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乱花》  第16章

网友:书评组——白痴娃娃 打分:2 [2003-12-04 18:30:25]

胡乱评花

呵呵,偶是原创筛选委员会的白痴娃娃,呵呵~~~~

萧莞的乱花,无异以从蕾幻为了花,散出沁人的芬芳。而在我,却依然只是胡言乱语自以为是的指指点点。
                                             ------------题记
她的书名便以让人回味无穷。
乱花,可指乱世之花。书中女子无数,个个堪称乱世之花。
乱花,亦有诗为典,"乱花渐遇迷人眼",故事确实纷繁迭乱,转折连连,引猜测无数。
更妙的是,诗中所写之地就是故事主要情节展开的舞台,杭州。
向来觉得,写书,起名是个难点,光从这方面看,萧莞的功力已足见一斑。
我是一个很随便的人。所以但凡历史政治太过正经的东西对我而言只是昔日考试的内容,考完便都原原本本还给了书本。而并不太被证实的野史戏说却在脑中根深蒂固。
所以书中若是依附着历史背景,会让津津有味,且毫无因找出硬伤而觉得乏味的困挠。
故事开端,便草草的让婉如嫁给了原。
或许因为最近一直在找书写书评,所以只看了起首的语句,便以决定了为此书写书评,才会让我在看书途中一直进行着自己的主观臆断,这在我,以前是不会的。
当时看见婚礼的落实时,心中便不由有了些隐患,这么快就结婚,后面如何掰?
萧却轻轻松松了化解了我的隐患。
就象她给书中原所著的乱花所写的语句一样,海上有了风暴,我们又如何平静。
乱世,无序的时代。没有经历过,实在很难去清晰的了解在那个时代生存是怎样的心情。只能从一个个的故事中去猜测。
婚姻的开始都是幸福的。
在原温煦的笑容里,婉如的眼里该是盈盈的情意,只微微弯弯眼,便要溢出一般。
然后,2个人的世界,多了另一个女子的名字。
江燕秋,这3个字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却如一个地雷,我们永远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爆炸,会毁了眼前这表面的平静。
原开始象所有有了外心的男人一样,开始躲避,开始迟归,开始把脊梁留给婉如。
不问,不想。女子隐忍即便在现代被一次次的批判为陈旧,却依然会让我心颤,即便不是爱,在另外的领域,中国女子,甚至世界女子,所能承担的,只怕是男人无法想象的。
该来的总还是会来的。
没有争吵和摔砸,只是一句告知,我欲另娶卿且去。

故事幕景一拉,天与地都不一样。不在是暖风熏的游人醉的杭州,到了欹乃一声山水绿的余姚。
这里不再有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只有一个封建大家长。
说实话,婉如的身世和我猜测的出入很大。当时知道她回说日语,我甚至以为她有可能与李香兰的身世差不多。又一次失误。惭愧。
虽然当初是婉如主动弃离。受伤时,唯一想到的,却也只有家。倦鸟归巢,古人的语言,向来简洁的只有在自己经历之后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但,这样一个小小城镇,也并不是桃花源。甚至更早,便以让日月换新天了。
婉如的昔日离开,并不是家庭的冲突,而是民族的冲突,不能接受父亲这样的妥协。
余姚是平静的。
酥糯的乡音,衣物上有暖暖的阳光气味。
谁做皇上其实关心的人并不多。他们只需要有安稳的生活。
很平常的心愿,却一直在被有志之士批评着愚昧未开化。
民族。到底是怎样生成的。
国家,又是怎样形成的。
民族冲突,不能忍受其他民族插手自己的事。
那么,当我们汉人凌迟在其他民族之上的时候,有强烈民族意识的人有没有为其他民族想过呢。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这样一个比较生涩的问题只是刚才脑中忽然闪过的念头。
总之,毫无疑问的,婉如那段时间是平静的。
我甚至可以看见她站在桥上在阳光下微微眯着眼,轻轻抬手将一缕不安分的头发塞回耳后。


还是因为小妹的原因,要回杭州,那个承载她最甜蜜时光和最辛酸回忆的城市。
原本以为愈合的伤疤忽然又迸出了血。
只想尽快完事,却还是听到了让她难以置信的消息。原在监狱,且杀了胡。
下面的评说便只是我的臆断了。萧巧妙暧昧的只述其事,不议其实。
原因为与所谓的上流过于接近而一直被唾骂为汉奸,现在却在日本人的监狱中,而且还杀了亲日的人。
我所以为的解释,这一切只是原的一个计划。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的教育不能说不成功,最容易被外来事件闹的义愤填膺的,永远都是读书人。
所以和日本人接近,所以不愿意连累婉如,所以,他只有先国而后家。
终于,还是忍不住去了监狱。
看见不成人形的原,婉如还是痛了,即便他曾经伤她伤的与杀她无异。
原的眼也亮了,却还是忆起不该牵连,只有冷言冷语。
再度受伤的婉如转身欲去。
又一次转身,又一次离开,又一次要放了此生最爱。终于压不下心中惶恐伤痛激动,原拉住了婉如。
拉住的那一刻,他又清醒了。为了扑灭婉如最后的希望,他只能又一次伤害她。其实,她的每一次痛又和痛在他身上有什么区别?
婉如离去,原的嘴角露出最后的欣颜。
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画。白色圆舞曲里亚斯临终时最后的笑。

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英雄的脚上踩着无数的人头。
婉如的父亲也极有特色,他的那句:"我的妥协换来全余姚的人的命。"让我如酩醐罐顶。
每个人守护的东西不一样,但却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着自己所爱的珍宝。

故事的开端是婚姻,离婚是发展,而重逢就是高潮。
高潮之后,萧又一次展现她的情节的把握能力,故事戛然而止,只留下让人回味不尽的疑团和惆怅。

作为一个作品,乱花很完整。
但是如果从言情的角度去看,只怕就要劳烦萧给乱花续上圆满结局了。
比如,原是否给婉如留下了什么他死去后才该看的,却阴错阳差的提早到了婉如手上。
比如,婉如如何的营救原,不惜一切,甚至身体…………可能想法过于邪恶。。
比如,营救后婉如如何的自惭形愧,比如,原如何的追寻…………
确实很老套。可是如果要成书似乎是要团圆结局的。

呵呵。一家之言,只是闲人的胡说八道,权供诸位一笑吧。

下面这一段和书评无关。只是看的时候想到的。
我的一个舅公,黄浦军校与□□同期毕业。国民党。却还在上海那次救了□□。
□□的时候受难死去。
向所有那个时候为新中国付出生命的默默无闻的人致敬。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30 08:52:12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