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顾老爷携子归家 ...

  •   烟雨江南,薄雾渐散的莲花湖畔静怡清幽,一座白墙黛瓦的宅院建立在莲花湖南岸湖畔。清早,有个菜农推着载满瓜果的木轮车停在了宅院东面侧门口,轻叩了两下榆木门上的铜环,朝宅院喊了几声,不多时脚步声响渐近,一个家丁拉开两扇侧门向菜农和木车张望,对菜农道:“李伯真早啊,王厨让我问他定的菜都齐了吗?”

      “齐了,齐了,我照旧都搬到厨房里去吧”,说着便卸下菜篮,家丁也搭手往院子里搬。

      两人才进门,从门外树林角落里闪出三个男子,直径奔向院子,家丁和菜农没防备,被来人冲撞到一旁,“哎呦”一声后呵问:“你们谁啊”,三人也不答话,直奔内院,家丁急呼“来人啊,强盗进门啦”。

      听到呼喊,院里家丁们四处聚起来往东院赶,很快有俩歹人已被持着木棍的家丁们围住,独有个腿快的瘦小子从走廊上逃脱,奔到了主人家住的内院拱门前,正准备跨进拱门时,被迎面而出的红姐一把揪住肩膀,红姐是管家的年轻婆子,强悍能干,个头高,声也粗,瞪着面前的瘦小子斥责。

      瘦小子抬起头看着红姐,低眉抬眼,很是委屈,说:“红姐,我是顾家派来的,要见顾大爷”。

      红姐听后冷哼一声,没好气道:“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没少孝敬那边,今一早又是缺什么了把你个贼人给遣来闹了?”

      瘦小子胆虚,听到红姐骂他是贼,也不敢替自己辩,只回道:“不是来闹的,昨天派人来报老太爷病了要见大爷,也不见大爷回去,昨夜里老太爷病又重了,家里想是大爷在这里没听到信,就让我和另两个铺里的伙计过来,可前门听是顾家的不给开门,我们就,就从东门跑进来了”。

      “即是来传话的,怎么敢这么贼兮兮地往人院子里闯?”

      这时家丁们推搡着被缚住的另外两人也赶了过来让红姐处置,瘦小子乘机提高音量冲红姐身后内院喊:“大爷,我是铺里的刘余,老太爷病重让您赶紧回去一趟”。

      “嚷什么,真是没一点规矩”,红姐把刘余用力一推,让家丁们捉住一并带到前厅看着等处置。

      红姐见众人走远,转身跨进拱门,数步后绕过一排丈许高的紫竹照壁后,步入内院厅堂。进了厅堂,红姐朝右手边禀报:“奶奶,顾家派人来说老太爷病重,请爷回去尽孝”。

      右厅内女主人正端坐在书桌旁捧书,顾家爷静坐一旁相伴,女主人看不出年纪,只是气质不俗,顾老爷年纪约莫四十上下,蓄着数寸长胡须,温情地看着女主人。此时女主人已放下手中的书,柔声道:“老太爷身体无碍,因逗孙子玩耍跌倒所致,静养数日即好。你把来人打发了吧”。

      且说刘余三人回到顾宅,在顾老太爷房内尽诉遭遇,顾老太爷的二女刘顾氏性急,张口骂言:“蠢材,真是气煞人哉,看你几个伶俐才派过去寻大爷的,好歹你也要见了大爷才行,你几个却是无用,连主人面都没见着,就被打发回来”。

      刘余三人赶紧退出门去,顾老太抹泪,顾家儿媳顾方氏并刘顾氏站在顾老太爷床前哭诉顾大爷抛家舍业,不顾父母妻子,只窝在那狐狸精处快活。顾老太爷早已听腻了这番说辞,也动怒放过狠话,现已没了太多情绪,不住地叹气。

      晚饭后,刘顾氏与顾方氏房内诉话,顾方氏哭诉顾大爷风流惹债,被那妖精拒了去,害一家老小受苦,又诉五年多来,顾家和着族里去闹过,府衙也走了几遭,那妖精原籍也寻了,都被那妖精应付了,丈夫铁了心地不回来。刘顾氏先是宽慰了顾方氏几句,忽压低了声音道:“怕不是那妇人真就是妖精转世迷住了我兄长?”

      顾方氏惊呼:“啊?可那妇人给大爷生了个儿子啊,没听说过妖精能生子的啊?”

      “说不准她道行高”,刘顾氏言罢,顾方氏又哭起如何是好,刘顾氏若有所思后开口:“先前,我夫家乡里有户农家的小哥上山采菇两天后才归,回家后茶饭不思,央求父母准备聘礼要上山娶灰娘子,他家里看着神色与往日里不同,寻思不对,去观里寻了道长救命。那道长伙着一众封了山坳的一处地方,拖回一只半人高的灰兔,兔子脖上还戴着一条吊坠,小哥见了止不住的哭闹说吊坠是他给灰娘子的情物,那道长用红绳缚了小哥几日,灌了几副符水,人就好了,再没闹过,这事在乡里传开,那段时间是人尽皆知。要不,我们也把那道长请来?”

      几日里,刘顾氏在家几番游说,终是说动了老太爷夫妇,并其丈夫刘晨,备足了财帛礼果去了百里外道观,请来了道长前来捉妖。

      道长带着一名道童,先是在莲花湖西面的矮山上登高观望,又绕着莲花湖畔一周后,来到了南岸的宅院前对徒弟道:“真是处藏风聚气的好地方,妖气是没有,此地却是会必出一贵子”。

      道童问:“师傅,既然没妖,那咱们就此回去禀明顾家吗?”

      “既来之,则访之。况我观这宅院格局,遥望布设,这主人家也是懂我道门之法。徒弟,前去叩门”。

      门内家丁见有道人上门,去报了红姐,不多时红姐出,迎了道人入堂厅待茶,奉了现摘的枇杷,言:“本家奶奶知道道长上门,奶奶一向敬道,吩咐我招待。若是道人有要事,我代为传话”。道长入座,言:“贫道是受顾家所托前来,请代为传话,请老爷、夫人出来相见”。

      红姐听是受顾家所托前来,内心道顾家又是闹的哪般妖,也只好转身入内禀报。

      片刻后,红姐来到堂前传话:“老爷、夫人带着幼子在园子里摘枇杷,不得空见道长,道长可自回顾家传话”。

      道长对言:“夫人既重道,贫道既来之,出来一见才是重道之礼,烦请入内再报”。

      红姐已是不悦,压下火气入内又报,片刻又回:“老爷、夫人具不得空,道长茶罢请回”。

      道长又言:“若是老爷不出,夫人也可出来一见”。

      红姐变脸,斥言:“道长无礼,言了老爷夫人不愿见你,你怎的又要见夫人?你这出家人要见深宅内妇,好生无礼”。

      道长回言:“贫道乃自幼出家,食素斋戒,一心修道,见妇人如见枯骨,今见夫人并不越矩,烦请再报”。

      盏茶过后,夫人出堂,道长起身施礼,夫人回礼入座,缓缓而言:“道长既一心向道,为何不安处道观,诵经禳福,祈求一方消灾太平?今受顾家之托前来,难不成是来捉妖吗?”

      道长歉言:“不敢,不敢,却实受托捉妖。今得见夫人,绝不是妖,夫人相貌,倒像也是修行之人”。

      夫人微微一笑,早知他内心,缓缓道:“不错,我在此成家之前,虽不是门派之人,却也是有一番造化”。

      “是何造化?贫道可得一闻”,后又忙施礼后道:“若有冒犯,夫人请见谅”。夫人轻摇头,开口道:“无妨,本不是机密之事,今对道长言之无不可”。

      婢女上前续茶后退下,红姐立于夫人座侧,夫人和颜,娓娓道来:“我本家姓周,原籍会稽,十五年前与同友春游的顾老爷在我家乡的河畔边相识,他与我私定终身,许我明媚正娶后归,我等不来顾老爷便寻他至此,打听到他家时,他正新婚宴客,我伤心而返,又家逢不测,父母遭亡,诸番打击接踵而至,我处于人生低谷,几欲轻生。一日独行山径时,无意脚下踢起一石子,砸中了径旁歇脚的白须鹤发老翁的手中葫芦。老者正欲饮水,葫芦却应声而落,掉进了山径边的悬崖。老者不依,让我赔偿,因我当时未带分文,便说会去农家菜地里寻个葫芦给他,他道他那葫芦是仙家宝贝,不是凡世的俗物,我便要准备跳崖寻葫芦偿他宝物,他看我真有心跳,拉住了我,道他只是玩笑,他那宝物有灵,只需唤咒即归。说着便念起咒,果真葫芦自崖而归飞回他掌中。老者看那葫芦里的水洒尽,叹了口气言天意如此。我见他葫芦重归,无言而走,那老者却跟着我,我不理会,他问我为何失魂落魄,我答我心已死,还管它什么魂魄。老者笑赞我此言颇中道家真意,有修真的天分,要收我为徒,我亦不理睬,只一昧前行,却也是漫无目的。

      那老者一路紧跟我身后,我几欲踏坑时,他施术填坑,我降降跌谷时,他掐咒架桥。我神志渐归,对老者信服,遂拜了他为师修行。你道那鹤发白须的老者是谁?”

      道长已然惊奇,问:“敢问是哪位仙尊?”

      夫人正色,道来:“乃紫阳星君”。

      道长惊羡,仰空长叹:“夫人竟得如此造化”。

      夫人继续道:“我师承紫阳星君,他教我医卜地理,授我《参同契》和《玉清金丹诀》。我清修数年,却时常在炼神还虚时数度悲泣,紫阳星君又现前,言我尘缘未了,让我下山了却情缘,届时望可脱胎入虚宫”。道长微垂双目,点头暗叹:“缘来如此”。

      夫人缓容,说道:“我与顾老爷情缘将尽,我也即将归返虎兽不侵、仙鹤常伴、老猿献果的自由至乐山境。道长今可告顾家,今秋顾老爷自当归家”。

      “敢问夫人道号?”

      “溪渊”。

      夫人言罢直起身径入内堂。道长亦忙起身恭礼目送,然后转头瞪了眼多话的小徒,小徒自知欠礼,低垂下头。道长向仍留在厅堂的红姐辞别,带着小徒离开了周宅。

      秋黄叶落,周夫人于一日清晨不辞而别,顾老爷同幼子顾暄不甚伤怀。

      数日后顾老爷按夫人别前所嘱,收拾了行囊,妥置了宅院,带着红姐,通哥一行回到了人事繁多的顾家。顾老太爷时正秋疾来犯,身体每况愈下,终日躺在卧床上靠汤剂维持,归家后的顾老爷一直尽心服侍在侧。

      起初顾家一众在顾老爷归家时的激喜过后都有苦有怨,但看数年不见的顾老爷变得儒雅贤孝,在家中对老父母尽孝,对夫人顾方氏体贴,对子女束教,对铺里生意打点,凡事有度,待人以诚,更带回来许多的家资,渐渐地家中已然没了怨言。外室所生的顾暄虎头虎脑,知事懂礼,不曾惹嫌,也被顾家接纳,一家子和和美美。

      却说那擅长捉妖的道长回到道观,按往年修习之法在冬至前半月入了密室闭关,月足而出,前后不见小徒。观里看门的刘翁来告,小徒汪得一在道长闭关时背了包袱,雇了小船顺水往南了,左右阻拦不住,想是观里清苦,他趁机返家了。

      道长听罢已然明白,一甩拂尘后斥言:“这痴心的蠢材,本是家里为避税免捐送来道观的,资质平庸却异想天开。道不外求,哪里是他能寻求来的。随他去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