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宠妃这职业》  第6章

网友:白衣少年 打分:0 [2018-05-07 06:47:45]

我很奇怪,为什么很多宫斗文,女人有了孩子才能升一级?甚至很多孩子都是高位妃子抱来抱去。事实上很多高位妃子都是有孩子的!像明朝只要生了孩子!哪怕你是宫女都能封妃!明明很多都是架空的,选妃制度都是清朝来,就是清朝,第一个孩子的母亲,分位绝对不会低!像那个和女主同级的都能因为宠爱升了,女主怀孕只是得待遇而已?还有太子妃刚刚新婚,又不是不能生,太子居然想让太子妃养儿子?这什么脑子?就是太子拎不清,皇帝皇后他们总不会拎不清把?太子妃居然那么在意太子的庶子?太子妃又不是喜欢太子!太子妃是世家出身,世家的庶子那都是当奴仆存在!只要太子妃有孩子,别管太子再喜欢其他,世家嫡庶分明,肯定是嫡子继位!所以太子妃把太子的孩子都搞死简直匪夷所思!想想唐朝的王爷都是一大堆的孩子,不受宠的,真的是连奴婢都不如,完全不明白太子妃为什么要这样做,损人不利已。

1  

[1楼] 网友:错落 [2018-05-14 17:48:43]

清朝像康熙第一个孩子的生母就没有晋升啊,的而且世家嫡子继承但太子肯定不一样啊,历史上有几个皇帝是皇后生的呢

1   [投诉]

[2楼] 网友:白衣少年 [2018-05-15 16:03:55]

很多都是嫡长子制度继位,人家不是嫡子继位,是皇后没生儿子,而历史上只要皇后有孩子,大多数都是嫡子继位,没有嫡子,那就是庶长子继位。除了清朝,其他那个朝代不是根据嫡长子制度继位的多?也是除了清朝,哪朝的妃子那么苦逼,升个等级都要慢慢熬?连生了孩子都没用!可以说清朝差不多把汉族种种制度都舍弃了!皇帝都能朝夕令改,还有什么不可以?我说的第一个孩子,说的是活的孩子!康熙长子的母亲,封号就不低?我感觉宫斗文,晋升的吝啬,就是清朝来的。庶子继位,争来争去,也是清朝!事实上在世家横行的朝代里,你的出身比你的才好更重要。晋朝为什么出了个傻皇帝?就是因为他是嫡长子,血统“尊贵”,所以哪怕是个傻子,也比其他人能继位。那种没有一定出身,都不肯和你说话的朝代,你想争都挣不起来。因为人家嫌弃你母族低贱,连理都不想理。除非你母亲给力,成为皇后,或者幸运的皇后没孩子,你是长子。根据嫡长子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上皇帝的,远远比非嫡非长的要多。

2   [投诉]

[3楼] 网友:云清 [2018-11-11 17:20:25]

虽然默认是嫡长子制度继位,但是历史上还真没有几个皇帝是皇后生的

2   [投诉]

[4楼] 网友:云清 [2018-11-11 18:37:26]

夏朝史料不多,商朝兄弟和儿子争位,直到商末才确定嫡长子继承制。西周全是嫡长子继承制,周幽王到是想改变来着,可惜失败了,那个时候,官爵合一,贵族或者官僚也都是嫡长子继承。东周开始,官僚贵族慢慢分开,官僚君主任命产生变多,君主的位子也不一定是嫡长子继承,战争时代找个傻瓜君主这是找死,当然嫡长子有才的话还是选嫡长子,也优先培养嫡长子。秦始皇没有立太子,秦二世而亡。西汉到是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但养成了一个习惯,立子先立其母,废太子连皇后一起废,事实上很多太子并不是一出生就是嫡子的,这就类似于今天的先上车后补票,要不要立为太子关键看自身、母亲是次要的。比如汉武帝,他之所以上位是因为他的性格才具让汉景帝满意,刘荣太听母亲话了,吕后让汉朝皇室刻骨铭心,和阿娇联姻之事锦上添花。东汉的后宫关键是要当上皇后,熬到皇帝死了,这个时候立庶子也好、立宗室子也好,关键是小皇帝年纪要小,这样太后才可以执政。西晋、东晋是世家执政,为了垄断权力,当然向西周学习,搞嫡长子继承制,事实上晋惠帝上位有不少大臣反对、还是靠他死去的老妈在他爹前的面子撑下来的、不是凭嫡长子身份撑下来的。而南北朝就不是那回事了,南朝原则上是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度,但从刘宋开始,寒门势力凭借军功兴起,世家虽然走向衰落但仍然控制大量人口土地,两者争斗得厉害,改朝换代频繁,可以凭嫡长子即位、但也要凭本事坐稳皇位。北朝北魏为了防止外戚,正儿八经立的皇后没一个生孩子,妃子生下的孩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妃子赐死被追封为皇后,孩子归保姆养,所以妃子怀孕后甚至偷偷打胎的。北魏灭亡后北朝政治动荡,做皇帝也是可以凭嫡长子即位、但也要凭本事坐稳皇位。兰陵王是北齐皇帝的叔叔,身为庶子,但因为军功被皇帝看成威胁,被杀。隋文帝没有庶子,但即位的是嫡次子,隋也二世而亡。唐朝安史之乱前,每一次皇位传承都伴随着动荡,唐太宗嫡次子即位,唐高宗嫡三子即位,武则天执政期间皇帝是傀儡、后来她自己夺了儿子皇位,唐玄宗身为庶子、势力超过嫡兄、即位。安史之乱后,唐朝渐渐藩镇割据,唐朝皇帝慢慢的连春秋的周天子都不如。宋朝儒家思想盛行,但说真的,宋朝的皇帝很多生不出儿子,都是过继宗室子的,生出儿子的也有不少是庶子即位,真没几个是嫡长子即位的。明朝到是严格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当时礼教特别严格,明中后期后,大臣们也喜欢用礼教对抗皇权,但很奇怪的是,只有明仁宗、明英宗、明武宗是嫡长子即位,其余的,要么没坐稳皇位,要么不是嫡子。
世家横行的朝代,我们中国只有南北朝,世家是垄断知识、进而集中土地人口、进而垄断文官参政途径的家族。商周不可靠,西周时期所有贵族大多姓姬要不就是姬家姻亲,没有后世的世家。东周时期,底层知识分子地位上升,他们坚决支持国君;汉朝皇权强大,即使是东汉,也是外戚和宦官专权,他们是皇权的延申,这个时候,世家刚刚萌芽。隋唐时,世家渐渐没落,再也没有南北朝时候的嚣张。
嫡长子继承制时儒家沿袭自西周的理念,并不一定是世家的理念。事实上,世家女子进宫的话,彼此争斗为了皇后和太子位,是常有的事情。有机会夺嫡的话,世家子不会放过。世家庶子低下,但不是当奴仆存在的,法律上他们身份随父,只要父亲肯认,只是世家庶子参政起点和所获政治资源肯定不如嫡子。
事实上,世家看不起的不是嫡庶,而是出生阶级,在世家看来,世家嫡子高于世家庶子高于寒门嫡子高于寒门庶子高于平民高于奴隶。南北朝时,有一个姓王的世家子当场给太后的弟弟难堪。
当然,在世家垄断政治时候,妃嫔想要上位凭借的时父兄的影响力,而不是皇帝的宠爱和生孩子。世家政治衰落后,妃嫔想上位才靠皇帝的心意和生孩子了。
总而言之,西周时嫡长子即位是明规则,之后则成了潜规则了,对于皇子们来讲,只要够强是能打破潜规则的。
而清朝,他基础盘是满蒙贵族,而不是有嫡长子情节的汉族地主,后来有了秘密立储,对于清朝皇子来说,拼的是皇帝的欢心。
汉朝的皇后还是会担心庶子的,汉景帝原配被废理由无子。晋朝皇后也是比较担心的,有些庶子的母家也是世家,也有实力。南朝担心也没有,儿子没实力大家一起玩完。北朝的大多数皇后担心生了儿子被杀,当然,庶子一般也轮不上他们来抚养。隋朝的皇后不用担心,基本没庶子。唐朝的前几位皇后要么娘家有实力要么本人有实力,安史之乱后很多唐朝的皇帝不立皇后,有时候皇帝本人都担心被宦官弄死皇后没必要担心庶子。宋朝儒家影响力上升,皇后无子也不要被废,宋朝的皇帝大部分生育能力不好,皇后担心的是皇帝无子老来无依,对她们来说,多个庶子多个保险。元朝留有大量奴隶制残余,比较讲究皇子的母亲出生,就像西周。明朝盛行儒家思想,嫡长子继承虽然不是明规则,但后期不少大臣以此对抗皇权,皇权说是加强但实际上有所衰落,但是对于皇后来说,庶子和嫡子是两码事,庶长子一旦得立为太子,那么之后再生的嫡子也很少能撼动,礼法上庶子要尊重孝顺嫡母但贴心的少。清朝进关后推行程朱理学,皇后只有一位被废,但上位的是嫡子还是庶子对皇后而言肯定不同。

1   [投诉]

[5楼] 网友:白衣少年 [2019-01-15 06:10:53]

你也知道是朝廷混乱的时候!有些皇帝不是不想立嫡子关键的是他们没嫡子!你可以看看,哪怕是皇权争夺混乱的时候,最开始思考的还是嫡子继位。北魏那是因为皇后根本不可能生孩子!他们立的是长子制!可就算如此还是符合嫡长子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那个长就是庶长子。刘荣那个,刘荣最开始难道不是皇后无子,才立了他?虽然被废,可是汉武帝上位,他母亲也是先封为皇后,你别说他这样不是嫡子!要是他母亲不是皇后,他地位没那么稳。我也没说,嫡长子就一定活到登基,可是哪怕再有能力的庶子,朝臣提议立为太子的,都先是嫡子!没嫡子就是长子。你可以在查查,别说他们会不会忌惮庶子,反正他们成为太子的机会,比庶子高很多!嫡长子制度不是说一定是嫡子,皇后生不出孩子,立个鬼嫡子!也可以立庶长子!庶长子在没有嫡子的时候,就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被废被杀是一回事,但是他们多数都被封为太子过。

    [投诉]

[6楼] 网友:轻轻 [2019-01-31 20:52:54]

注意,2楼3楼没有否认嫡长优先。但从战国开始,嫡长制已是潜规则而不是明规则了。而且刘彻上位不是因为他是嫡子,而是为了让他上位让他变成嫡子。注意这个区别。

    [投诉]

[7楼] 网友:吃瓜 [2019-01-31 21:29:09]

从西周开始,盛行“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地位微贱者想上位,没孩子不可能的。当然,在西周,也不存在因为生了孩子就一步登天的情况,即使正夫人生不了,还有她的妹妹侄女,那时候是婚姻是媵婚制。在西周,嫡长子继承制是明规则,写入宪法的。哪怕到了战国初期,想要撼动嫡长子继承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直到春秋时期,女子参政也是正常的,尽管周武王批评商人用女子为官但他自己还不是有女大臣。直到孔子,才把女子参政与朝政败坏道德败坏联系在一起(孔子与南子)。
从西汉开始,出现了因为生孩子而扶摇直上的(吕后不算,人家一开始就是正妻,而且当年老刘家是夫妻店)从汉景帝开始,有子的妃嫔对皇后有了威胁,别说人家薄皇后一开始就不能生。
西晋其实可以没有傻皇帝的,相当多的大臣支持废掉当时的太子后来的晋惠帝,是当时的皇后太子的姨妈勾起了当时的皇帝对发妻的感情,才没废掉的,不是大臣们因为嫡长子继承制而坚持傻子上位,而是皇帝考虑到私情也念在太子的儿子不错才放弃废掉傻太子的。就像汉元帝就是因为老妈才没让老爸汉宣帝废掉一样。
其实也不必争论了,封建皇帝选择继承人,立嫡立长立贤立爱,往往看当时的形势和皇帝个人的手腕势力心意的。比如说,看中的继承人不是嫡长子怎么办?把他变成嫡长子就好了。不想现在的英国,王位继承人排序排好了都不允许插队的,这才是真正的嫡长制。
在皇权强大的时候,皇后什么的,强势一点的皇帝废着一两个不是个事。最多被史书记一笔。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6 13:28:58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