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孤光自照 打分:2 [2024-10-16 17:10:52] 来自浙江
最早姓氏分为姓和氏,姓是血缘联系,氏是地域联系,早期中国统治范围较小,哪怕因为事故迁移也离不了族地太远,而且由于中国爱记史的特点,血缘追溯是相对容易的,所以有同姓不婚的讲究。但是后来迁移范围慢慢变大,且受天灾、人祸、战乱的影响,改姓易氏变得非常频繁,或因报团取暖或因融入当地,一个同姓聚居地里血缘是很有可能不同源的。更何况姓氏这种讲究最早只在贵族阶层,春秋战国乃至秦汉,很多底层人民是不一定有姓氏这种东西的,更别提说什么同姓不婚了。这本书的背景至少是取材于唐以后了,这时候姓氏的组成已经变得非常复杂的,主角大概是处于当时社会的中层,正好是有能力讲究但又不太忌讳的位置,出现这种情况挺正常的。
4
[1楼] 网友:孤光自照 [2024-10-16 17:11:51] 来自浙江
我讲的只是一方面的东西,有错误漏洞不要喷我
[投诉]
[2楼] 网友:日向宁次的老婆 [2024-10-31 22:25:55] 来自广东
我自从看了世界史之后,对于咱们爱记史这一点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国家记,地方记,县里记,村里记,族谱也记,死了还得来个墓志铭,牛,实在是牛
1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孤光自照 打分:2 [2024-10-16 17:10:52] 来自浙江
最早姓氏分为姓和氏,姓是血缘联系,氏是地域联系,早期中国统治范围较小,哪怕因为事故迁移也离不了族地太远,而且由于中国爱记史的特点,血缘追溯是相对容易的,所以有同姓不婚的讲究。但是后来迁移范围慢慢变大,且受天灾、人祸、战乱的影响,改姓易氏变得非常频繁,或因报团取暖或因融入当地,一个同姓聚居地里血缘是很有可能不同源的。更何况姓氏这种讲究最早只在贵族阶层,春秋战国乃至秦汉,很多底层人民是不一定有姓氏这种东西的,更别提说什么同姓不婚了。这本书的背景至少是取材于唐以后了,这时候姓氏的组成已经变得非常复杂的,主角大概是处于当时社会的中层,正好是有能力讲究但又不太忌讳的位置,出现这种情况挺正常的。
4
[1楼] 网友:孤光自照 [2024-10-16 17:11:51] 来自浙江
我讲的只是一方面的东西,有错误漏洞不要喷我![让我康康](https://i9-static.jjwxc.net/tmp/emoji/look.png)
[投诉]
[2楼] 网友:日向宁次的老婆 [2024-10-31 22:25:55] 来自广东
我自从看了世界史之后,对于咱们爱记史这一点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国家记,地方记,县里记,村里记,族谱也记,死了还得来个墓志铭,牛,实在是牛
1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