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自你别后》  第3章

网友:捉虫 打分:2 [2011-03-11 14:50:47]

那个,雷到了,没有“心碎综合症”,看症状挺像X综合征的,多见于40-50岁女人,精神科又叫躯体形式障碍,这种人接触起来总体感觉就是觉得自己哪里都不舒服,整天愁眉苦脸,觉得自己快要挂了,而且任何医学检查结果都不能使其信服,最烦的啦,往往推到中医科去,如果对方信中医就能很快好起来。
那个主角的定位是心外科医师啊啊啊,出现这个名称太雷啦啦啦啦啦 改吧
看到“这该死的煽情的病”,让我想起n久以前看到的“这该死的荷尔蒙”,一样雷一样雷
希望涉及医学的,最好有同学就咨询下,没有咨询过很容易搞错的啦
特别是度过书的“白领”,总那么来“煽情”一下,以自己的业余的观念来理解医学名词,很雷的啦啦啦
专业些啊,这个心外科医师给人的感觉像江湖郎中啊

   

[1楼] 作者回复 [2011-03-11 14:55:20]

我汗,这个名词我用谷歌一搜,中英文都很容易搜出来,国家地理频道也专门做了专题片,我本人杜撰不出,倒是lz是不是可以稍微用一下因特网简易的搜索功能?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我杜撰一个病也无所谓,这本来就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

    [投诉]

[2楼] 网友:** [2011-03-11 15:03:18]

健康网上的解释如下:
“心碎综合征”的发生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美国学者最早将人的性格分为A型和B型,A型性格表现为急躁,易冲动,缺乏耐心,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等;B型性格为从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强好胜’会安排作息。A型性格容易患“心碎综合征”。
百度百科: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心碎”产生胸痛、憋气、神经质 “心碎”是对悲伤者的一种最古老的隐喻。在叙述失去亲人或者失恋的感觉时,人们常用“心都碎了”来形容。如今,“心碎”不再是诗人和哲学家经常用的词汇,而是成为了一种病
摊手,lz,是你不知道而被雷,怪不得作者。

    [投诉]

[3楼] 网友:“心碎综合征”什么?? [2011-03-11 21:50:56]

我们的第六和第七版的大内科教科书没有这个名词,我可以肯定我大学里医学心理学也没有也没有这个名词。我觉得度娘可以,本来就不是医学生大家也不会特别苛刻,但我们提意见并不是想找茬而是想让这文更高看少些常识性错误

    [投诉]

[4楼] 网友:- - [2011-03-11 22:47:00]

摊手,教科书也不是百科全书吧?
既然百度和谷歌都出现这个名词,你为什么不是怀疑自己的教科书滞后?难道学医的只会看教科书?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尽信书不如无书吧gn。

    [投诉]

[5楼] 网友:路人一号 [2012-04-04 17:30:26]

LZ和三楼如果真的是医生……
我就抚额了。
首先,请不要尽信你们的书本,不然你会成为一个悲剧的医生。
heart break syndrome是英译过来的名字,或者它可能尤其他翻译方法,你如果在书上没看到,但如果你实习了的话,请向资深一点的心外医生质询这种病例,他们告诉你的。这种病在中国目前病例还是很多的。
其次我纠正一下,躯体形式障碍和心碎综合症有本质区别。躯体形式障碍是起源于“患者对自己本身身体担心的观点占据优势”从而引发的生理上的病症,比如有些小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关爱,或者为了逃课等理由,一心觉得自己生病了,那么他可能就真的会出现他所想的疾病的症状。
而心碎综合症则是因为患者过度悲伤等情绪引起的。
他们在精神科上也是不能等同的,要分别对待。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请各位认真对待,要从实践出发,不要以为教科书上没有的就没有。
╮(‵▽′)╭
还有,我必须补充一下,躯体形式障碍和心碎综合症

1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5-31 12:56:3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