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申请学校 ...

  •   讲讲当时申请学校吧。如果英文水平强,对潜在学校和专业有基本认识,喜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小伙伴,完全可以自己写personal statement, essay,套词,上网站申请。如果是英文不灵光,或对选学校没什么认知,或太懒的童鞋,就花钱割肉,找留学中介申请吧。很惭愧,这三条我都占,拿出一大笔银子孝敬中介。这样的优势是省时身心又省力,劣势是失去了自己DIY的机会。记得当留学中介吭哧吭哧为俺申请学校时,俺正逍遥地各处驴游呢(学渣本性暴露)。

      先说说找中介的那次,前期打电话过去咨询,签合同,交钱。中期,没有中期,中介相当忙,中期完全没人理。后期,让俺把自己的基本资料填好,发给他们(例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专业,成绩,等等)。中介选了几所学校,网上申请,缴费,有面试要求的再约面试。之后,之后就老老实实等结果吧。拒信和offer都收到过。拒信一般都是小信封,真的是从米国寄来的,可能那时email拒信还不发达吧。当时收到第一封拒信有点小激动,想想自己又不是什么大人物,拒就拒了,还劳驾大学千里迢迢寄一封信过来,enmm。Offer是大信封,开头先congratulations. 据说清华北大中科大那些学霸接offer接到手软,无聊的时候,一个寝室的舍友们拿offer 打牌,比谁的学校排名高,谁的奖学金多。大神的世界,本小屌丝表示望尘莫及。
      找留学中介也靠眼缘,先前接触过几个中介。有的中介交谈两句话,直觉他是大忽悠,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种情况应该立马拍屁股走人。当然如果你想多听几句免费的赞美之词,那就多坐一会儿吧。与之相反的情况是,一次遇到一朵奇葩业务员,问询俺的成绩后,将本学渣贬得一无是处,他老人家认为俺还能活着,就是个奇迹。怎么,成绩差就得投河自尽么,俺如果是学霸天才,找你作甚?果断拉黑。
      还有一类统一着装,穿得和房产中介一样一样的,这个市场上屡见不鲜,不多作评论,你懂的。现在留学市场该比十年前热闹,中介多如牛毛,群魔乱舞,找到良心好中介很难,一半靠运气,一半靠眼力,good luck。对于比较挑剔,追求完美主义的童鞋,建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为最了解你的人还是你自己。况且要上名校,不亲自下点功夫怎么能行。

      收到offer 就可以在大使馆网站注册申请面签了,又上供一大笔银子。印象中俺是在夏季的某天下午去的大使馆,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好像年轻时的记忆都是那么晴朗。大使馆门口检查很严,除了必要文件,闲杂物品都不让带进去,连手机钱包都要上交(俺那个年代出门还是要带钱包的,不像现在能刷手机)。检查后排队,随机被分配到一个窗口。队伍还挺长,排队时无聊观察,发现面签官中有个华裔面孔的小姐姐,估计是ABC吧。我前面是一对浙大的访问学者夫妻,顺利过关。我被分配到一个和蔼的大叔窗口,递上各种文件。当时比较青涩,没主动讲话,他问一句俺答一句。大叔比较nice,还特意纠正我的大学发音(捂脸,连签证官都发现俺是个滥竽充数的学渣)。当时签证环境比较宽松,很快就过了,前后五分钟不到。从大使馆出来,发现原来过程这么简单,害俺哆哆嗦嗦准备半天。记不得他当时有没有给我盖一个红色的pass大印,好像这是必备程序。签证出来大吃一顿肯德基,那时候年轻,中午的那顿小笼包早已消化干净,在此鸣谢请客的大姐姐。

      面签后就等护照寄过来,之后买机票,准备行李等等。俺当时带了好多衣服,其实根本没必要。米国什么衣服都有,还是made in China,made in Vietnam, made in Indonesia。用真空压缩带了一大包衣服过来,都没机会穿,后来回国陆续又背了回去。建议带点常用的药,喜欢的小玩物、非肉类小零食啥的。据说不能带中药,会被海关拦下,我从来没带过,所以不知传言真假。这边零食太单调,高油高糖薯片爆米花可乐,附和俺口味的少之又少。每次回国,先奔向超市,狂购一波零食,塞进行李箱,满足感暴增。如狗熊过冬般,背到米国。

      网上各种出国行李清单,私以为没啥用,因为90%的东西在这边都能买到。况且随着某宝国际化服务越来越发达,从国内需要带的东西越来越少。本人曾在某宝买了件衣服,花了两倍于衣服的价钱邮寄过来。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下单,过了小半个月,打开信箱发现包裹已经乖乖地躺在那里。还有一些米国专门卖世界各地美食(主要是亚洲美食)的网站,如雨后春笋,陆续出现。朕表示很喜欢,虽然价格比直接在国内买贵n倍,但耐不住一只吃货买买买的心。很好奇三十年前的前辈留学生,千里迢迢赴美是个什么状态,在那通信还靠有线电话的年代,对我来讲如回到原始森林。如今交通通信愈加全球化,以后只会更方便快捷,羡慕未来的小伙伴们。

      还有就是去体检中心打疫苗,跟出国旅游的流程应该差不多。体检中心对俺检疫合格后,会发一个小红本和一个小黄本。将俺像物品一样出口到米国,到学校报到时,要把合格证上交检查。

      结尾讲下如何自己申请学校。我先前没试过,以为有多难,其实完全没难度,比在米国报税简单多了。从选校开始,DIY一番,填写基本信息,写personal statement, essay, 发邮件陶瓷,搞定。很多同鞋都有名校梦,但很多同鞋的分数不够录取最低要求,好伤心。这时还要申请名校吗?私以为如果经费充足,就投吧。尤其是那些想上哈佛耶鲁MIT,还很清楚那些名校肯定不要你的,一定要投啊,梦想还要有的。若干年后,你可以很自豪地跟子孙后代说:想当年,爷也是申请过哈佛的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