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四月的卯初,天色已经微亮。

      贺家大少奶奶院里的西厢房刚传出卯初的钟声,后罩和倒座房便有下人起身的动静了。

      要说这贺家大少奶奶,真是个再好不过的人物。娘家夫家都家世好,长得好,自己的院子理得井井有条,外面的嫁妆产业不说日进斗金却足以让别的少奶奶们眼红。对下人也体恤,不会让下人一天不停歇地做活,且从不会打骂下人,逢年过节给的赏赐也极丰厚。

      要么老话说月有阴晴圆缺呢。人哪,不能什么都圆满,不然老天都要忌妒你了。

      看这贺家大少奶奶不就是如此,样样都好,唯独没有生育。便是她平日把头抬得再高,腰挺得再直,一旦别人拿她没有生育来说事,她也得收敛着点儿脾气。

      这不,贺家的当家主母、大少奶奶的正牌婆母就凭着大少奶奶没有生育要她天天晨昏定醒,说是既尽了孝心,又能去沾沾婆母的子孙福气——人家婆母自己生了三个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已经枝繁叶茂了——争取让大房早日有嫡子,大少奶奶不也得老实守着这规矩。

      可苦了院里早上当值的下人,毕竟得比主子先一步起床,把该准备的准备好。

      大少奶奶要是能生个孩子就好了。大少奶奶院里早起的下人不知道有多少在心里这么念叨。

      贺家大少奶奶,温氏二娘,闺名单一个莹字的,却顾不得下人们怎么想。被管事姑姑念风叫醒后,温莹略躺了下醒了会儿神便麻利地起床了。

      温莹可不恋床,毕竟昨天晚上睡得早,午间还能补眠。

      去晨昏定醒既是身为晚辈对长辈的孝心,某种程度上也是做样子给世人看。既然要做样子,自然得往好了做。让世人看看贺家大少奶奶的规矩有多好。也让别人除了生育之外少挑她一点儿错。

      温莹麻利地洗漱好,又由丫鬟服侍着换了衣、上了妆,然后简单用了几块点心,便带着几个下人悠悠然往婆母院子里去了。

      她是长媳,自然要当最早去请安的那个晚辈。比别人提前二刻,足够让婆母无话可说了。

      当然,去得早并不意味着在婆母院子外面傻站这么久。

      贺家婆媳曾为这个各自施展了一番斗法呢。

      *

      五年前。

      温莹十九岁,已经嫁入贺家三年,身上仍旧没有动静,婆母便按捺不住了。

      婆母先是平日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如此过了一段时间,见温莹无动于衷,便说:“府里孩子们都大了,该好好执行晨昏定醒的规矩了,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随意而为,没个章程,传出去影响家风。”因而要求晚辈每天辰初和戌初来正院请安。

      要知道,在那之前,贺家晚辈虽然会给长辈请安,但也不是每天雷打不动定时去,而是看各自的方便。要去朝堂当差的、要跟着夫子读书的、要去武场练武的,都是以这些正事为重,要么下朝回来后去请安,要么先读一阵子书、练一阵子武再去。都是一家子血亲,太过讲究规矩反倒容易失了亲近。

      之前那段时间婆母的各种阴阳怪气让温莹得以初步一窥她的真正人品。为防婆母只折腾自己一个人,温莹特地当着一家子老小的面儿问晨昏定醒的规矩可是要大家一起守。婆母倒是想只她一个人守,但还得顾全大少爷的颜面,不能太明着只针对他的妻子。

      于是,温莹成功拉着一家子晚辈一起每天表孝心。当然,主要是女眷和未当差的爷们。

      晨昏定醒的规矩刚执行的那一段时间,温莹为防婆母挑错儿,也是身为长媳要起个好的带头作用,便特地比别人早去二刻。然而,她去早了也进不去正房。

      为免留下太明显的折腾儿媳的把柄,婆母会让人把温莹请进正院,然后就让她在院内顶着早晨的寒气站二刻。这期间正院里的下人来来往往,看足了她这个大少奶奶的笑话。

      当然,估摸着别的院里的人快到了,正房的门便会彻底打开,温莹才会被下人请进屋去。此外,温莹请安不是行个礼、问候一声就罢了,而是要站着给婆母伺候饮食的,还要被婆母挑剔手粗脚笨、伺候得不合心意,所以更要多练练。

      这么过了几天之后,她试着学妯娌们,跟她们差不多的时间到正院。结果就被婆母挑剔得更厉害了。

      婆母并不会破口大骂,而是端着茶盏,阴阳怪气地说:“别的儿媳要么因着身孕,要么顾着尚且年幼的孩子,这个时间点来请安倒是正好,大儿媳院里无事,怎么也是这个时间来?我老人家一大把年纪了想要享受一下儿媳的孝心也是不容易呢。”

      或者,阴阳道:“大儿媳晚来这么一会儿是抓紧时间在房里养身子呢,也许养着养着哪天就怀上了。”

      再或者,过几天就问温莹:“可请了大夫,可诊出了身孕,毕竟每天早睡晚起养的身子,怀不上可对不起每天耽误的孝心。”

      诸如此类。隔几天就轮着来一下。

      时间再久些,恐怕就要传出温莹不孝婆母、温氏女德行有瑕的话了。

      在有这个苗头之前,温莹只好改了早晚请安的时间,恢复了最开始那一段的样子,每次比别人提前二刻到正院。

      婆母的阴阳怪气果然少了。虽然她还是逮住机会就挑剔温莹,但不至于显得那么逼迫了,似乎就提着那一口气等着温莹服软。

      温莹请安的时间恢复如旧,待遇自然也恢复如旧,每天早间在正院的正房外顶着寒气站二刻。幸好那个时节,晚间不冷不热。

      温莹可不愿意天长日久地这般受苦。要她束手就擒,她的身体和尊严都不允许。

      她面上恭敬地守着规矩,实则暗自观察形势。迟早她要打一场翻身仗的。

      终于,被温莹等到了机会。

      约两个月后的某一天,娘家的一位长辈要举办寿宴。寿宴的当天,贺家身为亲家是要送礼的,温莹这个晚辈少不得要回去一趟以全礼数。

      温莹便想在寿宴之前把事情闹出来,既能解决了未来的隐患,又不耽误之后去给那位长辈祝寿。

      她提早几天便有意饿着自己,每天仅只用几口吃食,吊着一口气,足够去正院请安就行了。此外,还要忍着困意,不能睡得太足,得把身体弄出副疲相。

      到了寿宴之前的某天,温莹照常去了正院,照常站了二刻。只是,这次在妯娌们将来未来时,她顺从被自己折腾坏了的身体的本能晕了过去。剩下的就交给丫鬟们发挥。

      温莹早就安排好了。一等丫鬟念风、二等丫鬟如梅以及三等丫鬟如竹,各自有差事。

      念风历练的多,端得住,擅长顺势而为,口舌伶俐,便留在晕过去的温莹身边照顾她。

      且一会儿哀嚎:“可怜的大少奶奶。”

      一会儿哭喊:“就算大少奶奶一片孝心,每天尽心侍奉婆母,早晚请安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也该怜惜自己一些。”

      又喊“纵是入门三年没有子嗣觉得对不起贺家,想多尽些孝心以做弥补,可累坏了身体哪还有机会尽孝心哪。本来每天身体就歇不够了,偏每天早上还在正院的正房外站着受二刻的寒气,以致影响了小日子,也不敢让人知道。本来就未曾生育,这一受寒,要是日后子嗣更加艰难可怎么办。”

      诸如此类的话反复说。

      两个如字辈丫鬟一个留下帮着照顾温莹,一个则去找大房的男主子,巧妙地告诉他来龙去脉,让他明白妻子受的苦代表的是他折损的颜面、下降的地位。不管有没有用,丫鬟来找他就代表了温莹的态度——他还是大房的男主子,希望他能有所作为。当然,作不作为在他。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

      温莹交待过三个丫鬟,要把前半生学到的所有本事都用在这一刻,顺势而为,把事情往大了闹,让越多的人知道越好。

      “闹得好了,往后的日子也能少点苦味。”温莹对丫鬟们如此说。

      反正,婆母管家有手段,轻易传不出贺家外面去,便是传了出去,她也只是个被婆母蹉磨坏了身体的小媳妇罢了。原因嘛,入门三年未曾有孕算不算。这世上嫁人好几年才怀上的妇人多了去了,三年很久吗。

      当天,因为温莹切实病例了,贺家便未阻止她的丫鬟递消息给温家人。

      温莹母亲自然要来看看女儿,问过才知道女儿竟是累饿交加以致病倒了。她立即红了眼眶,问亲家母:“可是家里丫鬟不够用,竟把堂堂大少奶奶累倒了。我这女儿真是被娘家养得太娇气了,到了夫家竟担不住事儿。”

      又说:“我这没用的女儿过门三年都没能怀上孩子,如今伤了身子,又受了寒气,子嗣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如何对得起亲家。也不知道这次多久能养好,过几天可能去给族里长辈祝寿?”

      温母只哭自己女儿没用,不提贺家的不好。

      贺母虽心里认同她的话,嘴上也得谦虚一番,说:“是贺家没照顾好温氏。必定让她好好养着,想是很快就能起身出门了。”

      两家结亲是为在朝堂上互相有个助益,而且是温家对贺家益处更大。真闹翻了,结亲就变成结仇了。毕竟温氏只是入门三年没有身孕,现在着急有点为时过早了。世上的妇人成亲好几年才有孕的多得是。

      晚上,贺家的男人们回来后详细询问了来龙去脉,得知是温氏的丫鬟因为着急主子,一时失了分寸,才闹得有些过分;又得知大夫已经看过了,温氏是真真切切病倒了;且温母已经来看望过,倒不好再追究温氏的丫鬟是有意还是无意了。

      如此,贺家人总觉得对温家低了一回头,心里对温莹还是有些怨怪的。

      这件事情的其中一个结果是,如温莹所愿,她不用像木桩一样在正院的院子里一站就是二刻了。但凡温莹去请安时婆母还没有起床的意思,下人便会把她请到一间冬不冷夏不热的屋子里。便是伺候婆母饮食,婆母虽然还是会时不是挑剔她,却也不像过去那般苛责了。

      另一个结果是,作为对温莹闹事的惩罚——贺家人私心里这么想的,贺大少爷开始纳妾了。温莹入门三年,贺大少爷才纳妾,温家也不好说什么反对的话。

      妾这种存在只有零个和无数个的区别。温莹成亲才三年,在请安的事闹大之前,对夫君还心存期待,私心里是不想夫君纳妾的。

      但是随着她把自己折磨到病倒,贺大少爷都没有展现出体贴的一面——那时候他可不知道温莹是自己选择病的还是由婆母折腾病的,温莹才明白,这个夫君是一点没把她放在心上,纳不纳妾的就无所谓了。

      再就是,三等丫鬟如竹提为二等丫鬟了。

      温莹出嫁前,身边没有大丫鬟。她作为文官家的姑娘,牌面儿不好铺得太大,身边便只有一个二等丫鬟和两个三等丫鬟,以及几个不入等的小丫鬟。

      到了贺府,按照这里的规矩,少奶奶们院里是有一个一等大丫鬟、两个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以及数个不入等小丫鬟的。

      原先的二等丫鬟念风便被她提为一等,原先三等的如梅提为二等,另一个二等的名额由贺大少爷原先的丫鬟占了。如竹便只能仍屈居在三等上。虽然温莹时常会给她赏赐以作补贴,但毕竟只是三等,若是越过身份行事就名不正言不顺。

      趁着贺大少爷纳妾,温莹便提议把原来伺候他的那一个二等丫鬟并两个三等丫鬟抬为姨娘——反正她们的心一直只在贺大少爷身上,温莹用不动她们,正好趁此把自己的丫鬟提上来。贺大少爷没有反对。

      温莹算是一举两得。既给自己的丫鬟提了等,又得了个贤惠的名声。

      *

      如今五年过去,温莹还是没有怀孕。

      她也说不清自己心里有没有遗憾。

      刚成亲那两三年,她还有培养感情的念头。经过那次的请安事件后,温莹认清了贺大少爷对她的态度,便不再期待什么夫妻之情。如今温莹跟贺大少爷之间没什么感情。至于床上那点事儿,他爱来就来,不来她也不强求。

      能有个嫡子当然好,他能令自己的日子好过些。就算跟孩子的父亲没感情,自己也会对孩子好的,他身上毕竟有自己一半的血脉。不爱夫君,难道还不爱自己么。

      可是没有孩子,似乎也不是很遗憾,只是有点担心这事带来的影响。

      不遗憾是因为跟贺大少爷没什么感情吧。换一个两情相悦、离了彼此活不成的夫君试试,恐怕会觉得不生个嫡子都对不起他!

      温莹是个有主意的,风言风语伤不了她。只是,她要顾虑娘家女孩们的名声。都是温氏女,一个温氏女名声有瑕,别的温氏女也可能受到牵连。

      总之,能有孩子最好;没有孩子,日子照样过。区别在于怎么过而已。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温莹走到了正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1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