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网王同人——我是不二的式神?!》  第56章

网友:蜗牛酒 打分:1 [2008-05-25 22:00:34]

  收下此文,到此评孵出来,较之手上的其他文和评而言,时间不长不短。酒儿身后一屁股债,不过既然有灵感,就先写这篇的砖评。
  最早决定先写此文砖评,是想与作者讨论同人文一个普遍存在的读者群的问题。我常常问作者,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作品的读者群是哪一类人?最常听到的答案就是,没想过,或是希望所有人都能看。
而目前网络文学中的同人文,其读者群却大多集中在看过源头作品的粉丝们。如果一部作品,作者的最先定位就是如此,那没有任何问题。但大多数的作者都迫切地希望拥有人数更多,范围更广的读者群。
结果却是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作者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作者,只觉得自己知道的,读者也会知道,或者说是应该知道,而不知道就不是读者。这从一定程度上,就自己局限了自己的读者群。
  双面美人鱼的《网王同人——我是不二的式神?!》是很典型的此类文章之一。酒儿曾经反复读了很多遍,才终于明白过来,什么叫做“式神”。也是反复阅读两三遍,才理解过来,为啥女主会穿越。虽说穿越本身就是件很奇特的事,你可以把它设置为一种神秘力量,但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说明。最笨的办法是加注解。这一方法我并不赞成,不仅仅是偷懒的问题,而是搞得不伦不类,论文非论文,小说非小说。最好的办法是将解释融入到叙事中去,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读出来。
  个人觉得小说首要的前提便是让人看得懂。有些作者说自己的作品,悬念比较多,很多人反应看不懂,然后劝大家耐心点,看到后面就会明白。我很想问,第一,你的读者们会等多久?能等多久?第二,你无法说是读者的理解能力有问题,那么只能得出结论,是作者的表达能力有问题。同样的,同人文小说写得人看不懂,不是读者的问题,而是作者的问题。
  《网王同人——我是不二的式神?!》的作者都并未把自己的小说,当作一部完整的单行本作品来书写。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所有的读者都该知道“式神”是什么意思,而其实这个词汇就连中国的词典中都无法找到,也并不属于什么2007年流行词汇。
  如果说同人文只是依附在原作品上的寄生虫,那么终究只是寄生虫,当脱离了原著,便无法生存。而我们都知道寄生虫,是多么多么得令人厌恶。作为寄生虫,你的作品不仅永远没办法超越原著,你的续写,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是在破坏原著。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续写会反而引来被划定为读者群里的人的反感和漫骂。
  同人小说,首先还是一部小说。寄生虫一类的先撇开不谈,只说单本能成立的作品。一部小说首先要人看得懂,然后读者才有希望入戏。假使读者根本读不懂作者在写些什么,那又如何让读者感同身受呢?
  《金瓶梅》是写在《水浒传》之后的,笑笑生并不因为施耐庵的《水浒》中有武松、武大郎和潘金莲,而忽略了去介绍和渲染武松等人物的背景。这使得没有看过《水浒》的人,也能看得懂《金瓶梅》。当然《水浒》也是从《宣和遗事》等各处收集了各类的人物原型,这些人物不可说是施老一人独创的,但他文中所刻画出来的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却可以说是他的版权所有。若施老因有了本《宣和遗事》在前,而忽略了人物形象的重塑,那《水浒》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个长得很肥很肥的巨型寄生虫,而如今的四大名著估计也就没有《水浒》的位置。
  另外《网王同人——我是不二的式神?!》还有个显著突出的问题,即叙事视角的切换。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内外视角和人物内视角之间的切换跳跃性太强,速度快,却又不流畅,这也是导致读者看不懂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
  例如以下这段:
  笑眯眯妇人仍是笑眯眯,却疑惑得问着自己的儿子,“周助,这位是?”这可爱的女孩子为什么在儿子的怀里呢?难道是不二的小女朋友!!虽然不二今年才十二岁是早了点,可是,也许,自己应该给美国的爸爸打个电话沟通一下这方面的问题。这应该不算是小事了吧!!
  “阿姨,您好!”深深鞠躬。
  “我是越前雨光,跟不二同学是同班同学。我们参加了同一个社团的活动,我们正在秘密排练一个节目,但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所以我们就商量让阿姨看一下,帮我们修正一下。看这个节目到底怎么样,能不能让观众们接受,得到好评。”喘口大气。
  “可是,刚才来到这里的时候,不二同学有些紧张,我也很紧张,就想说在这里再练习一下再进去的。然后,就是阿姨您看到的那个样子了。阿姨您千万不要误会!”这样解释应该就没有问题了吧!雨光真是太佩服自己了,赞自己一下。自己怎么能这么聪明,这么能干呢!哈哈哈哈,给不二一个你放心吧,我会搞定的眼神。
  不二默默的微笑,这个借口是不错,也亏她那样的脑子能想得出来。不过,后面的话就太多余了,反而让人怀疑。
  不二妈妈立刻轻声笑道:“哪里?我怎么会误会!周助的同学来家里表演节目给我看,我高兴都来不及呢!来来来,快进来!”这个小姑娘真机灵,瞧她跟周助俩眉目传情,我就知道,算了,人家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呢!我可不能去破坏这美好的初恋情怀,想当年,呵呵呵!!!
————————————————————————————————————————————
  第一段从不二的母亲进屋问话,到其内心独白。第二段和第三段却连是谁说的话都没提到,看到第四段明白过来,这三段都是雨光在说,然后是进入到雨光的内心独白。第五段则是不二的行为描写,再是进入到不二的内心独白。第六段再是回到不二母亲的话语和内心独白。
  很简短的一个场景,作者三个人的视角都选了。不仅仅是在三人的视野中跳跃,而且内视角和外视角也都有。整个感觉上就是从一个人的脑子里跳到另一个人的脑子里,而且速度比跳蚤还快。
  不仅场景的视角有问题,而且单句一样让人难以读懂。单拆这一句吧,“不二默默的微笑,这个借口是不错,也亏她那样的脑子能想得出来。不过,后面的话就太多余了,反而让人怀疑。”——“不二默默的微笑”这半句是不二的行为,接着半句,就直接进入不二的大脑,甚至连过渡的词语都没有。
若是改成“不二默默地微笑。心里暗暗赞到,这个借口是不错,也亏她那样的脑子能想得出来。不过,后面的话就太多余了,反而让人怀疑。”,不知道作者是否会觉得更通畅一些?文中类似的句子很多。
一般而言,一个场景最好只选择一个主要的人物视野。所有东西都可以从这个人物的眼里看出去。比如林黛玉初到贾府,作者就是选择林黛玉这个视野去看贾府的环境、贾府上上下下的人物。
  过度地切换,只会让读者迷茫。
  小说首先要让人读懂,然后才有可能让读者入戏,感同身受。假使作者认为自己的作品只是寄生虫就行,那就请忽略酒儿今日所言。谢谢!
  作者请再接再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0 03:19:2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