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0、第 110 章 ...
-
不甘于平淡的人们,渴望生活有些改变,但是又缺少改变的勇气,才造就了文艺生活的活跃。前十几年环境的禁锢,让文艺生活套上了无形的套子,敏感的编辑不希望刚被打破的套子,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新生的文艺做品中,是很正常的想法。
张美好对编辑发自内心的感激,所以虚心接受每一条修改意见,并不因编辑的客气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哪怕因为修改稿件让她的生活更加忙碌,也甘之如饴。
好在郑国柱的感觉是对的,许家调进京后的影响还在,许武与省纺织厂的谈判比较顺利,生生把价格从每米一块一压到了九毛,维持了周家明帮助致远纺织厂处理布的价格。这样一来致远纺织厂与其他县纺织厂帐面价格达成一致,即有利于双方今后的合作,更保证了两人后继产品的利润。
生意上的事儿暂时不用操心,张美好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在修改稿件的同时,还能利用采访的时间换一下脑子,进行报告文学的准备。
看在许丽娜等人眼里,张美好的忙碌有些让人心疼,却无人能替,只好减少来幸福里蹭饭的次数,免得给张美好百上加斤。
张美好感动于朋友们的体贴,在陈司机捎来大榆树新样式头花时,向三人发出邀请,想把最新样式的头花分享给朋友们。
“我还以为你不再做头花了呢。”许丽娜拿着新头花爱不释手,快人快语的说:“从你不再捎头花之后,省城都没啥好样子,那几个旧的我都不爱戴了。”
同学,你把喜新厌旧说的这么理所当然,不怕被人打吗?
看,你亲哥已经瞪你了吧?
许武一把抢过小妹摆弄的头花,有些不解的问张美好:“你咋把头花都拿到省城来了,不是说全在林远往出卖吗?”
张美好苦笑着说:“林远周边几个县人口还是太少了,要是再不运到省城来,我爹连工钱都快开不出了。”
许武听了点点头:“是,帮你爹干活的都是乡里乡亲,一欠工钱马上有人堵着家门口要钱。”
不止堵着家门口要钱,下次再想找人做活也难——人家是看着张家又盖新房又供大学生,觉得张家有底子才跟你干活的,结果你连工钱都开不出来。张立勤夫妻还要在大榆树生活一段时间,跟乡亲们的关系搞僵了,以两人的性子能把自己憋闷死。
“得了,明天我去找一下郑主任,看头花能不能也送进百货商店。”许武觉得大榆树的头花样式新颖,用料也不对付,放在百货商店里也能卖得出去。
如果一开始拿头花做敲门砖,许武没有这么大的信心,现在是郑主任求着他多给百货商店送微喇裤,添上头花应该不会拒绝。
张美好却不这样想,她还没有忘记那位拉着自己说了一个小时的郑国梁,具体的说,是没有忘记最具改造贸易市场潜力的黑市那块地:“明天你直接找郑国梁,把头花都批给他。”
“全批给他,他能接得住吗?”事前一个招呼都不打,就这么直接送过去,许武不相信郑国梁能痛快付钱。
张美好没有这样的担忧:“放心吧,他肯定全款收货。”
只要郑国梁还对自己画的大饼感兴趣,就会收的。
许武想明白了,笑了一下:“幸亏我一开始就说要拜你为师,要不也得跟郑国梁一样,被卖了还帮着你数钱。”
不对,应该是自己出买人的钱。
许丽娜听他们说完正事儿,连忙把哥哥手里的头花又抢了回来,笑着向张美好说:“这头花给我们仨留点,万一有人让我们帮着带呢。”
郑初晓没掺和,因为刚一开学张美好就把家里的地址给了她,让她哥直接跟张立勤联系,要多少头花、要什么样式的交流起来更方便。
这次陈司机捎来的头花足有四千五百个,不知道冯兰花等人是怎么起早爬半夜做出来的,可见大家挣钱的热情有多高。
为了快点见到拿到钱,张美好才用头花试探郑国梁,而郑国梁没负张美好所望,第二天许武就带了两千八百元货款回来。
虽然张立勤已经同时捎信,让张美好把工钱给他捎回去就行,剩下的钱让闺女留着花,可是张美好不可能留这个钱,让许武从周家明那里买了整捆适合做头花的布料,委托陈司机捎回大榆树。
许武略带抱怨的说:“这也太折腾了吧。还不如直接把你爹娘接省城来,让他们直接在省城做头花。”
如果能说动爹娘,张美好当然愿意他们到自己身边,因为他们太缺人手了。
现在啥事都得许武自己跑,三个月不到,硬生生把一个官二代,磨成了四处张罗事儿的小催巴,张美好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等我把报告文学写完就好了,发表后说不定贸易市场就有影了。”
写报告文学竟然跟贸易市场扯上了关系,许武有些不信:“今天郑国梁还问你来着,一直向我打听你住哪儿,说是遇到点事想请你出个主意。”
“他没说是啥事?”
许武回想一下说:“好象是黑市的地方,本来是哪家子的老地方。那家子出了汉奸又出了反动派,建国那会儿全跑了。按理地方该收归集体,可是两个单位扯皮,动运开始后两个单位领导都受了冲击,慢慢就被郑国梁悄悄接手弄成黑市了。现在他想变成贸易市场,可这地方是悄悄占的,想问你有啥办法让那地方跟他挂上关系。”
难怪呢,那么大个地方,不管是哪个单位的地方,都不可能由郑国梁一用十几年,到现在还占着不放。可是现在政策一天比一天明朗,市政管理一天比一天规范,郑国梁要是还打着白占的想法,不如做梦来得快些。
不对,要是白占的话,郑国梁应该心虚才对,不该听说可以建贸易市场后这么积极——一般白占地方的人,生怕有人注意到占的地方,听说要建贸易市场还得搞点破坏呢,哪能跟郑国梁这样积极参与,甚至向她这个只见过一面的人问主意,直接想跟土地挂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