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人间一两风》  第33章

网友:57451639 打分:2 [2024-12-16 22:11:48] 来自天津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民眾被剝削的慘狀在這句裡把苦難體驗到極致了,怎麼看都不是值得讚揚的事情,民眾又怎麼會口口相傳呢?托腮

1  

[1楼] 作者回复 [2024-12-16 22:38:12] 来自江苏

我觉得描写苦难诗词所以代代相传,可能有以下四点原因:
其一,苦难为世之常情。民生多艰,天灾人祸,战乱频仍,处于困苦者不可胜数。诗人述苦难,众人闻之,如己身受。《诗经》中“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从军之人,皆有此感,故能相传。
其二,苦难诗词能感人心。诗人于苦难之中,寄其悲戚愤懑之情,真切动人。《十五从军征》中,“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老兵归家所见之凄凉,孤苦无依之悲怆,读之令人泫然涕下,感同身受,是以广为流传。
其三,苦难诗词有警世作用。以诗词的方式,记当时之苦况,或为苛政,或为灾荒。传之后世,可使为政者察往昔之失,亦使民知往昔之难,以鉴今朝。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此句直刺贫富悬殊社会积弊,后世之人读之,可警世而思良政。
其四,苦难诗词见人性之坚忍。虽处苦难,诗人或表其不屈之志,或展其豁达之怀。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虽仕途不顺,处苦难之境,然其旷达乐观之性可见,人性之光,也使诗词得以相传。
还有一些描述苦难的作品之所以口口相传,也有可能是因为它遣词造句精妙,文中的萧本是觉得自己的作品写得不够好,不值得被人传诵,但是他忽略了他是个做实事的好官,见百姓苦难,感同身受心有悲戚,百姓爱戴他,故而对他的文章口口相传。
这是我的见解,有什么疑问欢迎读者老师提出来呀亲亲

    [投诉]

[2楼] 网友:57451639 [2024-12-16 23:36:54] 来自天津

代代相傳和“當事人”口口相傳是不一樣的啊!咱們現在讀白居易的《觀刈麥》肯定是站在作者角度或者上帝角度去看,覺得白居易看到了民眾的辛苦和反思自己都是值得誇讚的事情,and通過這首詩,咱們可以看看到那個時候農民被剝削的悽苦,and本詩作爲詩的文學價值。可是詩中對於地都沒有了只能揀拾地上無主麥穗的可憐婦人來說這首詩沒有任何價值,當官的可憐他們就顯得假惺惺,因為他沒有說他做了什麼改變現狀?他什麼都沒做(即使後來上書免了稅收,但是十戶中已經交了九戶了——學雜了,不知道有沒有記錯當事人),慘狀依然存在,民眾依舊過的悽苦,本詩對她是一種傷害,所以我才覺得當事人沒有任何對本詩心存感激的必要。如果有人寫了咱們九九六,無償加班,工資三千,甚至有人窮到睡橋洞去吃餐廳剩飯的文章,咱們會轉發他的文章說有人看到了咱們的苦,但是以此事來歌頌他提到他的這篇文章就喜笑顏開是不可能的啊,代代相傳是因為後人常常借古言今來表達自己的苦,那既然是苦了,大家對於自己愛戴的人只會描述他的功績,又怎麼會一直傳播自己的苦難呢?

    [投诉]

[3楼] 作者回复 [2024-12-16 23:52:54] 来自江苏

有道理,是我思虑不周了,我想想怎么改托腮

    [投诉]

[4楼] 网友:Freude [2024-12-18 18:31:06] 来自上海

说得真棒,一般口口相传的,是硕鼠那种带有明显批判性质的(带有几分发泄嘲讽的意味)而不是纯粹的抒发悲伤与怜悯的,很少会有贫者会把自己的困顿与痛苦挂在口中的。观刈麦是上位者表达对民众的怜悯而已。而且这首诗不是街陌谣讴,换言之,不够粗浅,难具有口耳相传的条件。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12-23 10:44:0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