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汉武本纪3 ...
-
第二年,齐人少翁凭借鬼神方术求见汉武帝。当时,汉武帝宠爱的王夫人(齐怀王闳之母)去世,(百度说王夫人死于公元前121之后,史记好像没提到具体时间。王夫人死、少翁死、汉武帝鼎湖生病时间线都存疑,之后单开一小章讨论!!!而且招魂故事的女主角也存疑,史记和汉书记载不同,历史上有王李夫人之争。有人认为是招王夫人的魂,有人认为是李夫人。本文为史记,以太史公之言为准)少翁(又说名为李少翁,不知真假)利用方术在夜间招引王夫人和灶鬼的形貌,汉武帝在帷幕中看到了这一幕(被人传为最早的皮影戏)。
因此,汉武帝拜他为文成将军,并给予丰厚的赏赐。少翁声称,“如果皇上想要与神灵沟通,宫室的被服应当与神灵的形象相匹配,否则神灵就不会降临”。他还建议制作画云气车和在特定的日子驾车辟恶鬼,以及修建甘泉宫,在宫中绘制天、地、泰一诸神的图像,并设置祭具以招引天神。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少翁的方术逐渐失灵,神灵不再降临。少翁便伪造了一封帛书,具体写的什么不得而知,只是声称牛腹中有奇书,将牛杀了取出帛书。书上的言语怪异,天子对这书产生怀疑。他认出这是少翁的笔迹,便审问少翁,果然是伪造的。于是汉武帝将少翁杀死,并隐瞒了这件事。
后面又建造了柏梁台(柏梁台是汉武帝在建章宫内建造的一座高台,相传台高20丈,以香柏为梁,因此得名。这座台是用来祭祀仙人的,台上有铜仙人,手掌举盘以承接甘露,据说饮用这种甘露可以延年益寿)、铜柱(铜柱的建造时间和背景与柏梁台相似,也是为了祭祀仙人而设立的。铜柱的高度和围度都有详细的描述,柱子上有仙人掌承露,用以收集露水和玉屑,供汉武帝饮用,以求长生)和承露仙人掌(铜制的仙人掌形状的容器,用于承接露水)等其他建筑或设施。
在文成将军死后的第二年,天子在鼎湖(时间存疑,有人说可能是元狩四或五年,也有人说是元鼎元年)病重,尝试了各种巫医治疗但病情并未好转。游水发根说:“上郡有一位巫师,生病时鬼神会附在他身上。”汉武帝将这位巫师召来,安置在甘泉宫进行祭祀。等到汉武帝生病时,派人去询问神君,神君说:“天子不必担忧疾病。待病稍有好转后,请坚持来甘泉宫与我相会。”于是皇帝病体稍愈,立即前往甘泉宫(今陕西省淳化县北甘泉山脚下。甘泉宫的规模和地位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极盛,成为新的祭祀中心,牵系着国家祭祀格局的变迁。甘泉宫的建筑群不仅是汉武帝避暑和处理朝政的场所,也是进行重大政治活动和外交活动的地点,如朝见诸侯、宴飨外国使臣等)。等病彻底痊愈后,皇帝又在专门祭祀神灵的寿宫中摆设酒宴。神君中最尊贵的是太一神,他的辅佐神包括大禁、司命等,都跟随着太一神。这些神君不是凡人能够轻易见到的,但可以听到他们的声音,和人说话的声音一样(??感觉汉武帝自己假装的吧,又是能听到声音,其实是想强调自己是天子吧,授命于天)。神君有时离去有时来临,她来时会有飒飒的风声。她居住在室内帐帷中,有时白天讲话,但常常是在晚上。天子先要举行祓除仪式,然后才进入室内。因为巫师是主人,所以天子在饮食方面有所限制。巫师想要的东西,天子就下令给他,包括言行方面的需求。天子又在寿宫和北宫张挂羽旗,设置供具,以礼敬神君。神君所说的话,天子让人记录下来,命名为“画法”。这些话都是世俗之人所知的,并没有特别之处,但天子对此却感到欢喜。这些事情非常机密,世人无法得知。
之后三年,有官员提出,年号应该根据天降的符瑞来命名,而不是按照顺序来命名。一元可以称为“建元”,二元因为有长星出现可以称为“元光”,三元则因为在郊外得到了一角兽而可以称为“元狩”(具体也不知道是哪之后三年)。
第二年的冬天,天子前往雍地祭祀,说,“我如今亲自祭祀上帝,而没有祭祀后土,这在礼仪上是不对应的”。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提议,“祭祀天地时用幼牛。如今陛下亲自祭祀,祭祀后土适合在泽中圜(huan,二声)丘设立五坛(帝王家祭祀天地、日月、山川、太岁等自然神祇的场所)。在祭祀中,应该使用一头黄色的小牛作为主要的祭品。在祭祀结束后,将牲畜祭品和剩余的物品埋葬,以示对土地的尊敬,且辅助祭祀的人员应该穿黄色的衣服”于是,皇帝向东行,首次在汾阴脽上设立后土祠,按照宽舒等人的建议进行。皇帝亲自望拜,仪式如同祭拜上帝。礼毕之后,皇帝前往荥阳(河南),并在返回洛阳后,下诏书说:“夏、商、周的后代已经断绝,时间久远,难以保存。现在,封周朝的后裔姬嘉为周子南君(卫公国,首都长社,姬姓),让他负责祭祀周朝的先王。”这一年,天子开始巡视郡县,逐渐到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