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第二章(4) ...

  •   第二天的天空万里无云,明澈的湖蓝色似乎一眼望不到头,让人神清气爽。这样的好天气都是因为昨晚的那场大雨。
      然而这样的天气却丝毫没有改变仁寿殿里压抑的气氛,站在大殿两旁的大臣们,脸色十分的阴沉,此刻他们的眼睛全都盯着殿中的某个角落——康有为所站的位置。
      载湉显然不想管他们这些老头子的看法,他朝康有为笑了笑:“来人,给康有为搬张椅子来!”
      皇帝的话让他们的脸色更加难看了———这不明摆地倚重这个姓康的么?好嘛!我们站着,他坐着!哼!他算什么玩意儿!
      康有为倒是忙着谢恩,可刚要坐下去的时候,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声:“哼!”
      他停住了,朝发出声音的方向看了一眼,嘴角一撇,坐了下去,还故意把朝服的下摆甩了一下。他的举动让所有的人惊愕不已,他们张皇失措地交换着眼色,最后目光全都定格在了皇帝的身上:他们要个说法!
      载湉没了办法,只好命人都给他们搬张椅子,事情才算平息。
      不过,他倒对康有为有了兴趣,翁同和曾经告诉过他,康有为这个人狷狂无礼,持才自傲。没想到,在面对比自己官高数级的军机大臣面前也是如此。他有点佩服这个留着小胡子的男人。
      “康有为,”他说:“年初的时候,你向朕进呈的《日本变政考》和《大彼得变政记》,朕都已经看过了。”
      “卑职拙文,让皇上见笑了。”说得倒是谦虚,不过虚假地很。
      载湉笑了笑,由衷地反驳道:“文笔虽有些粗糙,但其立意深远;朕从小看了不少道德文章,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对国家毫无用处。可你的,朕倒是非常欣赏。一直很想见见你的真人。今日,终于是如愿了。”
      “如今,朕已下了《定国是诏》,以示变法决心。今日,召你入宫就是想问问,这法该怎么变……毕竟,大清国情与他国不同。”
      说完,他的目光扫了扫底下的那些老臣。
      看皇帝已把话转入了正题,康有为也不想说废话。他站了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其实,各国国情皆有不同,但我大清却只有一条道可走,那便是维新变法!变法才能自强!”
      最后那两个字,让载湉顿时热血澎湃起来。“自强”——多么诱人、豪气的字眼。这不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吗?自道光季年始,大清一次次的赔款,一次次地割地,让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沦为了西方列强蹂躏的对象。最后,连日本那样的蕞尔小国也爬上来了。
      义愤填膺之后,又能怪谁?只能怪自己,谁叫中国如此贫弱呢?
      “圣上,现在的大清如同一座残破不堪的宫殿,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哪里破了哪里补。即使补好了,也经不起任何风雨。如今,您要变法,那么就应该把这座破庙拆了,盖座新的;如不这样,大清必亡!”
      话一出口,康有为猛然清醒,坐在自己对面的可是皇上!自己怎么能如此狂妄呢?他傻了,匍匐于地。
      就在他要开口赔罪时,刚毅带着冷笑从椅子上站起来:“康先生,您说得大改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您还想把这辫子都改没了?”
      “卑职没有这个意思,卑职所说的改是指变更制度……”
      “制度?我大清唱纲名教尽善尽美,有何可改?更何况,现今所用制度都为世宗皇帝钦定,既是祖宗之法哪有什么更改的道理啊?”
      话说的是慢条斯理,可听者已是怒不可遏,载湉突然站起,大声训斥。他早就知道,让这些守旧大臣作陪,康有为定会遭到责难,可他没想到这下马威来得这么快。所以,他胡乱发了一通脾气,便结束了召见。
      这无不让康有为倍感失落,正在他垂头丧气之时候,突然被人截住了:“康大人,且慢。”
      定睛一看,康有为觉得此人有些面熟,想了一会儿,才想起——这个人不就是在仁寿殿,紧跟着皇帝的太监。听圣上叫他……“小糕子”。
      “这位公公……”
      “康大人,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您还是跟我走吧。”
      他的话说得很快很低。
      康有为一愣,还没回过神,就被他给拉走了。
      不知绕了多少宫门,亭台楼阁,终于在一处宫殿,停了下来。抬头一看,他不禁吸了口凉气:“玉澜堂……”
      跨进正殿,一阵清香扑鼻而来,远远地,看到皇帝坐在滕椅上,手里拿着本书。
      康有为木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刚才那个太监溜到了皇帝身边,轻轻地提醒道:“皇上,康有为来了。”
      载湉往他这个方向望了望,站起身。
      康有为见状,急忙跪地请安:“微臣康有为……”
      还没等他把后半截的话说完,皇帝就制止了,他将手上的书往康有为那儿一递,说:“这本书,你看过么?”
      康有为小心翼翼地接过,一看书名,竟是《天演论》。
      他吃惊不小:“皇上也看这种书?”
      载湉不语,倒是经常为皇帝找书的小寇子接茬了:“康大人您有所不知,皇上可是什么书都看过呢!”
      “多嘴!”载湉瞪了瞪眼,随后对康有为解释说:“朕只是兴趣所致。康先生也看过?”
      听皇上称呼自己为先生,康有为顿感受宠若惊。
      “微臣不仅看过,而且还和这本书的译者熟悉。”
      “这本书里一直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朕有时候想,大清国……”他神色黯淡地看着康有为:“正如你刚才所说,大清现在就如同一座处在风雨飘摇中的破败庙宇,随时都有垮掉的可能。如今,列强各个虎视眈眈,恨不得……”
      话未完,就看到康有为匐在地上,很是激动。
      “康有为,怎么了?”
      他抬起头,满含热泪:“皇上所言极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洋人用火炮铁船强行打开了我大清国门,强租香港岛,九龙岛。日本强割台湾,今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我煌煌华夏为何落得如此地步?那就是制度不如人啊!先今圣上要变法自强,必须彻底改革!”
      载湉弯下腰,扶起他,说:“朕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可你今天也看到了,那些老臣顽固不化……”
      康有为从他的神色里看到了他的难处。
      昨日,他也听说太后逼迫皇上连发三道上谕,甚至里面还有撤消翁同和职务的旨意。他知道,皇上是想从他与那些老臣,不,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他们身后的太后找到一个平衡点。在着个点上找到一条真能推行变法的出路。
      “皇上现在应采取温和的手段,以现有之权行可变之法。”
      他的话,让载湉有些迷惘——这虽不是他想要的答案——可这的确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会面之后,载湉独自一人坐在玉澜堂里,哀愁和闷气憋在心中;吐不出,咽不下。
      昨日,连法三道谕旨的事情再次回到他的脑中。他感到自己上了当,那三道谕旨像三把沉甸甸的枷锁,牢牢地束缚着他,令他动弹不得。
      他明白她的用意——阻挠变法!
      阻挠变法!哈!一切都是这么简单。可为什么她当初又要答应呢?为什么还要让他抱着满腔热血投入呢?
      难道,自己就是个小丑吗?让她这样玩弄于股掌之中吗?
      “啊——!”他喊了一声。心里舒服了。
      现在,他必须强迫自己忘记那三道该死的谕旨,忘记昨天发生的一切。他知道这是自欺欺人。可不这样,自己又能怎么样呢?一切已经发生。自己必须把改革继续下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