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夔东十三家 ...

  •   第十七章:夔东十三家
      资料:夔东十三家是农民起义军由明末进入清初,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形势下的必然产物。顺治二年(1645年)闯王兵败后,不知所踪,其死亡(死的说法也不一)、禅隐,说法不一。他的余部刘体纯、郝永忠(郝摇旗)、李来亨、袁宗第等在各地尚有20余万人,于顺治三年至四年前后,络绎转战、回归到川鄂边区兴山、归州、巴东、大宁等县,实现了各路农民起义军的大联合。
      川鄂边区的大联合,是经过多次战斗才实现的。比如顺治四年(1647年),李赤心、高必正奉南明王朝之命攻打荆州时达月余,后因清军增援,寡不敌众而失利,继而转攻大昌之横嵌,再攻巫山之二磴岩,杀了清廷的知县,5月渡长江,进入施州卫(恩施),“与土司战于城南”,移师容美司(鹤峰)。顺治五年(1648年)左右又移师于施南司。
      同年,颇欲有所作为的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的同僚堵胤锡来到川鄂边区,他力主联合农民军抗清,与李赤心、高必正等将领商讨进攻湖南清军的问题,农民军踊跃参战。由于各路军共同奋战,收复了湖南的全州、衡州等地,但终因南明内部的不团结,派系纷争,争权夺利,以至于顺治六年正月湘潭失守,何腾蛟被俘牺牲,李赤心(李过)被迫转战广西,不久病死(根据新发现的李过撰写的《传灯杂录》等数部著述,李过并没死,而是隐居于湖南平江县与通城县交界的黄龙山当了道士,改名李绣,号黄龙真人),高必正(高一功)与党守素、李来亨等人于顺治八年(1651年)自贵州走四川回到川鄂边区,高必正在途中为当地武装伏击中箭阵亡(旧说为孙可望截杀,实误)。
      李来亨奋战脱险,回到巴归,选定兴山、茅麓山为据点,建帅府于七莲坪。这时,刘体纯、郝永忠(郝摇旗)等人亦由黔东北回到川鄂边区。袁宗弟、郝摇旗分驻大昌、房县;刘体纯经巫山转战巴东。刘体纯驻巴东陈家坝,塔天保驻巴东江北平阳坝。刘体纯素骁勇,有方略,“颇以威信御众”,因此各路农民军将领共推他为首领,并愿听他节制,南明将领王光兴等人也来汇合,最终建立起以湖北兴山县茅麓山为中心、占有20余县、拥兵数万的抗清基地,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夔东十三家。

      上官若水为了让血衣顺利一点,便来让众人都聚到金殿之中,她说想把有关于夔东十三家或以前一些战事,想了解清楚。
      高夫人说:“夔东十三家,其实是川东鄂西这一带反清复明一些组织的总称,到底有多少也不是很清楚。但属我们大顺的有袁宗第部、贺珍、贺锦部、郝永忠(号郝摇旗)部、李本营(即李登云)部、党守素部、塔天宝部、马云翔(即马腾云)部、刘体纯部、李来亨部。(原来加上谭文、谭诣、谭弘和王友进为夔东十三家)另外还有摇黄十三家,与我们共存,但性质不同。摇黄十三家,又称姚黄十三家,最初是姚天动和黄龙聚众山林,并称姚黄,其性质和你们的马头寨差不多。渐渐发展壮大,袁韬土豪出身,因与其嫂有私情而事发投奔了马潮,成了一支,贺人龙部的武大定也组成了一支。后来吞并姚天动和黄龙山寨,由袁韬为首,其掌盘十三人——争天王袁韬、齐天王张显、必反王刘惟灵(亦作刘维明、刘维民)闯食王(又作‘闯世王’)王高、二哨杨秉允、行十万呼九思、九条龙、震天王白蛟龙、黑虎王混天星、夺食天王(夺世天王)王友进、争食王(争世王)黄鹞子景可勤、六队马超(马潮)、顺虎过天星梁时政。由于掌盘子十三人,号为十三家,其实头领甚多,不止这些,而王友进后来也算作是夔东十三家之一。摇黄,先以通江、达州、巴州为居地,而后蔓延至岳池、广元、定远、合州、东乡、太平、新宁、巴县、开县,凡川东地盘皆为其所控。以前丰都有胡明道、金城有姚玉麟、施州卫有王光兴、又天生城有谭文、谭诣、谭弘谓之三谭。
      于是高夫人又给上官若水讲起当年重庆之役——
      清大举向黔、滇进攻,永历朝廷岌岌可危,为挽回局面。李定国奏请永历帝派五名太监前往川东联络夔东十三家。让他们抽兵西上进攻重庆,借以牵制清军南下。大学士文安之当即组织了忠州、万县、梁山的涪侯谭文、仁寿侯谭诣、新津侯谭弘与兴山、巫山等我们大顺的十六营溯流而上。,永历十二年(1658年)七月,三谭和刘体纯进攻重庆。当时吴贼(吴三桂)正推行至遵义,怕重庆失陷粮草不继,后路截断,势必会腹背受敌,便率主力急速回防,川东各部因人马没吴贼人多被击败。吴贼十月南下桂林,十一月,川东再一次由太监潘应龙联络三谭和十三家水师乘船由水路向重庆进发,文安之亲自统领刘体纯、袁宗第、贺珍、郝永忠、李本营、党守素、塔天宝、马云翔、李来亨等沿长江两岸陆路前进。十二月初二,谭文和征北将军牟胜率七千人,乘船一百五十八艘,先行到达重庆,分三路进攻。清重夔镇总兵程廷俊、建昌镇总兵王明德据城顽抗。战争十分惨烈,战至十二月十三日,谭诣率所部和十三家总兵袁尽孝六七千人乘船一百三十艘至重庆城下。四川巡抚高明瞻见明军势大,吓得弃城而逃。十五日双方激战,谭诣不肯出战。当晚,谭文同牟胜诘问谭诣‘我们都打了十二天了你为何迟迟不来,来了又不战是何道理’,谭诣早有降心,见哥哥问起,知已有所疑虑,便来了个先下手,杀了哥哥谭文。立即派总兵冯景明到临江门下喊话,进城同清虏商谈投降事宜。当时清虏城中所部不多,四方求救。增援清军尚在途中,重庆危如垒卵,忽然得到这一意外消息,有如喜从天降,立即便派人到谭贼营中察视,证实后。即与谭贼计之,趁我部还不明真相,于十六日清军忽然开城迎战。谭贼临阵倒戈,同清军协力绞杀。谭文部及袁尽孝水师未曾防备,翻船落水者不知其数,以至我忠军烈士血染长江,便只好顺流东撤。由此而失忠州、万县,使我们夔东与朝廷从此被隔断,而失去联系,不能统一为战,才至使后来皇上流亡异国又被吴贼寻而杀之。围攻重庆时,川陕伪总督李国英十二月初九便接到重庆告急的报告,正率部从保宁赶来,但才到合川,围便解了,岂不欢喜。
      接下来高夫人和李廷又给上官若水讲起了,夔东如何联合抗击,又如何出现内部矛盾,相互提防、吞并。又讲到南明当初是如何歧视、刁难、排挤大顺军兵。只有堵胤锡、刘文秀两人胸怀天下,心存大局,多次向朝廷举荐启用大顺忠贞营,然而,他们自己也不得志,人微言轻,空言何益?而那些当权的如瞿式耜、何腾蛟、陈邦傅、李元胤、孙可望对我们是处处提防,不但不给粮饷和支持,有时还企图削弱我忠贞营势力。
      之后明玉和顺玉又问起道:“如果我儿是李定国,你该如何统帅?”
      上官若水道:“我会率军从云南由建昌、宜宾、乐山入川。并屏弃所有嫌隙,同忠贞营会师,联合夔东所有反清复明的势力,能收编就收编,能结盟就结盟,以固西南,再图复兴。要知道四川自古天险,易守难攻,又两大势力联合,清根基刚稳,绝不敢轻易来犯,谭诣、谭弘也不会轻降。故此,可得五年或十年修整,我军强大,大明皇脉犹在,时机成熟,只要一声呐喊,自必万民响应,吴贼三桂因清虏没有兑现当初承诺——隔河而治,见我军强大,他未必会死忠不反,而我们的目的只是驱蛮虏而还我华夏河山,可与其联合,到那时何患清虏不灭。
      明玉道:“你何以不早生几年,生于我帝皇之家!”
      顺玉也道:“想我辈枉称英雄,其见识,犹不及后来稚子。”
      高夫人道:“是呀,亡我大明者非清虏,乃汉人也。撇下洪贼(洪承畴)、吴贼(吴三桂)不说,孙可望、朱容藩之流,都自命自封,各怀私心。说到底就是不能团结,联合抗清。”
      上官若水道:“故我此去郧阳,可同李来亨将军共同守茅麓山,但不可擅自登基。他到不会说什么,甚至大顺老部都不会说什么,但是其他抗清几家,肯定会有所不满,更难联合在一起了,一旦互斗起来,便不可收拾了。”
      高夫人道:“难得我儿有如此卓识,干娘全听你的。”
      上官若水道:“我揣有大明传国玉玺之事,也不可声张。因为如果一旦被清廷得知,必倾全国之兵剿之。那时,反而给夔东带来不幸。还有,我们到茅麓山后,干娘得通知其他几家不要太张扬。因为现在大势已定,反不反清,都一样。只要清虏不来犯我们尽可能不要出击,先休养声息,以后再图。”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