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1962年10月,发生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这个事件震惊世界,也深深影响了父母亲的事业和我们的生活。

      中印边界分东、中、西三段,全长2000公里,19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侵略印度和清政府的软弱,造成了中印边界的领土争端。1951年至1953年间,印度军队越过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侵占了“麦克马洪线”我方一侧的许多中国领土。在1959年西藏武装叛乱的当天,尼赫鲁致函中国提出大片领土要求,中国政府于9月8日致函尼赫鲁辨明是非。但是,尼赫鲁公开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在中印边界东段、西段以10个旅的兵力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 1962年10月17日 ,中国政府决定对印军实施自卫反击作战。
      对印反击战分为东段战场和西段战场。在东段战场,我军首先成立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张国华担任东线总指挥,针对克节朗地区的印军第7旅发起攻击,于23日进占达旺,歼灭了印军第7旅。接着在东线作战的第二阶段又成立了54军指挥部,在东段瓦弄方向对印军第11旅发起反击,逼近了传统习惯,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攻占了邦迪拉,全部清除了这一地区的印军据点。
      与此同时在西段战场,新疆边防部队成立了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南疆军区司令员何家产担任西线总指挥兼政治委员,他根据当时西线印军正面空隙大、据点分散等弱点,制定了“集中兵力,迂回包围、近战夜战”的战法,连续在加勒万河谷、红山头和新疆阿克赛钦地区等地痛击印军取得了胜利。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历时1个月,共毙、俘印军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
      我们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虽然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印度政府仍然拒绝我国政府提出的停火建议。美苏也在背后支持印度扩军备战,因此再次爆发边界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上级命令新疆部队在临近地区的一个小城设立了新机构,父亲被调到那里工作。

      这个小城处亚欧大陆腹地的荒漠地带,它境内四季分明,日照期长,气温日差大,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无严寒,春夏季多风沙。
      世界著名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Sven Hedin,1865-1952)也曾经在这一带活动过,并留下一些描述这里的文字。斯文赫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肆盗窃新疆历史文物的一个显赫人物。他作为英国雇佣的一个御用学者,先后七次到新疆进行考察,最后一次是在1935年。仅在这一时期,他就曾两次探察新疆,一次探察西藏,所盗走的新疆历史文物数量惊人。
      这个小城是一个交通要道,从这个地方往南可以去喀拉昆伦山和阿克赛钦地区,这个地方与印控克什米尔交界。从这里一直向东可以到达和田,再继续向东可以进藏,到达西藏的阿里地区。从西藏的拉萨方向去阿里要翻山越岭很困难,甚至不可能。黄教大师宗喀巴据说在阿里活动过。
      大乘佛教据说也是由东晋时期的后秦高僧鸠摩罗什(343-413)先传到阿里,再从阿里这边通过西域传到内地的。鸠摩罗什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到遇到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前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坚遣吕光攻伐焉耆,继灭龟兹,将鸠摩罗什劫至凉州。三年后姚苌杀苻坚,灭前秦,吕光割据凉州,鸠摩罗什随吕光滞留凉州达十六、七年。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攻伐后凉,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罗什主持译经事业。之后十余年间,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作为一个活在千年之前的古人,鸠摩罗什创造出了诸如世界、未来、爱河、大千世界、想入非非等跨越时代的词汇。公元413年4月13日的暮春,时年70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荼毗仪式在他生前易经的逍遥园大寺进行。

      母亲和我是65年初离开喀什来到这个小城的。从喀什来这里坐车要走两百多公里,途径几个比较重要的城市之一叫英吉沙。这个地方最出名的特产是英吉沙小刀,它们以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闻名中外。英吉沙小刀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它与保安族的保安腰刀,云南阿昌族的□□齐名。一般人路过那里都会买一把的。我们家以也有一把 漂亮的英吉沙小刀,它的刀把上镶嵌着几个闪闪发光的绿宝石。
      我们路过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城市叫莎车。莎车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曾几度成为西域闻名遐迩的部落国,先后称为莎车国、渠沙国和叶尔羌汗国,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军事驻守重地。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巴旦姆(巴旦木)生产地,被誉为中国巴旦姆之乡。另外,莎车的羊缸子(妇女)也以漂亮闻名。
      这个小城的民风十分纯朴,它与世隔绝,流传着许多奇闻轶事。比如去当地老乡的果园里买水果,他们按踹一脚一毛钱卖。就是你付一毛钱给老乡,然后可以对着他们的果树踹一脚,踹下来的果子全归你。他们做买卖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在街上,他们常常在地上铺一块小手帕,弄几个杏子往上面一扔就摆摊叫卖。你可以先当场吃几个杏子,然后他按你吐出的杏子核数目来收钱。有些汉人吃完杏子后,还会搂草打兔子地连杏核也吃掉。这时这个小贩就会很纳闷,觉得好像有些不对头,因为他数出来的杏子核数总是少于吃掉的杏子。当然天长日久,他们就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因而也变得聪明起来。
      还有,当地老乡卖东西,喜欢你付给他一叠钞票。比方说如果是一毛钱的东西,你给他付十张一分钱的票子,他就会很高兴,因为这样他可以数上半天钱,有一种卖货卖的钱多的感觉。如果给他一张一毛钱的票子,他会满腹狐疑,反复翻看,觉得少给钱了。
      这个地方很小,正如俏皮话说的:一个警察看两头,东边放屁西边听。小城只有两条像样的街道,一个南北街和一个东西街,它们的交叉处形成一个十大字路口,这就是小城的中心。在这里随处可见阿凡提骑过的那种小毛驴。这种毛驴个子很矮小,当地人都是蜷着腿骑它。他们身着大袷袢,就是一种对襟长袍,腰间扎一个白布带,好像阿凡提一样。小毛驴从路上过去之后,总是掀起滚滚尘土,遮天蔽日。那个时候人们为了减少鞋子的磨损,他们在进城前总是把鞋子背在身上,光着脚走路。等进了城或者到了巴扎,再从肩上取下鞋子穿上。

      我和母亲来到小城后,她就在这里的一所小学任教,我们家就安在了这里的部队家属院。
      我们家属院的大门朴素无华,结构简单。大门里有一条石子路,两边种着一些直耸入云的窜天杨。这条路的左侧是大院的各种设施和营房,其中有一排房子里面有理发和洗澡设施。母亲带我去过,浴室里面有淋浴、盆塘和马桶,我感觉很新鲜。沿着这条路再一直走到头就到了家属院。大院里有个露天电影场和一个大舞台,周末就在这里放电影。每当演电影的时侯,四乡八邻的人们纷纷赶来观看,电影场里黑压压一片,万头攒动。
      我们的家属院旁边有两段残留的干打垒土城墙,它们形成了一个豁口。右边的城墙很高,至少有两、三层楼那么高,城墙宽约2、3米。城墙的内侧由于倒塌形成了一个陡坡,就像是一个马道,人们可以从这里走上去。这座城墙是我的最爱,我时不时就爬上去,一览众山小。看样子,这个地方以前在清朝或者什么时期,可能就是个军营驻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