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金陵,早先是本朝国都,后来太宗皇帝继位,感江南膏腴之地,甚酥人骨,遂迁都京城,以北地之艰苦,激励兴国之决心。

      虽然如何的京城早已不负开国初年之苦寒,但天子的决心确实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得以实现。

      如今的大虞已是第五代皇帝在位,国力日渐鼎盛,京城繁华至极,旧都金陵则更甚往昔。

      定国公府在这样的繁华之地经营多年,自然也是声名赫赫,不可小觑。

      故而,当码头上停了一辆挂着定国公府标记的马车时,原本在渡口盘桓忙碌的商贾黎庶们,纷纷避让开来,生怕冒犯了贵人,招来祸患。

      赶车的小厮像是早已习惯这样的情形,一双势利眼根本夹也不夹这些草民一眼,只顾翘着首,盯着渡口处,似乎正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人。

      忽然,这小厮像是看到了什么,忙惊喜地向马车里唤道:“周妈妈,我看见少爷的船了!”

      话音刚落,那马车里便钻出了一个富贵人家仆妇打扮的妇人,正是定国公夫人郑氏的陪房,周兴家的。

      周兴家的在小厮的搀扶下下了马车,果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渡口上。

      她惊喜地向那身影迎了上去,双目含泪,上上下下不住地打量着来人,显然是激动地不得了。

      “哥儿一路可好?”

      定国公只有一个独子,正是郑夫人所生,名唤柳洄,三年前考中了秀才,便拜在了大儒李沐秋门下,跟随师傅四处游学,已经许久未曾回家了。

      柳洄笑道:“跟随老师遍览江山,增长学识,如何不好?”

      跟着柳洄的小厮杜安也笑道:“妈妈不知道,咱们大虞可大了,小的跟着少爷,可涨了不少见识呢。”

      周兴家的却道:“外边再好,也比不了家里,瞧哥儿瘦的,脸都脱形了。公爷和夫人见了,还不知道多心疼呢。”

      柳洄不想周兴家的会说出这番话,他摸了摸自己的脸,不觉想到了离京时,老师李大儒打趣他,说他“食言而肥”,本来答应了要和师兄弟们一道去泉州的,谁知竟不能成行,怪道连脸都圆了不少。

      老师说他脸圆,母亲的陪房妈妈却说他脸瘦,这一个人,焉何能又胖又瘦?

      柳洄心知这是因为周兴家的牵挂他的缘故,故而一笑,也不纠缠,道:“妈妈,许久未见家里的长辈,不知道祖母,父亲母亲可好?”说着便往马车处走。

      周兴家的忙道:“好,都好。”一面跟着柳洄上了马车,一面便把柳洄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家里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柳洄含笑听着,不时问上一两句,直到马车行到定国公府所在的前街时,柳洄脸上的笑容突然一收,正色道:“——妈妈,你说母亲要把表妹送回京城去?”

      周兴家的被柳洄的突然正色吓了一跳,忙摆手道:“并不是夫人要送表小姐回去,而是表小姐家里来信,说是想念表小姐……”

      “妈妈何必骗我?”柳洄苦笑,周兴家的这些说辞也就能骗骗不知底细的人,“我在京里也有一年半载,也不是没有半点名声在外,京中人事纠缠,多少不联系的老亲尚且邀我应酬,但海宁侯府却从来没有半张纸递到我面前来,这样不闻不问,要说京中想念她,谁能信?”

      海宁侯府姓卢,正是卢烨然的卢。柳洄的姑母平昌县主,便是海宁侯的原配。

      周兴家的哪能不知道海宁侯府对卢烨然真正的态度,顿时哑口无言,她张了张嘴,讪讪道:“哥儿,夫人也是为了哥儿……”

      “为了我?”

      表妹在定国公府十年都相安无事,缘何今年母亲突然动了要送她回京的心思?

      柳洄何等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关窍。

      难不成是他的那封要参加秋闱的书信?

      柳洄深深吸了一口凉气,猛地看向周兴家的,“是不是因为我说要参加秋闱,所以母亲才——”

      周兴家的道:“哥儿,奴婢是个下人,没有大见识,但奴婢也觉得夫人做得对。您要参加秋试,就要从京里那位眼皮子底下过,那位和咱们家表小姐的过节……那位可不是个心宽的,若是因为表小姐的缘故,您的前程出了什么差错,夫人和公爷如何能受得住?”

      “糊涂!糊涂!”

      柳洄顿时懊悔不已,他来信告诉父母老师允许他参加今年的秋闱,本是想让父母高兴他学业有成,谁知父母竟然因此担心起表妹与当今的那点子旧事会影响他的前途,起了把表妹送回京城的念头。

      “竟是我害了表妹!”柳洄一拳锤在了车壁上,吓得周兴家的一跳。

      正好马车也到了定国公明府前,柳洄直接吩咐道:“你们把东西送到书房,我先去向父母请安。”说着便直奔定国公府的正院,玉澜堂。

      周兴家的心中大呼不好,忙跟着柳洄一路劝他。

      柳洄到了玉澜堂前,道:“妈妈的话,我听清了,只是,父母的好意,我并不能领。”

      周兴家的见柳洄面色如霜,忙叫苦不迭,扯着柳洄的袖子道:“哥儿,夫人和公爷是一片苦心,他们把哥儿看成是定国公府将来,您的前程,便是咱们府上的前程啊!”

      柳洄对周兴家的一番话彷如未觉,只是自顾自抽回自己的袖子,让门口的小丫头去通报。

      周兴家的看见那小丫头一溜烟跑进了正房,顿时心如死灰。

      玉澜堂内,郑夫人刚刚理完事务,正坐在西花厅正东的耳房内休息,才与心腹丫头说了两句私房话,便见一个小丫头喜滋滋进来禀报道:“少爷回来了,正在院外等着给夫人请安。”

      郑夫人顿时一扫疲惫,喜道:“还不请进来!”

      小丫头忙不迭出去了,郑夫人却根本坐不住。

      距离上次柳洄回家已经快一年了,她日日思念儿子,如今听见儿子正在院外,若非还顾忌着做长辈的体面,她早就随着那小丫头一道去了院外了。

      不消片刻,只听帘笼轻响,一个清癯俊秀的男子走了进来,向郑夫人磕头道:“不孝儿柳洄,给娘请安。”

      郑夫人立刻站起身,未语泪先流,激动地说:“快起来让娘看看你。”

      柳洄闻言,站在郑夫人跟前,让她好好打量了一番。

      郑夫人一会儿摸着儿子的脸,一会儿捋了捋儿子的衣袖,不住地说:“我儿受苦了。”

      柳洄看着母亲慈爱的眼神,亦是眼眶发热,只是他到底性格内敛,所以,只是笑着任由母亲拉着手,说:“儿子跟随师傅、师兄四处游学,长进了不少,师傅、师兄都很照顾儿子,儿子不苦。”

      “怎么会不苦?你跟着李先生,先是入蜀,自古以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娘只听着你信上说你们走那一人宽的悬崖小道,我的心就像是也在悬崖上一样。便是这样也就算了,好不容易入了蜀地,好好在那天府之国做学问也就罢了,偏你们还要继续西去,往西戎人的地方去。娘听闻西戎那地方的人,茹毛饮血,向来是以天为盖,以地为庐,连房子也没有,你自小哪过过这样的生活?那封信,我真是看一回,心就痛一回……”郑夫人拉着儿子坐在窗边,絮絮念叨着。

      柳洄含笑听着母亲说话,没有半点不耐烦,直到郑夫人说够了,他才道:“母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子没有跟随老师之前,虽是闷头读了许多年书,但依旧见识浅薄,虽是侥幸中了秀才,也不过井底之蛙,只知道那方寸天地。”

      他摇了摇头,感慨,“直到跟随老师四处游学,儿子才算真正增长了见识,我走过蜀道,见过天尽头,尝过酸甜苦辣,饮过西风黄沙,一路上见识了人生百态,百工百业,从前书中许多不明所以的东西,也慢慢懂得了。母亲觉得儿子吃苦了,无非是为着儿子不能在家中安享富贵,只是比起跟随老师的见识——实在是不值一提。”

      郑夫人见柳洄越说眼睛越亮,不禁瞠目结舌,忙道:“我是说不过你了,你既觉着好,那为娘也不多说了。”

      她一句话带过这个话头,随即便问出了她最关心的一件事,“洄儿,你信中说李大儒说你火候到了,允许你下场一试,可是真的?”

      柳洄点了点头。

      郑夫人顿时喜不自胜道:“那你这回回来便是——”

      柳洄深深吸了一口气,道:“是为了秋试不错——只是,母亲,儿子在路上听周妈妈说了一件事。”他定定地看着郑夫人,道:“您是不是为了我,要把表妹送回京去?”

      郑夫人一怔,脸上的喜色还未收敛,此时便有些尴尬,她别过脸去,“怎么是我要送她回去,是她家里来信说想念她,我才——”

      柳洄苦笑着打断郑夫人,“母亲,周妈妈已经都告诉我了。”

      “她怎么——”郑夫人柳眉一竖,似乎是怒,但看着儿子面上的哀求,便化作了叹,“算了,本也瞒不过你。是!我是想把她送回去。”

      柳洄的心猛的向下坠去,他闭了闭眼,“为了我的秋闱?”

      郑夫人看着柳洄痛苦的面容,目光还是那么慈爱,但是她的声音却是冷酷地可怕,“是为了你,但更是为了定国公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