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张公案2》  第72章

网友:遇有亭 打分:0 [2023-10-12 13:01:26] 来自四川

1、第一章,为瓷像上釉的男子是谁?由他上釉、烧制的男子瓷像又是谁?
(第二十五章提到,许多泉瓷都是曲泉石制器,朗今施釉。因此猜测:瓷像有可能是曲泉石,上釉者或也是朗家人?)
2、散材的尸身是谁放进县衙菜窖的,为什么特意为他更换绸缎袍子?
3、裘真家桌面上的碎瓷是谁摆放的?
4、伉监察被谁毒杀,摆放尸体的人为什么故意为他换上打补丁的粗布短衣?
5、黄稚娘囚禁玳王和兰徽之处,是蔡府遗址的一间备有锁链的地室,她是怎么知道蔡家有这处地方的?
6、不知道是否有深意、具体有什么干系的一些家族关系:
蔡会曾任两江督造副使,专管九江一带的御瓷造办事务。伉监察曾任九江察院监察。(第二十章,王砚点出:蔡府案和瓷公子案的关键,必然都在九江。)
蔡会因被举报受赂而辞官,他和和当时的御史台伉监察是亲家。
蔡府火案当年的定案批复被塞给了窦方。
谢赋父亲是定州府窦氏嫡支长子,与窦方是堂兄弟。
7、蔡府遗址的另一间地室被发掘出来,门下台阶上趴着一具白骨,头戴玉簪、袍衫华丽完整,可能是年轻人,被摆成奋力向前状。案犯这样摆放的目的是什么?
8、地室中厅的书案上有一卷轴,绘着官妓装扮的男子塑像和一尊美人肩瓶,题诗“此色非瓷色,梧桐枝唯吾知。”案后椅上仰坐着一具白骨,遗有灰白须发。
画中塑像是谁?是否就是第一章中烧制的那尊瓷像?
(猜测:诗的前半句似解为,这塑像看似瓷像、但并非瓷像,这可能是挑明塑像对应的人看似女子装扮,其实并非女子。后半句的“梧枝”可能用了凤凰栖于梧桐的典故,而“唯吾知”是说只有我是这只凤凰的知音,可以联想到曲泉石与朗今之间伯牙子期的情谊。)
仰坐的白骨又是谁,为什么被这样摆放?
9、地室下还藏有地洞,洞中有一座窑,张屏确认这里是凶手解尸为骨、焚化肌肉的地方;而窑中放着的是与卷轴上画的美人肩瓶一模一样的一尊瓶。
窑中放的这尊美人肩瓶有什么意义?
10、伉监察为什么进京?他为什么要远方的长子而非同住的次子随后进京,这与次子的蔡家女婿身份有什么关系?他进京和离开京内宅院的行动似乎都是自由自愿的,那么随后被毒杀是否也是自愿配合的,目的是什么?
(梳理案犯的布局:
①黄稚娘案后,半片含底款的碎瓷被藏入黄氏囚禁玳王的蔡府旧址地室,用来引导官府发现蔡府案与曲泉石案有关联,并发掘出被封存在此另一处地室多年的、应也和曲泉石案有关的二具尸骨。
②谢赋失踪日,散材尸体与一片碎瓷被放入菜窖,用来提醒原知县谢赋想起关涉曲泉石案的某些往事(但谢赋及其母亲其实毫不知情)。
③六天前,案犯发信让伉家长子向大理寺报失踪案;前天,案犯通过发信伉家长子,告知大理寺伉监察在丰乐县,大理寺必然会派人前往;昨天,案犯在现知县张屏的回程路上摆出伉监察尸身,令其捧着另半片含底款的碎瓷。
大理寺人员的到来,则让现知县张屏知道了尸体的身份,进而知晓蔡、伉有姻亲关系,蔡家灭门与曲泉石案有关,伉监察也涉入其中。
鉴于,①散材的尸身是被盗用的;②蔡府地室中的尸身不知是谁人所杀、为什么要摆出相应的姿势,但已封存多年,不是近期发生的凶杀;③伉监察在进京前后的行动也是自由的,感觉他有在配合案犯行动,他的尸身没有挣扎痕迹,无迷晕灌药常见的口腔残留,最后被毒杀甚至也有可能是自愿的。
所以,我觉得作出种种布置的案犯甚至可能一个人都没杀过,只是在想方设法引导官府去查曲泉石案的真相。)
11、要杀裘真的人是什么来历,为什么?
其中,进屋杀人的是一男一女,男的瘦高,女的瘦小。
裘真逃到街上,一开始竟然没有巡卫,后来来了一队穿着县衙衙役服饰的人,却是假扮。
(猜测:我感觉碎瓷陈尸案的案犯和追杀裘真的人不是一伙的。
案犯似乎是单打独斗,目的在于让曲泉石案真相大白;而且我觉得他没有杀过人,一系列陈尸案中,散材不是他杀的,蔡府旧址的两具白骨早就死了,不知道谁杀的,连伉监察都好像是配合着他行动的,有可能是自愿服毒的。
追杀者不仅有相当规模的组织,而且有官府的装扮,似乎能干涉县衙巡卫的安排,后文还有假扮衙役骗走证物的内容,也可能是他们干的。感觉他们势力庞大,隐隐在阻挠蔡府案、曲泉石案的调查进展。)
在第六十三章,柳桐倚认为杀死伉监察,与行刺裘真的是同一伙人。
但裘真到底为什么会被追杀,是因为他秘密的察使身份吗?那杀他的人,是否是为了阻挠御史台的追查,掩盖蔡府案、以及关联的瓷公子案的真相?而毒杀伉监察的人,明显是为了重新让瓷公子案引起官府的重视。两边目的截然相反,怎么会是一伙的呢?)
12、张屏为什么一定要确认袁监察是否已将裘真禀告的事项上报京中?袁监察没有回答张屏,那他是否已经禀告?
13、随阳二小姐在教坊司长大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是女孩,后来成名的曲泉石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什么在官方认定的故事版本里是阳氏遗孤?
14、卓西德供述,他们在蔡府火案发生前的清晨见到了撬锁跑出来的黄稚娘。但贺庆佑隐瞒了这一点,为什么?
15、蔡府火案当晚,供词差异一:在贺庆佑的讲述中,他们寻找黄稚娘时,是看到她“在前头”哭嚷;在卓西德的讲述中,他们寻找时,遇到了“奔过来”的黄稚娘;
差异二:黄稚娘被婆子们带走后,贺庆佑说是卓西德决定不再上前查看蔡府火势,卓西德则说是贺庆佑出声阻止的。
结合后文,贺庆佑恐怕是蔡府失火内情的知情人,所以阻止卓西德继续上前;那贺庆佑隐瞒黄稚娘从火场方向“奔过来”这一细节是为什么呢?
16、蔡府火案当晚,差异三:在贺庆佑的讲述中,他们把打晕的人扔进坑里,薄盖一层土,这句谎言的作用是什么?
(猜测:贺庆佑可能知道藏箱子的地方确有一具尸骨,想引导官府认为那就是被打晕致死的蔡府仆役,因为散材本来就不是真正的蔡府仆役,官府迟早会查出这一点。那么,蔡府案又回到了一开始的无一人生还的状态,真相将继续被掩盖。)
17、蔡府失火时,为什么无人哭喊奔逃?
18、卓西德供述,他十六年前在小亭口的木器厂找到活干,因送烧瓷用的草木灰的机会进过一次蔡府,看到蔡府守卫及其森严。而据刑部取得的木器厂主证词,草木灰都是蔡府派人来取,他们从没送过货。
卓西德是否真的曾在木器厂做活,是否进过蔡府?
19、贺、卓二人称在蔡府火案次日接受了官府询问。但刑部卷宗里的村民口供部分,没有贺、卓被询问的记录。这是为什么?
张屏注意到:如果本来有这条重要线索的记录,加上卓曾在木器厂做工,二人可能早就被官府锁定调查了。

20、贺庆佑称,他的箱中有:一个美人肩瓶,折枝花纹,底款为“怪”字;一套壶杯,陶壶为湖上老人所制的西施壶;一幅湖上老人所作的山水画,题为湖山晴雪图。
散材尸身手中瓷、裘真屋内桌上瓷、蔡府遗址掩埋瓷,属于同一只绘着连枝花纹、底款为“怪”字的瓷器,是否就是这尊花瓶的碎片?
此外,蔡府旧址另挖出的一间地室内,桌案上有一副卷轴,画了一尊美人肩瓶;地室下面还有地洞,洞中有解尸用的窑,窑中放着与卷轴上画的美人肩瓶一模一样的一尊瓶。——卷轴上画的花瓶、以及窑里还完好的花瓶,与已成为碎瓷片的花瓶(如果是)又有什么关联呢?
21、贺庆佑其实并没有在点子绣处销赃,那他是否变卖了箱中宝物、卖了哪些、卖给了谁?他在蔡府火案中实际起到了什么作用?
22、卓西德称,他的箱中有:一套十二件纯白瓷器;一尊老翁饮酒陶像;一尊少年跪姿瓷像;一副陶制酒壶及小盏,刻着雪绒花(老头草);一架桌上使的六扇小屏风;两本书册,内容分别是壶杯式样,和瓷公子诗赋。
老翁饮酒陶像和少年跪姿瓷像,是否各有象征意义?
23、卓西德每年交钱的方式是,将装钱的包袱放在其岳母所有的一间空置的破屋中,待散材去取。今年的包袱已放好,但散材死后也无旁人去取,数日后卓西德自行收回。
同伙的增儿、陈久等人为什么没有去取?
24、有人假扮京兆府衙役,在县衙遣人来之前半个时辰,从卓家骗走了老翁饮酒陶像和少年跪姿瓷像。这群假扮者是谁,卓的供述是怎么这么快地泄露出来的?
25、卓家的器物被骗走,所幸两本书册仍在,燕修贴身保管。这两本书册有什么内容?
(这么重要的证物,屏屏你真的看都不想看一眼吗?我快好奇死了!结果再也没提起这茬……)
26、张屏听说黄郎中曾为郎汉,行医后仍遗留有用顶药、藏方等江湖习气后,陷入沉思。但除了同行以外,所有人对黄郎中的评价都非常正面。
黄郎中的过去,与瓷公子旧案有什么关联?
27、蔡府失火肯定有小秆(即家仆忠秀)做内应。让小秆做内应的人承诺了他报酬,潘氏也知道那人,但似乎不相信那人给得出钱,所以那人可能看上去不富裕、社会地位不高。
那人到底是谁?
28、陈久称毒杀黄稚娘的原因,是不愿她在狱中受苦。真实原因是什么呢?
(猜测:黄稚娘可能是蔡府火灾实情的目击者,而陈久杀她多半是为了灭口,所以他可能参与了制造蔡府灭门,甚至其师兄黄郎中也有参与。)
29、堂审结束后,张屏向冯邰提请让卓西德带路去当年抢夺宝箱的现场前,提出的他关于案情的猜测是什么,令冯邰同意了他的提请?
30、当年抢宝箱处,新挖出来的尸骨是谁?
(屏屏知道!快告诉我们!!!)
31、小庙翻修前有匾,为何又除去?(张屏提示:小庙翻修改祀有古怪。但翻修已是至少二十年前的事情,远在蔡府火案之前。)
最近打扫神庙的是否饮马的那对男女?
庙里的血迹是怎么来的?
32、桂淳开口要那株树下掩埋小秆尸骨的李子树,真实原因是什么?
33、黄稚娘虽然疯,但原先性情温顺,拜慈寿姥姥后才变得凶残,是有人故意引导吗?
34、庆圆班排新戏时化用的似乎是蔡府案相关传说,蔡府引来贼寇洗劫的前因是:其一,女眷与贼人有私情,送了贼一根钗;其二,女眷进香,佩戴的首饰被贼人惦记上。
(猜测:传说版本里的钗子,可能指的是前文详述的蔡夫人那支钗,经其女辨认后确认为匪寇从蔡府劫掠的赃物。女眷进香的庙,大概就是指莲化寺。蔡府火案的真相或许确实与这支金钗、莲化寺,但具体是什么关联呢?)
35、丁小乙的母亲是名船娘,丁小乙是否丁本富亲生存疑,二人长相不像。
丁小乙是谁的孩子,丁本富为何待他不亲还养着他?
36、丁小乙从树上掉下来,伤到了根本。他小声说是被推下来的,说被咒骂为什么不死,还被石头砸过。这个虐待他、想杀他的人是不是丁本富?如果是,丁本富又恨他又养他的原因是什么?
37、丁本富死时未满四十,死状蹊跷:一棵树倒下时树枝竟穿过船舱,扎进了他的胸口。他的意外死亡,真相是什么?
38、丁小乙独独没有编排过黄郎中与自己的妻子有不正当关系,原因是什么?
39、丁小乙曾迫使潘氏以身体替他偿还赌债,增儿与他长得也不像。丁小乙虐待增儿时不伤其脸,不损他四肢,似乎是想将来利用这一点。
增儿的生身父亲是谁,他的身世有什么秘密?
40、欺骗潘氏母女,在丁小乙死后辱骂潘氏偷汉杀夫的丁小乙“姑母”是谁?
41、丁小乙家的房屋原先是安大户自建,传至安五爷一代,其女念蓉在救下桢氏女等三人后曾用来安置他们。安五爷后来将家产转给族人,安家后来卖给了丁本富,再传给丁小乙。
但是,岷女案都讲完了,黄稚娘母女后来为什么会住进丁小乙家的这间屋子,还是没有交代……
附:一些不甚合理的地方
Bug 1:增儿靴底藏有银票六百六十两。但贺、卓二人都说散材今年没拿到钱就死了,这些只能是往年的钱。增儿这么多年就一直把纸票藏在靴底,不会坏吗?
如果说增儿之前把钱放在家里,最近才藏进靴底,预防衙门调查散材案时也搜到他家里,那他又还在家里放着熔银块的器皿等物,没有和银票一样藏匿或处理掉,也太不合理了。
Bug 2:增儿手臂上有新烫出的伤口。同样由于贺、卓二人都说散材今年没拿到钱就死了,增儿熔的难道是往年的银子?那他早不熔晚不熔,非挑要杀散材这么高风险的时间点来熔,也很不合理。
Bug 3:黄郎中的娘子姓桢,闺名是梨花。桢梨花的家系是:桢氏女→桢氏女之女,可能因为不确定父亲是栾生还是桢小郎,也随母姓桢→桢梨花。
但梨花也随母姓桢,其实很奇怪。文中没说她爹是入赘的,而且桢氏女之女是个孤女,也基本不存在招赘婿的可能。所以梨花应该是随父姓的,难道她爹恰好也姓桢吗?

12  

[1楼] 网友:水深似我 [2023-10-12 21:17:02] 来自广东

增儿随身带着银票这点,我认为,他最近杀了散财,然后散财尸体突然出现在县衙,官府追查起来,他们感到害怕,知道自己暴露了,但是不知道对方是何方神圣,所以不敢去拿钱,急忙把以前拿到银两熔了,准备好带着钱随时可以跑路。因为是这几天才开始熔化银子,所以身上有新伤,各种工具还没有来得及收拾残局。

2   [投诉]

[2楼] 网友:水深似我 [2023-10-12 21:32:04] 来自广东

黄稚娘母女为什么住进丁小乙以前的房子,我觉得是这样,黄郎中、陈久、潘氏基本可以判断是一伙人,具体他们怎么在一起,一起干了什么目前还不清楚。黄郎中去世后其他人为了母女日后的生计,卖了房子换成钱给她们,然后潘氏嫁人要搬走,就把自己的房子给母女俩住,这样就不怕别人住进来发现房子里的秘密。

1   [投诉]

[3楼] 网友:水深似我 [2023-10-12 21:54:10] 来自广东

黄郎中、陈久是师兄弟,这个门派目前还没有名字,隐在幕后,潘氏母子被黄郎中救了之后,可能也加入了门派,或者是负责帮忙打下手的外围。
丁本富可能是走私假货的船帮帮派成员,丁小乙可能是因为某种原因安排给他抚养的孩子。丁本富内心不愿意,曾经想杀掉这个孩子但是没成功。丁小乙那个姑妈反而可能是和他有血缘关系的真亲属。

1   [投诉]

[5楼] 网友:水深似我 [2023-10-14 14:12:51] 来自广东

追杀裘真的一对男女应该就是把散财尸体搬到县衙的人,也是他们放的瓷片。伉监察无论是被杀还是自杀,都和他们有关,从种种迹象来看,伉监察被认为有罪,需要以死谢罪。也就是说,他们的目的是报仇雪恨,为故人昭雪。
陈久潘氏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图的是财,可能事前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发现散材尸体后,觉得自己暴露了,准备要跑路,没跑成功

1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9-28 02:50:5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