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红楼酱油人物集子》  第17章

网友:公子世无双 打分:0 [2013-11-24 01:39:38]

晋商中八位皇商当初发家的故事,我们已经很难找到什么史料来进行佐证了。明末清初是朝代更叠的历史阶段,清王朝能在北京刚刚坐了天下,就如此抬举八位晋商,足见这八位晋商对清王朝在关外的发展是有过贡献的。国家大事原本不该由商人考虑,更不能靠商人决定,在明王朝和清王朝对立时,张家口的八位晋商要搞边境贸易和关外的商人互通有无,这种贸易为关外的清廷繁荣经济壮大实力,肯定提供了帮助,他们继续被清王朝重视并利用,这大约就是历史的真实。有学者研究,名列八大皇商之首的范永斗是山西平阳人氏,传到他的第三代范毓囗三兄弟时,范家的商号遍布全国,范氏一族也迁入太原定居,成了名冠三晋的旺族。康熙和雍正时期朝廷曾多次在西北用兵,范氏三兄弟协助朝廷调运粮草马匹,范家几乎就是朝廷十分依赖的一个后勤部。范氏家族当时在太原城内的府宅,一定十分豪华和气派,但由于乾隆朝时范氏家族遭到朝廷致命的打击,其太原城内的府宅,恐怕很快也就易主了。范家当年太原的府宅在城内的什么位置?在不断的旧城改造中有没有发现在遗址或遗存?我曾请教过对太原地方志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因年代久远史料无载,他们也就不能妄加猜测了。
翻遍二十五史,只有帝王官宦可以入史,商人是不会在史官笔下留名的。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是农耕文明的递进,仕为首,商为末,种地可称之为本务,而经商则是末务了。但在《清史稿》中,却有一篇《范毓囗传》。此人官居康熙和雍正时期的太仆寺卿,是从三品的文职官员,但他真正的身份,却是一位皇商。太仆寺负责马政,那时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能主管马政的衙门不可小瞧,其地位不亚于当今的交通部,是当时构通内廷皇上和外廷兵部、礼部等关系的一个常设官署。皇帝一旦有大的活动,无论是祭天和谒陵、还是行围或打仗,都要动用马匹,范毓囗能主管朝廷马政,足可看出皇上对他的器重了。范毓囗兄弟三人,全有官职在身,但他们的本行,主要还是替朝廷经营粮食、食盐和制钱币所用铜料。范氏三兄弟的爷爷范永斗,就是与明末清初在张家口的其他七名山西商人一道,被入关后的多尔衮摄政王以顺治皇上的名义册封的八大皇商之一,范氏家族在康熙和雍正两朝,其商业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他们依赖皇权使自己具备了垄断的背景,当他们成为晋商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之后,他们的命运也就被皇权所系,再难以有原先自己自主自立的那份自由了。皇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最可怕的魔力,它没有对错之分,没有民主可言,更没有法制可循。皇权是最极端的个人崇拜,是最腐朽的政治体现,也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落后文化。更可怕的是,这种文化还在无形中延续着。你看看当今的电视莹屏上,与小燕子一道那般可爱的格格们,在皇帝的身边生活的何等快活;你再看不断地深入民间的封建帝王们,为了民间疾苦又是何等的痛心疾首;还有那个大兴文字狱的雍正皇帝,其励精图治的精神,真应该让我们的焦裕禄和当代的公仆们引为榜样好好学习才是。其实,皇权是最没有人民性的东西。它没有真理对错之分,皇帝的话就是最高指示,就是用来判断真理和对错的唯一标准。当商人的命运一旦与皇权紧密地维系在一起,商人也就再无法按照客观的商业规律来经商行事了。
我们还以晋商中顶着皇商红顶子的范氏家族为例,便很能说明问题。
范家何以挣钱?靠着朝廷经营盐业是其一。盐是专卖品,能得到承办盐业的特权,自然获利非同一般。山西运城盐池是产盐之地,自古为盐商所青睐,以范家皇商的地位,其他盐商自然无法与之竞争。经营铜料,则是范家更大的专营买卖。朝廷要铸铜钱,铸铜钱就需要大批铜料。做为经营铜料的中间商,当朝廷户部的进价高于范家的进价时,范家的这种专营特权,便给范家带来了滚滚财源。在乾隆初年以前,国内的铜价不贵,日本的黄铜出口价也很便宜,范家以皇商身份,有自己的船队往来于中国与日本之间,那种插着龙旗的运铜船队,其主人竟是山西的范家。晋商的风头,算是让范家夺尽了。但天有不测风云,乾隆中期,国内的铜价一路上涨,日本的铜价也一路上涨,而清廷户部向范家收购铜料的价码,却坚持与以前一样一成不变。虽然违背了商业规律,但皇商办的自然是皇差,办皇差自然不能讲条件,替皇上专营铜料的皇商范家,也就只好贴上自个的钱给户部营运铜料了。官员和商人间的经济交往,古今相同,商人的贿赂永远填不满官员的欲壑,官员和商人在互相利用之后,矛盾也就必然产生了。在乾隆四十八年,即公元1783年,这种矛盾终于最后爆发,起因便是范家拖欠了朝廷的官银。做生意有赚有赔原本是正常之事,范家做的原本就是皇商垄断的买卖,这笔赔了还可以等另一笔赚下再往里补。商业往来,一时欠债,只要不赖债,只要算上利息,日后伺机归还也是很正常的事儿。但做了皇商,就不能讲这个理了。于是,未及时归还欠银就成了对朝廷的大逆不道,就得问罪于刑部,就得查封家产,就得锒铛入狱。当年为自家的后代儿孙们挣下了一顶世袭皇商桂冠的范永斗,一定想不到他的第四代香火继承者范清济,在皇权之下惨死人间,为范家的破败画上了句号。
那么,其他皇商们的命运呢?我想大约也和范家差不了多少。
我们不敢说其他晋商就比范清济聪明,也不能说其他晋商在范氏家族顶着皇商的顶戴花翎,依赖皇权财源滚滚来之时,没有过心仪和羡慕。正象我们今天的一些商人们,说起官商勾结以权谋私发财快的话题时,由不得要怨恨自己没有这种机遇一样感叹几声一样。当年那些以平民身份走上经商之路的晋商们,也一定有人带着憧憬的神态,发一声感叹说:我要早生几年去走边关,闯关外,保不定也能混个皇商,还用得着现在靠小本经营慢慢发财吗?
这只是一种假设。可以肯定的是,创业于明末,兴盛于清初的范氏家族,在乾隆年间遭遇灭顶之灾的现实,一定成为一种教训,让晋商的后来者们看出了什么或悟出了什么。没有一颗聪明的脑袋,是不可能在商海里有所作为的。以后崛起的晋商们,可能根本没有我们今天的觉悟和认识,但以他们的聪明,却明白了做为一个商人只可依靠利用官场,绝不可进入官场去趟泥水的。他们可以买官,借以抬高身己的身份,可以与官员们交朋友,甚至不惜出钱为官员们办事,但自个却绝不以商人身份再谋个什么实缺去官场上掌权混事。晋商们的票号盛起于道光年间,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大清国的日益腐败和衰落。随着各种民间史料的逐渐挖掘和发现,关于晋商票号的研究也多有成果问世,比如票号股份的合成,有投资者,即大财东,有各种人力股,股东即掌柜们和多年的伙计们,但还没有一份史料证明,在晋商票号的股东中,还存在一种来自官场的权力股。清代的大小官员们,难道比我们今天握有权力的的公仆们还要廉洁?难道他们不懂得以权力入股可以提高自己俸银的含金量吗?提出这种疑问肯定是一种笑话。那只有一种说明,就是当票号为朝廷和大小官员们进行各种款项的汇兑时,他们可能会给经办的官员们好处,却绝不让这些官员们成为权力股的股东。官则官,商则商。晋商也是商人,并不是不懂的与官员接交,就可以利用他们的权力。他们可以资助官员,甚至资助那些暂时还没有步入官场的知识分子,这样做,只是为了日后能获得这些人的帮助。如此行事,比起遇到事情再现兑现地进行贿赂,便更有了一点人情味儿。再说的具体点,比方官银的汇兑,原本是交付哪一家票号都能办的公事,但如果考虑到交情,官员自然要堂而皇之地以办理公事之名,来偿还自个私下的人情债了。
正因如此,在晋商这个群体中,除了清初八大皇商那个特殊阶层外,有经营不善倒闭者,有因时局变乱受损者,但直至大清国最后灭亡,还没有那一家晋商变成官商或者半官商,让自家的商业股份中掺和进朝廷与官员们的权力股,使商场与官场弄成了一滩搅不清的混水。晋商们明白,一旦如此,他们就和官员们成了一种经济上的实体,官员们的宦海沉浮,也就要连累他们溺水和翻船了。
与晋商曾比肩发展的徽商中,有一位杰出人物胡雪岩,在清末继续步晋商中一代皇商范家的老路,也演出了一出曾经大红大紫的人生悲剧。此人追随左宗棠官授二品,当时人称红顶商人,成为一时红得发紫的皇商。他不甘于外国商人垄断中国的生丝出口,放着能大把挣钱的票号和药号不顾,要集中自家的财产和外国商人一争高下,夺回生丝出口的生意。这番举动,不能不说体现出了这位红顶商人的爱国之心。岂料正当他大量购进生丝时,国际上的生丝行情发生突然变化,在华的外国商行趁机杀价,与胡雪岩展开一场商战。败北的胡雪岩几乎输光了全部家产,更可恨的,是他曾经多次以巨资支持过的清政府,此时反而落井下石,非旦不帮其重振旗鼓,还要对这位红顶商人进行革职查办,帮着外国商人对他抄家治罪。一位商海中敢于博击的智者,就这样在惊恐和悲愤中吐血而死,时为光绪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
徽商中这位皇商惨死的挽歌,与一百多年前晋商中那位皇商范清济惨死的挽歌呼应着,一道向后人控诉着皇权的无耻。当代人如果还有谁要歌颂皇权,甚至希望康熙皇帝“再活五百年”将皇权延续至今,那可真是一出当代人的悲剧了

   

[1楼] 作者回复 [2013-11-24 02:01:45]

这话应该对二月河说,他不遗余力地歌颂清王朝,尤其是康熙大帝。
我就一直想不通那些穿越女,各种金手指还非得嫁阿哥,我擦,要是我肯定去灭清去了

    [投诉]

[2楼] 网友:公子世无双 [2013-11-24 04:02:54]

要是我,最好穿越在乾隆之前,(要不然修一个四库全书毁了多少书啊)咱也不具有领袖能力,一个女孩子在那个年代能成就一番大业太难,但我想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借用空间修真之类的能力先将清朝宗室与皇家有亲的男子下点绝育散先,让你断子绝孙后继无人先

    [投诉]

[3楼] 网友:平安 [2013-11-24 08:03:36]

人们想重生,无非是知道历史轨迹,想混得风声水起,真回皇权时代,百姓日子就太苦了,这几个商人是活该,是通敌卖国吧,

    [投诉]

[4楼] 网友:于神马 [2013-11-24 08:17:16]

直接灭康熙就够了,让康熙或者是他所有的儿子们不育或无子。

    [投诉]

[5楼] 网友:伪文艺女青青青青青青年 [2013-11-24 10:17:23]

清代皇商有什么可怜的,一群卖国汉奸奴才狗腿子而已,自作孽不可活

    [投诉]

[6楼] 作者回复 [2013-11-27 00:15:22]

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投诉]

[7楼] 网友:fx宸 [2014-02-03 18:27:02]

5楼+10086,这些奸商的典范家破人亡是活该!

    [投诉]

[8楼] 网友:来打酱油 [2014-03-29 10:18:52]

顺说明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和万年亲,赔万亿款,割万里地,屠万亿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遁。

    [投诉]

[9楼] 网友:萧衍 [2015-07-19 00:51:45]

明朝允许商人考功名,致使东林党成了气候,间接害死了多少人,比清朝杀的人少了。明朝灭亡清兵入关时多少汉人都是自愿大开城门的,不管是元朝还是清朝,都是汉人自己把江山玩坏了,然后才让别人捡了便宜。
此评论发自晋江手机站(http://wap.jjwxc.com/)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11-29 12:47:26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