次日一早起来,宝钗因担忧薛姨妈的身子,并未妆扮,只简单的梳洗更衣毕,就带着莺儿前往薛姨妈的院子,看望母亲。
薛姨妈经过昨晚的吵闹,被薛蟠气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歪在床榻上昏昏晕晕的躺着,见宝钗扶着莺儿进来,忙忍痛起身将宝钗搂入怀中,含泪道:“娘的好女儿,娘知道你昨晚上受委屈了。宝儿放心,娘必让你哥哥给你请罪。”
宝钗因见薛姨妈脸色苍白,急着问道:“母亲是不是身子不舒服,脸色怎么如此不好?”
薛姨妈此时觉得左肋越发疼痛,靠回床榻上,皱眉颤声回道:“左肋有些疼,没事儿,躺躺就会好的。”
宝钗知其缘故,一面吩咐薛姨妈的丫鬟出去让小子请大夫,一面又让小子出去买几钱钩藤回来,浓浓的煎了一碗。宝钗亲自喂薛姨妈喝了药,又和莺儿一起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哄着薛姨妈又睡了一会儿。
香菱轻步走了进来,见薛姨妈睡着,笑着悄声走到宝钗身旁,躬身耳语道:“姑娘,大爷过来给姑娘请罪了。”
宝钗不敢惊动薛姨妈,一面吩咐莺儿伏侍薛姨妈,一面带着香菱走出内室,来到西暖阁。果见薛蟠坐在那里喝茶。
坐在炕榻上喝茶的薛蟠,一见妹妹出来,忙放下茶,起身向宝钗躬腰行礼,笑着请罪道:“昨晚喝醉了酒,说了一些该死的浑话,妹妹大人大量,还请不要跟哥哥计较,原谅哥哥这一次吧。”
宝钗冷笑道:“哥哥不必在这里跟妹妹请罪,你我兄妹多年,哥哥的性子,妹妹清楚,况且自古没有妹妹生哥哥气的道理。只是昨晚经哥哥这一闹,母亲已被哥哥气得病在床上,哥哥很该向母亲请罪,求得母亲的原谅。只要母亲原谅了哥哥,妹妹自然不会再生哥哥的气了。”
薛蟠一听母亲病了,忙急着要闯进去请罪。
香菱见了,忙上前劝阻道:“大爷略等等,太太还在睡着,大爷此时进去只能扰了太太休息,还是等太太醒了,大爷再进去请罪吧。”
话落,就见薛姨妈的丫鬟进来回道:“大爷、姑娘,大夫请来了,在外面候着呢。”
宝钗忙起身道:“既然这样,哥哥就看着大夫给母亲看病吧,妹妹回房回避了。”
薛蟠忙讨好的上前陪笑道:“妹妹安心回去休息,这里有哥哥呢。”
香菱此时已进去换了莺儿出来,宝钗带着莺儿回了房,香菱则放下薛姨妈的床帐,然后避到了床榻侧面。
薛蟠将大夫请进来为薛姨妈把了脉,开了药方,重赏医金后,让小子跟着大夫出去买药回来。
薛姨妈靠在床榻上,指着薛蟠道:“你个逆子,昨晚说出那样混账的话来羞辱亲妹,今日怎么还有脸出现在我面前?还不快些滚去你妹妹那里请罪。我也不知道我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竟生出你这样一个不孝之子来。”说着,那泪不停的流下来。
薛蟠见薛姨妈此次如此生气,忙跪下磕头道:“儿子不孝,劳母亲日日操心,还请母亲看在儿子平日还算孝顺的份上,原谅儿子这次吧。妹妹那里,儿子已请过罪了,妹妹说只要母亲原谅儿子,妹妹就不再生儿子的气了。”
薛姨妈苦叹道:“你妹妹大度,不跟你一样计较,可你也要长记忆。你好好想想昨晚那些话,那是顺便说的吗?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如今你父亲不在了,娘和你妹妹都要依靠你了,你可要出息呀。”
薛蟠见薛姨妈原谅了自己,忙笑着起身,坐到薛姨妈身边,说了半日的甜言蜜语,哄得薛姨妈欢喜万分,方吩咐香菱好好伏侍薛姨妈,自己则出去到铺子里忙去了。
转眼入了夏,京城的天气越加闷热起来。
黛玉命韩嬷嬷在各屋摆放了装有井水和冰的盆,以解热气,还命厨房日日准备绿豆汤,不能停断,以防中暑。
黛玉也因为天气闷热,不愿走动,无事就呆在屋子里躲热气,料理家事的地方,也从前院的内厅改到了她院子正厢的东暖阁。
入夏不久,宁家就举家迁进京城,黛玉得到消息,就马上通知了贾琏,还吩咐韩成带着人跟着贾琏出城迎宁家进京。
宁家入了新宅子,女眷们忙着收拾整理,黛玉不愿打扰,只在宁家入京的第一日,前去拜见了宁家的老太君、大太太、三太太和大奶奶、五位姑娘。
宁家男人们则忙着挑选庄子、相看铺面,准备将扬州大部份的生意,移入京城。
韩成奉了黛玉的命,日日前往宁家,帮着宁家人整理宅子。贾琏则日日带着人,帮着宁家男人置办宅子、铺子。
这一忙,就忙了整整二个月,等宁家彻底安顿下来,生意也红火的做了起来,已经是夏末秋初了。
贾母见宁家安顿下来了,便请了黛玉过去商议,托黛玉带着凤姐去宁家,请宁家老太君、大太太、三太太过来赴宴。
黛玉知道这是贾母想多跟宁家亲近亲近,为迎春的亲事做准备,固不敢推托、耽搁,当今晚与贾母、凤姐商议毕,次日一早,就换了新的素衣素饰,带着水莲、水竹和文嬷嬷,坐上四人大轿,陪凤姐前往宁府。
宁老太君一听是黛玉来访,前来的还有贾府琏二奶奶,忙命宁家大太太吕氏、三太太苏氏和大奶奶吴氏亲自出去迎接,自己则回房换了身好衣裳,带着宁府尚未出阁的五位姑娘,于外院正厅等候黛玉和凤姐。
在宁家迁居京城的诸事上,贾琏和黛玉都出了不少的心力,贾林二府的地位又在那里摆着,故宁家对贾林二府都很是感谢,因此吕夫人、苏夫人和吴氏见了凤姐和黛玉,格外热情。
黛玉有意让凤姐和宁家女眷多多亲近,故见礼毕,只站在一旁与吴氏说话,让凤姐和吕夫人、苏夫人好好攀谈。
凤姐的一张嘴自然是非凡人可比的,几句话就说得吕夫人、苏夫人合不拢嘴,气氛格外热络。等凤姐走进正厅见了宁母,更是拿出浑身解数,将宁母哄得非常开心,让宁贾二家的来往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一时摆上香茶、果点。
凤姐笑对宁母道:“晚辈此次随林妹妹前来拜访,不为别的,只为请老太君和二位太太、大奶奶及五位姑娘,去我们家里坐坐,好好热闹一番,也算为宁府迁居京城庆贺庆贺。——宁老太君只比我们老太君略小几岁,是知道这上了岁数的人的难处的,也不盼别的,不过是盼着晚辈们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再就是闲时,能有人可以说到一处去的人,陪在身边说说笑笑,解解烦闷。自从知道宁家要迁居京城,我们老太君就日日盼着,一心等着与宁老太君结识,也好多一个平日里说笑、玩牌的姐妹。”
宁老太君笑道:“不敢不敢,二奶奶太客气了。应该是我们摆下宴席,请贵府的老太君和太太奶奶们、姑娘们过来坐一日才对,哪里好意思劳动贵府呢。上次我们家三位爷进京来置办宅子,还借住在贵府多日,承蒙贵府款待,该是我们答谢贵府才是正理。”
凤姐笑道:“宁老太君快别这么说,林宁二家是故交,贾林二家又是至亲,这样说来,大家都是亲戚朋友,何必这么让来请去的。我们府里都已经准备好了,还请宁老太君赏个脸,带着贵府女眷过去好好乐一日。咱们以后也该多走动走动,多亲近亲近。这俗语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众人又奉来承去的来回说了几番,宁老太君更是设下丰盛的宴席,招待凤姐和黛玉用过午饭,方送二人出了宁府。定好三日后,宁老太君带宁府女眷前往贾府坐客。
黛玉和凤姐回到贾府,向贾母回了话,又转答了宁老太君的话,贾母万分喜欢。
等黛玉辞去,贾母方对凤姐道:“再过一个月就是秋闱,若宁家三爷在秋闱上能取中举人,就可参加明年的春闱了。咱们先跟宁家女眷来往着,让琏哥儿也多跟宁家的老爷们爷们多走动走动。在迎丫头的亲事上,咱们先等等,对谁也不要提起。等宁家三爷过了明年的春闱和殿试,得了个好功名,咱们再提迎丫头的亲事。这样也算是郎才女貌,才子配佳人了,这亲事结起来也就风光了。这样一来,迎丫头也不会受委屈,你们老爷和太太也没有话可说了。”
凤姐点头笑道:“都听老祖宗的。老祖宗想事情,自然比我们这些小辈们周全,有老祖宗为迎丫头的亲事操心,我们当兄嫂的,哪里有不放心的呢?我这当嫂子的,先替小姑谢谢老祖宗了。”
说话站起身来,笑着向贾母行了一个大礼。
贾母拉过凤姐笑道:“你先别谢我,现在不过是咱们在这里说说,谁知道宁家三爷能不能得个好功名呢?就是宁家三爷得了个好功名,人家也不一定就愿意跟咱们家结亲。这结亲是大事,总是要仔细挑选的,还是慢慢来的好。如今迎丫头也大了,说话在家里也呆不了多久了,这一二年的工夫,也该准备准备嫁妆,准备准备出阁的事情了。就算宁家的亲事不成,还是得选别家的,总不能误了迎丫头的终身。你当嫂嫂的,也该跟迎丫头说说,趁如今还有工夫,多教教她。迎丫头的性情,还是太软弱了,将来进了婆家,别说当家,怕是连自己院子里的事情,都是处置不好。将来若闹出大笑话,咱们家跟着丢脸还是小事,就怕她在那边吃苦受委屈,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就是心疼她,也不能跑到亲家那里为她争个好歹。好也罢,苦也罢,都得她自己受着了。”
凤姐听了贾母的话,默默点头,想到自己这样厉害的,进了贾家门也是一直谨慎小心的,当家后更是时时注意、步步留心,那委屈和暗亏也是没少受、没少吃的。想到苦处,凤姐那眼中就有了泪,等贾母说完,凤姐方勉强挤出笑意道:“老祖宗放心。老祖宗的顾虑,孙媳是知道的。不怕老祖宗笑话,孙媳必竟是过来人,有什么是没经历过的呢?孙媳既然已知了这些难处,自然要提前跟迎丫头说明白,让她心中有个底,也让知道知道老祖宗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