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有关哈里的肥皂穿越之旅》  第104章

网友:恋上东施的西施67% 打分:0 [2008-05-20 21:08:34]

既然有同学弄了个L爹的长评,我也弄个LV的长评来平行一下~是Christabel大人在哈爱论坛的的~
关于斯莱特林——Ever Love,Ever Green!
(注:本文由第一次看HP时对斯莱特林的感受谈起,以斯莱特林的继承人汤姆里德尔为主要线索,并完全从一个S院拥护者的角度展开叙述。不喜S院者请跳过)
:)
一 初识
最初喜欢上HP系列原因是电影。
会去看电影是因为当时的广告做得实在太红火。而后来的找书去看,可以说成是对电影的考证。
第一部的电影对当年的我还是有些吸引力的。当初看的感觉许多都淡忘了,却一直记得结尾处有极富戏剧性的一幕。那就是在颁发学院杯的时候,邓不利多居然能名正言顺地一分一分往格莱芬多身上加,硬是来了个乾坤大扭转。后来看书,也确是如此。不得不佩服罗琳夸张的喜剧天赋。
后来喜欢上了斯莱特林,仍对当初耿耿于怀。银绿转为金红的那一刻,周围的不少小孩居然跟着电影一起欢呼。果然是不懂得欣赏真正的美丽。
另外还有让我极不满意的,就是相信不少人都记得在前几部中作者是如何贬低S院。
但在看完1的片子后,却还是规规矩矩地等着电影的2。因此在看密室之前,对剧情还是一无所知。
在电影达到高潮之前,先插一点,那就是关于卢修斯。
“他身后的那个男人只能是他的父亲,也是那样苍白的尖脸,那样冷漠的灰眼睛。”
可以看出,罗琳在这一段是故意地轻描淡写。
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知,德拉科,是极像他的父亲的。
对德拉科的演员选角,应该鲜有人质疑。但对于卢修斯……
不得不说,电影是对我们想象的扼杀。
只有那一头白金色的长发,还符合我们对原著的想象。顺带说一句公道话,虽然在外表上有点差强,但演员的气质还是基本符合的。因此他也获得了一定支持。
如果说看书是因为情节的吸引,那看电影就要更强调一点画面的美感。
神奇的魔法世界场景,第一次看是有点不容忽视的魅力。但等到了第二部,那一点对我们想象力的激发就慢慢磨灭。更不用说到了现在,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角色是承担故事的载体。毋庸质疑,我们需要一个欣赏的角色。需要一个能让我们掘弃这个故事的种种不足而继续喜爱它的理由。
三个主角,都还只是小毛孩。赫敏的大板牙、罗恩的呆头呆脑,只有哈利,在当时还有一点点可爱。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那点能博取我们对他某些错误的原谅的稚嫩渐渐磨灭,他已不复是罗琳最初心中那个黑发瘦弱的小男孩了。
邓不利多老头,据说是模仿刚多尔夫。不过谁让罗琳的著作赶在了这个时候与世纪魔幻经典的好莱坞巨制撞了车。这种装扮,在这个时代已无法引起我们的新奇。
海格,他的庞大身躯却无法夺人眼球,只是又一次证明了罗琳的恶趣味。
其他的那些教授,演技还算成熟,但只是辅佐情节而已,远达不到让我们喜欢的程度。
斯内普,虽然也拥有大批的支持者,也算是为S院争了光,但估计支持他的理由都不会是因为他的英俊吧。
长久以来一直坚持着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如果斯莱特林都没有从外表到气质都让人称羡的角色,那其他的三个学院,就更不用抱任何希望了。
好在,后来的事实证明,S院的确很出色。但在密室之前,对这一点的印象却只有一个德拉科。再加上一个在电影里不尽人意的卢修斯。
克拉布和高尔自然可以忽略(如果他们的体形允许-_-b)。
于是我们需要一个人。一个真正从外表到内心都最切合萨拉查·斯莱特林的角色。
在这一点上,德拉科略嫌稚嫩。毕竟还是个孩子,虽然支持者众多,但对斯莱特林的诠释还不甚彻底。
于是当幽深昏暗的密室里,那个高个黑发男孩懒懒的靠在石柱上,背景是巨大冰冷的雕像,以及弥漫着绿盈盈神秘氤氲的石廊……
什么霍格沃茨,什么格莱芬多,全都从视野里消失。有的只是斯莱特林千百年来都不为人发现的沉睡已久的力量。
当时确实是对斯莱特林以及那个黑发Head Boy的一见钟情。
二 了解
如果说一见钟情靠的是感官的吸引力,深爱则是了解后的产物。
我不否定德拉科。
但是从那个密室里的黑发男孩身上,我才真正第一次读懂了什么是斯莱特林的气魄。
“‘她不会醒了。’一个声音轻轻地说。
‘哦,这可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他的微笑,他的漫不经心,他随意地把玩魔杖,耐心地回答问题,无动于衷对比着哈利的气急败坏,在我们的眼前形成强烈的反差。
我们欣赏这样的一个斯莱特林,在密室恢弘气势的映衬下。更重要的是,有哈利这样一个大陪衬!及至之后,里德尔说出他和哈利有一些奇特的相似处,有一点的不理解。
哪怕一样的黑发,哈利的只是承袭他父亲的风格,乱七八糟地翘着,毛忽忽的毫无美感。这样说来,像莉莉的红发倒说不定还会好些,正好配合了他毛躁鲁莽的性格!大笑。不过话说回来,还有谁比汤姆·里德尔更能将黑色演绎得如此纯粹?
哪怕黑魔王曾经不小心在哈利身上留下了自己的一些罕见天赋,可斯莱特林的优秀品质附加在哈利身上纯粹是浪费!
哪怕都是混血,都是孤儿,都是由麻瓜抚养长大……一个完全依靠了自己的力量,一个只是为了自己都不曾记得的事出名。
至于说他们甚至长得也有几分想象,就算是事实,但里德尔那份看了让人赏心悦目的气度,也昭示着G院与S院永恒的差距。
在故事的最后再将悬念铺开,解释所有的事,这是罗琳的风格。但这次不同于邓不利多以往只适合于做背景声音的陈词滥调,听着他的娓娓道来,仿佛更添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他不在乎坦陈,因为料定眼前这个人没有还手之力。于是展现给我们志在必得的骄傲。
很容易折服于不着痕迹的强势,再次对比了哈利愚蠢的冲动。从此理解了格莱芬多只代表莽撞的勇气和英雄主义,却只有斯莱特林才具备那样的魄力。
当“Tom Mavolo Riddle”慢慢变成“I am Lord Voldemort”时,不禁为罗琳这个巧妙的设计会心一笑。或许这也可以与他的姓“Riddle”的本意联系到一起。他本身就是一个谜,及至在第六部中,邓不利多也只是在从外部揣测他而已。
“哈利的脑子似乎僵住了。他木木地望着里德尔,就是这个人,曾经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长大成人后居然杀死了哈利的父母,还有那么多其他的人……”
不用说是才刚涉足魔法世界的哈利,“很少有人知道伏地魔以前曾叫汤姆·里德尔。”同样在哈6中我们也看到,外人对他的经历极难揣摩。这也证明了为什么黑魔王只有一个。
但是此刻眼前的,却只是那个黑发男孩而已。于是想到,那个日后将震惊整个魔法世界甚至波及麻瓜首相的人,在那个年代,只是一个惹人喜爱的Head Boy、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品学兼优的天才(从后来的事实看当初人们这样的认识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他甚至做过邓不利多的学生!
我不同意在他成为伏地魔后,就完全不复是当年那个里德尔的这种说法。
“Voldemort is my past,present and future。”
过去、现在、未来,里德尔、伏地魔、斯莱特林,这些,都一并结合在他身上,在密室里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斯莱特林的继承人。
也是因为这个身份,有人就他的血统及萨拉查·斯莱特林的纯血论提出质疑。很有点难以解释的味道。但我只能说,既然那么多纯血论的古老家族最终都拜倒在他的脚下,只能进一步证实了他的能力。他的强势。让人无法再去顾及一些小小的不合适。
也许是过去的汤姆·里德尔让后来的伏地魔更容易令人理解,又或许是他后来的辉煌让当年的斯莱特林头儿更具魅力……总之,在密室里的那个斯莱特林继承人,让我这个斯莱特林拥护者无法挑剔。
三 风度
其实,在密室之前,还有关于汤姆·里德尔的一段戏。
那就是在日记本里,迪佩特的办公室中,汤姆敲门进来。
他的优雅,他的礼貌,他的掩饰,他显示出的对校长的尊重,以及,在意外情况下他冷静的思考和顺理成章的嫁祸。
一切都那么自然不做作。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说法。
密室里的汤姆,是面对真实自我的狂放。
孤儿院里的汤姆,是排斥外界而不友好。
拥护者面前的汤姆,是毫无疑问强势的领袖。
学校众人眼中的汤姆,是风度翩翩潇洒的优等生。
印象中学生时代的他,始终是那样得体,蕴涵具有压倒性但又收敛得温柔平和的气度。举手投足间,仿佛与生俱来般的自如与优雅。
很明显,在邓不利多面前第一次不经意地流露后,汤姆谨慎地注意到了克制。在那个虚伪卑劣的社会中,他聪明地选择了内敛。
没有人知道他是杂种;没有人知道他被抛弃的事实;没有人知道,他的母亲是在什么样的境况下死去;没有人知道,他偷窃,并担负着孤儿院里所有人的怀疑。
他掩盖所有灰暗的过去。
就连他光辉的身份,斯莱特林的继承人,也被他悄悄地隐藏了。
只留下他愿意展现给外人的一面。甚至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性格。
“几乎没有一个人把伏地魔同曾在这里念书的那个聪明、英俊的男生学生会主席联系起来。”
不得不说他这样做是明智的,并且极富斯莱特林式的精明。在一切未成之前,最好的做法还是这种恰倒好处的内敛。既标明了他的鹤立鸡群,这种特别又不致招致别人的怀疑。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当所有人还都在忙碌着为这个难得一遇的优秀学生物色最好的工作的时候,他早已成为了伏地魔了。
这一切,得益于他为自己维护了七年的内敛的风度。
四 才华
无论多么英俊、多么儒雅,才华还是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
在书中,我们不难看出罗琳在强调里德尔的英俊与优雅的同时,并没有因此而削弱他的才华横溢所造成的影响。
《密室》的最后,邓不利多仔细凝视着日记本的残骸,
“‘真了不起,’他轻声地说,‘不用说,他大概可以说是霍格沃茨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学生。’”
第六部揭示了邓不利多当时惊叹是因为日记本的真实用途——魂器。七个灵魂碎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也不会再有来者。而这无疑需要极高的才华和丰富的魔法知识做基础。
尽管这部以哈利的视角叙述的小说没有就这一点给我们更多具体的实例,同人文还是创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记得看过的两篇同人中,对汤姆·里德尔的描写俱是天赋极高,对魔法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远胜于“万事通”赫敏·格兰杰。这很符合我们对原著的理解。
我们理解的里德尔,门门功课得第一对他而言只是不费吹灰之力。而他追求的更深远的境界,也已达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他都是理所当然的优秀。
罗恩带着哈利和赫敏去看奖品陈列室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们在一枚旧的优秀品德奖章和一份昔日的男生学生会主席名单上,都发现了里德尔的名字。
‘听起来他很像珀西,’罗恩说着,厌恶地皱起了鼻子,‘级长,男生学生会主席——也许还是门门功课得第一。’
‘听你说话的口气,似乎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赫敏以一种略微受到伤害的声音说。”
不过里德尔的“门门功课得第一”又不同于赫敏。
后者是靠书本,以及一些小聪明。这是拉文克劳的品质。
而在他身上体现的,才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才华。
拉文克劳沿袭前人睿智的产物,斯莱特林则开创让世人惊叹的先例。
创造性的才华远比那些为前人添砖加瓦的修葺更能成为魔法史上是里程碑。
将拉文克劳的睿智转化为左右逢源的精明,在格莱芬多的勇敢中增添了明哲保身的前提,掘弃赫奇帕奇的认真刻苦,转化为一种对达到目的的执着。
这就是斯莱特林。
不禁又想到哈利(这家伙,做主角还不如干脆当个反面教材,怀疑以他为主线的HP系列风靡必将误导众多花朵的成长,大笑),同样是由麻瓜抚养长大,同样的之前从未涉及魔法,却只面对学校课程便已无法应付。
想到一个对里德尔而言也许简单到无师自通的飞来咒,在哈利却不得不拿火龙来作威胁,不禁失笑。
差距,横亘在他们——同一预言中的两个人之间,尚在年少时期就已体现得如此明显。
汤姆·里德尔惊人的才华,连同他的风度,一同成为了他招致万千宠爱的重要理由。
五 力量
作为男人,或是这世上任何一种雄性生物,力量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很赞成曾听过的那样一句话:“邪恶的力量有时更让人感到安心。”无法否认,黑魔王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让人为之叹服。
如果没有他之后的事迹证明他的力量,他永远都只是那个兼具才华与气度的优秀青年而已。
但他不是。
他强大到了不用再回避旁人的指点,因为从那以后这个名字无人再敢提起。
当哈利无意说出“伏地魔”这个词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作者刻意营造的气氛:或惊惧、或紧张、或失措、或茫然......
当他在第四部中真正意义上的出场,随意中桀骜冷峻的态度,懒散语调中不容忽视的危险气息,以及在电影中,那双狂放的眼睛。
就是那双眼睛,蕴涵了无形的威压,一时间莫说冻结了空气,连时间也为之凝滞。
看到电影的时候,同看的忽然有人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如果说让三强争霸赛发生在里德尔那个年代……”
愣了一下。
然后开始遐想。
如果说三强争霸赛果真在那个时代的霍格沃茨,我想当年的伏地魔大人一定会当之无愧成为代表学校的参赛者。如果年龄允许,他也会乐意得到三强杯——记载着他的成功。
那样的话......
很赞成这个观点:如果说霍格沃茨有什么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不是它的创始人多么伟大,那是过去的事早已埋没;不是它的历史悠久,欧洲还有另两所学校与之相提并论;更不是它拥有哈利·波特——那个著名的幸运男孩(大笑)……
要说最敬佩霍格沃茨的一点,是它曾培养出汤姆·里德尔那样的学生。
曾有过对霍格沃茨的勇士不是一个斯莱特林的遗憾。尽管这样有很容易解释得通的道理:
塞德里克(霍格沃茨),代表赫奇帕奇
哈利·波特(霍格沃茨),代表格莱芬多
芙蓉·德拉库尔,布司巴顿——代表拉文克劳
克鲁姆,德姆斯特朗——代表斯莱特林
这哪里是三强争霸赛,根本就是一场四院间的争斗。至于之后霍格沃茨戏剧性的并列第一,则是儿童读物有些牵强的夸张色彩了。
想象学生时代的伏地魔,要是能代表斯莱特林参赛……
罗琳曾在选出勇士后对他们各自进行了描写。写到哈利,似乎特别地与勇士这个称号不配。失笑。假设如果汤姆·里德尔参赛,站在他身边,其他选手又只能是陪衬。甚至,让人联想到当布司巴顿的美女积极地向他搭讪的时候……打住,再想下去,就会严重地与本题无关了。
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相信:那一定会是一场斯莱特林的完胜!
毕竟,有谁能匹敌那样的力量?
六 蛊惑
蛇向来是诱惑的象征。
在伊甸园里对夏娃的鼓动,使人类第一次堕落。
以蛇为象征的斯莱特林,神秘的绿、诡异的银,同样交替闪耀出深沉的魅惑。
“不是我自己吹嘘,哈利,我一向能够随心所欲地把人迷惑住。”
在密室里,里德尔第一次向哈利坦陈。
可惜反应奇慢如哈利,在第五部中还是摆着尾巴乖乖跑去上了钩,最终导致布莱克家族最后一个人的覆灭。
抛开一些理性的东西,还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例子能证明斯莱特林如蛇般狡猾的蛊惑。
一是面对自己的支持者。
伏地魔,将一批人牢牢笼络在自己身边。其中不乏痴狂如贝拉特里克斯、执着如小巴蒂·克劳奇。
小克劳奇,十年如一日,和伏地魔一样耐心等待,当受到召唤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在电影里,从他眼中可以看出疯狂的执着。
当贝拉特里克斯被摄魂怪抓住胳膊,她依然抬头喊:“黑魔王还会回来的,克劳奇!把我们扔进阿兹卡班吧,我们等着!”
一直对她有点敬佩。不为别的,就为她在时局扭转之时依然如此镇定自信并震慑全场的勇气。
想她也许在之后的许多年中都无法叫得那么响亮。如果她死在阿兹卡班,那她为人牢记的最后一句话,将昭示着她对信仰的忠诚。
能得到这样的忠诚,不能不说是一种蛊惑。
还有一个就比较搞笑了。简直明显地含着罗琳刻意恶搞的意味(连原著都如此,难怪现在的同人文一篇比一篇更有趣到恐怖)!
那就是在哈6中,那个老女巫赫普兹巴·史密斯。
很不舒服提这一段。当时简直是笑到岔气,也深深佩服伏地魔大人的魅力无穷(笑)。
虽说除交代两个魂器的来源外就是毫无必要的恶搞,但不论是从里德尔的表现,还是赫普兹巴的扭捏作态,都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斯莱特林的魅力!
在看这一段的时候,一个朋友作了一句评论:
“照原著看,里德尔并没有做什么。其实他也不需要做什么,只要静静地站在那里,彬彬有礼地微笑,自会有赫普兹巴那样的花痴乖乖缴械投降。”
笑。的确,他有天生的魅力。
他的玫瑰、他机械的微笑、他恰逢其度的应答……让人无法不觉得他无须刻意做作,本身就具备了相当的吸引力。
简直就是蛊惑!
七 生死
终于提到了这个问题:永生。
据说,除了神,可以获得永生的只有两类。
首先是逐渐被人奉为神话的精灵。他们的永生,是对他们与生俱来的恩赐,纯洁而自然,蕴涵生命的本质。
但是,History became legend,legend became myth。那种不会因时间的消磨岁月的侵蚀逐渐暗淡但却久被遗忘的空灵与美好,恐怕只存在于最原始的单纯吧。那是相隔久远的美丽,遥远不可及。
再就是吸血鬼。
不同于精灵,他们的永生,并非生命力的自然体现,只是一种漫无目的有如行尸走肉的延续。在他们身上,生命早已演变成了一种折磨。
无法评论伏地魔对于永生的追求。罗琳在其中的解释实在是太模糊。
所能理解的,是死亡对于一切的毁灭。
哪怕是王者,如果不能征服死亡,最后依然还是避免不了悲哀和无奈。
试想一下,如果黑魔王无人能敌,却最终经不住岁月和时间的侵蚀而自行消亡,那一定仍会被魔法界当作历史淡忘。
聪明如他,一定早已想到。
又很佩服他所选的方式。
在魔法的年代,永生对人类并非无法企及。尼可·勒梅做到了!
里德尔完全可以去偷魔法石。这对于他简直易如反掌,连奇洛都能做到。
但他没有。
他采用了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方式。他的灵魂碎片。
魔法石是勒梅制造的。拥有时便能长生不老,一旦失去,依然抵挡不住死亡。
而七个魂器,则只为黑魔王所有。
从一个孤儿走到今天,自始至终依靠自己,无虚别人的帮助。
斯莱特林的骄傲,斯莱特林征服一切的野心,在他身上得到了彻底的诠释。
不管罗琳接下来会给我们一个怎样的解释,就算是邪不压正,斯莱特林最终只能是一个反面教材,但至少我们已发现了它的辉煌与美丽、野心与骄傲。
这样的爱,就够了吧。
Ever Love,Ever Green!
作者回复:
亲~真的将S院的优雅与美丽都为之绽放v
大爱哪!我必须说~(心)
S学院爱好者绝对要看~分析的太精辟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1-24 19:04:1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