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zizi 打分:2 [2020-09-28 13:38:11]
大大的文章写得很好,买了实体书支持的,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元沛的,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有你在的城就是我心之所在,这个确实很言情,他活着,我用一生追逐,他死了,我用一生铭记,爱情的张力,虽然只有短短记录,毕竟元沛其实不是第一男主,但是仍然足够打动人心。男主和女主的故事也有张力,可读性也非常强,大大行文也很棒,但是并不是爱情或者说本来就不是爱,来打动人的。不过我个人不完全认同李承涣上台就代表百姓或者天下,李承沛上台天下就会完蛋,百姓就会遭殃。首先我从来不赞成封建皇室或者皇帝代表天下百姓,封建皇帝是封建制度的大家长,如果真看经济史,就会发现,封建制度的分配是极其剥削的,比如皇室财政在很多时候占据了天下财政的一半,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比如很多时候国家禄米分配,稍有的封建宗室成员可能占据了1-2成,而剩下的大量饥民,从现代人看,封建制度是非常剥削的,分配不公的,无论哪个封建皇帝都一样。其次真正封建王朝的垮台也不是因为表面的明君或者昏君,朝代更替主要是因为农业耕地负荷陷阱(马尔萨斯陷阱)、土地兼并和税收松弛,这几乎是环环相扣的,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所有前工业化国家,并不是中国,都是一定耕地养活一定人口,超过耕地负荷压力,自然就会出现大量饥民,从而导致真正的饥荒,任何超过200年的王朝,无论皇帝如何努力,因为他不可能改变生产力(除非发生工业革命)、否则必然由于自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快于粮食生产力),从而导致无法负荷,只能通过残酷的战争来消灭人口,所以中国的朝代更替几乎以损失一半人口来实现朝代更替,比如隋炀帝时期,人口大概在6000万上下,但李世民时期才2000多万,而唐朝到了李隆基时期,是人口峰值,大概也就在8000万上下,然后出现大规模动荡,人口不断递减,到宋太宗时期也就2000多万,所以隋唐时期的生产力人口峰值大概也就7000-8000万,崇祯时期人口1.5-1.9亿,但康熙时期人口才8000万,当然这其实土地兼并,税收松弛,分配不公,都加快了人口耕地陷阱下,动乱的发生。这些条件其实都不是皇帝个人能力能改变的,而这些才是本质和天下苍生、更多老百姓生活有关的问题,以皇帝个人素质根本无法改变,皇帝个人素质最大的在于自己家族是否能坐稳皇位的同时,产生一些好的微观效应,比如疆域、文化、交流等
6
[2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4:08:14]
所以我一直把李承沛、李承涣当成利益集团的两个派别,其实封建皇帝的统治对家国,在整个生产力水平局限和封建等级压迫、剥削制度下,本质的区别没有那么大,万历、嘉靖这种不上朝的昏君,哪怕是胡闹式的明武宗,真的比克己复礼的宋仁宗,对屁民统治就差很多吗?更别说仁宗还造成这么严重黄河水患问题的发端,其实皇帝在封建制度下的评价,很多是按照儒家的评价,儒家的很多东西其实本身就不对。更别说土地生产力局限了。
[投诉]
[3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4:14:58]
嫡长子继承制度对于封建社会来说,是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什么才是贤能?这本身就很难判断,相反,所谓要立贤,比如康熙后期的皇子争位,造成的政治腐败和朝政废弛,其实影响更大,而且由于古代医疗条件比较差,皇帝出现暴崩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度,就可能出现皇帝突然死亡,没有明确的顺位继承问题,这样必然造成皇子间兵戎对抗,明朝和宋朝都是明确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朝代稳定性都很不错,(基本都撑到了人口耕地极限)万历想废长立幼,被群臣拍死,最后无法改立。
1 [投诉]
[4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4:26:13]
不过大大的行文到没有美化皇帝,因为皇帝当时夺权的时候还想过发动兵变,其实不管太子贤不贤能,夺取天下都是李承涣的意愿,这倒是挺真实的,回复上面这些是对封建制度的一些思考,包括贤能、继承制度、以及明君、昏君当作一些补充
[5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7:14:48]
中间看了不少大大的回复,感觉大大是一个涵养非常好,而且历史知识、文学水平也很高的人,无论大家提出什么建议、意见,甚至批评,大大都涵养和包容度很高,非常赞。文章其实理论上情节是很狗血的,但是大大写的内敛、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同时,有时候也会觉得波澜不惊,就是很多人物心里、波动需要进行脑补,其实大大有没有考虑过在写番外的时候,对李承涣的心理再进行一些补充,承沛的心情是比较直白的,素素的心情至少是有线索可以追寻的,李承涣作为小说人物的心情需要太多脑部
[6楼] 作者回复 [2020-10-01 03:06:57]
谢谢评论。对于通俗小说来说,不适合太深入写制度,人口的变迁和影响,所以这个故事并没有作深入讨论。我个人的看法是,领袖人物也许无法改变一些客观规律,但是他们的选择是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走势的。
[7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02:50]
大大的文文写得很好,言情和通俗小说本来也不适合讨论这个,我写这些是看完小说后自己衍生的想法。我同意封建皇帝的选择会影响历史走势,就像我前面给的在知乎里面给的宋仁宗黄河河道的改道的选择,影响了此后800年黄河水患,造成千万上亿的人的流离失所。唐太宗当然也可以比,不过他比较适合和宋太宗比,因为他们面临的土地兼并,人口压力都差不多,李二肯定是完爆赵二的,因为李二的武力值和疆域扩大水平远强于赵二
[8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07:24]
不过从我个人来说,封建皇帝最代表的是他家族,或者个人,整体封建分配制度很残酷,代表老百姓,或者说在同样的剥削分配制度下,老百姓在这个皇帝生活强于另一个皇帝很多其实是有限的,当然家族能不能坐稳这个局面另当别论,不过家族被颠覆了,很多时候对老百姓也不一定糟糕,因为农业时代,人口都是这么跌宕起伏,过个百来年又重新洗牌的必然规律
[10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19:01]
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皇帝,从人类史来说,应该是伊莎贝拉,伊丽莎白,彼得大帝这样的人,其实我觉得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故事很浪漫,工业化时代以后,人类进程不再受到马尔萨斯耕地陷阱压力,否则其实所谓真正明君,其实都是只能出现在朝代前期,人口户数少的时候,哪怕是中兴之君,比如汉宣帝,其实主要是汉武帝时期人口减半,比如明孝宗,主要是他爹明宪宗时期自然灾害非常严重,人口大量损失,我并不否认皇帝有个人能力,但在人口超越土地复合基础上的流民和社会动荡,以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和分配,皇帝根本改变不了,所以我们把后来的皇帝都当成昏君,可如果按照社会生产总值,农业社会主要与人口有关,昏君往往是明君的2-3倍,从工业化时代来看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11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20:24]
很多时候明君不是他有多牛逼,是因为他所在的时候恰好人口户数少,土地兼并少,所以皇帝看起来干什么事情都对
[12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58:04]
这些都是看了小说后衍生思考滴,大大的小说真的非常棒,作为通俗小说让人感到回味无穷,写这些除了个人兴趣,因为自己的研究内容部分就和经济史有关,宋明都是嫡长子严格的继承制度,清朝就是立贤,有秘密立储制度,唐朝其实也算吧,嫡长子在唐朝很多时候是被灭的,李世民,李治,李隆基这些都非嫡长,但总体而言,这些朝代的存续期都差不多,都在270-300年,两宋加起来长一些,但考虑中间的波折,其实差不多,如果观察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土地兼并,税收废驰,其实差别也没那么大,明朝的很多皇帝看起来都很不着调,清朝的皇帝看起来都很,勤政,当然清朝有拉美引进的高产作物,这个大幅提升了人口总数,不过从朝代延续和稳定来说,贤能在这种客观规律看起来是很弱的
[13楼] 网友:zizi [2020-10-02 17:54:43]
这些交流其实不完全是小说的,而是一些衍生思考,关于前工业化时代的贤能和嫡长子继承制度,其实有时候很悲剧的会发现,越贤能,越努力,朝代可能存续的时间会越短,因为相对比较和平和稳定的环境,人口会增长得比较快,会越快的到达耕地粮食负荷,比如康乾时期,因为高产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后,雍正的很多政策其实是利于民众的,比如摊丁入亩等,可以缓解人头税对老百姓的压力,但是其实促进了人口的更快速增长,到乾隆时期的人口统计,已经在3亿多人口以上,这时候人口耕地负荷已经非常大了,动乱、流民,农民起义自然是在所难免的,其实康熙后期由于皇子们争夺皇位,其实政治废弛的程度还要远超过乾隆后期,但是耕地压力是很小的,所以不会出现那么多流民。对比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人口也才4个多亿,其实在嘉庆年间就达到这个数目了,后来其实都是在震荡,人口没有明显的向上趋势,清朝人口的增加速率其实快于其他朝代,皇帝在农业,包括水利、稻田,高产作物的普及方面都是非常努力了,反而加速了耕地负荷陷阱的到来,如果不是近代被工业化国家殖民,需要代理人,清朝可能会更快灭亡,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人口损失就达到7千万到1个亿。不是因为战争消灭人口,其实是因为人口达到了一定规模,不得不发生残酷的战争去消灭人口,欧洲其实也是这样的规律的,当然近代工业化后完全不同了,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工业,而且剩余的人生产粮食的生产力也提高了。
[14楼] 网友:123 [2021-12-21 19:23:39]
楼主说得有道理啊,看完了,很不错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zizi 打分:2 [2020-09-28 13:38:11]
大大的文章写得很好,买了实体书支持的,我本人是比较喜欢元沛的,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有你在的城就是我心之所在,这个确实很言情,他活着,我用一生追逐,他死了,我用一生铭记,爱情的张力,虽然只有短短记录,毕竟元沛其实不是第一男主,但是仍然足够打动人心。
男主和女主的故事也有张力,可读性也非常强,大大行文也很棒,但是并不是爱情或者说本来就不是爱,来打动人的。
不过我个人不完全认同李承涣上台就代表百姓或者天下,李承沛上台天下就会完蛋,百姓就会遭殃。首先我从来不赞成封建皇室或者皇帝代表天下百姓,封建皇帝是封建制度的大家长,如果真看经济史,就会发现,封建制度的分配是极其剥削的,比如皇室财政在很多时候占据了天下财政的一半,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比如很多时候国家禄米分配,稍有的封建宗室成员可能占据了1-2成,而剩下的大量饥民,从现代人看,封建制度是非常剥削的,分配不公的,无论哪个封建皇帝都一样。
其次真正封建王朝的垮台也不是因为表面的明君或者昏君,朝代更替主要是因为农业耕地负荷陷阱(马尔萨斯陷阱)、土地兼并和税收松弛,这几乎是环环相扣的,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所有前工业化国家,并不是中国,都是一定耕地养活一定人口,超过耕地负荷压力,自然就会出现大量饥民,从而导致真正的饥荒,任何超过200年的王朝,无论皇帝如何努力,因为他不可能改变生产力(除非发生工业革命)、否则必然由于自然人口增长(人口增长快于粮食生产力),从而导致无法负荷,只能通过残酷的战争来消灭人口,所以中国的朝代更替几乎以损失一半人口来实现朝代更替,比如隋炀帝时期,人口大概在6000万上下,但李世民时期才2000多万,而唐朝到了李隆基时期,是人口峰值,大概也就在8000万上下,然后出现大规模动荡,人口不断递减,到宋太宗时期也就2000多万,所以隋唐时期的生产力人口峰值大概也就7000-8000万,崇祯时期人口1.5-1.9亿,但康熙时期人口才8000万,当然这其实土地兼并,税收松弛,分配不公,都加快了人口耕地陷阱下,动乱的发生。
这些条件其实都不是皇帝个人能力能改变的,而这些才是本质和天下苍生、更多老百姓生活有关的问题,以皇帝个人素质根本无法改变,皇帝个人素质最大的在于自己家族是否能坐稳皇位的同时,产生一些好的微观效应,比如疆域、文化、交流等
6
[2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4:08:14]
所以我一直把李承沛、李承涣当成利益集团的两个派别,其实封建皇帝的统治对家国,在整个生产力水平局限和封建等级压迫、剥削制度下,本质的区别没有那么大,万历、嘉靖这种不上朝的昏君,哪怕是胡闹式的明武宗,真的比克己复礼的宋仁宗,对屁民统治就差很多吗?更别说仁宗还造成这么严重黄河水患问题的发端,其实皇帝在封建制度下的评价,很多是按照儒家的评价,儒家的很多东西其实本身就不对。更别说土地生产力局限了。
[投诉]
[3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4:14:58]
嫡长子继承制度对于封建社会来说,是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什么才是贤能?这本身就很难判断,相反,所谓要立贤,比如康熙后期的皇子争位,造成的政治腐败和朝政废弛,其实影响更大,而且由于古代医疗条件比较差,皇帝出现暴崩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度,就可能出现皇帝突然死亡,没有明确的顺位继承问题,这样必然造成皇子间兵戎对抗,明朝和宋朝都是明确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朝代稳定性都很不错,(基本都撑到了人口耕地极限)万历想废长立幼,被群臣拍死,最后无法改立。
1 [投诉]
[4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4:26:13]
不过大大的行文到没有美化皇帝,因为皇帝当时夺权的时候还想过发动兵变,其实不管太子贤不贤能,夺取天下都是李承涣的意愿,这倒是挺真实的,回复上面这些是对封建制度的一些思考,包括贤能、继承制度、以及明君、昏君当作一些补充
[投诉]
[5楼] 网友:zizi [2020-09-28 17:14:48]
中间看了不少大大的回复,感觉大大是一个涵养非常好,而且历史知识、文学水平也很高的人,无论大家提出什么建议、意见,甚至批评,大大都涵养和包容度很高,非常赞。
文章其实理论上情节是很狗血的,但是大大写的内敛、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同时,有时候也会觉得波澜不惊,就是很多人物心里、波动需要进行脑补,其实大大有没有考虑过在写番外的时候,对李承涣的心理再进行一些补充,承沛的心情是比较直白的,素素的心情至少是有线索可以追寻的,李承涣作为小说人物的心情需要太多脑部
[投诉]
[6楼] 作者回复 [2020-10-01 03:06:57]
谢谢评论。对于通俗小说来说,不适合太深入写制度,人口的变迁和影响,所以这个故事并没有作深入讨论。我个人的看法是,领袖人物也许无法改变一些客观规律,但是他们的选择是能够深刻影响历史走势的。
[投诉]
[7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02:50]
大大的文文写得很好,言情和通俗小说本来也不适合讨论这个,我写这些是看完小说后自己衍生的想法。我同意封建皇帝的选择会影响历史走势,就像我前面给的在知乎里面给的宋仁宗黄河河道的改道的选择,影响了此后800年黄河水患,造成千万上亿的人的流离失所。唐太宗当然也可以比,不过他比较适合和宋太宗比,因为他们面临的土地兼并,人口压力都差不多,李二肯定是完爆赵二的,因为李二的武力值和疆域扩大水平远强于赵二
[投诉]
[8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07:24]
不过从我个人来说,封建皇帝最代表的是他家族,或者个人,整体封建分配制度很残酷,代表老百姓,或者说在同样的剥削分配制度下,老百姓在这个皇帝生活强于另一个皇帝很多其实是有限的,当然家族能不能坐稳这个局面另当别论,不过家族被颠覆了,很多时候对老百姓也不一定糟糕,因为农业时代,人口都是这么跌宕起伏,过个百来年又重新洗牌的必然规律
[投诉]
[10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19:01]
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皇帝,从人类史来说,应该是伊莎贝拉,伊丽莎白,彼得大帝这样的人,其实我觉得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的故事很浪漫,工业化时代以后,人类进程不再受到马尔萨斯耕地陷阱压力,否则其实所谓真正明君,其实都是只能出现在朝代前期,人口户数少的时候,哪怕是中兴之君,比如汉宣帝,其实主要是汉武帝时期人口减半,比如明孝宗,主要是他爹明宪宗时期自然灾害非常严重,人口大量损失,我并不否认皇帝有个人能力,但在人口超越土地复合基础上的流民和社会动荡,以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和分配,皇帝根本改变不了,所以我们把后来的皇帝都当成昏君,可如果按照社会生产总值,农业社会主要与人口有关,昏君往往是明君的2-3倍,从工业化时代来看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投诉]
[11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20:24]
很多时候明君不是他有多牛逼,是因为他所在的时候恰好人口户数少,土地兼并少,所以皇帝看起来干什么事情都对
1 [投诉]
[12楼] 网友:zizi [2020-10-01 10:58:04]
这些都是看了小说后衍生思考滴,大大的小说真的非常棒,作为通俗小说让人感到回味无穷,写这些除了个人兴趣,因为自己的研究内容部分就和经济史有关,宋明都是嫡长子严格的继承制度,清朝就是立贤,有秘密立储制度,唐朝其实也算吧,嫡长子在唐朝很多时候是被灭的,李世民,李治,李隆基这些都非嫡长,但总体而言,这些朝代的存续期都差不多,都在270-300年,两宋加起来长一些,但考虑中间的波折,其实差不多,如果观察人口自然增长规律,土地兼并,税收废驰,其实差别也没那么大,明朝的很多皇帝看起来都很不着调,清朝的皇帝看起来都很,勤政,当然清朝有拉美引进的高产作物,这个大幅提升了人口总数,不过从朝代延续和稳定来说,贤能在这种客观规律看起来是很弱的
1 [投诉]
[13楼] 网友:zizi [2020-10-02 17:54:43]
这些交流其实不完全是小说的,而是一些衍生思考,关于前工业化时代的贤能和嫡长子继承制度,其实有时候很悲剧的会发现,越贤能,越努力,朝代可能存续的时间会越短,因为相对比较和平和稳定的环境,人口会增长得比较快,会越快的到达耕地粮食负荷,比如康乾时期,因为高产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后,雍正的很多政策其实是利于民众的,比如摊丁入亩等,可以缓解人头税对老百姓的压力,但是其实促进了人口的更快速增长,到乾隆时期的人口统计,已经在3亿多人口以上,这时候人口耕地负荷已经非常大了,动乱、流民,农民起义自然是在所难免的,其实康熙后期由于皇子们争夺皇位,其实政治废弛的程度还要远超过乾隆后期,但是耕地压力是很小的,所以不会出现那么多流民。对比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人口也才4个多亿,其实在嘉庆年间就达到这个数目了,后来其实都是在震荡,人口没有明显的向上趋势,清朝人口的增加速率其实快于其他朝代,皇帝在农业,包括水利、稻田,高产作物的普及方面都是非常努力了,反而加速了耕地负荷陷阱的到来,如果不是近代被工业化国家殖民,需要代理人,清朝可能会更快灭亡,比如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人口损失就达到7千万到1个亿。
不是因为战争消灭人口,其实是因为人口达到了一定规模,不得不发生残酷的战争去消灭人口,欧洲其实也是这样的规律的,当然近代工业化后完全不同了,劳动力可以转移到工业,而且剩余的人生产粮食的生产力也提高了。
1 [投诉]
[14楼] 网友:123 [2021-12-21 19:23:39]
楼主说得有道理啊,看完了,很不错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