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4、李敢之死的后果 ...
历来不好的消息总是传播的特别快!而李敢死后,他身亡的消息也是以同样不可思议的速度传播了开来。仅仅一天之后,甘泉宫内便已都知道了此事,虽然人们还弄不清楚这里面的内情,可这个消息本身的震憾力已足以令人震惊。
众人为此纷纷开始打探,想要知道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可一查之下却发现与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人等包括关内候的尸体都已被汉武帝下令连夜送回了长安。这让人们在微有失落的同时,不也禁产生了一丝疑问,为什么汉武帝会这样做?为什么他会对此事有如此严密的封锁?
大臣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人怀疑定是因为关内候的死因不简单,也有的人怀疑这里面定是牵扯到了皇家秘辛,所以皇帝才会这样紧张。总之传言越来越多,而传言的内容也越来越离奇。
而当这些传言传进汉武帝的耳朵之后让他十分震怒,当即便下达了封口令:“令众人不得再私议此事,若有人再胡乱议论,一律严惩不怠!”同时还派了人实时予以严查。
然而汉武帝的心里也很清楚,发生了这样的事,若是不能给众人一个交待的话,怕也是不能真正压制住人们心中的怀疑的,因此考虑了一日,在次日便又下达了另一道御令:“命留守在长安的御史大夫‘详查’此事,并尽快将‘详查’后的结果报上来。”
有了这两道御令,大臣间的议论总算是暂时被压了下去,于是汉武帝宣布狩猎照常进行。然而出了这样的事,谁又还有心思去追逐猎物?每日里也就是应个景糊弄糊弄。就连汉武帝本人也是无心再出席任何一场狩猎。于是就这样过了六七日,当御史大夫的奏折一报来,这一年的狩猎就草草结束了。汉武帝宣布,因关内候一案已有结果,所以要提前返回长安以处理后续事宜。
而当这个调查结果被宣告了众人之后,众人却是再一次的炸开了锅。因为在御史大夫的奏折中所写的竟是:“经详查,关内候身死一事,经仵作验伤还有对所有相关人等的问询查证,最终确认,关内候之死是因当日被猎物所伤,且伤势过重,导致最终不幸身亡!”而那只猎物竟还只是一只鹿!
对此朝臣们根本无法相信。因为关内候是何许人也?到底是怎样凶悍的鹿才能致使身手武艺超群的关内候身受重伤,并且立即死亡?而且,若是真相真的如此,那汉武帝又有什么必要将尸体和相关人等连夜送回长安?就在此地查验岂不更加方便清楚,也更能令人信服?何必还要这样的舍近求远遮遮掩掩?所以御史大夫的这个调查结果非但没能令众人感到信服,反而激起了他们心中更大的疑问。
带着这种疑问,元狩五年七月十三狩猎队伍开始起程返回长安。这一路上所有的人都是满腹心事和思虑,再没了来时的轻松和欢快。而当两日后车队抵达长安城,刚一入北城门,没想到竟又碰上了另一个事件。
就见在入城的大道上,关内候府的人在李老夫人带领下皆跪叩于地,府中上上下下百十余口人同声高呼道:“乞请陛下主持公道啊,关内候他死的冤呐,他死的蹊跷啊,请陛下下令重查此案,还关内候一个公道啊!”
就这样车驾被拦阻在了进城的大道上,众臣自是吃惊,而坐在皇撵内的汉武帝更是愤怒。然而就在他让人出面呵止之时,没想到本来晴空万里的天空中竟突然响起了炸雷,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骤而至,没一刻就下的天地变色。
众臣们更是惊骇,而在这大雨之中李老夫人膝行上前再次泣血长哭道:“陛下啊,我儿他死的冤啊,他死的不明不白啊,请陛下重查此案还我儿一个公道啊!”
伴随着这凄厉的哭声,不仅众臣们皆是神色各异,且半日之内长安城中就传遍了一种言论——关内候身负冤屈,因此死不瞑目以冤魂前来阻驾,以求沉冤昭雪!而因为这一日又正好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因此这种言论一经传出,民间竟是确信不疑。
然而汉武帝却是并没有同意关内候府的所请,于是李老夫人自此之后竟每日带领家人跪于皇宫门前继续请愿,哪怕是因年迈体弱期间数次昏倒也不改其行。而民间的群众见到此种情景,竟然也是自发的开始声援关内候府。在此情形之下,不久之后朝臣们便也纷纷开始上起了奏折,请求皇帝重查此案,以安天下,以正视听。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是汉武帝之前始料未及的,尽管他气的在朝堂上数次拍案大骂,却仍没能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双方就这样相互对峙着,直至有一日有人上书,竟指证李敢的额上的伤并不是为鹿所伤,而是箭伤时,事情又进一步发酵。
不久之后这样的指证越来越多,直至又有人明言,这事是当朝大司马霍去病为泄私愤替其舅父卫青报仇而射杀了关内候,汉武帝终于顶不住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含气下了令,命当朝太尉再重新查明此案,以正视听。
这一命令的下达仿佛是为这一事件告以了一个段落。可在这之后,这再查的结果却是如同石沉大海再无消息。每当有大臣前去追问之时,所有在查之人便以:“暂未找到切实证据,所以还未查得真相。”而告知。
为此时日一久,朝臣们便彻底明白了,汉武帝并没有想真的重查此事,而是在以另一种方法回避此事的真相,而这样做的目的恐怕是为了保护某人。因此群臣们更加义愤,同时也开始改变了以住的策略,既然汉武帝不愿提关内候一案,那么他们便另找突破口。
不久之后,大量弹劾奏折又被放在了汉武帝的御案上,而这一次朝臣弹劾的同为霍去病。他们不知道在哪里找出了大量霍去病以前所犯的错处,一一开始加以弹劾。如:什么漠南之战时‘士无定餐’而霍去病却还在‘穿域蹋鞠’;还有什么河西夏战之时,霍去病‘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等等,不一而足。而且这次还都附上了详尽的证词和证据,纷纷扬扬几乎淹没了汉武帝的案桌。
而汉武帝接到这些弹劾的奏章,心中愤怒却又无从发火,因为这些奏章不仅有理有据详实可查,而且绝不涉及李敢一案,让他的这些愤怒都只能无奈的憋在心里。而眼而见着关于李敢一案到了此时已沸沸扬扬的闹了近两月,不仅是天下义愤谣言满天飞,而且关内候府也是停棺迟迟不肯下葬,非要求得一个结果来。最终汉武帝不得不重新考虑起此事所带来的影响来。
于是当时间进入了九月,在汉武帝重新仔细的衡量过所有的利弊后,终是下了决心。他仍是没有承认霍去病在李敢一案中有所关联并存在罪责,但是却批准了几项朝臣们弹劾霍去病的小罪,并同时下发旨意,由此暂停霍去病在朝中的一切职务,并让他戴罪查勘贬去朔方任职。
这一旨意下发,朝臣们立时便停止了之前的非议,并且有着不小的震惊,因为这个处罚虽然看起来并与关内候一案无关,可力度却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不可谓不重,因此他们已再无话可说。而待朝臣们安定下来后,汉武帝便开始着力安抚李府,不仅对李敢身后的抚恤一再加重,并应允有李敢的侄子李陵成年后可承袭关内候之位,于是李府也不便再闹,不久之后便将李敢下葬了。至于民间,在朝中无人煽动之后,本就弄不清楚情况群众时间一久也就再没人关注此事了。
至此,汉武帝就以这样一种变通的办法消弥了这场持续时久的关内候案。并且也算是对顶撞自己的霍去病略施了惩罚,而最重要的是让他远离是非的中心,暂时的将他保护了起来。
但是对这一处理结果,有一人却是犹如晴空霹雳忧愤不止。他根本无法理解这件事情到了最后为何会发展到这种地步?而在数度找汉武帝陈情无果结局后,只能急匆匆的赶往了霍府。而这个人就是卫青!
当卫青赶到霍府,早前一直被禁足的霍去病终于因事情的尘埃落定而解了禁。而当他一看到这个一直处于谣言中心的人,竟仿佛对一切毫无所觉似的还笑着接待了他,不由得怒从中来,当即便骂道:“你还笑的出来?说,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可真的杀了李敢?为什么事情会弄到了这步田地?”
其实卫青完全不相信霍去病会杀了李敢,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由不得他不问。自事件发生以来他就一头的雾水,想问霍去病吧,可霍去病却被汉武帝遣回了长安幽闭禁足不得相见。想间接的从汉武帝处探听吧,可这一次汉武帝对他也是讳莫如深。所以他就只能等着朝廷公判的结果,可谁想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霍去病的贬黜消息。这让他焉能不急,不怒?
霍去病一见卫青着急,心中有了愧疚,便先扶着他坐下,然后说道:“对不起舅舅,让您担心了。其实这事说起来并没有什么,李敢之死并非我所为,不过却是我向皇上亲口承认了这罪行是我犯下的。但是没想到皇上却并未采纳,想来是为了保下我,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样一个处理结果。”
而卫青一听这个答案则是目瞪口呆,“什么?是你自己亲口承认了杀人?你疯了不成!为什么要这般揽罪上身?你可知道这后果是什么?”
霍去病当然知道这个结果是什么,可他要的其实也正是这个结果,虽现在罪行上稍有不同,可那个结果却仍在他想要的范围之内。但这些他却不能向卫青表露出来,因此想了想只能又道:“我这般做也是不得以,因为那日真正杀了李敢的是卫长公主,而这样的事……所以为了不让陛下烦忧,我才出面担下的。可未想到陛下却是不肯,弄到这般局面虽非我所愿,可总比真相大白的要好。”
这一回卫青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他当然明白卫长公主杀了李敢这样的事绝不能向世人公布,汉武帝也不可能允许,可他仍是恨霍去病这样轻率的就将罪名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于是怔了许久,还是又道:“可,可即便是这样,你也不能这般冒施啊!射杀关内候这是多大的罪名,岂是能轻易承担的?现在好了,陛下虽未真的将你牵连进这案子里去,可也是无法顶住压力还是将你贬黜了,这又如何是好?”
这一刻卫青真的是慌了手脚了,他原本以为只要弄清了真相,那说不定还可以到汉武帝的面前去转寰,可现在,现在……哪里还有任何余地?因此不由得整个人都萎顿了下去。
……
本来以为这一章就能结束的,但看来还要再有一两章才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4章 李敢之死的后果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