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铭刻》 第1章
第1章:第一章 百日草
第2章:第二章 望春花
第3章:第三章 Soldiers' Chorus 不朽的荣耀
第4章:第四章 生当作人杰
第5章:第五章 暴雪
第6章:第六章 禁色
第7章:第七章 生如夏花
第8章:第八章 镜•双生
第9章:尾声
第10章:番外
第11章:番外-铭刻
第12章:后记
正序
前几天院子里开了一朵花,玫红色的,当时随便撒的种子,不认识品种,长得比较普通,也没怎么在意它。看到这里的时候不认识百日草,去网上搜了一下图片,发现那朵花就是百日草!神奇的缘分啊…还有几朵没开的花苞,好期待它们的开放!
……(全显)
 
[回复]
[投诉]
最近重看麒麟和一生,有种生离死别的痛,哎。我喜欢的纸片人都奔五了,一转眼过去十几年了,好痛啊!
……(全显)
1
[回复]
[投诉]
我该怎样捍卫你们的爱情?
已经一个星期了,还是不敢下笔去写《镜-双城记》的读后感,尽管有那么多话憋在心里,尽管每天,每时每刻,都会在脑海里闪烁文章中的某个段落或某句话,却一直对自己说,再等等,等彻底冷却下来后,再写。
很累,超常的累,每天回来,做完所有的功课和家务后,常常是凌晨了,还是会打开电脑,把下载整理到文档中的双城记看一段才能睡去,有一天竟然不知不觉又看完了全篇,直到东窗发白。十万字的小说,在电光火石的想象和回忆中,带我穿越时空,穿越比时空还虚渺的东西,因为所牵涉的人和事,是从没存在过的,所以,这种绝望和无根,是无法找到解药的。那无法言述的甜蜜,心酸,苦涩,纠结,幸福,害怕。。。。。。种种情感波澜起伏,令每天的我,生活在一个神秘的氛围中。看着窗外的景色,常会抑制不住地微笑起来,在遥远的地球的这一边,对着两个根本不存在的人微笑。因为他们的爱情,使我再一次相信了爱情。
所以,一定要为这样的袁朗和吴哲,说点什么。仅仅因为,那虽然是虚拟的人物和事件,却把一个近乎完美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出来,是的,那仅仅只是跟爱情有关,无关性别!
我在想,为什么这篇文章这样打动我,令读心理学硕士的我那么沉迷其中,以至于我不能呼吸,不能成眠,在我身中《士兵突击》的剧毒后,在我已经看了那么多优秀的续文(包括割盲肠记,)后,我还是被《双城记》压抑得透不过气来?以至于我不能再回头去看写他们跟女性恋爱的续文?为什么?
第一章
纯粹分析文学技巧和语言功底
我对作者的身份和性别很好奇,纯粹是因为ta在这篇文章里展现的风格让我很困惑,如果是个女人,她描写战争场面的雄浑霸气,以及男同性恋之间细微的心理触觉未免太超常了一点,如果是男人,他怎么可能注重到那么多的细节,在应该柔情似水的时刻写得那样缠绵悱恻。袁朗和吴哲在原剧中的形象塑造得太成功了,男女通杀,所以在无数女同胞批着男性马甲狂写花痴续文的时候,也不妨被同性花痴暗恋一下(我是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的,同一个网址下,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我粗略地看了一下,没有一篇能超出这篇的。我在后面会讲到)。我以为这种花痴跟女性的花痴一样正常,无伤大雅,只要他们不去骚扰现实生活中的演员。(女性花痴也不能去骚扰人家演员啊,那是很没品的事情!不能说你是女的你就理所应当。)
首先,作者是紧扣原作来进行他的创作的,在这里他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原作中的人物形象已经很强烈、很立体了,所以他只是写了袁朗两个字,读者就不自觉地在头脑里闪现出那个“烂人”的微笑,而他一提吴哲,那个天之骄子的清崛高傲就浮现在眼前,所以为什么作者要写“同人续文”呢?首先当然是原作打了很好的底子,不然,同样的文章,你把这两个人名换成张三李四试试,感觉就差多了!此其一!
当然他自己的功力也不可小觑。他一定把电视剧看了很多遍,而且是很经心地看的,很多镜头的细节被运用到文中(例如从第一章开始,在描述剧中训练情节的过程中穿插袁朗的内心独白,第四章里袁朗跟众南瓜交心时的场景,他写道,“吴哲勾着脖子也要看”,可见作者功课做得好,把电视剧里的很多材料运用得很尽兴也很自然,可以说跟原作浑然天成,那么他再怎么往下带你走,读者就不会有太大的别扭和抗拒,这跟那些把袁朗和吴哲写成贼兮兮的轻薄变态的色情狂文章相比,正说明了作者是一个严肃的人,起码是一个严肃的花痴,还很有才!)
于是他把直观的可视性的电视剧素材用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没有削弱人物的功力,而且还原了原作的人物形象,我不知道你怎样,反正我是一边看,一边头脑里就出现如电视剧般的场景,哪怕那些他加进去的情节,也非常肯定地出现在脑海里。
作者的文字功底当然是很好的,语言流畅自然,拿捏准确,风格老到,不是那种没有内涵的甜酸文,也不是那种贱兮兮的色情文,很好。他非常注重细节,好的文章通常都有非常妙的细节,而这在整篇文章里很多地方都显示出来,这点上他跟原作一样好,原作里不就是很多细节让我们怦然心动吗?这里也一样。比如,第13章里,袁朗送了吴哲去医务室后,吴哲用纸笔写了问袁朗用了几成力打自己,作者写到----- 袁朗本想竖起四根手指,可是见吴哲眼巴巴的看着他,略一犹豫,把整只手都亮了出来:五成。袁朗如兄长般的宽仁,体贴,吴哲孩子气般期待的神情,历历在目。
再比如在同一章中,袁朗误伤吴哲后,众老A大惊失色,吴哲失声,作者写-----
“锄头!”许三多第一个冲过去,那一声惊呼竟是带了哭音的,袁朗被他吼得脑子里一声爆响,不自觉竟退开一步。
“锄头……”
“锄头。”
“锄头……”
……
关切之声纷至沓来,充分的证明了小吴少校平时是多么的招人待见。
“我……”吴哲尽力吐出一个字,但是喉咙口的剧痛让他马上失了声。
“锄头……啊,你要说什么?”许三多十分激动的贴上去吼。
吴哲痛苦地把满脸的唾沫星子一抹,把许三多的脸往后推,许三多大急,吼得越发响亮。
“他说,他没事。”袁朗沉声道。
话声刚落,面前的南瓜们齐刷刷的回头,一五一十的送出了怀疑的眼神。
袁朗无奈地望天,哀悼自己在群众中的信誉居然已经这么差。好在吴哲及时地拍了拍草地,冲袁朗竖起拇指,示意:他的唇语解读完全正确,将袁大队长濒临破产的声誉给挽救了回来------我每次看到这里,眼前似乎就展现出当时的画面,袁朗慌乱中的沉着,众老A的焦急关切,许三多的幼稚憨厚,都跃然纸上,尤其是“吴哲及时地拍了拍草地,冲袁朗竖起拇指,示意:他的唇语解读完全正确。”我就在想,这个写的人,他怎么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呢?能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并且写得这样完美贴切的人,一定很优雅浪漫,并且,慈悲!我看着吴哲少校潇洒地拍地、竖拇指,那动作帅到了极致!好的文章,是能使读者在文章之外,有无限拓展和想象的余地,它做到了。
还是要赞一个,作者的文字功底真是很超级(用了一个我孩子经常用的词,类似于比佩服还好,哈哈。)很多剧中的场景,他用文字还原后,非常准确,精准。比如写袁朗评估吴哲那段,我看电视剧的时候就很佩服演员,演得真是很超级啊!吴哲的那一扭头,袁朗的那一沉吟,可是你看人家写的-----
太聪明的人会很喜欢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猜测对方的原因和理由,吴哲不会相信袁朗对自己的辩护,但是他不会怀疑自己的推理。
当他看到袁朗眼神忽而一利,问道:“你认为昨天的演习谁最出色?”
他自然而然说出那个最正确的答案:“许三多,当然是他。”
“为什么?”
“因为他在最绝望的时刻,尽了最大的努力。”
在那一瞬间,他看到袁朗忽然沉默,眼中焕然生光,嘴角却有笑意,像在说:你看,你就是明明是懂我的。
完了完了,吴哲听到心中轰的一声,有什么东西倒塌了。他有些心虚的别过脸,躲避袁朗的目光。
看人家用的那词----袁朗眼神忽而一利。吴哲听到心中轰的一声,有什么东西倒塌了。他在这里也类似于红楼曹公一样,草蛇灰线,看似随意,却狠狠地关照了后面情节的发展,所以看下去,这两个人要没有擦点火花出来,反而不正常了。
战争的场面写得很好,雄浑霸气,很专业,很爷们(纯的)!这也给氛围的制造加了分,如果不是在这样的生死关头表白,就没有那种令人伤心欲绝的悲壮。如果是女人,就没有这个福气跟他共同经历这过程,最多是过后抚摸着伤口缠绵悱恻。而因为是男人,因为跟他一起受过了那些苦痛,所以更有资格跟他并肩站在一起,一生!
还是一个赞,细节啊!细节写的真好。第19章袁朗杀完俘虏后把头埋在吴哲手里那段。我常常想,这样一个经历了自己的生死和别人的生死的人,要碰到怎样的人,怎样调适自己,才能有好的,高质量的爱情生活和性生活?尤其是他又是那么精细缜密的人,可不是粗糙的丘八!(插句题外话,很多写袁朗爱情的续文,有的太不靠谱了,似乎为了满足自己的窥伺癖和想象力就大写特写袁朗跟一众美女缠绵亲热,写得好,含蓄,委婉,美感,还说得过去,可有的写得纯粹就是借了袁朗这个名字,其他的跟琼瑶小说和韩国废燥剧(我没打错,就是废燥剧)差不多啊。
虽然有些套路很囧,比如喝酒那场戏,似乎一些言情小说里常用这样的桥段,但不否认,还是看得比较乐呵,情节也说得过去,如果同样的情节,把吴哲换成个女的,那氛围和感觉就差很多了。是不是?
还有他写的对话风格,虽然这种对话,很多小说,尤其是言情小说里也常用,可是,因为身份,氛围,情节,基调的关系,就没有这么震撼,看下面这段:
“我留下来拖着,你先回去找人。”
“不行!”吴哲断然拒绝。
“你有更好的方案吗?”袁朗的声音里一点火气也没有。
吴哲怔了怔,却还是咬牙道:“不要。”
一个人,没有任何联络工具,独自面对三十余名持枪匪徒,在这危机四伏的亚热带丛林中,吴哲觉得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袁朗的声音柔和起来,眼中甚至有一些怜悯。
吴哲狠狠的盯着袁朗的眼睛看了半晌,猛得别过头去,眼眶已经发红:“没有为什么,你不会懂。”
“我懂。”那声音很柔软,平和而柔软。
有什么不懂,怎么会不懂,正是因为懂得,才会慈悲,于是越加温柔。
吴哲极缓极缓的转回头,几乎是愤怒的:“你现在跟我说这个?”
袁朗不言,眼中有破碎的温柔,闪闪而现。
“你现在告诉我,你懂?”
“我怕现在不说,将来就没机会了。”
我喜欢这种对话的方式,简洁,隐忍,话都不说尽,却有无限的蕴意,如同太极的推手,到最后那一下,就生生地收住了,却传递过去强大的气场。我本人很喜欢这种风格,也很喜欢用这种方式跟自己爱的人说话,但必须很小心,因为他不是都能明白你没说完的半句话,除非你肯定他不仅能读懂你的唇语,还能读懂你的腹语,否则是很煞风景的事情。
还有下面这一段,试着在脑子里用过电影的方式去看,写得简洁爽快,可是很疼的感觉啊。我在想,如果真要拍成电视剧,谁能演出我头脑里想象出的镜头!
吴哲在黑暗中怒吼,猛然睁开眼睛,天地间一片炫目的白。
“你醒了?”C3兴奋的凑上来。
“他死了吗?”吴哲目光凝定,笔直而锐利。
“没!”C3斩钉截铁。
呵……吴哲放松的一笑,整张脸的线条都柔和下来,闭上眼沉沉的睡去,这一次,他非常彻底的昏睡了三天,期间断断续续的醒过来,都迷糊的厉害,不过是喝点水又倒下了。
再看看这段
众老A面面相觑。
吴哲顿时心底一凉,厉喝了一声:“成才。”
成才不自觉退了一步:“锄头,这样的,他们是放假……”
“三儿,你过来。”吴哲声音里有寒气:“过来,别拖拖拉拉的……你看成才做什么?过来。”
许三多一步三回头,成才终于没撑住,垂了头,吴哲只觉冰凉透骨:“三儿,告诉我,队长怎么样了。”
“队,队长他,他,咱们莫找着。”
(再说一句题外话,我这么边写边复制原文贴上来给你举例,觉得挺不爽的。我昨日把文章当到U盘上去办公室打印了出来,因为打印在纸上,可以随时拿出来看,更关键的是,在某些段落和句子上,可以用彩笔标出来写得精彩震撼,或者深沉厚重的地方。比如上面这两段。然后把这标完了评语的文章寄给人看。因为实在是很想跟一个人分享,分享每一个感受,对每一个字句的回应。看,我中毒这么深了,士兵的毒还没解,双城的毒又雪上加霜。)
情节的设置巧妙是大框架,作者先给了这两个人物一个特定的身份,环境,才构成了足以煽情的氛围(我一直在强调这词,氛围),很多年前看过一部描写同性恋的电影《蓝宇》,当时也是非常受触动,因为那也是写的很纯粹的感情,可是《双城记》比《蓝宇》又高一筹,因为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精神境界更高,他们的爱情更纯粹美好,他们的形象更完美超凡,袁朗和吴哲,在这里是两个相同的人,不是相似,也不是互补(有那么一点点互补的成分在,但是是两个在精神上完全重叠的人)所以,他们的故事就更令人震撼。
我不会庸俗到用《致橡树》里的诗句去比喻他们,那很腻味,而且本人也很讨厌那首大白话似的所谓诗歌。但是,如果真的有这么完美的同性恋爱情,我宁愿就是它这样的典范。如果真的要比喻,我觉得作者比喻的就很好,梅和松,这比《致橡树》要低调高雅,不是声嘶力竭地哭着喊着表白,而是沉郁到心里的默契,这种默契,我个人认为,很少有女人能做到,还是男人与男人之间能水到渠成。
还要赞一下作者的文笔功力。
我揣测作者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何以见得?因为他对情欲场景的描写很干净,很自律,却很撩人。写成色情文很容易,作者摒弃了,他写得很唯美,又撩人,就很难得。我喜欢他描写□□的方式,从容,柔缓,平淡,却充满了色彩感和场面感,动态如电影一般。即便是描写在战场上那段表白的戏,也毫不突兀,毫不令人生厌,只令人觉得胸闷,气短,欲哭无泪。虽然很短,但很精髓(作者聪明就在这里,该短的地方绝不啰嗦,否则就成央视剧般矫情了。)他用词讲究,自爱,绝没有一点下作的嫌疑,干净,纯净,连调情的词都符合人物的身份(双城第二部第十四章里,袁朗说,小混蛋,长本事了,要造反么?),温情,但绝不轻浮。
风趣,幽默,继承了原作之风格,上一秒还痛得要死,下一秒就能笑得阴霾全无。还是细节,那些可爱的,令人捧腹的细节!
情节的设置也是非常见功力的,从袁朗的失踪,到他的归来,其中的大起大落,那种绝望到成灰的绝望,伤心到笑起来的伤心,悲惨到平淡的悲惨,无不深深引导着读者的情绪,以至于到最后袁朗回来了,却没有及时告诉吴哲,那狠狠挥出的一拳,竟不仅仅是剧中人物所为,竟像是替自己也了了个心愿。
至于《双城记》第二部,我想作者是为了借袁朗和吴哲的外壳,来达到两个目的:一,意犹未尽,继续花痴。毕竟,这么高质量的大众情人,不是天天能碰到的,既然女的可以花痴,男的为什么不可以对他们流口水?所以他在第二部里的基调就比第一部要柔美温和,暖色调也多了许多。那些温婉家居的生活细节,那些荡人心脾的情欲过程,那些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无不使人心动(吴哲在袁朗家喝酒的那段,怎么看怎么像新姑爷头次上门图表现,呵呵,爆笑)。二,更加深刻地剖析同性恋的社会现象,营造出完美的同性恋爱情典范。同性恋的难题,无非两个:对家庭的愧疚隐瞒,对社会的回避抗争。写得很细腻,很深沉。
双城二里有很多情欲戏,都写得很唯美,绝不猥琐肮脏。很美!而穿插其中的军事方面的因素,又时刻紧扣了原作的主线,提醒着读者,这还是那个烂人和那个天之骄子的故事,不是别的人。不管作者是不是为了照顾原文的风格而去写军事方面的内容,他都成功了,因为他再次完美地塑造了氛围(又是这个词)。鬼魂中尉,地铁失散,想象一下,两个特种兵,相爱的特种兵,两个高大帅气、才华横溢、武功盖世的男人,在上海缠绵浪漫的故事,想象一下!
那喂吃螃蟹的旖旎场面,是不是让很多花痴都醉倒了?天晓得作者是怎么想到的,能把心跳180用在这个情节上,那样的甜蜜,温柔,每一个字都透着美好,真是功力十足啊。
也不是一味的甜蜜,比如地铁的失散,令人和吴哲一起沉郁到优柔伤感中去。我不知道作者是怎样有的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小事情,能感悟到那么多深刻的感触,我想一定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触觉(害怕失去,在人群中失散,蓦然回首时已无踪影,连最后一面都没有机会见到),读到这里,不自觉眼睛就湿润了,生命可不就是这样,不会时时让你准备好了,每件事情,每个时刻,都只有一次机会给你,错过了,便永不回头。还有这句----有时候越是拥挤的地方,越是独绝。我想象吴哲站在地铁的人流中茫然无措的样子,内心里波涛汹涌,淡然俊朗的外表在人潮中那么孤独地闪烁着,心,就抑制不住地疼起来!那一年离开北京的时候,在机场的人潮中,背后是某个人的目光,知道他在看自己,可是不敢回头,就是这样的感觉。还有袁朗的故事,在他平淡安详的讲述中,那些他曾经历的绝境历历在目,在别的人看来,这是离他们很遥远的故事,只是故事罢了,唯有吴哲能体会那是什么!所以,看到这里,我长呼一口气,彻底折服-----除了成全他们的爱,试问,什么样的女人,才能真正取代他们彼此之间的位置,才能那样深入骨髓地彼此了解,怜惜,心疼和刻骨地爱!两个彼此能托付生命的人,两个随时准备为对方去死的人,爱了,难道不应该在一起?那么这世上就没有应该在一起的人了!
还有与家人的“战争”,那种沉重的心债,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是无法体会的。作者特意安排了一个吴哲和他妈妈探讨同性恋问题的情节,是想告诉我们,即便开明如吴家,优秀如吴哲,碰到优秀如袁朗这样的人,他们面前,仍然是过不去的刀山火海,更遑论别的小虾米了。所以我对这段木秀于林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同情,充满了要为它仗义执言的江湖情怀,虽然任何现实中的人都不能从我的仗义中得到任何的好处。但是我写了,做了,或许就可以解掉一点身中的剧毒?希望如此。
第二章
从同性恋的文化社会现象来分析
看完这篇小说后,我第一段写下的话是:感情要煎熬才越发显得珍贵。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要藏着,掖着,一辈子不见光的爱情,那已经不仅仅是爱情了,那是需要勇气,毅力,智慧和情趣去维持的东西,需要跟自己和外界进行斗争去维持的东西,永远没有得到的一劳永逸,所以永远是绷着的,而能得到的东西,不管多艰难才得到的,都敌不过时间的摧残,得到了就容易转化成俗世的俗物。
在作者的续文中,营造出了很成功的氛围,基调就是:他们两个随时会死,随时都可能阴阳相隔或共同赴死,所以,他们感情充满了惨烈,悲壮,令人唏嘘。所以令人读来分外地心疼。尽管最后作者非常好心地用了一个类似于“王子和公主从此以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结局(三天后,吴哲正式被任命为副队长,统领信息组的全部事务,同时,作为A大队唯二的一名校官,顺理成章的从铁队手里A到了一间单人宿舍,并顺理成章的与袁朗的队长宿舍相邻。
一个月后,袁朗与吴哲,因为在禁毒任务中的突出表现,被授以个人二等功。
三年后,袁朗官升一级,成为上校,吴哲紧随其后,升做中校,对于这个必将会长期的局面,吴哲比较不平,袁大人相当满意。
当然谁也不知道,这两人的门锁都被A队锁神精心地改装过,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即使是砸门,也可以顶上好一阵。
你是我的镜子,我是你的镜子,我们彼此相映,双城对持。)可是在现实中,在中国这样的背景下,尤其是在军队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问题远没有解决,虽然只是虚幻的人物,可还是忍不住让我这样中毒颇深的花痴去替他们操心。所以,他们今后的路,必定走得更加颠簸惊险,荡气回肠。我无法想象在一次次的出征中,这两个人怎样互相抵持,期待,在不确定的生死面前怎样共赴,更无法想象他们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去面对,尤其是他们的亲人,战友和上级。他们拼命保护的人,最后被自己伤害得最深(父母,朋友),可是,从某个角度想,如果他们周围的这些人能想开点,能放弃传统狭隘的观念,而只从希望他们幸福的角度去想问题,那不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可惜啊,不知道在今天的中国,有多少人是可以坦然接受同性恋的,有多少人能接受跟自己不一样的东西。人们总是对跟自己不一样的东西充满了排斥抗拒,甚至仇恨。这才使得世上多了很多无谓的纷争!
袁朗其实开始是想放弃的,如同一般人一样走平常的路,他如果要这么做,一定也能做得到,而且做得很好,因为他是袁朗,他能完全控制自己的去向。所以才有他相亲的举动,可是天命不可违,那些女人都配不上他,不仅仅是头脑的差距,甚至连肤浅的表面的审美情趣都不达标,“腰不够细,腿不够长,肌肉不够精实”,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比较,就像有段时间,中国的很多白领女性狂迷一个选秀出来的女孩子一样,就是因为她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在本应该的对象身上没看到的东西,而这集中了两性双重优异品德的人,不拿来做偶像,不拿来做恋人,老天爷都不答应!
在双城二中,吴哲跟袁朗回家,躺在袁朗家的床上,吴哲说:“这是你的家,你的床,你家人给你做的被子。”于是他们用很温和的方式□□,有纪念意味的□□,满足自己永远得不到家人祝福的遗憾。还有看日出,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同性恋在今日的中国虽然不再是什么孤陋寡闻的事物,但也不是被大众坦然接受的东西,所以还是很地下,如吸血鬼一样不见阳光,哪怕是善良的吸血鬼(或者说,哪怕是完美的同性恋)!所以这里,吴哲想跟袁朗一起迎接日出的心愿,象征了同性恋的艰难历程。完美如袁朗吴哲,都走得这般无奈,艰难,何况其他的芸芸众生!所以,在双城二一开头,袁朗请假的情节中,作者用那样的方式让铁头明白他们的关系,真是很绝倒!可是我在心里想:现实中有铁路这样的领导来成全么?靠!
同性恋不是两个人的事情,甚至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但在今天的中国,却常常是个人独自在对抗全体,所以作者写道:这一个代价太大的旅程,这一路付出太多,抛弃太多,这不是一个靠一个人的坚定就可以走下去的旅程。幸亏有了一个如此出色的伴侣,抵消了很多的恐惧和犹疑,因此他们的爱情才那么令人想看下去,想看到一个好的结局,虽然明知道这是幻想,但还是想!
同性恋其实跟异性恋一样,最好的结局就是两情相悦,结成佳偶。所以最令人舒心的就是在双城里,这两个人终于满足了众花痴的心愿在一起了(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而且作者很慈悲地把结局写得很圆满(估计他要是不这么写会被众花痴给拍死)。
第三章
替同性恋一辩
套用作者的一句话,你的头脑吸引我的头脑,你的身体吸引我的身体,如果这还不算爱,那什么是爱情?
生死面前,什么都是浮尘!
有人把同性恋叫病态,我强烈鄙视持有这种思想的人!这真的只是一种感情、感觉的选择,就像男女关系中对女孩子的选择,有的人喜欢丰满的,有的人喜欢纤细的,而同性恋,只是喜欢了一个跟自己性别一样的人,这很正常。我认为在爱情关系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爱,如果有爱,那就是对的。绝不能说,异性恋就一定比同性恋高尚正常到哪里去,任何爱情,评判它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有幸福,忠诚和爱。
以前,看了好的文章,总幻想里面完美的男主人公会被自己碰上,也在心里写过续文,把自己幻想成女主角。唯有这一次,觉得自己是根本插不进去的一个角色,觉得在旁边看着他们相爱,相守,非常舒服,非常心动,非常柔软。作者能写到这个份上,我是很佩服了。若真的现实中有这么两个人,袁朗和吴哲,若真的这两个人坠入情网,试问有哪个女人自问有本事去他们中间横刀夺爱,我是自问没这个能力的。所以,还是放手吧!无论是朗粉还是哲粉,或者一般的突迷,放开掐架的手吧。说到底,这只是寄托了粉丝们幻想的一篇作品,既然你可以为袁朗安一个悍护姐姐,为吴哲配一个番西妹妹,那作者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完美的两人纠缠在一处?只要他能写得够美好,够超凡,够优雅,够震撼,是求之不得的事呢。突迷应该是最宽容,最有欣赏品味的,不是吗?
活着的人们总是有很多要求,对别人,对自己,可是附着在这要求之上的,往往都是对自己的束缚和苛求。我曾经对自己发过誓,绝不对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提建立在自己主观意愿上的希望,我对他们的希望永远都要基于这个目的:我希望他们快乐,幸福,这一生!不管我的孩子以后是做木匠还是当总统,不管我的爱人是当部长还是做平民,我只要他们能笑得坦然,活得坦荡!而在《双城记》里的袁朗和吴哲,正符合了我这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理想主义----纯粹的爱,纯粹的忠诚。
我在这里,只是讨论人物,只是评价作者的文笔才情带来的享受,坚决反对人身攻击,尤其反对那种偏狭的自以为是的道德优越感!
原本只是自己看了这文章,自己去花痴罢了。可是在网上看到一些评论,令我不忿,我的观点是,只要写得好,写得美感,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尽可以不喜欢,但不要诋毁、谩骂。而我想做的,也只是把这篇文章推荐给能看懂的人,能以一颗正常的,悲悯之心去看待所有事物的同道中人。我想,以我一个正常性取向的女性的角度,提出对这篇文章的赞美,相信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吧?不希望有人还没看完就骂变态,如果有人骂,我也挽好袖子准备还击。
第四章
不舍得结束
不知道在真实的世界中,有多少人能碰到像袁朗吴哲这样的恋人,坚强如斯,绝不放弃,即便是在正常的男女婚恋中,放弃,也成了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人们现在已经习惯为了一些东西而去放弃本该坚持的东西,比如:为了金钱,地位,利益去放弃爱情,友谊和良心。所以,袁朗在文中面对铁头时的坚持,尤其难能可贵。
也不知道在真实的世界中,有多少人能碰到如他们这样完美匹配的恋人,从精神到□□,即便是在正常的男女婚恋中,也有很多俗世的干扰吧,而他们却拥有世人罕见的内在和外表,却甘愿走最艰险的路程。这,或许是避免生活流于平庸的另一种极端方式吧!
一部突击,演绎出这么多续文,这么多电视剧之外的故事,这么多的爱恨情仇,这么多纷繁复杂的观点,对抗,交流,掐架,花痴,热闹非凡,也真可以说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奇迹了。
看了这篇文章,我不觉得自己的疼了,我替他们疼。尽管这是两个虚拟的人物,却耗尽了我此刻全部的怜惜和同情,还有爱。在黑暗中我对他们说,好好的,你们,要一直这样走下去,虽然未来很漫长艰难,但是,记着你们的誓言:诚恳地说谎,倔强地爱恋。你们会在一起,无论以何种方式,永远,直到时间的尽头,宇宙洪荒!
暂时结束。
2008年11月21日于蒙特利尔
我联系不上你,所以上周的演讲我放弃了用《双城》做资料。我希望得到你的首肯,以后可以跟学生用这个举例。
……(全显)
1
[2 回复]
[投诉]
原来感情是这么深沉而平淡,谢谢你,让我更深一步懂得了它。谢谢!
……(全显)
 
[回复]
[投诉]
哭了,哭的一塌糊涂
……(全显)
 
[回复]
[投诉]
喜欢
……(全显)
 
[回复]
[投诉]
昨天看了《红海行动》又刷了一遍《铭刻》,那些伟大的灵魂值得我们铭刻。
……(全显)
 
[回复]
[投诉]
一口气看完,一边看一边哭………天亮了,眼睛肿了
……(全显)
 
[回复]
[投诉]
小妖精,看我对你好吧,抱着地雷来看你,更新不杀!
……(全显)
 
[回复]
[投诉]
之前看的时候大晚上哭的要死要活,今天突然想到光是看到评论眼泪就下来了,总是会不自觉的带入陆臻和队长,不敢想象当初看麒麟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故事会怎么样
……(全显)
 
[1 回复]
[投诉]
1
2
3
尾页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23 19:19:36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