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添翼 ...

  •   李徽一阖眼便昏死了过去。床单被冷汗和血水浸得透湿,葛长松趁他睡熟剪开纱布,换成包着药草和碎冰的巾帕敷在创口上,半个时辰一换,最难捱的一夜就这么有惊无险地过去了。站起身来,两眼和太阳穴穿过一线难忍的刺痛,他不禁感叹崇都香风吹人骨软,哑声唤道:“来人。”

      推门而入的不是料想中宫里安排下来的黄门,而是一个略为熟悉的身影。

      葛长松神色微缓,向独眼少年点点头:“见过封亲卫。”

      封荼亦躬身致礼,说:“葛公子辛苦了,不知殿下情况如何?”

      “无性命之忧。”葛长松皱眉道,“亲卫之前没同殿下一起吗?”

      “是,昨日临行时被殿下调回俶县公干。”封荼说话的气息还有些不稳,苦笑道,“殿下的主意我向来拿不准,这下又失职了。”

      三年前李徽被颐丰帝亲迎回国,不放心用别人给的人手,亲自去北疆人市挑会武的随从,因为特意要的中原人长相,选了七八个也只花了点零钱。谁知半路遭到宗贼抢劫,买的人死了个干净,唯一还站着的少年,也就是封荼,左眼上插了一支箭,已经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虽然五官有损,但李徽爱惜他的性子,就让葛长松留了他一条命。

      “御赐的鞭,你就是在也拦不住,哪里算失职。”葛长松喃喃道,“俶县在封地最西,离这儿少说半日车程,岂不是刚到就赶回来了?”

      “的确,不过本来也就是去看两条商道,不是什么要紧事……”

      李徽要把人支开,也得找个更像样的借口才对啊。

      封荼思忖了片刻,突然福至心灵:“若殿下只是想让我对俶县留个印象呢?”

      “那你有什么印象?”

      “俶县入冬后仓廪不实,我十月去调过几次粮。现在大雪封山,除了我和几个朝廷驿官外,街上冷清,没见有什么异样。”

      葛长松抿了抿唇,没有再问下去。他从立架上取下斗笠和氅衣,边推门边说道:“我回去看看情况,殿下的伤……懿赐的补药和太医应该不久就会到,你无需挂心。”

      想来是自己办事不力,封荼不甘地低下了头。他帮葛长松换了匹好马,目送那人飞驰而去,一言不发地回到侧居,太医丞果然已经候在耳房待诊了。左眼眶隐隐灼痛,他静立着,细细咀嚼这份阴寒天常有的酸涩。

      “小鹰回来了。”

      春泉般的嗓音自肩后传来,封荼循声望去,李徽负手而立,身披一件茶色旧袍,眉眼含笑。“小鹰”指代的就是封荼,与李徽相熟的人大多都会从他那里得一个昵称,他很少直呼别人的姓名。

      “属下无能,辜负殿下嘱托!”

      “无妨,你做得很好。”李徽示意他起身,“去叫太医来,不要让人家久等了。”

      封荼立马应下,正准备向耳房赶去,李徽忽地叫住了他。

      “等会儿让镜生一起来用膳。”

      见少年好一会儿踌躇不语,他迟疑地问道:“他哪里不好吗?”

      “没有没有,”封荼连忙说道,“葛公子刚走,说有事要回璟原几日,请殿下好好养伤。”

      暗茶色的身影有一瞬僵硬。李徽小声嘀咕道:“……我把人惹急了?”

      封荼懵然抬眸,问道:“殿下说什么?”

      李徽摇了摇头,温声说道:“最后一句是小鹰自己加的。”

      这句话并非询问,而是陈述。封荼仔细瞧着,没发现李徽神色中有恼意,也不再把心思放在和他的谈话上,便悄声退下去请太医了。他衣摆消失于门侧的那一刻,李徽的眼神骤然蒙上一层阴翳。他半眯着眼懒懒地望向如洗的碧空,唇间溢出一些微不可查的自言自语。

      “你有什么不满呢,我们各取所需,不是很好吗?”

      蛰伏北疆十年的质子与母国里应外合,不仅阻挠了伽琶吾新王受禅,更夺回三座城池,被兄长颐丰帝亲迎回国,封王封地。这在三年前也曾是一段万民传颂的佳话。俶县城门下满目都是明黄的仪仗,他们隔了五里远全部下车步行。俶县这个百户小城哪受过如此浩荡皇恩,家家户户皆翘首以盼,一时盛景无两。

      等到站定,李徽膝盖还没弯,李晔就上前一步,执着他的手说,贤弟受苦了,朕多有亏欠。

      “这片地方朕已经拟旨要送你了,”李晔注视着那双与自己别无二致的双眼,说道,“璟原,离朕的崇都很近,又富庶安乐,你一定喜欢。”

      “朕要是在宫里待厌了让你来陪朕聊天,你可不准以道路险阻推脱。”

      “臣弟自然是宁可跑死三匹马,也不能让皇兄不舒心。”李徽半弓着身子答道。

      好一派兄友弟恭,若不是路上隔三差五就多两具刺客的尸体,葛长松也要跟着笑起来了。李徽让封荼来俶县,定不会是起了什么故地重游的兴致,而是站在他皇兄曾经的位置上,在等什么人。

      葛长松在俶县待了五日,没有得到任何蓟州来人的消息。县令看他脸色不像刚到时那样阴恻恻的了,也没去过县衙,额头冷汗也少了些。可这心还没放下一会儿就又悬了起来:峨川燕伍秋钺代父亲回崇都述职,将途经俶县。

      宁远将军伍怀莲的独子伍秋钺,十四岁起跟着西北军戍边,战功累累。葛长松和将军商定渡兵出关之事时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那时便觉得这伍家郎锐气逼人,如今更甚,虽然未着甲胄,八尺男儿玄衣墨靴,对视一眼就让人心里发怵。

      原来这才是李徽想见的人。

      县令僵着笑脸说道:“伍小将军先用些茶吧,晚上下官设宴好好招待。”

      “末将只是借地修整半日,怎好劳动大人。”伍秋钺不着痕迹地将茶碗放到手边的矮桌上。

      “伍小将军客气了。”葛长松无奈地替县令接过话,“这前几日才为大周立下奇功,您不居功自傲,我们却不能怠慢。县令大人的这份好意还请收下罢。”

      伍秋钺犹疑地点点头,行了个军礼,说要去看看随行的将士,转眼就不见了人影。县令心有余悸地拂着髭须,叹道:“这还不算居功自傲?”

      “您也不想想他立的是什么功。”葛长松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县令一怔,摇了摇头:“您说的不错。”

      腊月十五,颐丰帝李晔崩逝,伽琶吾趁夜派死士火烧李徽带回的菘、尹、麟三城,企图破城进犯。飞骑尉伍秋钺行事果决、反应机敏,不仅击退贼人,更安抚了百姓,并携将士开展城防修筑。

      祈宁殿中龙涎香弥漫。章娖柔捏着奏折,笑容中有不加掩饰的欣赏。她微微抬起左臂,一只纤长苍白的手立刻搀着她起身,徐步至绿梅绣屏前。

      “伍秋钺该到了吧?”她问道。

      “回老祖宗,已在偏殿待召了。”王福千低着头说,“伍小将军昨日在璟原歇了一晚,估计是想觐见您时留个好印象。”

      章娖柔眉毛一挑,说道:“要歇崇都哪儿没有位置给他歇,偏要舍近求远歇在璟原?”

      “是,且没有经过首府,只在俶县暂留了半日就又启程了。”

      甫一听闻这个地名,章娖柔就心下了然:“那儿有人吧?”

      晨光正好,王福千将她扶到合和窗下的藤椅上,窗外蜡梅花枝盎然舒展,宛如一串串报春的金铃。“葛二十一在俶县等候多时了。”王福千恭敬地说道。

      “这还真是个香饽饽。”章娖柔低低地笑了两声,“快把人带进来。”

      峨川伍府半月后收到了崇都来的书信。长公子已觐见太皇太后,右迁骁骑尉,三月领职后再启返程。信中还提及了两个意料之外的人,内侍王福千,和公主李承安。

      湖笔一顿,伍怀莲不敢置信地瞥了一眼为他读信的副将陈北虎,问:“他说那俩人是什么?”

      陈北虎被老将军的目光逼着又垂眸确认了一遍,那俊逸的二字仍是写着:“……妖孽。”

      “那阉公我还能理解,公主一个四岁的女娃娃能把他怎么了?不对,他能见着公主?”伍怀莲把笔一扔,拿过信笺,朝陈北虎挥了挥手,“去把夫人叫来。”

      “属下遵命。”

      “王福千……手眼通天,油滑多智。”

      伍怀莲上次入宫已经是二十多年前了。他记得王福千当时是政事堂的一名内供奉,与祯远帝争论西北军政时,就是他在最末席作注。伍怀莲不曾正眼看过那些没根的奴才,但对于这个人,他确实记得相当清楚。

      一来,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在一群蟾蜍一样的老家伙中间不能不鹤立鸡群;二来,王福千办事实在称心,从不多说一句废话,他在帐中办公时都没有那么利索爽快过。

      可惜后来种种,令人唏嘘。

      如果对王福千的评价还能说是伍秋钺初涉宦海的懵懂喟叹,那么他接下来所写的便可谓是晴天霹雳了。

      “公主早慧,或本为皇储之选……皇储?”

      惦念着儿子的家书,刘夫人兴冲冲地迈进书房,正巧听见丈夫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表情瞬间凝重起来:“什么皇储之选?阿钺怎么晓得这些?”

      这话问得对,伍秋钺一个骁骑尉,就算是偶然得知了此等宫闱秘辛,又怎么敢不怕死地往信里写呢?

      伍怀莲握紧太师椅的把手,神情愈发沉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添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