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坐在婆母正院的偏房里,温莹一儿放空精神,一会儿胡思乱想。

      不多时,外面传来了吵闹声。另外几房来了。

      贺家除了婆母生的三个儿子,还有三个庶子。大少爷是嫡长,二四两位少爷也是嫡出,三五六是庶出。除了六少爷刚成亲不久,其他几房都有下一代了,最大的小辈也就六七岁,婆母体恤小辈,让他们中午再来请安。

      二四两房的妯娌比较亲近,敢在外面说笑的也就她们了。

      温莹刚听到声音便走出去了,提前二刻过来可不是为了跟在她们后面进正房的。

      见她出来,几位妯娌相继福身打招呼。

      “大嫂,早安!”

      温莹也福身回礼:“各位弟妹早安!”

      温莹从不在礼节上出错。

      几位妯娌加上各自带的丫鬟快把院子站满了。

      温莹随意扫一眼,便垂眸站在了最前面。

      二四两位妯娌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另三位妯娌可能因着都是庶子媳妇而比较亲近。

      仔细想来,过去几年温莹同妯娌们似乎都没什么交情,彼此间只是维持着面子上的礼节罢了。

      ***

      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境地的呢?

      八年间的记忆怎么就显得这么久远呢。

      温莹费力往里面扒了扒。

      噢,对了。刚入门那两年,其他妯娌还没进门,自己跟老二媳妇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她们两个人都是婆母嫡亲的儿媳,在立场上天然更亲近。那时候还没来得及有什么矛盾、冲突之类的,而且两人都是有教养的人,在贺家也不至于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所以倒是能说得上话。

      后来,老二媳妇先怀孕,婆母的态度先变了,然后,老二媳妇的态度渐渐地也变了。

      再后来,老二媳妇生了,连进门不久的、庶出的老三媳妇都怀孕了,温莹还是没有身孕。

      府里的局势开始变得微妙。

      然后,就有了正式的晨昏定醒的规矩——实则是婆母为蹉磨温莹想出来的法子。温莹使计病倒,把针对她的晨昏定醒闹回了稍微正常的晨昏定醒。

      温莹与老二媳妇再没有亲近起来。

      后来,老四媳妇进了门,有老二媳妇的前车之鉴,温莹只以礼相待,不再试图亲近这个弟妹了。

      庶子媳妇们则要看婆母的脸色过日子,也没法跟温莹亲近,大家依礼相处而已。

      有明显的利益之争的情况下,亲近不起来才正常啊。

      老二媳妇怀孕前后的态度变化,再加上几年来温莹一直没怀上时二四两房的态度,都说明二四两房未必没有野心。也许他们觉得都是嫡出,凭什么由长房继承家族当家人之位呢。长房若是一直没有嫡出,以后他们难道要向庶出的侄子低头?

      长房没有嫡子,贺家放在长房的资源多少会流失一点。

      但是,这个流失的量就要看大少爷的本事了。他若有本事,自己比别的兄弟优秀,再把庶子培养得比别房的嫡子还要优秀,看看贺家当家人为了家族前程会选谁。

      贺温联姻是给贺家带来了好处的,再加上大少爷没有好好经营与温莹之间的关系,所以,对于没能给大少爷生个嫡子,温莹只有那么一点点可以忽略不计的愧疚。

      还是那句话,换个两情相悦、离了彼此活不成的夫君试试,恐怕会觉得不生个嫡子怎么对得起他!

      大少爷可以让自己有本事点,他自己比别的兄弟优秀,再把庶子培养得比别房的嫡子还要优秀,有没有嫡子区别就不太大了嘛!

      温莹兀自在心里感慨着。

      ***

      突然,正房的大门向两边打开。

      温莹便停下念头,带头走了进去。

      先照着规矩给婆母行礼问了安,婆母照例叫起,然后让众人坐下说话。

      温莹坐在自己的老位置,默默端着茶盏不吭声。

      这种时候婆母最喜欢跟老二老四媳妇说话。

      这些年,她开始在家里直白地表示对温莹的不喜了,就算跟温莹说话也是为了问大少爷那几个庶子的情况,且话里头含沙射影,说什么“庶子也是子,也叫你一声母亲”之类的,存心想叫温莹不痛快。

      奈何温莹从不视庶子为眼中钉,虽然无法亲近他们,却也说不上讨厌他们,只尽好身为嫡母的职责就够了。

      因此,婆母的话在她心里掀不起波澜。婆母便总觉得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反倒惹得她自己不痛快了。

      老三、老五、老六媳妇在婆母这里不会抢着出头。婆母问话,她们便老老实实回答。婆母不问,她们便能安静得仿佛不存在。

      嫡庶有别不是简单说说的。但是,嫡和庶若是不并存呢。只存在嫡,或者只存在庶,存在的就是同一类的,哪还有贵贱之分呢。

      没有给贺大少爷生个嫡子的好处不就在这里了吗?

      不用为了嫡子打压庶子了啊。

      不用感谢在下,贺大少爷。努力上进吧,把弟弟们远远甩在后面,再把庶子教育好,让他们把堂兄弟们远远甩在后面,这样都继承不了贺家的话,就只能怪贺家当家人眼瞎了,你们另起炉灶吧!

      温莹自己在心里偷偷乐,脸上不禁带出笑来。正好被婆母看见。

      “老大媳妇,何事如此高兴?”

      温莹赶紧回过神来,略整顿了一下思绪便回答婆母:

      “回母亲,没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媳妇很久没见到娘家人了,一时思念,想起了闺中往事。既然母亲问起,儿媳便想向您讨个情,府里若是没什么事,儿媳明天想回娘家一趟,给父母请个安。您看如何?”

      温莹婆母,即贺夫人,真是后悔问了一下。

      不允许吧,在这么件小事上为难儿媳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允许吧,温氏出行的车辆、随行的人事得自己安排。她出去松快,却要婆母受累,想想就不痛快。

      温莹即便什么都不做也能让贺夫人烦心。

      贺夫人皱着眉头答应了,她扭过头,看向旁边说道:“明天早饭之后你再去,我会安排好。”

      按照惯例,贺夫人如此不想再看见温莹,便会在扭过头时挥挥手,并说:“行了,行了,你退下吧。”

      然而,今天,她倒没这么做。

      答应了就好。温莹说出口时还怕婆母故意为难她呢。

      “谢谢母亲。有劳母亲了。母亲若没有吩咐,儿媳这就告退去看看早饭摆得怎么样了?”

      温莹微笑着起身行礼。

      她正要往外退,却见婆母转过头来,对她说道:“你且坐下。”

      这可不是婆母一贯的做派,分明都在忍耐自己了,却还不让自己走,也不知是有什么事。温莹心下纳闷,口中却答道:“是,母亲。”然后坐回了自己的位子。

      “你最近可看了大夫?身上可有动静?”贺夫人问道。

      “回母亲的话,并未看大夫。儿媳的小日子才走了不到十天呢。”温莹答道。心道,原来留下自己是为了子嗣的事。

      “老大一直没有嫡子也不像话。虽说从前你让大夫看过了,都说是缘分未到。然而,这么几年过去了,也不知道你这身子现今如何了。还是再看看大夫吧。我一会儿让人去请大夫,也试着请个御医,让他们帮你好好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个定论才好。好了,就这样,今天早饭不用你伺候了,你且回院子里等着吧。”

      看来婆母是打定主意请大夫了,她这是通知温莹,而不是询问她的意思。

      看大夫就看大夫吧,温莹并不反感。虽然不喜婆母的态度,但想着她也是为了亲儿子的子嗣着想,温莹便不跟这一片慈母心计较了。

      “知道了,母亲,儿媳告退。”温莹行过礼便要退出去。然而,她转身的时候,却看到了老二媳妇脸上的表情。只见她用帕子遮着嘴,露着的脸上和眼中是幸灾乐祸的笑。

      因为婆母可能又要挑温莹的错处了,所以她高兴?然而,这种事不是时不时就要发生一次么。

      还是说,她高兴的不止这一件事?温莹不露声色地转身离开。

      ***

      嫁入贺家八年一直没有生育,本该是温莹的一大短处,但是除了婆母时常避着外人为难她,一般贺家人不敢随便明目张胆地非议她。

      一是因为她的娘家温家比夫家贺家略有些实力。

      贺家是灵柳国太平时期发展起来的新武将世家,虽然偶尔也能因剿匪、守边立些功劳,但是再难像开国时期那般因战功封爵了,家族传承全靠一代又一代人在军中积累的资源。

      比如,第一代家族子弟能当上将军,第二代若是有实力便能凭着第一代在军中的人脉比较顺畅地往上升官,却不能一步直接当上将军,而第二代若都是草包,家族前程就只能指望第三代或者另谋他法了。

      而温家是文官世家。治世则用文,乱世则用武。灵柳国正值太平盛世,文官的势力渐渐大过武官。温家又经过多代积累,以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而言,比贺家的实力强上一些。

      当初温贺联姻,贺家是想借力往上攀,温家则是想拓宽自己的路子。温家当前并不急着更进一步,为长远计,路子还是稳一些比较好,用长房嫡二女的婚事顺便拓宽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贺家有所求,便会对温莹的一些行事争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是因为温莹自己立得起来。

      娘家固然是出嫁女的底气,但若是自己立不起来,娘家人也不能来帮你过日子不是。便是出身高贵如公主,若是自己先弯了脊梁骨,别人不作践你都对不起你先摆低的姿态。

      温莹从来不因没有生育而看低自己。

      毕竟,她一直有看大夫,甚至请御医看过,他们从来没有说她的身体有问题。只说可能缘分没到。贺大少爷的身体显然是没问题的,这几年没少生庶子呢。

      头几年,温莹也觉得是自己的子女缘分没到。这几年却越来越觉得单纯是自己与贺大少爷没有子女缘啊。要不然实在解释不通。

      既然不是自己的身体有问题,又有什么可自卑的呢。

      况且,就算是自己的身体有问题,自己嫁过来也给贺家带来了好处的,确定生不出来之后大不了和离,让大少爷再娶继妻生嫡子去,自己很不必自卑。

      谁敢在温莹面前瞎掰掰,她能言语如刀刺得对方抬不起头来。

      至于那些隐隐约约的异样眼光、避着自己的风言风语,管他们呢。他们不是没到她面前指手划脚么。

      于是,温莹从来都是抬头挺胸、腰杆笔直。

      自己先把底气撑起来,别人若要明目张胆地非议你,也得先看看他有没有足够的底气。

      就是秉着这样的见识,她才在贺家避过了明里暗里的蹉磨。

      ***

      只是有一件事,近来让温莹颇感为难。

      按理说,入门八年的媳妇有资格接触中馈了。奈何温莹没有生育,这资格就打了折扣。

      温莹愿不愿意管家是一回事,但贺家提都不提就过分了啊。毕竟温莹还是名正言顺的大少奶奶呢。现在不让她学着管家,将来贺家内宅是打算交到谁手里啊?

      这事不能细想。一起了头就停不下来。

      若是因为温莹无子而不让她管家,那她这个大少奶奶,将来的贺家家主夫人,未来的老夫人,不是有名无实吗?连一声“当家夫人”都称不上!

      更甚至,贺家的权柄说不定会转移到大少爷别的兄弟身上,温莹连有名无实的家主夫人都当不上呢。

      这样的话,贺温联姻还有多少意义?待将来贺家上去了,家里有一个说不上话的温氏老夫人,贺家管不管温家死活不是全看有没有良心?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事全凭良心又怎么够保障?

      贺家已经开始不把温家当回事了啊。而温家可能像之前的自己一样还没意识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