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北漠王卷土重来,赵梓诚领兵出城 ...

  •   北漠的风沙自西北而来,悲嚎着侵入将士们的心脏,这不是故乡的风,风里没有家人的思念与姑娘的等待,更没有故乡热闹的街道那熟悉的味道;这风里夹杂的只有淡淡的血腥味和刺骨的寒冷,还有许多年来葬身北漠的忠士们的坚贞与叹息。倘若前一战取得了胜利,此时他们早已踏上了归途,可是在他们快要攻到北漠城的时候,一支精兵从后面包围了他们,此时上京的将士们已显疲态,本要一举攻下北漠城的士气在看到这队精兵后烟消云散,将士们乱了阵脚,将军无可如何地下令从侧翼逃出,在突围过程中上京的军士损失惨重。消息传到京都,皇帝发了怒,二十万上京将士在北漠五年,没能收回那被夺的城池,更没能镇压北漠在边境的屡次骚扰,反倒白白折损了许多精兵。皇帝当即下令由宇文上将镇压北漠,其余将军及伤残人员一律归京。又下了一道圣旨由开国将军之子赵梓诚带兵三万前往北漠协助宇文上将。赵梓诚接到圣旨便亲点三万精兵出城。
      城外古道两旁花草已开始凋落,空中飞着几只南去的大雁,鸣叫着似乎要比远行的人更伤心,萧条的太阳远远照着冷冷的大地,还有血肉刻成的忠与义。赵梓诚想起幼时父亲带兵讨伐北漠也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天,那天母亲踉跄着送出很远很远,远到站在家门口看母亲只是小小的一点。那天出行前父亲将他叫到书房说:“倘若我此去不回,日后宇文上将自会照应着你,你切不可忘了我赵家满门忠烈,要时刻记得国在家便在的道理。”父亲那一去埋骨他乡,成了守护北漠的魂,佑护了北漠八年安定,每每提起北漠人民八年的安居乐业,赵梓诚便悲伤又自傲,那是他父亲血洒北漠换来的,为了边境安定他没了父亲。如今他踏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路,将要去父亲牺牲的地方,他仿佛已看到一个历经沧桑的、慈祥又严厉的老人穿着一身铠甲,站在大漠的风沙里向他招手。倘如他有幸在北漠找到父亲的坟墓,他必定要告诉父亲,母亲安好,姐姐也快要嫁人,只是奶奶已去世一年,如今他来到北漠这葬着无数忠烈之魂的地方,他一定牢记父亲的话,将忠义二字死死刻在心中。出城那天母亲如当年送父亲那般又将赵梓诚送出很远很远,大概站在大门口看,母亲还是一个小点。赵梓诚不敢回头,他怕,怕看见母亲鬓角的白发和微红的双眼便会动摇心中的信念。从父亲带兵出城那日起,他便想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他自小习武,十三岁便独当一面,独自带兵镇压山匪,十五岁便是太子陪读,十七岁皇帝下旨封为忠武将军,如今他十八岁,终于要去北漠,去找父亲,去实现抱负,怎可只为小家而苟安偷生?他骑着战马徐徐向前,为是叫母亲多看他一眼,假如不幸他和父亲一样牺牲北漠,只希望她老人家不要过度悲伤,好好度日。
      行军缓缓走出城门向西北而去,赵氏站在城门内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似乎回到了八年前丈夫出征的时候,那时候她也是送到这里,看着丈夫的背影流泪叹息。这次她仍然不舍,只是没有落泪,她站在送行的人群里呆呆地望着。她回想起八年前丈夫动身前几日一个瘸腿的道士日日来门前乞讨,起初婆母命人赏几个钱,他便笑嘻嘻地蹦跳着离开,后来几日给多少钱他都不愿离开,小斯问他想怎样?他便神秘地笑一笑说:“我要见将军!”小斯一听此言便一边驱赶他一边说:“将军何等人也,也是你等能见的?且不说将军要日日操练士兵,如今更是准备领军北上作战,哪有时间见你?走!走!走!”道士颇是无赖地扯着小斯的衣袖,仍旧笑着道:“我知将军行将北上,明了将军事务繁忙,无暇见我,你且让我见一见将军夫人也好,我之言语关系将军性命,你-----”他拖长了声音斜眼看了看小斯“你可马虎不得!”
      恰巧此时将军夫人赵氏要去庙里求一纸平安,还未到门口便隐隐听到“关系将军性命”这六个字,便问:“何人如此大胆,敢在此大放阙词,诅咒将军?”小斯赶忙上前道:“夫人,不知哪里来的疯道士在此胡言乱语,我这就赶了去。”道士向前瘸了两步坐在石阶上道:“三千里古道向北漠,两百万忠魂骨未还,呼呼风沙鸣忠义,皑皑白雪埋孤冢。”说完便似笑非笑,似睡非睡地半闭着眼。赵氏闻言沉了沉脸道:“你这个疯道士,我夫君乃朝廷命官,自有天子保佑,我给你些赏钱,快快去买些吃食,莫要在此挡我道路。”道士仍旧似笑非笑地半靠着台阶,斜抬着脸,半闭着眼道:“你既觉得天子可佑你丈夫,你又何必要跑到城外帝王庙求福?”赵氏闻言脸色大变忙道:“道长怎知我要上帝王庙?”
      “哼,天道本自然,祸患本无根。我不仅知道你要去那帝王庙,我还知将军此去几载,何日归还。只是他日归乡是生是死便要看造化喽!”赵氏忙将道士请入家中佳肴美酒款待,只是到黄昏时刻仍不见将军回来,那道士便说:“从午时到黄昏,我已等将军许久,看来我与将军并无缘分,如此也不便强求,只是我与夫人有缘,便将话细细说与你听。”赵氏呵退左右侍从道:“道长细说便是。”
      道士道:“将军本是有福之人,只是如今运势已损,此去怕是凶多吉少,你道怎个凶多吉少?我曾在帝王庙卜了一卦,将军此去满两年,第二年十二月风雪夜血洒北漠,自此人人传唱英雄曲,世间再无赵将军。”
      赵氏大惊道:“如此可如何是好?道长可有妙法护我夫君平安?道长若肯救我夫君,赴汤蹈火赵氏万死不辞!”说完便向道士行了个大揖。道士忙将赵氏扶起道:“我即受了你的好处,必与你消灾。明日你上帝王庙求一张平安符,将其带与将军身上,切要叮嘱将军万勿拿下。此外再转告将军一句话:十二月十八日风雪夜,切勿迎兵作战。”说完便瘸着向门外走去,赵氏忙命人取钱财绸缎答谢道士,转眼间道士已不见了踪迹。第二日赵氏去帝王庙求了平安福,将其寄在将军腰间,并一再叮嘱十二月十八日切勿作战,将军只笑着道好。第二年军士归来,凯旋的歌声响彻京都,只是却不见将军身影,赵氏多方打听才得知十二月十八日夜将军带兵偷袭北漠城,偷袭成功,北漠退兵十里,回营途中将军被奸人射中,在茫茫白雪中丧了性命。
      收回思绪赵氏叹息着退出人群,倘若儿子如丈夫般留在北漠,她无可奈何,八年前她没能救得了丈夫,如今也不能将儿子强留在身边,她只盼北漠的丈夫定要保佑儿子平安无事。她抬头望了望苍蓝的天空,空中一排排的大雁悲鸣着向南飞去,似乎它们的声音承载着世人的忧愁,大概离开久居之地便是一件极为伤心的事,因为他们也猜不到明年开春是否有命再来京都,或是比京都更远的北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