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逝者如斯夫(上) ...

  •   公元前251年,秦王嬴稷(又名赵稷、赵则)薨,后世称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少年上位,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六年,如果收录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最少也可以排入前十行列。

      遗憾的是,虽然秦昭襄王曾经联合齐国,互称西帝、东帝,奈何齐国后来与其他诸侯国合纵攻,他被迫取消了帝号,最终只能按诸侯国体制称王,而不能称帝。

      虽有此大憾,然而,秦昭襄王一生对于秦国来说可谓功绩辉煌、彪炳千古。
      比如说他在位期间,秦国抗住了六国合纵攻秦的危机,在各国重重打压下,秦国非但没有灭亡,反而一步一步蚕食着其他国家的地盘,强大到令各国君主寝食难安。

      历史上,昭襄王时期最出名的臣子,当属白起与范睢。

      白起,号“战神”,曾封武安君。此人骁勇善战,领着秦国将士一个一个国家地杀过去,抢占城池、收缴粮食武器财物、一生中七十余战,无往而不胜。尤其是在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国四十万军队后,白起嗜杀与秦国残暴的烙印就深深刻在了天下人心中。

      这一段时间里,光是史上数得出名的几次大战,各国将士死亡人数就将近两百万,十多年间,六国几无可战之兵。

      我们可以想象,那时候的秦国,国君喜欢亲自出征、周边国家对其同仇敌忾、国内百万雄师不是在战场上战斗、就是准备上战场战斗……所谓打仗就是比烧钱,在这种背景下,负责主持国政的丞相绝对不好过。

      庆幸的是,昭襄王任用了范睢。范睢的人品其实不怎么好,或者说,从事政治的大部分人,人品都不怎么样。

      从英国某首相“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受政治家推崇的程度,我们就可以想象,在国家大义的旗帜下,政治家比拼的无非是谁脸皮厚些,谁牙齿少些,谁获利更多一些罢了。

      但范睢确实有才,不但为秦国将士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富庶的后方,还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战略政策,使得前线秦国将士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地奋勇战斗。

      鉴于史料的缺乏与考评标准的难以确定,我们很难评比范睢与白起对秦国的功绩(注意,仅仅是指对秦国,毕竟,秦国的功臣所为,对于其他六国来说就是灾难)孰高孰低。
      但很明显,善于谋略的武将白起在某些方面,比政治手腕灵活的范睢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所以,最后白起被秦王杀了,身首异处;而范睢则功成身退,隐居山林好不逍遥。

      白起没了有王龁、蒙骜,范睢走了有蔡泽,因此,失去了左膀右臂的秦昭襄王照样把国家机器开得轰隆隆转,出兵伐周,将象征国家权力、代表天子之治的青铜九鼎从周朝都城拉到了咸阳(途中一鼎落水,不知所踪)。

      在此以前约八百年,周朝初立,王道正兴。周武王、文王伐纣之后,周王室自称天子,代天行命,分封天下诸侯。诸侯必须听从天子令、四时八节需按礼上供拜谒王室。

      然而,“富不过三代”在古时也是得到了充分验证的。大约三代以后,王道微缺,周王室威信日趋降低,诸侯国的实力逐渐增强。

      到了春秋诸侯争霸之时,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各诸侯国。但好歹人家名分还在,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必要的时候也能以“天子之尊”拉出来唬大旗。而秦国灭周,将这“名存实亡”的虚伪面纱彻底撕裂,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他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心灵震撼,象征着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周王朝的崩溃而到来。

      光阴似箭,岁月不饶人。
      秦王老了。
      人老了就得服输,你不服别人也得服天道。
      生老病死就是天道之一。
      公元前251年秋,74岁的秦王嬴稷终于死了。东方六国百姓无不振奋万分,各诸侯国君主无不抚额庆幸。

      当然,也可以猜测得到,秦国太子嬴柱在哭得昏天黑地、晕过去无数次之时也还是有一些庆幸的——这一年他已经52岁了。昭襄王再不死,他这个太子说不定就要死在前头了。毕竟,根据他所知道的情况,一般人都是活到五十来岁就死了,很多当国君的还要死得更早,像他父亲那样长寿且一直牢牢掌握着国家大权的君主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幸亏与他同辈他的兄弟都死了好几个了——这也是他能牢牢坐稳太子之位的原因之一。否则,难保后世康师傅一家“九龙夺嫡”的风云变幻就要提前两千年上演。

      嬴胜虽然不知道康师傅家里的历史,但他知道,自己很可能没有几年好活了,而且,终其一生,他都无法超越自己的父亲。人生的前面五十二年,他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往后的日子,他也不能逃脱这个阴影。所以,尽管他庆幸于父亲的死亡,但并不敢急着即位,而是恭谦悲恸地守丧,依旧重用先王的功臣、优待嬴姓家族的成员。整整一年以后,公元前250年10月,嬴胜才出丧即位。

      一个悲剧了五十二年的人物,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撞上了这么一个悲剧的年份(二百五),注定了他的下场也是一个悲剧——上位三天后,嬴胜还没能从即位大典的喜庆中回过神来,就一命呜呼了。
      所谓乐极生悲,莫过于此。

      (《史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
      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襃厚亲戚,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庄襄王立。
      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

      嬴胜死了,他的儿子嬴异人,或者说嬴子楚该上位了。这个被据说生前身后都被吕不韦戴了绿帽子的人,想必我们大家都不陌生。

      当然,此时嬴异人最关注的还不是绿帽子,而是另一个难题——君王死后,后世子孙为表对先王的尊崇(或者贬斥),总要概括其一生的功过成就,封个谥号。比如他的爷爷秦昭襄王,“昭襄”二字就是他父亲给加封的。现在轮到他给自己父亲加封谥号了,但一个上位才三天的君王有什么功过可论?

      没办法,他和自己任命的新一代丞相吕不韦商量好几天,总算挖掘出嬴胜“好读书、尊孝道”的优良品质,封了“孝文”两个字,因此史称嬴胜为秦孝文王。

      其实孝文王不是一点功绩也没有的,过去的一年,虽然他没有即位,但大秦帝国实际上是在他的统治之下运转的,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把自己流落在赵国的孙子、嬴异人当年随吕不韦仓皇出逃时扔下的儿子、未来统一天下的皇帝,嬴政,给接回秦国了。

      但这时候嬴异人还不知道那个几乎被自己放弃的儿子嬴政会是以后统一天下的皇帝,他忙着安排丧礼,安排即位典礼,安抚嬴姓宗族。

      ——作为一个常年在赵国任质子的皇室成员,当年,秦赵两国局势紧张之时,抛下妻儿逃回来的行为就已经很受其他兄弟叔伯鄙视了。而回来后,嬴异人为了讨好来自楚国的嫡母华阳夫人,不惜身穿楚服侍奉华阳夫人、改名子楚、疏远地位低下的生母夏姬等举动更是为那些在“夺嫡”行动中失败的人所不齿。

      好在他攀上了吕不韦,或者说,吕不韦相中了他。
      吕不韦最不缺的就是钱,而嬴姓宗室最喜欢的也是钱。在华阳夫人的支持下,在金银财宝的强势进攻下,嬴异人即位路上的阻碍都扫除一空。

      终于当家作主的嬴异人也不失时机地向自己的嫡母与生母表示,两个人都尊为太后,不分尊卑。
      华阳太后与夏太后虽然对这个方案不是很满意,但苦于不能提出更好的办法,也只能点头答应。于是,在重重深宫里,这两个地位尊崇的寡妇每日吃好喝好睡好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盼望着对方比自己早死。

      嬴异人坐稳了国君的位置,吕不韦的丞相之位却还有些摇晃。
      人人都知道,吕不韦之前不过赵国一商人尔,突然就变成了一国之相,秦国大臣们纷纷表示不服,即便他有大功于国君,大臣们依然要明里暗里说一些诸如“商贾贱业”之类的话来打击他。

      吕不韦何其聪明?他当然知道自己虽然用金银摆平了部分朝臣,但到底缺少根基,大殿之中还是有不少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之人。
      何况,人都是有劣根性的。
      而吕不韦的问题就在于,越是位高权重、越是风光无限,他就越发自卑于自己的出身。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会梦到有人在大殿之中嘲笑他一岁时大小便失禁、三岁时下巴漏饭、四岁时被人打得哇哇哭,五岁时用一团泥巴骗了街角老婆婆的一尺布等等不堪回首之事。
      他常常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他一定要从刚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修身养性,绝不犯错,并把自己的族谱最低也要修成士大夫家族,势必让人找不出半点不是来!

      然而,人生可以重来吗?
      不可以。
      因此,吕不韦想要一个高贵出身、完美人生的理想破灭了。
      但吕不韦毕竟是一个成功人士,他明白,不能倒退,那就只能前进!
      他振臂高呼:“大丈夫立世,当修文治武功!”

      机会很快来临。
      因秦国两任君王相继死去,东方六国被打怕了的心思又慢慢活络起来。尤其是周王室残余成员——六年前被秦昭襄王灭掉周之后,他们还有一个小小的东周国——东周君思量秦国连失两君,内政混乱,必是天意助人,遂邀约各诸侯国联合抗秦,誓要重振天子之威。

      吕不韦得知东周君想要合纵抗秦这个消息后,仰天长笑:“尔等真是太善解人意了!吾正欲睡觉,汝就送枕头来了!”
      ——在民风彪悍、崇尚武功的秦国,若要使人心服口服,该怎么办?
      ——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战功!
      于是,吕不韦毅然决定亲自领兵去征讨东周君。

      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周王室成员早就无法凝聚诸侯之力,这一次各国应他的邀约也不过是把东周君推出来当探路石、出头鸟而已。
      秦国大兵未到,各诸侯国使节就纷纷逃散了。吕不韦轻轻松松就把东周君好不容易争取的弹丸之地纳入秦国版图,只施舍了一个名为阳人的贫瘠之地给他,以拜祭供奉其祖先牌位。
      这一年是公元前249年,史称秦庄襄王元年。

      (《史记、秦本纪第五》云:
      东周君与诸侯谋秦,秦使相国吕不韦诛之,尽入其国。秦不绝其祀,以阳人地赐周君,奉其祭祀。
      注:这时候人们的思维与后世还不太一样,殷商代夏,周灭商之后,都没有对王室成员赶尽杀绝,而是选一个小地方,供其子孙祭祀祖先,但天下却已易主。)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