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小柴胡汤 ...

  •   阿狸午觉醒来,第一件事便是招来安娘,问起阿班的事。公孙氏知道女儿是个爱操心的,早早让人递了消息过来,就等幺儿问起好让她安心。

      安娘边给小主子穿上藕色外衫,边道:“金市那边的游医已经来看过了,开了药这会已经服下。”
      阿狸追问:“退烧了没?”安娘摇头,只说不知。

      阿狸便让跑腿的哥奴儿去问,哥奴儿是公孙氏贴身婢女云喜的哥哥,在阿狸院里做跑腿和护卫的活,是个皮肤黝黑的高个儿,据说他和姐姐都有胡人的血统。

      哥奴儿跑了一趟,回来的时候阿狸正在指挥人晒药材,见到他回来了,阿狸招他到屋里坐下。哥奴儿将那边的情况一五一十道来:“大娘人是醒来了,可还未退烧,且吐了一回。郭夫人这会抱着大娘哭得快晕死过去,老太太和几位夫人都在那边守着。”

      阿狸听得心惊,“可知道阿班是怎么烧起来的?”
      哥奴儿头脑机灵,连这个都打听到了,“听说是大娘瞧着小池塘里的锦鲤好看,想去捞,被奴仆们拦住了,午觉醒来玩捉迷藏,甩开了看着的人,自个去捞鱼,结果落了水,前天夜里便烧上了。”

      阿狸心想这大概就是伤寒,换现代的话说就是着凉感冒发烧。不过在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的古代,一个伤寒便能轻易要了成年人的命,更何况小儿。这情况估计还不止感冒,不管怎么说,再这么烧下去,哪怕最后退烧了,人也得烧傻了。

      褚郭氏和其女阿班住的院落名为香雪院,跟阿狸的清濯院差不多大,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褚家人在这方面确实没亏待过母子俩,顶多就是阿狸的屋子里的装饰都是哥哥们和耶娘祖父祖母专门布置的。

      阿狸到的时候,公孙氏正主持着院里的事务,大娘刚吐了一回,需得安排人擦身换洗,郭氏这会只会哭,一抬头就见到幺儿跨进院门。

      公孙氏赶紧迎上去,将闺女抱起来,“阿狸怎么来了?你身体不好,可不能晒着。”这会虽是午后,日头不小,公孙氏赶紧将人抱进屋里。堂屋坐着的褚柳氏见到孙女,一把将人搂过来,抱在腿上坐着。阿狸虽然这几年身体养得不错,但只是相对于其他早产儿而言,所以快五岁了,抱起来也轻飘飘的,一点也不累着人。

      对于亲娘和祖母总是怕自己身子骨软站不住,动不动就抱自己这事,阿狸几次好言拒绝,不过耐不住这婆媳俩面上答应的好好的,下次照做不误。好歹哥哥们在自己的劝说下,已经渐渐放弃了这个行为。阿狸表示很欣慰。

      褚柳氏摸摸孙女的额头,确认没发热才放心下来,一脸慈爱哄着:“阿狸,祖母的乖囡啊,你怎么跑到这来了,你人小小心过了病气。”阿狸一一跟屋里的长辈问好。婶婶们都笑眯眯地摸了摸她的发包,四儿媳小柳氏还捏了捏她的脸。

      忽然,里屋传来堂婶凄厉的哭声,阿狸吓了一跳。小柳氏叹息:“这大娘怕是又吐了。”公孙氏忙进去看着,其他婶婶也都皱眉。唯有老太太或许是怕到她,面上没露出什么,只手拍在她的背上安抚,但是屋内的气氛是个人都看出来甚是焦灼。阿狸突然开口道:“祖母,我想去看看阿班。”

      褚柳氏不像公孙氏作为亲娘,对闺女的神奇之处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她身为府里的老太君,又不是不管事,自然什么都瞒不过她,何况是一直当眼珠子盯着的乖囡。

      老太君也不说答应不答应,只是摸着她软乎乎的手,道:“阿班会没事的,阿狸人还小,这些事让大人们去解决就好了。阿狸现在只需要平平安安长大就好了,等阿狸长大了,想做什么,看哪个敢拦着,祖母就打断哪个的腿。”

      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孩聪明些没甚大碍,顶多有神童之名,但若是太过奇异,很可能招致祸患,毕竟人心不可测。褚柳氏对孙女没什么大期望,只希望她平安长大,顺遂一生而已。

      老太太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没经历过,尤其是乱世年间,大疫横行,十不存三。前头说阿狸是三代里头唯一的女郎,其实并不准确,褚柳氏年轻时候也有过一个女儿,不过不到两岁就夭折了,便是因为伤寒。这个年岁,小儿平安长到成年本就不容易,熬不熬的过去,全看命。

      可阿狸不这样想,她毕竟在后世生活了二十多年,若是她没能力也罢,但若是明明能救却见死不救,哪怕没有人知道,她也过不去心里的坎。

      只听里屋褚郭氏焦急道:“疾医,我儿如今虽醒来,却呕吐不止,直嚷着身上痛,疾医你快救救我儿啊!”
      金市请来的游医叹了口气:“事到如今,贵女这病,老夫也无能为力,若是能请到张长沙,或许还能药到病除。”

      褚郭氏赶忙追问:“疾医,这张长沙如今在何处?”
      游医摇头:“张长沙,本命为张机,乃前朝的长沙太守,我十几年前路过长沙,有幸得他教导。凡他医治的人,十人有七人痊愈,乃神医也,这治疗伤寒更是精通。只不过听闻他因为战乱,很早便隐居到南边去了。”

      褚郭氏一听,软下身来,这南方之大,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且即便找得到,人也等不起呀。疾医摇摇头,就要告辞,却听旁边传来一道女童的声音:“先生且慢,可否看看这个药方。”

      褚郭氏正伤心欲绝,见跟女儿同岁此刻却活蹦乱跳的褚楚还在一边捣乱,当即口不择言:“你妹妹还生死不明,九娘你怎么一点不担心,反而还要闹呢!”公孙氏虽然能理解弟媳这会儿担忧女儿的心情,但不代表她就能看着女儿被人迁怒,当了出气筒,当即就要将女儿抱走不在这碍别人的眼。

      那游医却是叫道:“慢着!”公孙氏和褚郭氏都看过来,就见那游医抓着阿狸递上去的药方子,边看边啧啧称奇:“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奇也奇也!妙哉妙哉!”抬头便问阿狸:“女郎这药方子从何而来,有张长沙之风啊!”

      不到大人膝盖高的小女童有一双澄澈通透的大眼睛,脸上虽稚嫩,却奇特地拥有成年人般的镇定从容:“此方乃我偶然得之,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先生觉得,此方可否解眼下从妹之症?”

      游医细细思考,半响连连点头,“我本还有些疑惑,经女郎一说,才悟出这药方的甚妙之处,女郎乃我师也!”阿狸没有受他这一拜,而是道:“本不是我自创,乃高人之法,不当先生这一拜。”阿狸没有说谎,她给的方子其实就是后世著名的小柴胡汤,此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卒病论》,对于治疗伤寒有奇效。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若是阿狸没猜错的话,这张仲景便是游医方才口中提到的张机,又名张长沙,此刻的他正隐居在岭南地区某个地方撰写后世闻名的《伤寒卒病论》。所以哪怕有人问起,阿狸也不怕,顶多把张医圣抖出来。

      褚郭氏却是一脸惊疑:“疾医,这小孩子拿出的药方,如何能信?若是吃出了人命,可怎么办啊!”
      公孙氏也拒绝,不过她不像蠢弟媳,不相信幺儿的本事,而是不想让闺女莫名其妙背负一条人命,瞧瞧褚郭氏这话说的,她闺女是好心,见疾医说没办法才出手帮忙。这要是治好了阿班还好,但若是这药方无效,或是出了问题,这人命就要赖在九娘身上了。

      “九娘不过是小孩子,当不得真的。游医还是快想想其他办法吧!”连亲娘都拆台,阿狸无奈了,只盼着堂婶和游医能有点眼力和魄力。要不然,再晚一点,纵然佛陀和道祖来了,她也无力回天。

      她俩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都不愿让阿狸插手,无奈那游医却是个较真的,他本就是沉迷医术之人,不然不会十几年来走遍各地游学,餐风露雨,就为了学习医术,此刻见有人质疑这神方,立马就怒道:“两位夫人莫要说笑了,这方子乃老夫平生未见的绝妙剂方,也只有我方才说的神医张机这等人才有可能写出来,换做老夫,怎么可能在短短时间内想出更好的方子!若是二位夫人不信老夫的眼力,那么老夫也无法,只能请贵府另请高明了!”

      公孙氏无所谓,反而巴不得闺女不出头,所以只好言好语安抚,毕竟这游医还是有些本事的,一剂药下去,侄女就醒了。倒是褚郭氏犹豫了,请的几位疾医都是有名的,却都束手无策,如今这其中最有本事的疾医却说九娘那小孩子拿出来的方子能够救女儿的命!

      这不用侄女的方子,女儿眼见着也活不下去,可万一用了药方,女儿的病情反而恶化了可如何是好,女儿可是自己的命根子,没有女儿她的身份多么尴尬,若是褚家人要送自己回娘家可怎么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小柴胡汤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