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附1:织田家内第一位拥城大名前因后果 ...

  •   附1:织田家内第一位拥城大名前因后果(明智光秀比叡山烧讨相关)

      众所周知,在比叡山烧讨后,明智光秀作为主将,给主君交了一份完美答卷,这份战功让织田信长非常满意,也因此给了顶格封赏,不但将滋贺一郡赐予光秀,命令状写明了“一草一木均可自取”,且给了建城许可,在日本被称为“織田家中で城持ち大名第一号”,也就是说光秀是织田家中第一个被允许在自领内建起城池的大名,属于“拥城大名”,代表着滋贺郡属于“实封”,意思是因为许可了光秀在其上建筑属于明智的城,所以这块地盘是完全的赐予了光秀。

      作为对比,如果主君仅仅将地盘授权给某家臣管理,但不给建城许可的话,这块地就多半属于暂时让其“代管”,之后看情况有可能追赐建城许可,给实封,但也有可能由主家收回。

      光秀获得滋贺一郡且能建城的实封,当时在织田家内属于破天荒独一份,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战功,还有政治因素。

      织田信长当时采用极端方式对比叡山宣示武力,其用意不仅仅是让天下看到反抗织田家的后果,更因为比叡山延历寺的天台座主世世代代都是从皇族、公家众中出来的。也就是说,延历寺在镇护国家的作用下,也是朝廷势力的一翼,对于想操纵朝廷体系的织田信长来说,延历寺的烧毁、破坏,也是给政界的幕后黑手正亲町天皇提出警告。

      与国内目前主流观点“织田信长向来尊皇”不同,在日本学者的研究中,多认为比叡山烧讨有向皇室、朝廷发出警告的意味,信长在用这种举动向朝廷示威,让其以后行事前不得不再三斟酌谨慎,信长不想再看到朝廷势力敢于插手武家争斗,甚至公然与织田家作对。

      关于比叡山烧讨前,光秀屡屡死谏反对的证据出自《增补校订天台座主记》百六十六世准三后觉恕之条464页》“光秀縷々諌を上りて云う”。(因为现在国内有些人说在《天台座主记》中找不到光秀谏言的出处,所以我贴心的将页数也一起标注出来吧。)

      而明智光秀当时属于刚从幕府辞职,转侍织田家的新参,他屡屡死谏的行为,会让信长认为其对幕府、朝廷仍抱有好意,信长显然不会接受自己的家臣怀有“二心”,所以反而将比叡山烧讨任务交给了光秀,这无疑是要求光秀用违背本心的方式,向自己交“投名状”表忠心,并且也是让光秀用这种残酷的做法,向幕府和朝廷做归属上的切割。

      明智光秀显然也明白信长的用意,虽然不知他心路历程是否非常纠结,但接到任务后,他的做法是严格执行了信长的命令,不仅事先积极策划,拉拢附近的豪族,做出火攻部署,还亲自写信说“要将胆敢抵抗的仰木一脉斩尽杀绝”(就是那句光秀的名言“仰木の事ハ、是非共なできりニ仕る可く候”)(注:仰木是地名非人名,故译为“脉”),之后将比叡山彻底搞成修罗场,不仅是这份战功拔群,更还因为光秀用实际行动表示与幕府决裂的这个坚决态度,终于获得了信长的肯定与信任,这才给出了顶格的封赏。

      现在总有人拿这件事来证明光秀是支持并期盼着比叡山烧讨的,之前谏言云云只不过是伪君子的表现,但我并不这么看。因为也有可能是因为,光秀谏言的时候,确实是发自本心的不忍,但若实在劝不动,还因此招致信长的不信任的话,光秀在织田家内从此就没有前途可言了,他新参时年纪已不小,且任何选择都背负了一个家族的命运,他本人也急需战功获得土地,重建明智家门,既然劝不住,他只能亲自动手,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忠贞,才有可能获得主君信任,那么以后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事实上,除了比叡山烧讨,光秀领军一生,都再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哪怕是光秀杀意激荡的本能寺兵变当天,他都答应放寺内僧侣、女眷等无关人员安全离开,才下令前锋破门打歼灭战。

      而信长将滋贺一郡5万石赐予光秀,不仅是对光秀坚决与旧主割裂之举的奖励,也是考验。织田家中第一位拥城大名这份荣誉,也不是谁都能轻易获取的。

      因为前面说过了,比叡山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经常给皇室上供,滋贺郡内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土豪林立,且都有相当背景,甚至有些根本就是朝臣的产业,其历史原因非常复杂难搞,信长虽写明将滋贺郡赐给光秀,“一草一木均可自取”,但具体能拿到多少,就要看光秀自己的本事了。

      举个不那么恰当但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例子,这就相当于拆迁办面对各种背景深厚的钉子户那样,必须针对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处理方案,要钱的谈个价钱,愿意置换的给出方案,咋也谈不拢的只能依法办事强拆……

      明智光秀的做法也是这样,能靠谈判搞定的,统统谈妥,剩下的不管其有什么背景、关系,一律快刀斩乱麻用武力收入囊中,因此,在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最严重、背景最雄厚、纠纷最难办的三、四处山岭(山门领地)时,光秀也一并装糊涂先用武力占领了,而这几处山岭,朝廷认为应该是上交给自己的产业,因此天皇专门就此事询问织田信长,让他给个交代,但信长置之不理,默认光秀可以自行处理,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光秀这种行为,被厌恶光秀的历史作家桥场日月批判为“押领惯犯”,他的著作被人翻译回国内又经过二次创作,再次叠加了恶意BUFF,让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光秀犯下什么滔天恶行。

      “押领”这词,日文原意为“趁战乱侵占不属于自己的领地”,但综上所述我们明显可以得知,光秀在比叡山烧讨后,是得到了主君信长“一草一木均可自取”的许可令的,且滋贺郡属于光秀自己一刀一枪努力奋战打下来的地盘,光秀又一直是镰仓武士“御恩奉公”的做派,那显然就是“主君赐予土地,臣下奋勇尽忠”,站在信长和光秀的角度来看,光秀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如果光秀“押领”的山岭产业,归属权真的属于朝廷的话,那么接到天皇投诉的信长,无论如何都必须命令光秀交还的,于情于理于礼都必须如此做才是。所以,光秀“所押之领”,是存在争议的,至少朝廷那边拿不出绝对性的归属证据。

      之所以朝廷拿不出证据还要问讯信长,显然只是想让信长做出礼节性的让步,一来面子上好看,二来也能拿回些产业,改善一下拮据的生活。

      因此这件事完全属于公家和武家价值观不同而已,谈不上信长和光秀的处理方式有什么严重问题,更不能因此归结于“不敬天皇”上。

      事实上这件事后,织田家和朝廷的关系,似乎还更好了一些……也可能正是因为通过这件事,朝廷彻底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也认清了信长不是能够仰仗身份来随意对待的领主,朝廷必须放低姿态,才能和织田家保持更友善的关系吧。

      而光秀在获得建城许可后,便建起属于自己的第一座城池“坂本城”,被外国人弗洛伊斯称为“坂本城对于日本人来说,非常的豪壮华丽,除了安土,天底下没有比这个属于明智的城更有名的了”。

      公卿吉田兼见也写日记说,自己拜访了坂本城,观赏其建筑结构后,为其雄伟美丽感到深深吃惊。

      只不过兼见卿去拜访光秀时,带的礼物是10本衫原纸和一把菜刀……纸张也还罢了,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礼物是菜刀……难道是身为好友,知道光秀喜欢美食的原因吗……(《兼见卿记元龟3年12月24日之条》)

      注1:关于明智光秀是织田家第一位拥城大名的观点,来自日本学者小和田哲男的著作。

      注2:关于有人指责《天台座主记》出处不可信的问题,日本的小和田哲男、福岛克彦等正经学者均在其著作中有标注引用。

      正经学者小和田哲男、福岛克彦:《天台座主记》中有光秀谏言的记载,但从光秀的信中来看,他的做法是比较积极,并因此获得功勋。

      正经学者加来耕三:《天台座主记》有光秀谏言的记载,我过去曾深信不疑,但看到光秀的信后,发现他的做法和以前给我的印象不同。

      哪怕是非常厌恶光秀的历史作家桥场日月,在书中写了很多对光秀的批评,但对相关事件的评价是:《天台座主记》作为史料可信度不如光秀本人的书信,所以光秀就是一个好战分子。

      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天台座主记》是瞎编乱造的小故事,所有人的意见都是,比起《天台座主记》,光秀亲笔信更能表达他的真实意图,就是所谓的“观其言不如察其行”。

      但我认为,光秀谏言和做法言行不一,也存在他虽然为难但必须选择努力工作的可能。

      解读方向不同而已。以我对光秀的好感来看,我选择相信他的人品,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何况,我并没有否认光秀对待这项工作的积极态度。

      我很反感强行按头让我必须和谁保持观点一致的做法。在看了大量日本学者的史观,也并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天台座主记》属于胡编乱造故事会的批判,所以我依然选择相信光秀谏言发自本心,仅此而已。

      至于光秀“押领”相关,我为什么为其开脱,是因为即使天皇亲自向信长投诉,此事也不了了之的结果来考虑。《信长公记》中所展现出的织田信长,是一位有相当正义感且做事公正的人,如果原告有确凿实证,且还找了天皇背书,我不认为信长会偏心光秀到这种程度。是出于对这对君臣人品的信任,所做出的判断。

      最后,我本来就是趁着难得的假期,上来发散一下对光秀的好意,我的所有观点都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而且随着假期结束我也比较忙,可能没什么时间经常上线跟人对话,因此以后不会再对此作出任何回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