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四十二章 ...
-
高尚书之所以选中幼子,是因为其目标小,而且与谢二爷的长女年龄相仿,合适。
如今谢光道是千牛卫总指挥使,掌管着天下三分之一的兵马,而且是机动性的部队,随时可以调动,真有事需要的时候,比驻军要强多了。
自从谢光道升值以来,给两个嫡女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都被谢家以女儿年幼给婉拒了。如今,高尚书家提亲,谢家不得不重视了,他后面还有兰贵妃,万一请动了圣旨怎么办?
谢光德给哥哥出主意,去找薛阁老要个办法。
从内心讲,谢家是不愿意跟高家结亲的,尤其又知道景帝属意诚王的情况下,跟了高家,将来只有麻烦事。只是如今这些事情都不明朗,万一睿王真的成事了呢?
薛阁老正休息呢,听着小曲,儿子在一旁端茶倒水,好不悠闲。
谢光道跟着大长公主喊小舅舅,叫的亲热。薛阁老还真不好意思就这么给拒绝了。
阁老大人拉着他一同听戏,然后俩人推杯换盏一番,谢光道内心焦急,心说,您老给个主意啊!
酒足饭饱,薛琪替父亲送人,到了大门口,薛琪道:“表兄,嘉福郡主还没有定亲,府中两位千金订在郡主前头,怕是不妥吧?”
谢二爷恍然大悟,对啊!嘉福当姐姐的都没定亲呢!急啥!
第二日,谢二爷又送了一些从北疆拉回来的烈酒给阁老大人送了过去,以表感谢。
谢家以女儿还小,尤其堂姐嘉福郡主还没有定亲为由,婉拒了高府的提亲。
这个理由,高家能接受,也觉得体面,人家没说不同意,只说姐姐还没定亲呢,哪里有妹妹订在前头的道理。
兰贵妃在宫中也听说了,觉得哥哥这步棋走的好,如果与谢家联姻了,益处不言而喻。同时,也意识到嘉福该定亲了。
等景帝过来小坐的时候,兰贵妃看似无意地提了一句:“一转眼,嘉福都及笄了。”
顿时,景帝脸垮下来,沉声道:“嘉福的事情,不是你能管的!”
兰贵妃赶紧跪下请罪,景帝拂袖而去。
不一会儿,后宫之中都知道了兰贵妃得罪了帝王,郭皇后开心,彤贵妃轻蔑一笑:“蠢货!嘉福也是她能琢磨的!”
消息传到了太原府,嘉福郡主冲母亲笑道:“再不给女儿定亲,都耽误了几个妹妹。”
“哦,蔓姐儿想订谁家?”大长公主打趣女儿。
郭家老太太私下里哭着劝儿子不要娶嘉福的事情,太原府这边是知道的,虽说郭丛武没有动摇过,但是俩人的前路漫漫,荆棘丛生。嘉福眼光暗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觉到俩人希望渺茫,甚至于嘉福觉得郭丛武是在等自己放弃。
女儿自己懂事,大长公主收了这个话题。转而对儿子说:“骁哥儿也该订媳妇了,可有看好的姑娘?”
谢同骁满脸通红,扭头就跑。惹的其他人哈哈大笑。
既然儿子是谢家长房长孙,就得赶紧把婚事订下来,否则耽误了比他还年长几个月的辉哥,还有穗哥儿、烁哥儿都到了可以相看的年纪。
京城的姑娘,大长公主心中都有一本账,能有资格做自己儿媳妇的,也就那么几家。景帝还剩一个公主,大长公主对那个丫头没看上,性子绵柔,不适合做宗妇。
“哼!跑的到快,给你找个厉害的管住你!”
对于娘亲这种发狠的话,嘉福郡主是不信的。母亲对哥哥有多重视,那是有目共睹的。
谢国公这时候也来信询问世子和郡主的婚事安排。自家早做准备,比应付突发事件强的多。万一谁家的丫头、小子被硬塞过来,也是很烦心的事情。同时,谢国公请大长公主对辉哥儿的婚事提点建议,那个孩子毕竟争气。至于烁哥儿,国公爷选择了不提。烁哥儿长期在公主面前,与亲儿子差不多,要是亏着他了,公主第一个就不会答应!
府里还有一个麻烦人物,谢萝!小赵氏的女儿,按理大长公主作为嫡母是有义务负责的。不过,就她们的关系,谢国公自行给她找了一个婆家,准备远远地嫁了,安稳度日。
大长公主对国公得明理很欣慰,不枉这些年她对谢家的付出。同时对谢国公提的几个孙媳妇人选进行了逐一分析,都觉得欠点火候。
赵瑜一般不是参与谢家的事情的,不过在谢同骁的问题上又另当别论。人家是师徒,是义父子,感情好着呢!
“吴家的姑娘如何?”赵瑜提示妻子:“吴尚书还有一个孙女,是嫡次子的女儿,其母早逝,继母没进门前,都是她在主持中馈,抚育幼弟。”
对这个姑娘,大长公主有所耳闻,继母不慈,偏心自己亲生的孩子,这个丫头能够护着幼弟长大也算不容易。
“多大了?”
赵瑜见妻子有所意动,便详细介绍了这个姑娘,外家是大理寺少卿韩大人,因与吴尚书交好,两人结了儿女亲家。小夫妻恩恩爱爱日子甜蜜,生下一女一子后韩家小姐身子亏损厉害,熬了几年去世了。吴二公子怀念亡妻,终日以酒相伴,后来吴夫人又给续了一房妻子,也没有多少好转,反而吴涵蕾、吴绍涛姐弟俩的处境更加艰难了。继夫人表里不一,姐弟俩受了不少磨难,父亲又不管事,只有靠吴涵蕾自己护着幼弟,并教导他做人的道理。好在吴夫人发现了异常,姐弟俩的境况才有所好转。吴二公子后悔不已,也振作起来,接了林侍郎的缺,在吏部任职,干得兢兢业业,即使将来吴尚书退下来,次子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地位,保持了吴家的传承。
“只是年龄偏大,吴涵姿出事后,吴家姑娘行情不好,高不成低不就,拖到现在有16了,比骁哥儿大将近一岁。”
大长公主点头:“倒也合适。”
要是吴涵姿不出事,吴涵蕾怕早就被订了出去,如今真算是捡漏了。
谢国公接到大长公主的信函,对吴家小姐做了全方位的调查,毕竟将来要做宗妇,大意不得。
结果令国公爷非常满意,这孩子琴棋书画一般般,治家理财却是一把好手,将母亲留下来的嫁妆几年时间翻了几番。
因为跟柱国公在国子监有一段交情,谢国公提着酒就上门了。两位高高兴兴喝了半晌,谢国公见老人家兴致正高,便提了话题:“我们家骁哥儿虽然找回来晚,不过有赵大人悉心教导,勉强过得去,前阵陛下的封赏下来,世子位置也算是落实了。”
柱国公不明白谢国公为啥发这番感叹,放下酒杯等着他的下文。
谢国公武人出身,也不饶弯,直接道:“我家骁哥儿缺个媳妇,你把蕾丫头给我家吧。”
这下连一起陪客的吴尚书和两个儿子都愣住了,啥时候蕾丫头被谢家盯上了!这要是嫁过去,直接就是世子夫人,地位尊崇。
谢国公见没人回应,有些着急:“大长公主也是同意的!”
听闻大长公主已经点头,柱国公不矜持了,急忙点头:“能得大长公主看中,是那个丫头的福气!”
谢同骁的婚事,没有大长公主点头,谢家是不会自己做主上门的,吴家几个人一扫这两年的阴霾,放开了陪着谢国公畅饮。
两家达成了共识,这边谢国公给大长公主回信,吴家则专门请了人教导吴涵蕾宫中礼仪。
吴涵蕾是个懂事的,从天而降的这么好亲事,自是不敢怠慢,每日忙忙碌碌,为将来做准备。做大长公主的儿媳妇,压力可想而知。
对于吴家同意这门亲事,大长公主不意外,为了慎重起见,专门给皇兄去了信征求意见。景帝倒没有阻拦,对于谢同骁,帝王没有过多的感情,不像嘉福,那是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开心果,可不能受委屈的。
几番下来,两个月过去了,大长公主亲自带着儿子、女儿返回京城,请了老卫国公和老晋国公做冰人,一同去吴府提亲,算是给足了脸面。
接着又有景帝谕旨赐婚,郭皇后赐下一对玉如意,两家亲事板上钉钉。
吴家小姐做了大长公主的儿媳妇,接着其他姐妹水涨船高,纷纷被其他豪门求娶,柱国公叮嘱儿子们稍安勿躁,以后凡事要问一下大长公主意见,如今两家是姻亲,共同进退。
谢同骁在妹妹的陪同下,见了吴小姐一面,端庄大气,温婉动人,姑娘没有说话呢,骁哥儿却羞红脸跑了。
此事后来被嘉福一直嘲笑了很多年。
见儿子满意,大长公主给的见面礼又加了一成,自然样样都是极好的物件。吴小姐也孝敬了一些针线,虽然不是特别的精细,也算过得去眼。
为了给儿媳妇撑腰,大长公主对吴二公子的续弦进行了一番敲打,撂下话,但凡吴小姐有一丝损伤,只拿她问罪。
那妇人如今老实的很,儿子将来还要靠这个姐姐,满口应承,态度卑谦。
解决了大儿子的婚事,大长公主心情很好,进宫去找皇兄闲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