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从奴到王——穿越女本纪》  第42章

网友:蝎子35% 打分:2 [2008-11-24 23:02:27]

蝎子觉得有点困惑,也不知自己是不是想多了,索性先提出来给大大听听。
冶铁技术的进步多是受到战争的影响,而战争的胜负虽含杂太多因素,但谋略是不可缺少的。
可看大大对华洲对战模式的设定,蝎子觉得与历史进程很不相称,是因为士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吗?亦或是这样的设定对女主日后征战铺路?或者干脆说女主将会给这个时代的战争对垒开辟出新天地?作者回复:
蝎子读友,乃好厉害,乃给俺提了一个很严肃,很艰难的学术问题啊!
乃说冶铁技术受到战争的影响,俺不否认。
俺的小说关于两者的关系是这样设定滴:俺假设的女主穿回的时代,接近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末期或再稍后一点点。
但乃往后看,会发现与真正的中国历史总的方向算是大致相同,但又有很多的偏差。
俺假设的一些情况的确是较之真正的历史有所不同。比如后面说到银票,真正中国历史上第一张纸币在北宋才出现,至于银票就更晚了。但俺为了让女主携带方便,就写了银票。架空嘛,呵呵。
当然,架空也要合情合理,在冶铁技术与战争形态关系这方面,俺架空的还不算太邪乎。
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一段“以礼为战”的时代,这个时代直到战国末期。
“以礼为战”的战争形态,国与国的相争,王与王的对决,常常毕于一役。
战争总是在双方互有默契下进行,仿佛参加一场盛宴,相互敌视却彬彬有礼。双方使节往来,约定战争的各个细节,时间、地点、军队,然后陈兵列阵,击鼓相交,成王败寇。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秋时期的宋楚争霸,宋襄公以礼为战的故事。
这种形态持续到战国时期。
战国时晋文公手下的吴起.,开创了偷袭,夜袭等战法,率先打破以礼为战的传统。
其实,你在直到宋朝的小说里,还能听到“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话,那时,很多“来使”是来约定交战的时间、地点的。
而中国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发展了。在冶铁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已经能炼钢了。《史记•夏本纪》记载梁州的贡物有“镂”,《集解》说:“镂,刚铁,可以刻镂也。”战国时代的铁兵器已有“白刃”之称,白色的刀口当是钢制的。
春秋中叶齐灵公(公元前581年一前554年)时的《叔夷钟》铭文记载,齐灵公一次就赏给叔夷“造铁徒四千”,这样大规模的拥有4000人的采铁冶炼队伍,显然已不是冶铁业的初始阶段。
据史料记载,最早铸铁和使用铁器的是春秋时代的齐国。《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向齐桓公提出的以甲兵赎罪的建议。这个建议施行后,得到了大批铜和铁。加上齐国官府冶炼的铜和铁,齐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铸造使用钢铁器。
《管子•海王》篇已讲到齐国的铁器使用很普遍,成为作工务农的必备工具。“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很清楚,在齐国操纺织业的必须有铁制的一根针、一把刀,耕田种地的必须有铁铸的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手工业者必须有一斧、一锯、一锥、一凿是铁制的,若不具备这些铁制工具,就不能够作工务农。可见铁制工具已普遍应用于生产之中。
所以说,俺的假定离历史事实也不算太远。
以上乱谈,如有不对之处,还请多多指正啊!
作者回复:
写错了,应该是
晋文公手下一个人,还有吴起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06 22:37:2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