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15 家常面食与消费群体 ...

  •   说是早餐,其实普通百姓,特别是生活仅达到温饱的百姓对早晚应该吃什么没什么讲究的,充饥就行,所以小店晚餐基本上和早餐差不多,不过是增加了几样汤面。都是以荞面为主,像疙瘩汤,这个好做,倒油炒葱花,放水烧开,荞面用少许水拌成半干半湿倒入锅中,熟了就可以吃了,汤汤水水的,吃着暖和。冬天吃这个好些,夏天吃就有点热了。

      还有荞面面条。

      荞面因为软,比白面好活,活好擀成一张大饼,多放干面,对折用刀切了,条尽量细一些,放水煮熟,吃的时候凉水过一遍,浇上热卤子,吃起来不凉不热,温度正好。这是夏天的吃法,到了冬天可以吃热汤面,就是用调好味的汤来煮,原汤原食,吃下去暖和又容易消化,要是搓些干辣椒放点醋,更是提味。

      手擀面的条是扁的,但也能用专门的工具弄出现代机器压出来的圆形面条,这个民间叫饸饹。

      饸饹是压出来的,专门的工具叫饸饹床子,样式类似压水井,下面一根横木,有一个圆形的洞,嵌入一个铁质的圆筒,底部留着无数的孔。用的时候烧开水,把它放在锅上,把活好的面切成一段一段,粗细长短和圆筒差不多,塞进这个圆筒里,像压水一样,用一个铁的圆柱压面。这个铁的圆柱正好嵌入圆筒,这样上面施压,圆筒底部的孔就会漏下圆形的面条,另一人用筷子不断地搅拌,这是怕粘粘一起。熟了依然是用凉水过一遍,浇上热卤子吃。荞面饸饹最喜猪油酸菜卤子。

      也可以放点白面、或者玉米面,只是没有纯粹的荞面饸饹吃起来地道。

      压饸饹是门技术活,压好了,饸饹条长达到两米多,而且粗细均匀。压不好条会很短,还疙疙瘩瘩的,这主要是压的时候掌握不好力气。

      吃饸饹也很有意思,有的人吃得快,捞上一碗,从厨房到里屋边走边吃,还没上炕就吃完了,说起来也算是国人民间一种快餐。

      除了以上的荞面面食,糟米面条也列为其中,不过贵了一些,一大海碗要五十文,这是因为做起来程序多,费时又费力。

      而卤子由于是夏天,种类很丰富,鸡蛋韭菜、鸡蛋西红柿、鸡蛋黄瓜、青椒肉丝、茄子、小白菜等等。这个成本还是很低的,多放水,多放菜,一个鸡蛋就能出两大锅卤子。

      当然一个鸡蛋出两锅卤子,还要叫每一个顾客看到鸡蛋的影子,这是很考验甩鸡蛋技术的。

      其中西红柿当地是没有的,种子是通过空间从现代买来的,为此凡是和西红柿做出来的东西都很贵,要五六十文,相当现代的五六块钱。这个和糟米面条也定位成店里的中档饮食。

      关于菜,还是按照当地的饮食习惯做炖菜。因为炖菜汤汤水水的,成本低,相对炒菜成本就很高。只等来了有钱的大顾客才会考虑炒菜。

      之前苏若一直担心周围人们的消费能力,为了赚钱在降低成本上费尽心思外,还计划着推出几样走高端路线,没想到事实情况比预想的要好。

      周围的人消费能力确实有限,不过一天消费三十文还是可以负担的。原因也很简单,夏天活多,吃口现成的饭菜节省不少时间,可以多揽些活,即使自己做,柴禾、米粮什么的,算下来也不便宜多少,还没店里做的好吃,所以大部分单身的男人都选择了来苏若这里吃。

      关键在于这里的单身男人很多。

      这些人多数都买过苏若的糜子发糕,一吃就是几年,早就成了回头客,现在也成了店里的固定消费群体,而他们做工认识一些同阶层的人,还有亲戚朋友什么的,随口介绍一下,穿越美食城的东西好吃,还很便宜,来尝尝吧之类的,无形中就又给苏若带来了一个消费群体。

      在这些人身上充分体现了薄利多销。

      这是最底层的消费群体,稍高一点的就是附近稍微有点钱的,他们消费能力在三十文以上,这些人包括了开业那天请到的典史、班头之类。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群体,常过来吃上一顿,多数还是给钱的,只有一顿半顿的吃完就走。不过这些人很会做人,介绍更多的人,不会叫你陪得太多。

      除了他们小连子认识的混混也来,消费一下数目也相当可观。

      这些消费群体都是意料中的,还有一群人是完全意料外的。

      古代不像现代,生活节奏快,吃饭都吃快餐,古代的人们抛去生活质量还是挺悠闲的,有钱喜欢四处逛逛的半大孩子,哦,这里叫公子,或者少爷的人物很多,有时候一顿饭会跑出很远去吃,如果好吃了不管多远都是那里的回头客。他们是不计较距离远近,周围繁华与否,更注重的是特别新鲜,能不能满足他们的口腹,于是偶然间就发现了苏若的穿越美食城。

      路很平坦,周围很干净,虽然没什么好景致,但贵在原生态十足,对这些连县城外都很少去的孩子们还是很吸引的,而在这样一个有点荒凉地方出现了一家美食城,还穿越美食城,感觉很古怪,很有意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去了,这一进去、这一吃到嘴里,结果,当然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满意了,便把他们的小伙伴带来,小伙伴们满意了,又带来了小伙伴们的小伙伴,就这样,一群贫民窟饭店里的高端消费群体成型,而且这个队伍还在壮大中。

      苏若惊讶的目瞪口呆,但更多的是洋洋得意,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做的东西好吃啊,

      确实,一个饭袋留住回头客,最简单就是做的东西好吃。

      生意好了,大家忙起来,时间也不觉得过得飞快,一晃就到了月底。

      这一天苏若验收定做的车辆和饭桶,还有雇来的车夫。

      送饭菜考虑到干净、冬天天冷,车辆定做的是带车厢的,饭桶也是带盖子,密封好的。

      这里的车用的还是木头轮子,现代的橡胶轮子要是推广的话,大概需要推动一下工业革命,苏若这次没把现代的车轮拿出来,还是采用当地的木头轮子。

      车厢密封很好,只有前头开着,两边后面也没开窗,原木色,里面能容下三四个人,饭桶的话也能装下七八个。挺满意。

      接下来就是给车厢包装,其实就是用不同颜色的漆上色,画画。

      苏若不会画画,但广告宣传的涂鸦还是可以的,身上那点艺术细胞还是可以把握画面感觉的,何况还能通过空间搞到现成的样本。

      经过一天的努力,一辆原木色带车厢车辆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蓝色的底,车厢两边,鲜花衬托,一盘盘美食点缀其间,叫人垂涎欲滴,各边写着“人生无大事”、“吃就是大事”。车厢后面,又是鲜花衬托的美食,写着“穿越美食城”的字样,车前面挂门帘,上面绣“秀色可餐”字样,下面依然是美食。

      油漆是从现代买来的,选的是那种颜色亮丽的,叫人一下子就能认出来。

      原打算车厢底色用白色,可想到这是古代,对白色怕是有忌讳选黄色又担心政治麻烦,红色太艳,绿色清雅了,自己不是什么读书高雅人,最终选择了天蓝色、鲜花怒放,这样的衬托。

      又考虑到古代不懂广告和实物不同,像现代的方便面,包装袋上印着大块牛肉的面多诱人啊,实际吃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这要是放在古代,古人还不砸了你的店,说你欺骗,所以苏若画上的美食都是店里能做出来的,上面标着菜名和价格,并注明“味道一致,颜色和实物会有所差别,请大家勿要较真”这样的字样。

      这样的车一画好顿时吸引了很多人,围着惊奇地看着,指指点点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苏若画上去的鲜花和美食给人感觉都是立体的,大周国盛行的是水墨丹青,追求的是意境的美,她这个充其量算是匠画,蹬不上大雅之堂,要是被迂腐一点的读书人看到可能还会骂糟蹋了艺术,但这些围观的人们都是普通人,不识字的多,意境的美大概也欣赏不出来,看到车厢上花团锦绣,秀色美餐热热闹闹的样子,倒是真心喜欢,这个真好看!

      这就像乡下妇人喜欢墙上贴张大胖小子画一样的道理。

      车好,牲口就有点不给力了,书上、电视上动不动就是高头大马,可惜这里却不是这样的。大周国普通百姓,即使有钱人家使用马匹的也很少,多数都是驴、牛、骡子,即使拉车的马也是军里淘汰下来的,这还得是那些和军里有关系的人才能得到。而且人们也不愿意养马,马太娇贵,吃的喝的讲究很多,不像驴、骡子、牛这类皮实。

      小连子雇来的牲口是头老黄牛,他的理由是,老黄牛拉车稳当,饭桶不会因为颠簸倒了。第二个理由是老黄牛便宜,最关键的是车夫附和苏若的要求。

      苏若看到车夫也是一愣,心里想的却是,这个小连子在哪淘出这么个人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15 家常面食与消费群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