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三十章 ...
-
胡桃夹子第三十四章
圣经《新约.约翰福音》里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我闭着眼睛,还是能感觉到光线穿过眼皮,投射到我的视网膜上,一点点透亮,以及,嘴上温热的触觉、脸颊边他修长而粗糙的指节和缓慢的呼吸。
他顺着我的唇线,用舌尖一丝丝舔过,温柔地像中世纪的绅士,再用牙齿啃噬着我的舌尖,疯狂地又犹如野兽,握着我的腰际,把我往前推,往他的气息里推。
我狼狈地握着拳,抵在他的胸膛,心里的悸动如同喷发的岩浆,我知道,这感觉,就像一百二十迈的车速,无论如何也无法在他面前隐藏。
一切都没按照轨迹进行,至少和我的意愿背道而驰。
我睁开眼睛,就碰到他灰色的眼睛,那种被无限循环,看不到底的感觉,深深地凝视。
那种清醒的感觉,就像是把接吻当作一件策略性的攻陷,一步步,不急不缓的,完全掌控着进度。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的嘴唇慢慢地离开,手指却停留在我的尾骨上。
“听话,留下来。”
我用力擦了一下嘴唇,挤出两个字:“做梦。”
他低下头,轻轻的笑了笑,笑声如同清晨海上悠长厚实的鸣笛声,松开我,走到落地窗边,拉开一角骆色的窗帘,脚下车流涌动,川流不息,名副其实杭州的黄金地界。
“自从你那天让我救你开始,你就应该用脑子好好想想,遇到了多少事情,重要的,不重要的,难道都是巧合吗?”
其实他现在所说的话我都考虑过,但大都不知其解,此刻的感觉,像踏入了一张巨大的网链中,一团迷雾,无路可走。
“你的意思是,有人在针对我。”
他将双手背在身后,闭着眼,深吸一口,好像这样就能闻到清新的空气,“我让你留在华悦,是在救你。”
“为什么?你总得告诉我,是谁做的?”
“如果你不具备了解真相的能力,我劝你,不要总是问为什么。”
他撩了撩眼皮,好像兴致缺缺,“去工作吧。”
----------------
我留下来之后,和许嘉去了财务部,从最简单的财务助理做起,每天工作很繁重,类似于刚进公司那会什么不懂的时候,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小竹,想什么呢?尝尝味道,我刚泡的龙井。”许嘉给我倒了一杯茶,冒着氤氲的水汽,放在我的办公桌,手在我面前晃了晃。
“谢谢。”我接过那杯茶,握在手里,思绪还是不自觉的飘出去。
“可真够累的,听说了吗?技术部的部长,以前黎城的,记得不?”
“记得,以前还一起去南京出过差。”我点了点头。
许嘉贼兮兮地低下头,小声说:“还有公关部的张经理,都被开了,据说是新高层,这两天严查,虽然收购不裁员是好政策,但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你说是不是给我们黎城的人下马威呢?”
“不会吧,华悦是大公司,裁员也肯定有他的道理...”
“你知道吗,华悦的发家史,少东家原本根本不是Gery。”
“那是谁?”
许嘉摇了摇头,一脸迷惑:“传闻是这么说,据说以前的主人是姓霍,但Gery就像张白纸,几乎没有人了解他的过去,反正就很神,不过他的未婚妻不是姓霍吗?我怀疑这公司以前是她家的...”
“不可能。”我突然说了三个字,打断了许嘉的话。
“其实我也觉得不对,霍恩不是舞蹈演员吗,他妈妈是导演,爸爸倒从来没听说过,按道理,以前的家境也属于中上,不太可能会有这么大一间公司,更何况,要是有这么大一间公司,也不可能完全给女婿,是吧。”她喝了一口茶,又放下,滔滔不倦。
“这些话,是谁告诉你的?”我问她。
许嘉耸了耸肩,“就同事之间都在传,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说的。”
我垂了垂眼,对她说道:“Gery的未婚妻,没有爸爸,这些话,都是误传。”
----------------------
九月的天气还时常燥热,猛烈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接踵而来的,是重大的筹划项目。
各类明细涉及金额基本上能达到一千万,但实际支出和预算却差了两倍之多,相当于一千万的出入。
也就是说,这其他的一千万,根本没有账目明细和具体支出条例。
这么大的差价,就算财务部部长没有发现,也不应该什么人都不知道,一千万的差值,不是两万或者两千...
我的背上猛地惊出一身冷汗,翻明细的手都有些不稳。
“小章,能帮我个忙吗?我的咖啡壶坏了,能借你的用用吗?”我歪过头,原来是财务部部长,他笑眯眯地正看着我手里的明细资料,手上拎着一个咖啡壶。
我立刻会意,站起来,说道:“好,咖啡壶在茶水间,我现在就去拿。”
经过部长身边时,他饶有深意地看我一眼,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小章,1000万的事,搁一搁,上面授意下来的,心要平。”
我退了一步,闪到他拍不到的地方,说道:“徐经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部长的手绕了个弯,收回去,眼里露出精明的光就像个狡猾的老狐狸,“其实,小章啊,我看你是有潜质的,你一进来我就看得出来,可是这人呢,锋芒太露,不好,凡事要以大局为重,着上面呢,你做得好,我会好好推荐你新的位置,这事呢,还是要你这样聪明的人去办。”
我匆匆地点了点头,走出办公室,一千万的蹊跷,恐怕不是一件小事。
如果没有上面的授意,徐经理这个人根本不敢动这钱,而且账务出了一段时间了,不会没有人发现,而是大家都统一口径或者根本就是缄口。
上头的授意,谁的胆子会有这么大,吞掉大数额的项目款,明面儿上的账目,让人一查就知道有问题,明知道风险这么大,还敢这么做,那就只有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