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 40 章 ...

  •   1976年的隆冬时节到了,家里有了新变化,舅舅复员回来了。部队是一个大学校,看得出来,他比三年前有了许多变化。自然环境影响人的性格,社会环境影响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他变得老谋深算,身上曾经的那点秀才气息已经不见踪影。他回来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们两住一个屋,最初的几个晚上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三年的从军历程。部队是个大熔炉,战士们来自五湖四海,也是三教九流、无奇不有。参军提干是当时底层子弟的最好出路之一,大家是趋之若鹜,可想而知在里面意味着多少生存竞争。他靠着自己的文化和人际能力当了班长,但是更上一层楼还是困难重重。几年的军旅生涯,舅舅好像变得有点好狠斗勇,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像当年在山东老家的豆油灯下聊聊文学和理想的心思,他不再是那个刚从农村出来的、还有些土气的青年,而是在社会上已经摸爬滚打多时的老江湖了。
      经过努力,他复员安置问题有了着落。然后,他开始琢磨成家立业,婚嫁之事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自然母亲责无旁贷地张罗起来。厂子里前段时间调来了一位钱技术员,他中等身材,平时总是面色阴沉、不苟言笑。他的老婆姓白,身材圆滚,丰乳肥臀,白脸大眼,有些心机。据说当年她对这位技术员一见钟情,苦于差距太大,可能好梦难圆,于是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个时候钱医生孤身一人,茕茕孑立。白姑娘看准时机,来了个巫山云雨,投怀送色。老钱心旗动摇,干柴烈火,纵欲一时,成了好事。等到他如梦初醒,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与白姑娘洞房花烛,要么被当作坏分子送去劳动改造。不过,老钱看到白姑娘的确是真心实意,并无其他恶意,最后他们终成眷属。这位白阿姨也是一个热心肠,有一定的交际能力。闻听我们家有意寻亲,她就当起红娘,介绍了一位姑娘给舅舅。
      白阿姨认识的这位姑娘有个姐姐在这里,这位姑娘不堪永远做个村姑,便千里迢迢来新疆投奔她姐姐。一个女孩子不好自己直接单打独斗,可行的出路就是找个适合的人出嫁,但是这需要等待时机。于是,姐姐就安排这位小妹在家作保姆,照顾家里的三个孩子。时光如梭,转眼几年过去了,妹妹也老大不小了。所以,白阿姨一搭线,大家是一拍即合。事不宜迟,选黄道、择吉日,相亲的日子很快定了下来。那一天家里搞了一桌饭菜,用以招待来宾。时候到了,只见一脸喜气的白阿姨带着两人走了进来。但见这二位,都是长得方头大脸,面如重枣,四肢发达,略微驼背。其中一位老气横秋,一副苦相。另一位稍显年轻,但是眉目不展,眼皮皱褶,有点土气。原来那位年纪轻的就是来相亲的姑娘,那位年纪大的是她的姐姐。这位相亲姑娘略显拘谨,但是举止还算朴实得体。不过在她的举手投足间,还是能隐隐约约地感到她不是一个简单的村姑,好像有点心术。都是大男大女,都是不远万里来这里闯荡的人,都是早已过了想入非非的年纪的人,于是,他们很快就进入谈婚论嫁阶段。作为姐姐姐夫,父母他们尽力而为。除了红包,他们还决定把当时家里最好的家具送给他们。一张水曲柳桌面的大写字台,一个带着穿衣镜的大立柜,就这样成了彩礼的一部分。为做这些家具,我和父亲当时流了不少血汗。这些家具搬走后,家里有一种人去楼空的感觉。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现在读书过千本,于是萌发了创作之心。有了创作的冲动,就要确定创作的的形式。当然,我想搞的是文学创作,我想写一部小说,但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试了一下,觉得很难。因为,故事情节是不能靠闭门造车来编造的,没有生活体验和经历是无法搞创作的。于是想到了尝试写抒情诗歌,因为它抒发你的意识、感触和激情的一瞬,不需要故事情节,除非你写叙事诗。另外,如果选择自由体诗,诗歌写的可长可短,不必严格遵循格律要求,因而更容易掌握。于是,我搜集了一些自由体诗。除了揣摩普希金、雪莱、拜伦等人的诗外,我还研究了几个国内的自由体诗作品。我很喜欢闻捷的作品,他写了一些有关新疆的诗,比如《复仇的火焰》,我把这首诗作为摹本。另外,田间也是我关注的一个诗人,我也经常展读他写的自由体诗。
      一段时间内,我是呕心沥血,潜心创作,笔耕不止,写出了一些作品。有了作品,自然就想要发表,抛砖引玉,以文会友。于是,我精心挑选了自认为比较好的一首诗,然后怀着激动的心情郑重其事地寄给了人民日报副刊编辑部。信寄走之后,我心中忐忑不安,觉得戏不大,但是又怀有期望。最后,这个稿件是一去不返,石沉大海,渺无音信。我的写诗生涯,也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字是门面,中国人对书法好像有特殊的癖好和偏执。不仅要求文章写得好,而且字也要写得好。有段时间,同学们中间忽然掀起一股练钢笔字的热潮,《庞中华钢笔字帖》一时间炙手可热、洛阳纸贵、一帖难求。我设法搞到了一本庞中华钢笔字帖,就附庸风雅地大练起来,最后还小有收获。
      通过练钢笔字,激发了我对书法的兴趣,开始研究各种字体。我最喜欢的字体是魏碑体,觉得它雄浑有力,稳健而又飞扬,颇有审美价值。隶书和仿宋送体,我觉得也不错。另外,鲁迅的书法古朴又洒脱,浑厚又灵通,我很是欣赏。还有,郭沫若的字也写的苍劲有力,沉毅清俊,气宇不凡,也让我叹为观止。

      生物进化有自己的时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期的突然到来,让我措手不及、凭添不少烦恼。女同学的胸部渐渐隆起,男同学的嘴上开始长毛,一种不安和焦虑开始让人心烦意乱。那个时候,学校里没有生理卫生课,这些方面的知识都来自于地下渠道,也就是坏孩子的下流段子,而这一切更增添了涉及这个话题的不道德性。
      根据生理科学,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阶段发展为成人阶段的过渡时期,一般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青春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青春早期、青春中期和青春晚期。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会经历身体上的发育和心理上的发展及转变,其中性发育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
      在进入青春期之前,好像灵与肉是一体的。但是在这之后,在意识上,出现了灵与肉的矛盾。精神还是纯洁的,但是身体开始萌动性冲动。有一天夏日的晚上,我睡得很香。在沉沉的梦乡里好像有个佳人悄然来到了身旁,然后恍恍惚惚地就进入了一个像小说中描述的那种巫山云雨的情境中。梦醒之后,有一种羞耻感。这种青春期的羞耻感一半源于对生理卫生知识的缺乏,一半来自道听途说的伦理说教。然而,自然规律是不可阻挡的,青春期的冲动和烦恼必须接受。

      斗转星移,万象更新。一时间好像这世界一下子变得又缤纷五彩了。社会上也是各种新鲜事情层出不穷,那些曾经受到冲击的老干部们纷纷平反,官复原职。文艺舞台上也是百花争艳,那些曾经被打上封资修烙印的电影和文学作品纷纷被解放。那些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虽然基本主题也是与革命题材有关,但是里面反映人性、个人、爱情的东西比较多,感觉到人情味足一些,生活气息浓郁一点。在运动期间很难看到这些东西,所以这些旧东西一重新回来,大家都欣喜若狂。
      中苏关系此时虽然不佳,但是一些早期的苏联电影又开始恢复上映。其中有一部片子给我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这部片子就是《乡村女教师》。这部电影由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于1947年出品,由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0年7月译制。该片由马尔克·顿斯柯伊执导,薇拉·马烈茨卡雅、德·萨迦耳、普奥烈聂夫、德·派符洛夫等领衔主演。该片讲述了一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不平凡的一生。这个电影描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很大,从十月革命前一直到二战结束后的场景都有。里面描写的是奋斗、爱情、事业、理想、牺牲和胜利。最后乌尔瓦拉是桃李满天下,功成名就,成为苏联时期的功勋教师。
      可以说我喜欢这部电影的一切,它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中心思想,以及薇拉·马烈茨卡雅的细腻动人的演绎,和舒绣文贴切到以假乱真程度的高超配音。总之,我觉得这部电影完美无瑕,超越时空、民族,是宇宙之福音。它的许多情节和对白,总是能打动我的心弦,激起我的共鸣,产生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
      这部电影对我的心灵震撼是难以用语言所形容的。电影本身就拍的亲切感人、跌宕起伏,那个乌尔瓦拉的事迹更是让人敬佩不已。想想一个弱女子怀着教育救国的之志,从俄罗斯文化的中心圣彼得堡不远万里只身奔向了遥远的西伯利亚的一个偏僻的乡村,去教育那些无知的孩子们。在第一堂课的开场白里,这位乡村女教师用温柔而坚定的话语告诉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普通的孩子了,是学生。我教你们写字、算术。我要告诉你们白天为什么变成黑夜,谁住在大海的那一边,风往哪里吹,河往哪里流,我要教你们思想。”这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充满了爱和责任感。乌尔拉不仅温柔善良而且刚毅执着。她不畏惧困难,愿意帮助孩子,教给他们知识,指导他们进步。瓦尔瓦拉最喜欢的那个穷学生阿廖莎,在她的指导、鼓励下学会了写诗。这首诗是多么的朴实而又豪迈:
      挺起了胸膛向前走,
      天空、树木和沙洲!
      崎岖的道路,
      喂!让我们紧紧地手拉手!
      当看到这个情节时,我不禁浮想联翩,仿佛我就是阿廖莎,陶老师就是乌尔瓦拉,那种亦师亦母的感受挥之不去。

      人间还沉浸在万象更新的五光十色之中的时侯,不想庙堂之上又是于无声出听惊雷。1977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977年10月,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给《光明日报》寄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稿件,文章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强调一个理论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

      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老张兴冲冲的跑来找我。见面之后,他目光神秘地看着我,慢慢地从怀中掏出一摞稿纸放在我的书桌上。我定睛一瞧,在稿纸第一页上书写着几个大字《第二次握手》,没有作者落款。接下来就是洋洋洒洒的正文,其中恩格斯的语录首先映入眼帘:“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从笔迹上看,这个手抄本是个姑娘抄写的。早就听说过社会上流传着几本另类的手抄本小说,格调内容与革命文学完全不同。它们写的是风花雪月、爱恨情仇、男欢女爱,因此属于禁书、非法出版物。今日得见其中的一本,我是喜出望外,恰如《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得到联络图时的感受。
      该书描写大学生苏冠兰英雄救美,邂逅丁洁琼并相爱,但是遭苏父反对而棒打鸳鸯两相散。风云变幻,丁洁琼赴美留学,后成为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留在国内的苏冠兰成了医学教授并与父亲故友之女叶玉菡终成眷属。然而,远在美国的丁洁琼拒绝所有男士的追求,一心一意履行着与苏的海誓山盟。几十年后,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回国后,方知事故人非,月再难圆。于是,她决意西出阳关,献身两弹一星事业。后来为苏冠兰夫妇的诚意所感动,她留在了北京继续科研生涯。
      这本书的主人公都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工农兵群众和革命英雄,它宣扬一种科学救国的思想和道路,充满了人性论的小资情调。流畅委婉的文笔和感情细腻的描写,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很合我当时的胃口和审美需求,所以,我不但读的津津有味,还不辞辛劳地自己动手抄写了一份副本,累的我是骨断筋折。
      后来得知《第二次握手》的作者叫张扬,据说此人也是命运多舛。他在1975年曾被内定死刑,其罪状是利用小说吹捧臭老九、鼓吹科学救国、描写男欢女爱。

      聂老师看我练琴有成,就把那本西洋音乐家列传送给我作为鼓励。这本繁体字、竖排本的书籍出版于民国时期,书页已经泛绿,有些字迹也已模糊,但是我还是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经常翻看。这本书翻译的不错,文笔优美流畅。书里面介绍的主要是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家。虽然他们的作品此时在国内广播电台鲜有播放,但是我就根据书中的描述想象那些旋律,心驰神往了一番。
      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位音乐家中的第一个就是瓦格纳。瓦格纳号称是德国的浪漫派大师,写过很多大歌剧。他写的歌剧全是以日耳曼神话为蓝本,比如耗时26年创作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 《漂泊的荷兰人》、《汤豪瑟》,以及最著名的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他创作的歌剧气派宏大,场面布景非常华丽,但是有些华而不实。他在拜罗伊特小镇建造专供演出自己乐剧的理想剧院。他的作品中的一些片段还成了人们经常演奏的流行曲,如改编自他的歌剧《罗恩格林》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的管弦乐曲婚礼进行曲。这首曲子与另一首由门德尔松所作的婚礼进行曲齐名。据说,按照西方的传统,新娘入场时要奏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新人步出教堂时要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第二个音乐家就是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他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和丰富的管弦乐效果,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物的欲望、性格和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他的歌剧《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成为歌剧史上的里程碑。陶老师早年看过由葛丽泰·嘉宝主演的电影《茶花女》,几十年之后她仍能清晰地、惟妙惟肖地讲述故事情节,尤其是那个悲剧的大结局场面:茶花女已病入膏肓、奄奄一息,阿尔芒了解真相后又回到了她的身旁,最后茶花女的生命之花凋零在爱人的怀抱中。
      还有几个音乐家也给我留下了印象。匈牙利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的事迹令我着迷。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发展出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为了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他还将原来背对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侧面对观众。李斯特的一些作品极富民族特色,他是匈牙利民族乐派的先驱,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它们都渗透着匈牙利民族风格。据说,他还积极投身于匈牙利的民族独立运动。
      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的爱情故事,也是让人叹为观止。舒曼在名师维克门下学习钢琴,对维克九岁女儿克拉拉一见钟情。克拉拉八岁时就在一个家庭音乐会上初露才华,十二岁那年风靡了巴黎,据说大诗人歌德都关心着她。老师维克坚决反对他们来往,并禁止她和舒曼通信。舒曼一直等待着机会,直到1840年克拉拉二十一岁生日之前。最后俩人经过法庭斗争,才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惜,舒曼最后精神分裂,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