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刘家药丸 ...
-
“牢里的刘开遇刺了?他怎么样?没事吧?”萧如激动之下,抓住了秦恪的袖子。
她倒不是担心刘开的安危,只是他现在是非常关键的证人,证词还没拿到,他怎么能轻易出事?
玄色的袖子,愈发衬得她手指白嫩水灵,勾得他牙痒痒,想咬上一口,来止一下心头的渴。
萧如注意到他的视线,被烫着了似的忙收回去。
秦恪有些遗憾,“牢里的刘开已经身亡。”
萧如心里一沉,没注意到他话里隐含的意思。
“不过——”
萧如俏脸一板:“小壳子,你学会跟我卖关子了是吧?快说。”
秦恪轻笑,“臣事先就料到可能会有人对刘开下手,所以与乔大人商量,暗中将人掉包了,死的是一个被易容的死囚,真正的刘开,就被关在对面的牢房里。”
萧如轻吁一口气,“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说来我们还得感谢那背后想要暗杀刘开的人,若没有这一出,刘开还打算誓死为背后的人保密呢。如今,亲眼看着刺客将自己的替身杀死,他是巴不得将那背后的人咬下水。此刻,乔大人怕是已经拿到了证词。微臣也要告退了。”
秦恪拱手。
待人走后,萧如乐不可支。
秦恪果然不愧是未来的大反派,心思就是缜密,刘愫跟他较劲儿,只有被玩儿死的份!
一拿到证词,乔榛立马就传唤了刘愫,这位平日里不可一世的尚书大人。
刘愫前脚到了公堂,秦恪后脚就带着一干下属闯进了刘府,查抄赃款。
惠民局一案,可谓是时下的热点新闻,老百姓都可关注了。
这下子后续出来,立马就传开了。
“哎,听说没?原来真正贪污款项的是刘尚书!”
“哈,这我早猜到了!刘开不过一个药局的局长,如何能住得起大屋?穿得起绫罗?纳得起十几房小妾?还不是靠着当尚书的表兄?这刘家人啊,都是蛇鼠一窝!不知道贪了我们老百姓多少血汗钱!如今可终于将他们抓进去了,该!”
“刘尚书可是太后娘娘的爹,皇帝陛下的外祖父,他能有什么事儿?左不过就是走个过场罢了,最后还是要被放出来的,唉,只是苦了那些被害命的人了。”
“我看悬!你们还不知道吧?东厂的人都已经到刘家去抄家了!听说抄出来好些金银珠宝,还有武器!火药!龙袍!这刘家,是铁定要倒了!”
“啊?私藏龙袍?刘家这是大逆不道啊!他们想干啥?造反不成?”
“嘘,小点声儿,你也想被抓进去不成?”
“走走走,我们赶紧看看去!”
老百姓像是嗅到腥味儿的猫,一窝蜂往刘府门前奔。
没多会儿,刘府外就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乌泱泱的一片。
秦恪指挥着下属将赃款抬出来,抬出来后就地打开,敞着,让老百姓看个分明!
“我滴个老天爷!这么多箱金条!这得花到哪辈子去!”
“那珠光宝气的,晃得人眼晕!也不知道刘尚书是怎么贪了这么多的。”
“啧啧,这要是分给我一点儿就好了,那我一辈子就不用干活儿了!”
众人看着那一箱箱的金银珠宝,眼睛放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可是他们也只敢看看罢了,谁要是敢伸出爪子,嗬,牢底不够你坐穿的!
大量的钱财,除了激发人们的贪欲之外,也激起了他们的无限愤慨。
这可都是从他们老百姓身上贪去的啊!
这天杀的刘愫,大贪官!吸人血的恶贼!
也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句:“刘愫是大贪官!罪该万死!”
其他人也都跟着喊起来了。
刘府众人躲在屋子里,听着外头群情激奋的呐喊,个个安静如鸡,惶惶不安。
*
宁王府。
宁王正抱着美人在亭中欣赏歌舞,得知消息,当场将面前的桌案踹翻,吓得众美人立刻伏倒在地,死死低着头。
“蠢货!”
也不知骂的谁。
他胸口剧烈起伏着,脸色骇人至极,走到柱子边,一拳头砸过去,结果柱子没事,他拳头倒是青了。
一路大步来到书房,他的情绪才稍稍平复一些。
召来心腹侍卫:“去,将刘琨带来。”
要让刘愫那老匹夫闭上嘴巴,只有扣住他的软肋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所谓的软肋已经命不久矣,他抓在手里也没用。
*
谁也没料到,惠民局贪污案,最后竟牵扯出一桩谋逆案。
满朝哗然。
朝堂上,众人都无法淡定了,窃窃私语议论着。
龙椅上的萧临,透过冠前垂下的十二旈五色玉珠,静静看着众人。
等到他们都讨论够了,这才开口:“太傅,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置?”
沈谙站在右列首位,闻言躬身道:“陛下,刘家私藏武器,包藏祸心;私造龙袍,大逆不道;私囤火药,意图不轨!
“臣怀疑,前些日子白鹤山被炸毁一事,便是刘家的手笔。另外,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戕害人命,这桩桩件件,刘家所犯之罪,实在罄竹难书!非诛九族难以平民愤!”
这话一出,朝堂上再次躁动起来了。
陛下可是刘家外孙,太后乃刘家出嫁之女,若是要诛九族,那岂不是要连陛下太后也一起诛了?
这沈太傅还真敢说!
不等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沈谙就继续道:“然,念及刘家乃陛下之外家,法外容情,臣以为,当将刘家众人投入大牢,择日问斩!”
最后四字,可谓掷地有声。
殿内一时无声,落针可闻。
良久,上首的小皇帝声音清冷道:“传朕旨意,刘家大逆不道,意图谋反,将刘家众人押入大牢,三日后午时问斩!刘家所贪污款项,拿出五万两补偿被惠民局坑害的百姓,其余充入国库。”
说完就起身离开。
蒙尘扬声道:“退朝——”
才回到勤政殿,萧临衣服还没来得及换,就听小太监禀报:“太后娘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