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谋划 ...

  •   朝廷派一个不熟悉战局的将军守在前线,并不是抱着不想打胜仗的想法,而是朝廷内的大臣早有打算,

      环役战区的上一任将军在边地苦守多年,深知西夏军的骑兵强大极难制胜,于是发明了毒攻的办法。

      弥散于空中的毒药极难控制,容易让自己的士兵受难,将军便在上奏的折子中指出,可以在水中下毒。

      镇子的水源来自高原冰川融雪,且没有下游,是再好不过的下毒之地。若是诱敌深入,西夏军行至此处,只要驻扎,天干地燥,必然需要饮水,届时西夏军作战力大幅度下降,孤军深入,就是朝廷出兵的大好时机。

      孟茵堂听着沈席舟将朝廷的计谋全盘托出,只觉得身处寒冬雪地,浑身冷的发抖。

      她抱着一丝希望,出言反驳:“可是朝廷还没有放弃河西镇,朝廷下的毒药都不是致命的,因此,只要朝廷想救,此地的百姓还是可以被救出去的。”

      然而这一丝希望很快被打破:“救出去?三面被围,一面环山,从哪里出去?且朝廷不出兵此地,直接将百姓救出,谁知道会不会引起西夏军的猜忌,继而影响整个作战计划?”

      孟茵堂看着眼前的少年,仿佛不认识他一样:“沈席舟,你以前可不会这样想的,你学的礼义廉耻,都学到哪里去了。”

      她愤愤的看着沈席舟,被她这样一番指责,沈席舟倒也没怎么生气,只是在此情此景下,更加显出他的冷酷无情。

      整个镇子空空荡荡,身后的客栈里,全部的百姓还不知道,他们,连同整个镇子都变成了朝廷的诱饵,以换得国家的平稳安康。

      孟茵堂又想到什么,出言问道:“所以你明明喝了水,却并没有中毒,是因为你全部知道,你提前备了解药。”

      “你提前将章汝台韩钦如调走,是为了防止他们也被困至此地,而是选择带着你选择的牺牲品来到这里,那你给自己选择的后路呢?”

      她站的时间久了,又大动肝火,只觉得眼前发黑,头一阵一阵的晕。

      沈席舟想伸手扶一下她,又将手缩回去。

      他一掀衣摆坐下,拍拍旁边的地方,对孟茵堂说:“孟茵堂,你不如坐下来慢慢说。”

      孟茵堂在心中又冷笑一声,人设崩了之后连孟姑娘也不叫了,直接直呼其名,显得他们俩关系很亲近似的。

      沈席舟看着孟茵堂刻意坐在与他相隔很远的地方,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孟姑娘,你知道章谆章大人吗?”

      孟茵堂没有搭话,但答案显而易见,沈席舟于是没有等她的答案,自顾自的说下去:“你或许知道章大人,但你必然不会了解他。很巧的是,我是一个很了解他的人,而且或许是最了解他的人之一。”

      孟茵堂听到这里,她本来觉得是否另有隐情,才留下听听,没想到沈席舟一直扯东扯西,不过是想要拖延时间罢了。

      她不想再看沈席舟,起身就要走。

      “章大人,是一个执行力很强,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做的决定,没有人可以动摇的。也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其亲属手下也因为他受了不少苦。”

      身后沈席舟的声音突然大了一些,孟茵堂驻足转头,只是没看着沈席舟,而是看着地面:“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可不是每一个都要杀人屠村的。”

      孟茵堂的声音带着哽咽,尽管与镇子上的人素不相识,但涉及生死,心中难免不好受。

      “是啊,可别人没有做到章谆的位置而已。”

      孟茵堂听到这里,心中一动,倒是想起民间流传的章谆的一则故事来。

      那时章谆还是少年时期,党争也还没有演变至如今的场面。有一次,章谆与其好友苏肆前往一处悬崖游览,眼前突然出现一座独木桥。

      悬崖陡峭,深不见底,苏肆退避其后,没有上前。而章谆径直走上独木桥,面不改色的走了一个来回,还在悬崖峭壁上留下自提的一首诗:

      沙洲潜载沙洲客,万鼓声传万古秋。

      也好像是自那时起,章谆名声大躁,此后考学进官场,一路顺遂,直至新党失势被贬岭南。

      听说当时苏大人评价章谆乃奇人也,日后必有所得。

      也许站在章谆的立场上,他并没有什么问题,舍小为大,只是政客的基本操作而已,久处朝廷如沈席舟者,或许都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只是她过不了心中的道德礼义而已。

      等她回过神,沈席舟出现在她面前,递上一张帕子,正是当时她借给沈席舟用以画像的那一张,没想到他还留着。

      “章大人的故事以后再讲给你听,我既然知道此次朝廷的计划还带你来这里,那正如你所说,此处还不是死局,好歹不能让你折在这里。”

      “你是否还记得咱们此前去的罗家村?”

      孟茵堂仔细回想了一番,罗家村里的老人当时说两年前村子里集体中毒,导致全村覆灭之事。

      她点点头:“记得。”

      “不错,这件事就与此次的水中毒之事相关。当时朝廷本想浅试一下药效,不想毒药被遗留在了罗家村附近的矿山上,罗家村所有人都以采矿为生,自然中毒不浅。”

      孟茵堂抬头看他:“你是说,朝廷此次的毒药是改良版的,不会同之前一样毙命。”

      “正是如此。经我前几次的探查,镇子后的冰山看似是死路,但有村民常年开采雪莲等药材,因此山上开了一条小路,我们只要
      不引起西夏人的注意,假装镇内有人,同他们耗着就可以。届时西夏人必然饮用水源,秦将军的援军也会前来,此地之围可解。”

      孟茵堂恍然大悟:“所以此次你要亲自前来,就是为了转移百姓离开。”

      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下,孟茵堂看着沈席舟也顺眼了不少。原以为眼前之人是一个唯利是图之人,没想到他的做派行事风格都迥然于朝廷。

      孟茵堂直觉眼前的人不适合朝廷,若是前朝时期风平浪静还好,如今党争愈发严峻,仍然待在朝廷只会让他不断自耗,心力交瘁。

      既然两人话已说开,沈席舟就留下孟茵堂在此地,自己只身去见县丞与县尉。镇子的水质碱水偏重,县官几乎不怎么喝,而是单独取冰川上的纯净水源,故而此次县丞几人都没有中毒。

      等到计划初定,马县丞笑着将沈席舟送出县衙之时已是华灯初上,孟茵堂就等在县丞外的柳树下,人影绰绰。

      马县丞拍拍沈席舟的肩膀,调笑道:“怎么,沈公子出门在外,还带着如此美貌的侍女等候啊!”

      沈席舟却正了正色:“不是侍女。”

      马县丞在地方上一向做主惯了,即使沈席舟来自京城,骤然反驳他也让他有些不适,他摸摸鼻子上的薄汗:“不是侍女,孤男寡女共行这么久,伤风败俗。啊,不过马上就要分开了吧。”

      沈席舟没再搭理他,转而对县尉拱手拜别:“军事之事,还要劳烦高县尉多多费心了。”

      高太尉沉默寡言,见状,也是拱手作揖:“何谈费心,还是多谢沈公子才是。”

      马县丞见自己被忽视了个彻底,摆摆手:“快些去吧,沈公子还有的忙呢。”

      不知何处在奏玉笛,杨柳依依,月色如水,填满了这个空旷的、沉默的小镇夜晚。

      沈席舟与孟茵堂相伴而行,孟茵堂观察了一下他的神色:“要说事成了吧,你也没什么开心的神色,要说事败了,你也没什么失落之色。如此喜怒不限于色,看来是我想错了,你就是天生来做官的。”

      沈席舟抓住她话中的漏洞:“这么说,你原本觉得我不适合做官?”

      孟茵堂语气轻快:“本来就是啊,当官的可没有你这么容易心软。那些真正关心百姓之人的官吏,没几个可以长久的。我爹以前就教我,要做奸臣,不能做纯臣,才能活的长久。”

      她说着说着,声音渐小:“不过好像也不可信,他学着做奸臣,还不是落得如今的下场。”

      沈席舟接过她的话:“是啊,所以结果的好坏,不能以寿命长短,帝王决策而论,这些都是自己不能决定之事,不如选择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孟茵堂笑出声,“沈席舟,你还有这样的梦想呢,不过像我这样的小人物,估计不大可能了,你努努力百世流芳吧。”

      窄窄的道路,旁边的一扇门忽然打开,一个大娘正往外泼水,沈席舟手疾眼快,一把将孟茵堂捞过来。

      这一天对沈席舟的评价变换的太快,不知怎么的,就从剑拔弩张变成如今可以心平气和,宁静的像好友一样聊天,再到现在,孟茵堂忽然觉得心跳的速度极快,她将视线投在地上,努力不让自己眼里的情绪被沈席舟察觉。

      她急着遮掩自己的失态,就没有注意到,沈席舟眼中一闪而过的颤动与复杂。只是真如孟茵堂所言,他极擅遮掩自己的情绪,所以当两人站定时,谁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谋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