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群星之间》  第9章

网友:好深一土亢 打分:2 [2024-05-05 02:02:37] 来自湖北

 01 “喜欢人类充满好奇与勇气向宇宙探索的故事,宇宙中的星星是我永远的追求,我这一生都将为此而奋斗,正像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先生所说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 这是青年阿廖沙在考上火箭研究所后,在镜头里、在喜欢的人的面前的宣誓。
? 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做过的一篇阅读,有一个观点是:注重让孩子感受到事物的美,让孩子感知到科学美的力量,使之成为不懈探索的动力。
? 阿廖沙就是论证的一个典型例子。小时候仰望星空感知到星子之间奇妙的引力,读过的科幻小说,那些与叶一林看过的科幻片,以及北极圈内一场宏大的极光盛宴。这些美丽与感动,吸引着无数同阿廖沙仰望星空的人汇聚在一起,探索着它为何如此,它本来如此。
? 我们常说一些理工男,直得可爱,或许不仅仅是他们耿直的言论让我们觉着傻傻的可爱,更是他们对未知美丽一往无前的探索的执着轴劲儿让人心向往之。
? 你见过的风景最终成为探究的原动力,从此风景变成了另一场风景。
“于是,这个世界诞生了两次,一次是我们所见的样子,第二次它成了深远的传奇,它本来如此。”
02
? 阿廖沙被间谍刺杀身死是万万没有想到过的道路。不过要解释的话,也可以理解成国家力量之间的博弈,已经脱离了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阿廖沙的死正是权力博弈下的牺牲品,但他所代表的理想泯灭还是让人不能忘怀。
03
?? “电影是造梦的艺术”叶一林会一直把电影拍下去,科幻电影里的阿廖沙也一直都在。
? 当你的思想你的思维方式你的身体能够用代码模拟出来,在互动中,它能做出在现实里一样的反应——它是你,还是你拙劣的模仿品?
? 文中的叶一林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他找到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阿列克谢既不是阿廖沙本人,也不是阿廖沙拙劣的模仿。他亲手写下阿列克谢这个人物,亲自教导演员,让他在他的科幻电影中活着,飞度群星之外,征程是星辰大海,接续了阿廖沙追求星星的愿望。叶一林在阿列克谢身上花的心思,和阿列克谢在电影里的故事,这怎能说不算一种活法?这怎能说不算陪伴?
? 不要害怕,因为死亡是另一场伟大重逢的开始——谁能说他们没有共度一生呢?
04
白月光,我理解的就是心中始终向往的存在,你的理想,你始终为他留下一片净土。
 所以白月光不可战胜。
 永远爱白月光!

11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17 11:28:5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