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我的耳朵,值二百五十块吗?(4) ...
-
虽然我从来都觉得“代沟”这回事有点夸大其词,但有时也不得不承认,老辈人的想法和我们不太一样。比如,老爸怎么会和曾伯伯突然达成共识,觉得我和曾疏磊很般配。
我们四个人坐在饭店一间僻静的包厢,空气里咿咿呀呀播放着江南丝竹,曾伯伯热情地给我夹菜,过一会儿醒悟过来,推推儿子,“给小安夹菜呀。”
“不用不用。”我看看曾疏磊,他也看看我,两个人同时脸红了。老爸冷不丁在旁边冒出一句,“不好意思了。嘿嘿。”口气里有几分得意。
曾伯伯是教哲学的,没入过“才子”的排名,却是争名夺利的先锋,课堂上同康德尼采称兄道弟,课堂下领导间见缝插针见风使舵,一度跳得很高,老爸一根脑筋两袖清风,自然看不惯,和曾伯伯见了面从来不打招呼。
曾疏磊大我两岁,人很聪明,小学跳了一级,中学又跳一级。很多年以前曾家住在我们后面一栋楼里,我们叫他石头哥哥,不过没说过几次话,最深的印象是他当时长得很白,每天早上在阳台上吱拉吱拉锯小提琴,锯完后把英语课本吊在面前晾衣架的夹子上,一边举哑铃一边高声对着念“This is a pencil. That is a pen. Is this a pen? No, it is not. It is a pencil. That is a pen.” 大姐说“这小孩将来肯定有出息” ,二姐搬个枕头压在脑袋上继续睡懒觉,说“这小孩现在就够出息了,闹钟一样,天天吵醒一楼的人”。
没多久曾家搬去了城市另一头学校新造的教工宿舍楼,后来听说他去南京上大学,一路念完硕士后留校,有个女朋友在“四大” 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上班。
“还是回来好,留在身边,有个照应。” 老爸说。
曾伯伯点点头,“是啊,仔细想想,其它都是空的,都是空的。女儿已经放那么远了,儿子一定要留在身边。” 曾疏磊有个大他六岁的姐姐,嫁洋潮的时候跟一个德国工程师去了汉堡,现在生第二个孩子,他妈正在德国陪着坐月子。
曾伯伯两年前哲学系重组时一糊涂站错了队,从此被打入冷宫,虽有正教授职称,却事事不遂,在一次校际教工大会上,无意中和老爸坐在一起。我老爸可是一等一发牢骚的好对象,曾伯伯顿觉相逢何必曾相识,从此常来找老爸喝酒,几十年不相往来,现在却热络起来。
前一阵子的确听说曾疏磊的女朋友和他分手,没多久又说他调了回来,想不到我爸和他爸会联合起来,把我们送作堆。
吃完饭后,曾伯伯和老爸留下两张电影票,叫我们去看晚场电影。那是一部刚上映的古装大片,长袖飘飘的帅哥美女飞来飞去,各种电脑特技争奇斗艳,票价不便宜,前后左右的厢里统统是情侣,灯一暗,男人们的手就开始不老实,时不时有女人轻声地娇嗔“你干什么,看电影! ”
我用眼角的余光瞄瞄曾疏磊,发现他也在瞄我。我们看看彼此,有些尴尬地笑笑。
我问他,“你说,这场电影是你爸出的钱,还是我爸出的钱?”我印象中,论勤俭节约,曾伯伯和老爸绝对有一拼,很难想像他们中间任何一个花一百二十块钱买两张电影票。
他舔了舔嘴唇,“是我出的钱,” 又对我笑笑,“我爸去买的票,回来又心疼了,就跟我报销。”
我也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