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三零四 ...
-
好久没来虹口,这里的路都快记不得。车子开过中山北路的时候刚好经过自己的母校,路鋆匆匆瞥了一眼:除了大门完好无损,正对门口的一号楼已经拆得一片狼藉。也对,之前听赵晋飞提过,学校的老教学楼正在重修,除了高三学生,其他年级的学生已经全部搬迁到了临时校区。
四川北路又长又绕,中学时代明明常来,现在却踩着五十码的油门小心翼翼地找路。路鋆饿得饥肠辘辘,开到鲁迅公园一带,终于忍不了,给孟焕之打了一通电话。
“我到四川北路了,你说的地方是靠近多伦路的那一头,还是在虹口足球场那边?”
“就在足球场这里,你知道那家立波吗?”孟焕之问。
“啊?”路鋆愣了一下,熄火停在足球场旁边的停车场,锁上车问:“立波啤酒……那家?”
“对,”这勉强也算共同回忆,孟焕之猜他一定知道,“我在立波门口。”
那是一间很小的酒吧,根本没有什么好酒,很少有人记得它的名字,只因为那里卖的最多的就是立波啤酒,大家就都叫它立波。因为离学校近,高中时男生们偶尔会偷偷溜出学校,到这里来看球,叫上一打立波,买得多还有赠。路鋆和赵晋飞从那时起就是酒鬼,当然也来过几次,只不过看球是假,借机放纵是真。
路鋆在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就看到孟焕之站在街对面。
那间酒吧似乎改头换面了,远远地望过去,重新装潢地还挺精致,门口还放着手写的餐牌和酒单。
“换老板了,现在肯定没有立波卖了。”在约好的地方碰面后,孟焕之这样开场。
“现在也没人喝立波了吧。”
虽然那首广告歌曾经唤起很多人的回忆:「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第一次干杯,头一回恋爱,在永远的纯真年代。」
孟焕之两手插着口袋,走在路鋆左边,低低哼了两句歌词,“我在上海,立波也在。”然后自己笑了。
路鋆偷偷看了他一眼,还真的咧着嘴,笑容里还带点唏嘘。想起他以前是学校足球队的守门员,会经常过来这里看球也不奇怪。
来的路上还怕见了尴尬,可想到赵晋飞那天冲他比划的手势,心想自己还真是矫情,那点没头没尾的陈年旧事,有什么可提。吃顿宵夜罢了,还能怎样,何必左思右想不爽气。而眼下两人并排着走,肩膀和肩膀之间隔着一小段安全的距离,因为看不到彼此的脸,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轻松说话,丝毫不觉得尴尬。
孟焕之说的麻辣烫店就开在距离立波不远的弄堂里,一个不起眼的小铺子,生意却很好,晚上八点多还是人头攒动,也不知道他怎么找到的。
两人进去的时候,凑巧有一桌客人吃完。路鋆站在里面,隔着人想跟还在等号的孟焕之说他坐在里面,孟焕之却像是会读心,抬头就看到路鋆用手指指里面,于是冲他点了点头。
孟焕之进来的时候,路鋆听到他的电话在响。他走得有点快,放下手里的碗,又从隔壁桌借了一瓶醋,然后坐下来摸手机。他换了新手机铃声,听起来有点熟悉。
One year like any old other year/
In a week like any week/
Monday lying down, half asleep/
People doing what people do/
Loving, working, and getting through/
No portraits on the walls of Seventh Avenue
路鋆跟着旋律哼了哼,却想不起在哪里听过。他伸手从筷筒里抽出一双一次性筷子,孟焕之却一边讲着电话,一边把一双擦过的塑料筷递了过来。他歪着头夹着电话,有点吃力的样子,等路鋆接过筷子之后,他又抽了一双给自己,一样重新擦过,和以前一样。
电话里他好像在说工作上的事,听得出来他还在做摄影,或许在杂志社供职,又或许做了专职的摄影师。路鋆心里虽然好奇,但等孟焕之挂掉电话,他却只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铃声蛮好听的。”
孟焕之脱了外套,然后开始捞碗里的东西吃,“新歌你没听吗,《Tuesday》。”
路鋆咬开一个牛肉丸,被里面溅出来的热汤烫痛了口腔,他突然想起,原来这歌就是自己离开香港前,在理发店听到的那一首。
five for fighting,原来他还在听。
嘴里被烫,导致手上的动作一时间全停下了,嘶嘶地抽了两口气,甚至有点狼狈。可是很奇怪的是,口腔中灼热的痛感如此强烈,路鋆却抽着气笑了。
笑意还没完全收住,抬头看到穿着一件单衫的孟焕之坐在对面,居然不问缘由的也跟着一起笑出来。那个笑容很浅很轻,但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路鋆也不问他笑什么,两个人只是继续各自吃东西。觉得不够味,就继续往碗里加料。
路鋆加完醋,举着瓶用眼神问对方还要不要,孟焕之握着筷子的右手微微抬起来,示意不用,可他嘴角还弯着,傻傻的不知道在乐什么。
这种简单和轻松,相比他们第一次在办公室时相见的诡异对峙,简直天差地别。或许是因为今天孟焕之的开场白选得好,又或者,这才是他们之间最自然的相处模式。
吃完东西,孟焕之说要去刚才电话里的朋友那儿拿东西,路鋆自然而然接话,“你朋友住哪里?我可以开车带你过去。”
两个人站在即将告别的路口等灯,绿灯亮起来的时候,孟焕之快他半个身位走在前面,淡淡地说:“很近,走走就到。”
路鋆愣了一下,可很快又明白了孟焕之的意思。那就再走一下,应该也不会怎样吧,就当饭后散步了。不是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吗?所以,当孟焕之递给他烟的时候,路鋆也就很顺手地接了过来。等到一个打火机擦亮了两支烟,他才在腾起来的烟雾里感到一丝困惑。
孟焕之大概是注意到身边的目光,所以吐了烟圈说,“啊,难得才抽一根。”
路鋆没有记错,孟焕之以前不会抽烟,喝酒也不多,顶多就是被叫出去一起玩的时候,才会喝一点。在他的印象中,孟焕之一直都是自制力强大的边缘人,这种人通常很顽固,很难改变。
“我到了美国,学会抽烟之后,再也没有过敏过,很神奇吧。”
难怪,刚才一顿麻辣烫吃得安稳无事,要是换做几年前,早就遍桌纸巾了。
孟焕之继续说:“原来尼古丁有脱敏效用。”话里藏着玩笑意。
“烟酒上瘾。”虽然知道在这一点上自己没有资格劝人,但路鋆还是语重心长地这么说着。顺势又瞥孟焕之一眼,他连抽烟都很静,一点乖戾之气都没有,吞云吐雾间,吝啬地不肯花多一份力气。
孟焕之又露了笑,说:“不会,偶尔觉得闷了才抽。”
大概是被今天大方馈赠笑容的孟焕之感染了,路鋆想也没想,只管顺着他的话茬和他开玩笑:“原来你觉得闷?那真是对不住了。”
话说出口才觉有点过了头,可惜却收不回来,可孟焕之听了却觉得心里受用。
“你知道这根不同,不就行了。”这根烟,是用来留你的。
就为了留我多走这几步路吗?虽然觉得难以置信,但心里不禁还是咯噔一下,因为他一向都以为孟焕之只会投直球。
以往,只要是孟焕之想明白了的事,就会一心一意地去做,没有半点妥协,哪怕横冲直撞,也到达到目的地,旅行拍片、留学深造、待人处事,一向如此。就算是对待朋友,即便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早划好了层级,从不犯规。所以他可以和任何的圈子相交在一起,但始终不会走到中心去,他只是站在外面凑一个分子,最多也只是看到热闹的时候跟着笑一下。该走开的时候,他还是会走开,什么都不留下。
知道他一向投直球,直来直往,不会转弯,所以没有余地。
可是,刚才的那一个,明明就不是直球,而是看似像直球,实则会变慢、会下坠的曲球。
“看来,这一趟美国去的,值回票价。”
他其实想问,在看似一模一样的外表下面,孟焕之你究竟改变了多少?
“学费当然不能白交,至于回来能做到什么地步,还真说不准,”孟焕之却装作没听懂,丢了烟头说:“什么时候要来看看吗,新的工作室。”
孟焕之回国之后,找到了小黑,一起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这个听起来简单的梦想,他花了这么几年去认真实现。但他知道,最理想的生活应该还不仅是如此。为了不让尚且缺失的东西变成难以弥补的遗憾,直球曲球亦或是擦边球,他都得投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