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第 73 章 ...
-
午餐后,林希两夫妻找了地方去采买一些易碎不好带的东西,比如热水瓶、搪瓷杯等。除此外,还买了一些不易变质的小糕点,以及果脯。
要不是林希拦着,祁博衍还想给她买两瓶奶粉。
这年代大家的生活都难,奶粉绝对是奢侈品。
在没摸清楚其他几个舍友是什么情况之下,林希不想表现得太惹眼。
之前老爷子让她大二时,申请回四合院住,林希拒绝了。
虽然这个年代的住宿环境确实不好,但就像她说的,入乡就要随俗,不要搞特殊。
大学四年的时间很宝贵,她要把时间和精力好好用在学习上,真正在学业上有所成。除此外,她还想跟大学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当中舍友的关系最容易处好,也最牢固。
她不想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听她这样说,老爷子自然赞成她,只让她那就周末的时候回四合院,他让李姨好好给她补身子。
这事老爷子不提,林希也想这样做,自是连连称是。
两夫妻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宿舍时,原先剩余的三张空床铺,都有人在收拾。
林希听到她下铺,也即正对着门下铺的小姑娘,正懊恼地自我嘟囔,“早知道我就听爸妈的话,早一天出门,早一天到学校,就不用睡这张床铺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古人诚不欺我。”
“咱们宿舍八人,三个京城本地人,一个冀省来的,离京城也不远。就咱们三,还有另外一个人来自天南海北,距离京城远。他们要有心比我们早来学校,咱们再早来都比不过人家。”
“哇,赵姐姐,你怎么才来就知道这么多事,你好厉害啊?”刚才懊恼嘟囔嘴的小姑娘,听到赵穆兰的话,眼睛晶晶亮地看着她隔壁铺的短发女子。
“报道完,我顺嘴问了一下。”说完,还把宿舍几人的专业院系说了一下,“我、张婧还有冀省来的林希,以及京城的夏虹是经济系的。你和贵州来的葛秋实,以及另外两个京城姑娘查剑英、杨明燕四人是中文系。”
“中文系学什么好理解,我也知道。你们经济系听起来好抽象,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
“大概是研究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吧,具体我也不是很懂。”
“听起来就很难的样子,你们真厉害。”
“在我看来,中文更难。所以,只能说各有所长。”一直没开口的张婧开口道。
门口的林希觉得自己再不开口不合适,当即接话道,“我也这么觉得。”
她的声音一出,三人齐齐看向门口。
只见门口的女子,个头瞧着有一米七几,五官很是深邃立体,着一身半新不旧的橄榄绿军装,身躯笔挺的,看着很是精神。
“同志,你是退伍军人吗?”张婧开口问道。
林希看向她,一个长得很有异域风情的姑娘,摇头道,“不是。就是我一度比较淘,喜欢跟伙伴们玩官兵捉贼的游戏,大概游戏里扮多了官兵,染上了一些官兵的习惯,看起来有点像军人。”
“我是冀省来的林希,去年六月份才高中毕业,今年十九岁。”
“巧了,我今年也正好十九岁,张婧,来自新疆兵团。”
“咱们宿舍你们两最小。”赵穆兰开口道,而后自我介绍道,“我是辽省的赵穆兰,22岁,已经结婚生子。”
“我也结婚了。”林希也趁机说道。
张婧紧接着道,“我也结婚了。”
“你们都结婚好早,难怪我爸妈总说我是老姑娘了。”听到两个年纪比自己小的都结婚了,单身狗黄晓敏开口道,“我是海南地区的黄晓敏,20岁,不说结婚,连对象都没有。”
“那往后可以在学校里,找个志同道合的对象。”
“还是不了。”黄晓敏想都不想就拒绝,“姑且不说,毕业后可能分配不到一个地方去。就我现在拿到手的钱和补贴,我一个人能过得有滋有味的,干嘛要找对象?!”
“找了对象,花了他的钱,用了他的东西,会让我觉得自己欠他,把自己搞得低他一等。不花他的钱,不用他的东西,我找对象来分我东西,用我东西吗?”
“我觉得自己的东西,自己花自己用更好,不想跟任何人分。”
海南地区地处偏远,过去十年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别人的外国文学,敬而远之的,黄晓敏私下里却没少看。
她看过太多女人喜欢上男人后,最后不得善终的情况,加上她又有意对比现实跟文学作品的内容,导致她对男人没有任何的幻象。
她觉得男人除了会给女人制造麻烦后,什么都帮不了女人。
无论谁给她介绍对象,她都能把人弄得下不来台,导致现在都没人愿意给她介绍对象。
她爸妈被她弄烦了,就让她早点到学校报道,可她贪恋家里的美食,拖到不能再拖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家。
林希没想到自己能听到这样的言论,意外地看向自己下铺的姑娘。
这是个标准的南方姑娘,个头很是娇小,秀气的五官上,那双好像能洞彻世事的大眼睛,尤其引人注意,身上有股独属于文人的气质,“你活得好明白啊?”
比她一个来自几十年后灵魂的人,还要通透清醒。
“谢谢夸奖。”黄晓敏好像找到知音一样,很是愉快地应了对方,而后幽幽说道,“我爸妈说我太自我,让我不要随便跟人说这些话,免得哪天惹火上身。”
“都说读书使人明理,咱们都是读书人,虽然读的书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但我想这些话,应该不算大逆不道。”
“……”确实不算大逆不道,但这样的言论,绝非这个年段的主流思想,能接受的人肯定不多,“果然握笔杆子的都不是寻常人。”
这不,已婚的张婧,就不赞成她的言论,“我觉得找对象结婚挺好的。”
“看来你的婚姻生活挺不错的。”
“是不错。”张婧数着说,“结婚后,不用再跟父母兄弟姐妹挤在小小的筒子楼里,不用每天被要求做这做那的,不用再把自己挣的每分每厘都交给父母。”
“要是我还没结婚,我爸妈肯定不同意我参加高考上大学。哪像现在他们就算不乐意,也管不到我。”
听她这样说确实很不错,黄晓敏好奇道,“可结婚后,你丈夫也有一大家子的人啊?!”
“我丈夫是孤儿。”确切的说是烈士后代,本人现在也是军人,所以条件真是再好不过,“虽然跟他结婚,以后没有公婆帮衬,但结婚后就能自己管家,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我很满足。”
“你丈夫支持你高考上大学,想来本身也是不错的人,你是幸运的。”同样结婚的赵穆兰,听她这么说,由衷说道。
“是的,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说起自己的丈夫,张婧眉开眼笑的,而后对黄晓敏说道,“所以不要以偏概全,觉得所有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我不是以偏概全,而是深知自己没你这种运气,能遇到这么好的男人。”反正目前为止,她遇到的男人,多事她以为的样子。
从几人的谈话中,林希大概知道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现在的生活状况。
很庆幸,眼下这三人应该都不是难相处的人,“你们吃午饭了没?我吃我这里有些糕点,你们可以先垫垫肚子。”
“不用不用,我们这就收拾完出门。”
三人差不多是同一时间到宿舍的,手上的速度也差不多,一样快收拾好了。
“我上铺这位同志整的这个帘子不错,回头我也整一个,免得门一打开,就被外头的人瞧到我床铺的样子。”黄晓敏摸了摸有些发酸的腰说道。
“你上铺的同志就是我。”林希笑着说道,“我在家就是这样隔着帘子跟其他姐妹同住,我想着在宿舍也这样弄一下,好歹算有个自己的小空间。”
其实她从小到大,除了被接回顺义县那一年多时间,跟林熙一起睡一间房,其他时间都是自己一个房间。这样说,不过是更贴合这个时代的情况而已。
“我也准备这样弄。”家里姐妹说的张婧,早就想好这样弄,不过她想着这种东西来京城后再买就好,不要费力气从新疆千里迢迢带过来。
“那一起去吧。”赵穆兰也觉得这样整一下不错。
三人离开宿舍后,林希放好自己的东西,也锁了门下楼。
刚才看其他宿舍都有家属陪伴,她便把祁博衍打发下楼。
祁博衍没走远,林希除了宿舍楼,就看到他的身影,抬脚朝他走过去。
大体跟他将宿舍三人的情况说了一下,“希望其他四人也都是好相处的。”
“大学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绝对都是抱着学知识的态度来的。大家的心思都在学习上,哪怕性格差点,应该也不难相处。”这些人都把这当成救命稻草,都进大学校门了,肯定都很珍惜机会。
林希也觉得应该是这样,便不再纠结,“走吧,咱们校园里逛逛?”
再过几天祁博衍就要出国,而她明天就要正式上课,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不多了。
祁博衍自然没反对的道理。
于是,两人并排在慢慢走,慢慢逛。
一路上不乏遇到拎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人。
各种年龄段的都有,哪怕满是沧桑的脸上,来到这里后,脸上也不由带上了希冀之光。
看着这样一些人,林希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这真的是那些濒临崩溃的人的救赎之光。
便也能理解,为什么77.78两届大学毕业生,几乎都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材。
他们大部分都是从苦难中,甚至说是绝望中走出来的,比谁都清楚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这是越往后日子越好过的大学生,完全不能比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饿其体肤。
正是因为经历过这样的年代,所以他日哪怕他们年华老去,他们的身上,仍然有着生机勃勃的生长力。
林希想,在这些人的眼里,除了死亡这件事,任何事情都打不倒他们。
这样想来,过去十年的磨难,其实也不算什么。
“他日如果我们有孩子,该让他们吃苦还是让他们多吃吃苦吧。没吃过苦的孩子,不知道幸福的不容易,就不会去珍惜。”就像曾经的她一样。
她想,造成现代社会:意气风发的老人,生不如死的中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
现象的原因,在于随着人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啥都舍不得孩子干,啥都舍不得孩子吃苦,才会在明明已经拥有够多了,还总是不满足。
祁博衍出国那天,林希满满的课程,她只能目送他坐往机场的车离开。
从此,开启跟他的跨国婚姻。
人在国内时,哪怕像之前当司机那样,十天半个月不着家,她也知道最多一个半月,他就能回来。所以,两人结婚近一年,她从来没生出过不习惯的感觉。
这次却不一样。
这次他出去,起码得有三到四年见不着人,才送走人,林希就感觉不习惯了。
上课的时候,会想着他这会儿到哪里了?会想着第一次坐飞机,也不知道他习不习惯?
好不容易接到他越洋打回来的,报平安跨国电话,知道他一路还好后。
又时不时担心,他在国外习不习惯。
好在她的课业是真的很忙,而且她如自己所愿当上了班干部。
虽然只是当课代表,但经济学这门学科,本就不好学。
为了自己这个课代表的成绩不至于太差,她很快将注意力都放到学习上。
人忙碌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
这年头哪怕他们两夫妻不缺钱,也没办法让他们经常打跨国电话。
两人只能通过最古老的通讯方式—写信,联系彼此。
写信的联系方式,虽然一封信件来回需要近两个月时间,但两人都很忙,不盯着信件看,并不会觉得时间多难等。
两人写信除了互道思念外,就是说彼此的学业。
祁博衍才到纽约时,没有门路,学什么都慢。
那段日子他的焦虑,透着字里行间,传递给了林希。
后面林希告诉他,可以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写相关论文。
只要他的论文能写得出彩,他就能用论文做敲门砖,敲开他想学的东西的大门。
祁博衍听了她的建议,开始窝在图书馆里,一天十七八个小时的查阅各方面资料。查完资料,又找了一些论文学习,怎么写论文。然后就开始动手写论文。
因为能查到的资料多是电脑方面的,所以他写的论文也是跟电脑有关的。
论文确实得以顺利发表,但仅凭这论文想要引起某所大学的注意,并不现实,
可确实被人看到了,被一个华侨看到了。
这位华侨姓王,单名一个全,他是1945年赴美国留学,而后留在美国发展。
同为华人,他很是知道,华人想在国外立足有多难。
所以无意间看到那篇论文的作者,是他许久不曾见过的同胞的名字时,他仔细读了那篇文章。他本身就是搞电脑的,对眼下电脑的最新技术,很是清楚。
祁博衍的论文虽还有些稚嫩,但文章的前沿性却绝对足够,他便生出了跟对方见面的心思。
见面后,他先问了国内的情况。
没有林希的出现,因为过去十年的遭遇,他也许对国内会有诸多负面的评价。
可因为林希,因为从她口中知道很多后世的发展情况,尤其知道经历过这十年的很多人,往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他认可了林希那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饿其体肤’的理论。
哪怕说起过去拿十年,他也将其比喻成那是对他的磨砺。更不用说,说起如今恢复高考,以及各种利好政策的事来。
就像王全说的,一个华人想在国外立足,其中的艰难,没经历过的人,压根不知道。
他不是没想过回国发展,可在他想回国的时候,国内的风声已经很不好,所以他犹豫了。
后面的事实告诉他,他没回国的决定是对的。
虽然抱着这样的心态,可每次被歧视的时候,他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可这都二十几年过去,国内的环境一直不好,他一直不敢回去。
如果照眼前的后生说,国内却是绝对值得回去的,这让王全不免起了心思。
当然,他现在家大业大,也算在勉强在美国扎根,回国的事并不是小事,不到他觉得万分妥当,他不会把这话说出口。
不过,这不影响他留下祁博衍这个年轻后生。
留下他一来是在能帮的地方帮他一把,一方面是方便从他这里及时了解国内的消息,一举两得的事。
得知他总算找到门路,林希也松了口气。
时间在两人你来我往中,大半年就过去了。
这期间林希凭借她那卖遍大江南北的复习资料,被78年的学弟学妹所熟悉。
待9月开学的时候,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跟她打招呼,感谢她。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她在经济学方面,总算有些初浅的认识,勉强能看得懂祁博衍给他收罗回来的经济学著作。
她本就不是个藏私的人,又有祁博衍先前说要替她班上同学找经济学著作的事,但凡祁博衍给她寄资料,她都拿到班级,让有兴趣的同学,轮流一起看。
她大方爽朗的性格,本就讨喜,又有这些书籍帮衬,她的大学生活,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
就这样,时间一下到1978年12月18日,宣布改革开放的那一天。
这一天对全华国的影响都是极大的,可大部分人并没有这个敏感度,林希却是知道的。所以,她跟祁博衍早就约定好,这天要打跨国电话。
要打跨国电话,在学校不方便,所以下午放学,林希就直接回了四合院。
老爷子去参加三中全会了,家里就李姨在。
自打她来京城读书,周末只要没事,她都来四合院吃饭,跟李阿姨熟得不能再熟。
见她进门,也不问她回来干嘛,就开始给她张罗吃的。
林希谢过她后,看时间快到跟祁博衍约好的时间,就坐在电话机旁等。
她这才坐下不久,电话就通了。
这年头打跨国电话相当麻烦,好在她都是负责接,麻烦都在拨打人那边。
拿起话筒,声音很快就跟着传来,“是希希吗?”
“是我。”林希回应道,“话费太贵,咱们捡紧要的话说,一些问候的话,咱们写信慢慢说。”
难得能听到她的声音,祁博衍其实很想跟她多说几句,但他也知道这电话不知道有多少人监听,太过私密的话,并不方便说出口,只能应了林希的要求,“好,你说。”
“今天国家宣布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了。对外改革跟你关系暂时不大,对外开放跟你关系可能不小。所以,我第一时间把这消息告诉你。”王全想回国投资的事,祁博衍跟她说过。
想到这王全本身是搞电脑的,要是能在这个节点上把人召回来,那国家在电脑上的发展,起码能早上二十年时间。
她没忘记,祁博衍出去,除了学技术外,还想拉合适的人回来投资。
这位王全先生,无非是眼下最好的人选。
祁博衍显然也是这样想的,“好,我知道了。不过,这政策刚提出来,具体有哪些优惠政策,还要你后续及时告诉我,我这边才好安排。”
要是能由他牵头将王全吸引回国投资,最好是将他那电脑公司建到国内,那无论于国家,还是于王全先生都是绝对的好事。
而作为牵头人的他,先不说其他回报,就这电脑公司在国内发展起来,就是他后续发展的硬件设施。
先有电脑的发展,才有后头自家妻子说的各项发展。
总之,这件事对他来说,绝对只有好没有坏。
“这点不用你说,我也会做。”
“在王先生的帮助下,我已经掌握了可视电话的技术。但是单有技术没用,还得有硬件设施做配备。另外,我开始学习阿帕计算机网,这也是王先生帮助的。”阿婆计算机网是现代互联网的前身,要不是认识王全,哪怕他在国外待上三五年都不一定,能接触到这项技术。
从这方面来说,他真的很感激王全。
不看其他,看在这事的份上,他也会好好帮王全牵头回国的事。
“用不上只是暂时的,相信等你回国,国内在这些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基础。”说起这个,林希不由说起,她隔断时间就往报纸上投放的稿件,“你寄回来的那些科普资料,已经慢慢起作用,我在学校偶尔能听到有关的谈论。”
“技术的事,只要有人关注了,自然有感兴趣的人去研究。”
“研究的人多了,也就慢慢成为行业。”
“王先生知道我一直在国内发技术科普的文章,觉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他叫自己的秘书整理了一整个系列的科普给我,我已经寄给你,估计不久就能收到。”
“你问问王先生,同不同意把那些内容在国内出版,同意的话,我就让爷爷想办法,出一本系列科普书。”
祁博衍觉得对方愿意拿出来,肯定不介意他们拿来出版。
不过,想到王全已经在国外生活几十年,很是讲究尊重。
这事确实问过对方会更好,“好。”
“我们在国内一切安好,你好吗?”林希最后问道。
祁博衍知道这是要挂电话了,心里很是不舍,“挺好的,就是一直很想你。”
“我也想你。”这是真的,“每次想你,我就告诉自己,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那样就不至于太难受。”
“我也一样。”祁博衍希望尽快促成王全回国的事,那样他肯定争取跟着回一趟国。不过,这还是没影的事,他没开口,免得害林希空欢喜一场,“替我像爷爷还有爸妈他们问好,告诉他们我一切都很好,就是想他们。”
“我会的,照顾好自己。”虽然很舍不得,但林希还是最后说道,“那我们就挂了,其他的事咱们信里细说。”
“好,信里聊,我挂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嘟嘟嘟的声音,林希久久没放下手里的话筒。
祁博衍离开十个多月了,这是距离他刚到美国那通报平安电话后,第一次听到他的声音。
大概是话筒质量不是很好的原因,她觉得对方的声音有些失真,不是她记忆中的样子。
这让她有种失真的感觉。
给她做好炸酱面的李姨,端着面进来,看到她这样子,难免有些心疼,“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也不懂。但我想啊,这人只要知道彼此都好好活着,哪怕没在一起也没关系。”
“距离博衍同志离开,已经十个多月,再两个这个时间,他差不多就能回来。”
“到时候你们就再也不用分开。”
要她看来没什么比夫妻两能在一起好的事,但她这是劝人,话自然不能这样说。
而且她很清楚,自己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
既然不能理解,那就捡好听,能说的说,免得惹人嫌。
听到她的声音,林希放下话筒,笑看向李姨,“对,还是不想他了,吃饭比较实在。”
这通电话后,两夫妻之间又恢复了写信的原始交流方式。哪怕过年,两人也谁都没开口通话的事。因为两个人都发现,电话联系除了让他们更想念彼此外,没任何益处。
既如此,完全没必要费那个精力特意打电话。
书信往来速度虽然慢,但看着信里字里行间的意思,其实比电话联系更有味道,关键是只要想对方了,就可以拿出来看看。
然而翻过年后,固定一月一次的通信频率,因为双方的忙碌,开始变得一个半月,两个月,甚至三个月都没通信。
有一次来找她的赵洁问她,“我听说外国人都很热情开放,女追男的事多了去,你就不担心他在那边被国外妖精给勾引了?”
“他真要就这样被撬走,说完全不伤心那是不可能的,但人只要优秀走到哪里都有各种诱惑,他如果这么轻易就被人撬走,那还是早点被撬走的好。越早被撬走,我对他的感情以及花在他身上的时间越少,越容易走出来。”
跟他刚开始的时候,她很轻易对他说出,他若另有所爱,直接跟她说,她一定成全。
搁现在,她说不出这样的话了。
因为她对他有感情,并且花了时间和精力在他身上。
在他身上有了沉没成本,这注定她说话不会再那么潇洒。
但她无比清楚,男人真的变心,女的纠缠,除了让对方更有理由放弃自己外,没任何其他作用,“不过,真有那么一天,该要的东西,一定得要。”
“人什么都可以吃,独独不能吃亏。”如果感情被辜负,那就从物质方面讨回来,“你想要是咱们拿着负心男人的钱财,再找个年轻帅气的男人养,最后怄气的人是谁?”
听到她这话,赵洁对她竖起了大大的拇指,“高,实在是高。”
“以后我要是碰到感情的问题,一定第一时间找你请教。”
听她这样说,林希八卦地看向她,“莫非你有情况了?”
“当然没。”赵洁果断摇头,“目前为止,我还是对你二哥情有独钟,其他男人都入不了我的眼。”
她的出身,注定她打小没少接触优秀的男子,在那样的情况下,她还能看上林南,足见林南符合她对另一半的幻象。哪怕对方拒绝了她,她也觉得对方这是负责任,不随便乱来的人。
她觉得这样的人,更适合一起过一辈子。
反正到目前我为止,林南还是她眼里的‘西施’,她怎么看都好。
“我二哥太幸福了。”有这么个只喜欢他人的人喜欢他,“你们最后要是没走到一起,绝对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损失。”希望她二哥,别做那样的人。
赵洁深以为意,“我也觉得。”
日子就在这样的忙碌中,一个学期又完了。
林希的课业优秀,暑假的时候被老师选中一起做课题,她回农场看父母的计划被打乱,同样优秀的林南也一样没办法回去。写信让林北找时间带一家人到京城,林北回信说,暑假正是农忙的时候,林爸林妈不肯休息,说知道他们两兄妹在京城都很好,他们就放心了。
他们老两口在家,有大哥林东和他照顾,让他们两兄妹也不用担心。
两兄妹也知道,要干惯了一辈子农活的老两口,在农忙时节休息,他们肯定不愿意,便也没多说。但是隔三差五的,两兄妹就会寻摸一些比较有营养的东西给寄回去。
两兄妹虽然没回农场,但农场哪个不知道这两兄妹孝顺?!
纷纷都说林爸林妈有福气。
上门想给林南说媒的人,几乎将林家的门槛踩烂了。
林爸林妈得过林南的准话,说是大学四年时间都不结婚,也不谈对象,让他们直接拒绝就好。如果不好拒绝,就直接说他已经处了对象,等毕业就结婚。
见林南这边没机会,大家便把注意大到林北身上。
当不成大学生的妻子,当大学生的弟媳也不错。
于是,林北进入了被催处对象的悲催时代,吓得林北能出长途尽量出长途。
得知他们寄东西回家,还引来这样的结果,林希笑的不行。
还特意写信给林北,让他有合适的目标,干脆处对象,就不会再有这种烦恼。
气得林北恨不得去京城锤她。
话说回林希这边。
平日里林希不愿意住老爷子那边,想着她课业紧,老爷子也就由着她来。
寒暑假哪怕有任务在身,老爷子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她继续住学校。
林希也想着趁寒暑假多在老爷子身边,陪陪他,便住在老爷子这边。
文玲那边自打知道他们住的这个房子,早就过户到祁博衍名下,便鲜少再上门。
房子在老爷子名下,她以及两个孩子还可以肖想肖想,在祁博衍名下,他们想都不用想。
没好处可占,她懒得再献殷勤。
老爷子直说,早知道这样就能让她消停,他早就把房子过给祁博衍。
足见他对文玲以及两个孩子的上门的事,很是不待见。
如今他们不再时不时上门,老爷子高兴得很。
转眼大孙子已经出国一年半,老爷子还怪想他,“先头他在农场,我在京城,一年半载没见面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现在,时不时就会想起他,真是老咯。”
“爷爷,这跟老不老没关系。”人出去前,林希觉得三四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可现实她也觉得挺久的,还怪想念人的,“他在农场的时候,您知道他在那边一切都安好,而且那边也是他生活了好几年的地方,不用您操心他的安危。国外的一切都不一样,您想他念他,再正常不过。”
“可不就是担心他的安危。”他自己在国外待过,很是清楚他们在国外的待遇,“也不知道他这功夫学得怎么样了?”
“有王全前辈在,他在那边一切都顺利,他说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他一定能学成归来。”林希想到前段时间他给自己写的信中提到的事,如是说道,“也就是说他最多再一年就回来。”
“早点回来的好,早点回来的好啊。”不然两夫妻老这样两地分隔着着实不像话。
爷孙两才聊过这些话没多久,四合院门口迎来了一辆政府牌照的汽车,车门打开后,从车上缓缓走下一位身姿挺拔、眼神坚定的男子,这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前些天林希和老爷子才谈起的祁博衍。
他上半年就代表王全公司在港城开分公司,经过半年的努力,王全公司彻底在港城站稳脚跟,现在他又代表王全公司回来,看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作为更好。
这天林希正好在家里,听到外面的汽车引擎声,出门一看。
一眼就看到那个让她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她喜不自胜地跑过去,“你怎么回来了?”
“想你了,所以就回来了。”克制住上前抱住人的心思,祁博衍紧紧握住朝自己奔来的身影的手,而后返身对身后的人说,“我到家了,谢谢你送我回来,要不要进来喝下茶?”
对方说要回去复命,就道别走了。
目送司机离开,祁博衍这才拉着人进院子里,一进院门就将人紧紧搂在怀里,“我好想好想你啊。”
刚见到人有瞬间的陌生,这会儿被抱在怀里,之前跟他相处的所有记忆,瞬间都回到脑海里,那点陌生一下就被冲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心的思念,回手紧紧抱着他。
夫妻两好好诉说了这一年半下来对彼此的思念,又好好温存了几天,又各自忙自己的事。
林希继续学业,祁博衍则开始筹备电脑合资企业。他四处奔走,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那个年代,电脑还是个稀罕物,很多人对这个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怀疑。但祁博衍坚信,电脑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推动国家的发展。
凭借他这一年半在国外的所学,以及王全公司的支持,还有国家迫切需要走出去的时机,合资公司很快就办起来,并逐步走上正轨。
电脑公司慢慢上轨后,祁博衍又创办了手机研究公司。他带领着团队,日夜奋战,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林希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为他提供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的手机技术也逐渐成熟起来。
国家在他们的推动下,提前进入了电脑和手机领域的研究,避开了像林希上辈子一样被技术制约的窘境。
在这个过程中,夫妻两也孕育了三胞胎,一次把生孩子的事情解决。
三个孩子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但,总的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