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村里没有学校私塾,只有镇上有。
可他们家在镇上没有住处,从村里去镇上要走5、6公里,且还没有公交,连顺路的牛车、驴车都得碰运气,大家去镇上通常靠双脚。
这么远的路让一个三岁半一个五岁的孩子每天徒步上学过于艰难了。
要说去镇上租房子嘛……
孟研皊问:“你们觉得搬去镇上住的可能大吗?”
陶茉闻言,刚刚取了好听的新名字、得了漂亮的手链、吃了好吃的甜点的诸多喜气一下子消散。
她低着头,看不清脸上的神情,声音微弱中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凉意:“婶婶要离开?”
“反正这房子稀烂,我们要是能全家搬去镇上,不但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大家也能住的舒服些。”
而且镇上人均消费水平高,只靠卖些房子里的零碎,她都有自信养活大家。
陶茉还是低着头,没说话。
陶英这时说:“除非在镇上有正经工作,或者是户口迁过去,不然住在镇上会被赶走的。”
孟研皊微微叹气:“原来到了这个时期了啊。”
那这时候确实不宜妄动。
不过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孟研皊先问系统:“这个世界的文字跟我那世界是否一样?这种小事你总能免费告诉我吧?”
动不动就积分让人生气。
系统察觉到孟研皊大有‘不配合就彻底摆烂’的意向,老老实实告诉她了:「汉字是一样的。」
那就没问题了,孟研皊拍板说:“我先暂时教着孩子,等上面发展乡村教育再把他们送学校。”
然后又问陶茉:“你呢,有什么打算?”
陶茉茫然抬头:“我……应该有什么打算?”
陶英赶忙说:“如今我回家帮衬,不用急急地把姐姐胡乱嫁人。”
孟研皊嫌弃地看他一眼:“我什么时候说要把你姐姐嫁人?”她继续看向陶茉:“我是问你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陶茉完全没明白孟研皊的意思。
这年头尤其乡下人家是没有事业女性的概念,她会种地、会洗衣做饭,已经是远近有名的好女孩,在家做这些,日后嫁人自然做的还是这些。
孟研皊解释说:“就是像你弟弟这样的手艺,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防身,日后无论遇到何种情况,你都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男人、父母、孩子,其实都靠不住。
人最终靠的只有自己。
陶茉不理解为什么她要跟弟弟一样,陶英也不理解,还嘀咕:“但木匠师傅也不收女娃啊,姐姐又干不了这些。”
陶英有着时代局限的落后思维,每回孟研皊看他护着姐姐弟弟时,还没来得及欣慰又会被他不合时宜的思想给噎住。
孟研皊瞪他一眼:“闭嘴,没问你。”
陶英:“……”不甘不愿地闭嘴了。
陶茉想了想,似乎想到什么:“婶婶的意思是像苏婆婆一样吗?”
“差不多吧,你看她就是因为有手艺,家里人都没了,还能靠手艺养活自己和捡来的孙女。”
陶茉点点头:“那婶婶,我去找婆婆学梳头刺绣吗?”
“也可以是别的。”孟研皊说:“厨艺、竹编、制衣、算账、绘画……等等,看你喜欢哪一样?”
喜欢的手艺……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了,这年头人能学一门手艺已经不容易,大家都是奔着能挣钱养活一家的方向去选择,喜不喜欢的从来不在考量范围。
就像陶英被送去木匠家前,就没人问过他喜不喜欢木工,他自己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陶茉同样想不到,就问:“婶婶觉得呢?”
孟研皊其实也没想好。
若只说手艺类型,她能一下子说十七八个,教导方面她也有基础视频。
但这个时代刚好处于一个尴尬的时间点。
工业还未腾飞,但没多久就要腾飞了,可离媒体时代又还有一定距离。
未来传统手工业会被工业生产全方位的碾压,工业也发展会让大家从物资紧缺迅速过渡到产能过剩。
等到网络发展后,借助新的传播渠道会让一部分小众手工业复兴存活下来。
可陶茉未必能幸运借助网络存活,且中间的时间段足够饿死大片手艺人。
孟研皊想让陶茉学一个工作寿命长能经得起工业制品冲击的手艺,但如果陶茉有喜欢的方向,那就先不考虑太多,让她做喜欢的事更好。
其实连陶英也该学些不会被淘汰的本事,可考虑到他毕竟是个男的有一身力气,而陶家的田地按照村里分配,最终还是会落到他头上。
孟研皊就懒得为他过多考虑了。
别说孟研皊迂腐不知道帮陶茉陶薇争取权益,就是在她那时期,大家宣传着男女平等,女性享有同样的土地权益,可实际上实操又是另一回事。
反正她没有。
而这个时代,孟研皊更不可能扭过大腿了。
设法挣钱去镇上给两个女孩买两套房,都比把田地分配到她们名下简单。
孟研皊对陶茉说:“我暂时也没想到,要不这样,你先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试一试,说不定就找到喜欢的方向了。”
陶茉点头:“我听婶婶的。”
事情就这么定下。
可能是前一天早睡早起,作息延续,也可能是到底有点责任心,第二天孟研皊又一大早起来了。
这回她按住心野的陶茁,牵着乖乖的陶薇:“从今天开始跟我上了课,才能出去玩。”
陶茁是个还没上过课的孩子,一时不知人间险恶,轻易答应了。
孟研皊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没有一上来就用诗词逼着两个孩子厌学,先从趣味百科开始入手。
当然恐龙、汽车这些太超前了,选了不会出差错的动植物百科。
课听着很有趣,课本也是有漂亮的彩图,孟研皊也没拿出抄作业、打手板等严酷作风。
可陶茁天生坐不住,再有趣的课,他听不到一会儿就在石墩上扭来扭去,就像身上有虫似的。
孟研皊无奈,但这么轻易就放他出去玩是不可能的。
就说:“那你起来跑两圈。”
没多久陶茉和陶英双双归来,这两个,一个一大早去摘野菜,一个一大早去砍去了。
回来看到陶薇坐在孟研皊膝头,孟研皊抱着孩子看书讲课,陶茁却在那边疯跑。
陶英下意识地就问:“婶婶怎么不教小弟?”
陶茉拉了拉陶英,孟研皊翻了个白眼:“也要他坐得住。”
从第一天见面起,孟研皊就知道陶英是个棒槌,也就不在意他不经大脑的话。
或者说,除了因为受王丫情绪影响和对小女孩天然的怜爱,孟研皊在意陶薇,以及陶茉这个任务目标女主,她其实对陶英和陶茁没有产生太多情感羁绊。
因为不在意,所以就不计较了。
她看了眼陶英手里的木材:“你接到订单了?”
“没有。”陶英说:“拿来练手的,苏婆婆给了我一个花样。”
孟研皊就说:“别光练手,你抽空给家里打些家具,到时请人来家里看过你的手艺,大家不就放心找你下单了吗?”
陶英点头:“好。”又问:“可家里缺什么家具啊?”
就这没半点主动性的脑子,靠他自己估计一辈子也接不上单。
孟研皊无语:“缺木架床、缺椅子、缺衣柜、缺架子……家里什么都缺!”
陶英……陶英迟疑了:“但我现在打不了大家具。”他对自己手艺有一定认知。
“那你……”孟研皊想了想:“你打个弹棉花的弹弓吧。”
她倒是有个小的,拍视频用过一次,但弹大被子估计还得是正常弹弓才行。
陶英这回点头了:“行,我见过弹弓。”
他这边忙活开,陶茉那边也去洗菜做饭了,还说:“没想到婶婶起这么早,早知道给你留早饭了。”
孟研皊摆手:“没事,我吃过了。”
她的人生早就没有早饭,再说饿了她自己知道弄吃的。
“吃过了?”女主在孟研皊背后幽幽看她一眼,低声道:“婶婶好多秘密啊。”
孟研皊疑惑回头:“你说什么?”
“没什么。”陶茉摇头:“今天早点吃午饭吧。”
“你先别急。”就两个小菜没必要这么早准备,孟研皊招手把陶茉喊来,又喊停陶茁,说:“现在数学课,你也来听听。”
都是没有基础的人,不论十四岁还是四岁,都要从个位数的加减法学起。
学着学着,陶茁掰起脚趾头算数,陶茉讲究形象点把菜叶子掰开数,唯一像样的居然是陶薇,只靠双手就能算出孟研皊出的题。
旁边削木头的陶英听着听着没忍住笑出声来。
他也没上过学,但到底做木匠学徒,这种基础知识还是知道。
孟研皊一个眼神扫过去:“笑什么,你过来背乘法表。”
陶英:“……”
一家人度过充实的上午,眼看着太阳越来越大,陶茉立刻起身:“我去做饭吧。”
陶英咳嗽一声:“我下午得去帮苏婆婆修屋顶,先去把东西准备好。”
于是只有被哥哥姐姐抛下的陶茁处于水深火热,陶薇意外的接收能力很好,不抗拒学习。
或者,她单纯地喜欢待在孟研皊身边。
等吃完午饭后,孟研皊科学地让两小孩去睡午觉。
陶薇乖乖睡了,陶茁雀跃的跑出去玩了。
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陶茁没能玩太久就被孟研皊亲自逮回来:“下午也要上课。”
还好下去多是手工课,陶茁厌学情绪消退了些。
这回的主要学生是陶茉。
之所以把陶茁喊回来,想拘一拘他的性子,不然一直坐不住以后正经文化课更学不进。
孟研皊先带着陶茉画画,陶薇在旁边乖乖涂鸦,陶茁拿笔戳纸。
然后又带陶茉折纸、剪纸、编绳链、串珠、捏橡皮泥、做小手工……这些东西就没给小孩玩了,她怕陶薇不慎吃嘴里,怕陶茁把好东西糟蹋。
孟研皊飞快用废旧碎布、棉絮给陶薇做了一个长耳朵、圆饼脸的简易娃娃,她就心满意足地抱着娃娃在旁边坐着。
陶茁也蛮乖的,给个纸折风车,他就嗨啦。
陶茉跟着孟研皊一样一样试,但成果都不大如意,到最后人有些自卑了:“婶婶,我太笨了别浪费这些好东西。”
“这么点时间你不可能学得好的。”孟研皊安抚道:“之所以让你一下子尝试这么多,主要是试试你手感,看你手稳不稳、灵不灵活。”
总体来说陶茉的手……偏重。
也难怪,她虽然长得瘦弱,但从小干农活,挑水砍柴样样行,久而久之养出力气,精细活反倒不擅长了。
可她手稳,练一练就能练惊喜。
孟研皊给她分析一波,加强自信,然后说:“现在主要是看你对哪方面有兴趣,咱们再集中学习。”
陶茉目光从面前的折纸、娃娃、泥偶、手链、图案等一一掠过,最后落脚到她辫子……上的发夹:“要是这也能做就好了。”
自从孟研皊第一次给她编辫子,后来她都是学孟研皊把辫子编到一侧,只是上面的发夹变着花样换。
孟研皊说:“倒也不是不可以。”
陶茉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孟研皊顿时咽下后半句——就是不好找工作,算了,千金难买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