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Case 00 ...
-
我叫卡尔·安德森。
我的人生就是一出杯具——
四年前,在我成为安德森之前,我在天朝某个不算太给力的小二本里混我的医学院小本文凭。
那时正值毕业前最后一年,前一个学期好不容易过了九死一生的英语六级,九月份的时候又去考了无人生还的执业医生资格,整个上半学期都把人生荒废在联系就业单位的漩涡中了。
然后,就在去某家医院面试的路上,一辆欺实马碾过正踩在斑马线的我,顺手丢下一盒写着失业的便当,果断的结束了我那焦头烂额的毕业生生活。
醒来后我就成了「卡尔·安德森」,一位从气质上看就算明早就会出现在地方报纸社会版头条也不会让人觉得奇怪的阴郁青年。
——好吧,我承认我说的有些夸张,其实安德森只是个看上去有些刻薄的大龄青年。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位年轻的安德森先生完全可以归类成那类很会念书但很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类型。
而让我觉得意外的恰恰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大学时候攻读了卡迪夫大学的心理学,并且还一直读到了博士,虽然是偏向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向。
更让我觉得惊讶的是,我穿过来的时候他刚收到来自剑桥大学的M.d.学位的offer——很显然卡尔·安德森先生正打算在他的二十六岁即将到来之际攻读他人生中第二个博士学位。
托这位安德森先生的福,我有幸以一名英语刚过六级的祖国医学院小二本的身份,体验一下大不列颠那与法学院齐名以课业繁重为代表的医学院学生生活。
刚开始的那阵子可以说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不是在看学术论文和医学专著,就是在重新温习自己穿越前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试图让它们在中英文上接轨。
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可以说是生不如死——由于压力太大再加上生活作息紊乱,我甚至曾一度因为胃出血而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
就连现在,我都常常会觉得自己偶尔控制不住的报复社会心理应该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可不管怎样,我还是顶着安德森这个名字熬到了临毕业的最后一年。
时值毕业,医学院的课程早就在上个学期已经修的差不多了,最后的一学年只要专心弄论文就好了——虽然这也不是什么简单的活儿。
剑桥对于M.d.毕业那苛刻到变态的要求让我最近一直陷入一种比才穿过来时糟糕更多倍的学习压力中,紧跟着这种压力的又是整夜整夜的失眠,即是为了那倒霉的还不见着落的毕业论文,也有为那与论文同样不靠谱的就业单位。
十二月初,我已经是第三次将自己那篇有关法医学方向的论文修改稿提交上去了。
我的导师威特福德教授在阅读完之后立刻找到了我,他毫不客气的指出我的论文中由于通篇理论性太强缺乏足够的研究数据,从而使得整篇论文的逻辑看上去都是建立在一种空泛的纯理论推导上,这最终导致了我最后的结论是那么缺乏说服力的摇摇欲坠。
我感到非常沮丧,威特福德教授对我论文初稿的评价直接决定了我必须结束自己整日整夜住在学院图书馆折腾论文的学术宅生活,我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实验室、甚至其他的一些地方,去折腾我那些该死的研究数据。
果然,正如我所预料的,威特福德教授在谈话临结束前从左手边的抽屉里拿出了一个信封,信封里面装了写给苏格兰场雷斯垂德探长的推荐信。
我的导师一边将信封推到我面前,一边诚恳的建议我应当去苏格兰场实习一阵子,以搜集一些论文中所需要的数据和素材。
不得否认,尽管耗时又麻烦,但这却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于是,第二天早上,我便怀揣着导师给的推荐信,敲开了雷斯垂德探长的办公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