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古穿今之公子远道而来》  第3章

网友:靈風無痕 打分:2 [2019-08-05 19:56:49]

语言文字不通的小细节的确好,好久没看到会顾及这个的穿越小说了。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的确也如同其他评论里所言,用刀刻字……想想小篆那么多曲线,如果要用刀刻古人也真的是太苦也太神了233333333
所谓笔削春秋,笔削是两个动词,笔就是用毛笔记载,削就是写错时用刀刮去,那就可以再在上面另书了~
比如《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就是指孔夫子编写春秋时,该写写,该改改,弟子门徒都不能点赞……不对,都不能参与增删一字半句的意思。

2  

[1楼] 网友:某咸鱼 [2019-12-26 09:20:58]

凑合写两字的话也可以吧

    [投诉]

[2楼] 网友:某咸鱼 [2019-12-26 09:33:44]

第一只毛笔是蒙恬发明的,相传蒙恬驻守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而当时文字是用刀契刻的,由于军情瞬息多变,文书往来频繁,用刀刻速度实在太慢。蒙恬急中生智,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由此大大地加快了书写速度。(来自浏览器),在这之前确实是用刀刻的

1   [投诉]

[3楼] 网友:某咸鱼 [2019-12-26 09:41:56]

而且即使到后来毛笔流行开来,他们用的也是那种很硬的兔毫笔,而不是我们现在用的狼毫羊毫,写字习惯也是不一样的。
古人之所以看重硬的兔毫,而不是优先开发羊毫一类的软毫,说明古人一开始是很喜欢硬毫的,硬意味着好控制,但同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个是按不下去,二是不怎么吸墨,三是不耐用。这就导致写不粗写不大写不多写不久。但是因为是在竹板上写所以比羊毫更好用。直到纸被改进后开始流行羊毫才跟着流行开来,原本在竹板上体现不出来的优点就被纸放大了。所以楚公子还真用不了这种软趴趴的毛笔

1   [投诉]

[4楼] 网友:靈風無痕v [2020-01-10 02:03:47]

我都说出笔削春秋了0.0竟然还来说第一支毛笔是蒙恬发明的……
古代毛笔的使用可追溯至商代乃至更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十分普及,而现今最早的毛笔出土文物则是来自战国时代。
而软毫的兴起也不是因为纸,唐宋明代的书法家都好用硬毫,软毫的盛行是因为清代碑学的流行。但软毫笔就算再怎么用不来,也不至于不认识……
想想小篆那些笔画,圆转匀称,用阴刻之法是真的真的刻不出来的。

1   [投诉]

[5楼] 网友:三月海 [2020-02-14 00:03:45]

看出土的文物,确实有些是墨写的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7 09:47:08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