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三)
其实谁都知道,当今虽年迈昏庸以致贪官污吏横生,但在科举这一国之重事上却仍有着当年的英明手段,断没人敢将手伸进来浑搅。更何况江南素来文风强盛,素来便没谁有胆子胡来的。
不过是一个“心有不甘”罢了。却不知越是这样认不清自我与现实的人,越是会困于狭小视野中难成大气。
船外仍在恶语不休的时候,船舱中的崔盛已换了身素净衣裳。他净了手脸端正坐在书案旁捧着书页,十分专注模样。
真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虽说六朝金粉地,崔家能在十里秦淮岸边以白衣之身站稳脚跟,自然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本事。可士农工商唯商户地位最是低贱,虽比前朝空守宝山却连绫罗绸缎都穿不得的日子好上许多,却也常被人低看。
所以哪怕他崔盛三岁启蒙、七岁通读四书、十一岁上便得了县试案首,在其余读书人眼中也不过是满身铜臭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只是去岁一举中了金陵解元后才得人高看些许,不再在学堂上备受歧视。
谁稀罕呢。如此看来不过一群禄蠹罢了。
一边摒弃那些不自觉入耳的闲言碎语,一边想起幼时心事,崔盛到底不如在船外时那般恣意所欲的样子,眼中满满漫上些涩意。
他又如何不知,在这整个江南士林中便连自己的授业恩师都不信他这崔家的大公子是真的为国为民才苦读十年。
这滚滚长江水,竟洗不去他崔盛甫一出生就烙下的“唯利是图”。只有少年自己知道,他胸中是怀着家国天下,是藏着百姓安康的。
此去京都只愿金榜题名,才可一尝平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