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司马景:当年相知 ...

  •   他和赵彦一样,是战场上叱咤风云,却不见容于官场的传奇英雄。
      再世吴起,赵国第一柱石,从普通士卒积功累迁到上将军之位,闲置多年仍具极高威望——他裹挟着偌大的声威出现在北魏诸人的议论中。一句“司马景这样的人,应该轰轰烈烈地死于战场,才算不辜负他一生的威名罢!”,就给他模糊的身影染上了无尽的苍凉。
      他第一次出场,简捷有力的一槊,化解了赵彦繁复凌厉的招式,定神看去,却是“平凡的脸,质朴温和的眼神”。不同于江原的英挺威武气势逼人,也不同于赵彦的灵秀潇洒光彩夺目,然而这样的形象出现在这样的场景里,似乎更有一种内敛而沉厚的威势。他一眼看破凌王和燕王的身份,却让人只觉其睿智而不觉其狡猾;说起赵彦“眉宇间那股江南特有的灵动”,便如同长辈对晚辈的真诚赞赏。
      饮北赵烈酒,谈用兵之道,他平静地看透了北赵覆亡的命运,也看透了自己即将面对的结局。然而——不悔,不弃,不避猜忌,尽最大的努力,直到再也没有机会做出努力的那一刻。
      这是与史书上多少蒙冤被戮的悲剧英雄相似的命运,给人的感觉却又完全不同。没有世人刻意赋予的神威凛凛,没有史家着重渲染的忠贞义烈,但那酝酿在人格深处的魅力,自然蕴藏着岁月的质朴与沧桑。
      面对飞雪中远逝的足迹,纵是江原、赵彦这样的人,也要肃然起敬,永生难忘。
      ***
      明知己身命运,明知天下大势,仍旧知其不可而为之:司马景走的,是最正直也最正统的忠臣之路。
      其实,既然能够在战场上用兵如神,在官场上,又有谁会是完全的傻子?有些东西,不是看不出,只是永远做不到。赵彦的“傻”,是因为对亲情珍惜和信任;司马景的“傻”,则是为了对原则的坚持。
      赵国灭亡之役,人的本质在死亡的压迫下袒露得淋漓尽致。北赵的太子陈昂,纯属怯懦无能贪生怕死之辈,殿上求饶,丑态百出,恐怕连刘禄都比他强上几分。其时蜀川方灭,三国鼎立,如此乱世,如此一个赵王,何以守土,更遑论与魏越两国争雄!司马景应该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才卷入立储之争,一力支持陈英。
      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出色的将领,而不是一个老练圆滑的官员。陈昂的无能,陈熠怎么可能看不透?只不过,作为一个需要平衡朝中多方势力的君主,更作为一个需要保护自己地位的君主,诸多因素推动之下,他的选择,必须是陈昂。
      视角所限,我们无法看到当年陈英涉嫌谋反被流放至边疆的始末,只能看到江原对他的评价——才能胜陈昂百倍,可惜正直过甚;还有的,就是长安城破后自刎殉国的结局。
      陈英自刎殉国,王乾血战不屈殉国,陈昂背负一生的骂名保住百姓与宗室大臣的性命。他们都是赵国灭亡的这一役中,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们当年,都曾和司马景站在一起罢?
      总想知道陈显决定投敌的那一刻,心中盘桓的是什么。眼前的皇帝陈昂,是促使司马景被杀的祸首之一,为了自身集团的利益,就可以在国家存亡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谋杀北赵最优秀的将领。杀死属于陈昂一系的魏闫时,陈显心中可存了一丝为司马景复仇之念?陈昂跪地求饶时,陈显又可有一丝额外的快意?
      更想知道陈熠重伤将死的那段时光,心中盘桓的是什么。他知道司马景不可能通敌,真正的心结,应该在于他觉得陈英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罢。彼时司马景已死,陈熠将死,北赵也即将覆灭,陈熠心中……可有一丝悔意?倘若地下有知,他又如何面对那个人呢?
      ***
      一直觉得,最残忍的阴谋,就是这样的:明明心中还残存着昔日的情谊,却能心狠手辣地算计;明明已经痛下杀手不再留情,心里还是不能不痛惜。
      陈熠和司马景,便是如此。
      南州曾说:“他与陈熠君臣同心,并肩作战时,何尝不是风虎云龙?”
      这句话,真的很……虐。
      陈熠已经不再信任这个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君臣同心的人,已经不肯留下他的性命。然而,旧情终究不能完全消泯无迹。陈熠将他送上刑场,却准他以长剑自尽,保留最后的尊严;禁止北赵军民对司马景发起祭奠,却没有拆毁他的坟墓,更没有株连他的家人。
      我想,司马景直到最后一刻,目光一定也是平静坦然的。这一生,虽然不能辉煌地死于战尝马革裹尸还,但也已无愧于心,足称英雄。对陈熠,他也是仍旧心存感念,所以才会要求埋骨于首次受到陈熠亲自封赏的雍州城外。毕竟,是陈熠当年的知遇和信任,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然而……他的内心深处,也不能不痛吧?有些东西,太容易忘却;有些东西,也太难忘却。
      当年相知,如今相忌;当年同心,如今异路;当年共创伟业,如今一剑赐死。
      虽是一剑赐死,终不忘当年相知!
      从前读史,看到那些鸟尽弓藏的故事,只知感慨于人心多变,官场险恶,此刻却觉得,有情,也许才是人最大的悲剧。眼看着患难中结下的厚谊,一年年一天天在风刀霜剑中消磨殆尽,最后被摧毁于血光之中,那些被藏的弓,心中,该是怎样的痛绝!
      ***
      第三部结束时,北赵轰然崩塌,其势之快,几乎让人生出措手不及之感。整个第三部的重点,都放在针对司马景的反间计上,司马景死后,魏军接连溃败,陈熠伤重不治,陈显、宇文念纷纷倒戈,恍惚中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将星陨落,而北赵的基业,不过是殉葬品。
      这个国,已经容不下一个足以保卫它的人,所以下场大概也只能是覆灭。
      南州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给我们一场惨烈悲壮的灭国之战,一个光芒万丈的悲剧英雄。一句“英雄当歌”,让人至今看到这四个字,心中犹自绞痛。
      接下来的,应该是北魏的伐越之战,还有江原的争位之战。南越,是赵彦无法忘却的故国;争权夺利,他更是避之不及。正应了文案中的“你要的,我不要”,从此以后,他与江原,恐怕再难像伐赵之战中这样立场一致、配合默契。
      最后胜出的人,会是江原吧?他和赵彦,算不算曾经“君臣同心,并肩作战”?他们之间的感情自然不是“知遇”这么简单,但当他们真正成为君臣,身处风口浪尖,彼此间的信任,是否真的能够持续一生?
      ……结局如何,尚不可知。但我还记得江原醉后舞剑,立下的承诺:“我江原在一日,决不使帐下兄弟如司马景般含恨而眠!”
      这句话,虽是聚拢军心之语,我却愿意期待,当《越江吟》的结局到来的那一刻,南州可以让我们相信,他说的话,是一定,能做到的。
      ***
      谨以此文,纪念第三部完结。沉痛悼念司马将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