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从未见过生母,也没见过外家的其他人,但是在徒明晟那里,先后那是没一处不好的,但是先后的娘家却是太过冷情。先后过世之后,竟是没有对太子有过多少关怀,简直是绝情!其实徒明晟就是双标,真要是顾家上赶着表示对徒景瑞的关心,徒明晟又要怀疑顾家想要拿徒景瑞做筏子了!
不管怎么说,徒明晟在太子这里,是真没说过顾家什么不是,顾家再多的不是,说句难听的话,当年那个情况,要不是看在他岳家能够稳定朝局,太子的位置还不定落到谁头上呢!
元后又是死在最好的年华,留在徒明晟那里的自然都是好处,真要是太子大了,皇后还活着,徒明晟就要觉得皇后就是白米粒,蚊子血,就想着扶持太子,抢夺自己这个丈夫的权威了。
绝大多数男人,都有一种扶贫怜弱的心理,要不然,那等卖身葬父的把戏何曾演了那么多年呢?元后去世,太子就是没娘的孩子,外祖家也不惦记,他这个做父皇的再不心疼,太子就真的要被欺负死了。
太子瞧着上面的兄长,下面的弟弟都有母妃,自个却只能在生日的第二天,也就是皇后的忌日去钦安殿给皇后的遗像磕头。他难免要闹腾一二,然后就会演变成徒明晟抱着太子回忆先后,最后爷俩抱头痛哭。既然对母亲充满了怀念,那么,对母亲出身的顾家,太子自然也有着很大的好感的。
顾家这些年呢,虽说不曾让人进宫面见太子,但是每年太子生辰,还有各种节日,顾家都是按照惯例准备了诸多东西送过去的,毕竟,就算是女儿没了,那也是外孙,徒家从TAI祖皇帝开始就是个小心眼的,你真要是对太子不管不问,那真的是被徒家父子两代人都要惦记上了。因此,虽说是礼节性的往来,但是其中蕴含了人情味的东西却是也不少,小孩子喜欢的玩具,还有杜氏亲手做的针线,这些都在礼单之中。徒明晟也没藏着掖着,这些都是给太子看过收起来的。
太子何曾收到过亲近女性的礼物,又听元后留下来的宫人说,当年生母出世,外祖母哭得当场昏死,之后断断续续病了大半年,原本是个极为康健的人,在太子出生之前还又生了一个老来子,也就是太子的小舅舅,那时候身体都没出什么问题,进宫照顾元后的时候,还精力健旺,但是自从元后薨逝之后,再见承恩公夫人的时候,就已经是老态毕现,可见当年所受的打击。
太子并没有感觉到杜氏的迁怒,他一直觉得杜氏是个年长的慈爱的女性,不过是因为自己是皇子,是太子,外家不敢过于亲近。有着这样的滤镜,太子看顾衡就哪哪都好了。见顾衡功课不突出,还担心他跟不上进度,居然想要给顾衡补课。
顾衡推脱不过,只得给太子说了实话,说道:“殿下莫怪,实在是我学这些也没太多用处,我又不打算参加科举,这些知道个差不多也就行了!”
太子正想要再劝,忽然想到顾家虽说是耕读传家,但是如今算是正经的外戚,而作为外戚嘛,就算是科举出仕,实权也是沾不到多少的,顿时觉得有些愧疚,心里想着将来定然要补偿外祖家一番,但是他跟着徒明晟,虽说年纪不大,已经颇有几分城府,因此,面上却是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问道:“那小舅舅喜欢什么呢?”
顾衡心中一动,笑道:“我听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一直喜欢读史,殿下若是愿意,不如跟我一起读史如何?”
太子如今还真没到读史的时候,不过顾衡既然说了,他觉得小舅舅这点要求还是得答应的,因此,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想要学史,《春秋》什么的也就算了,孔夫子的春秋笔法是知名的,为了传扬他的学说,证明自己的正义,孔夫子能够直接诛杀少正卯,算是开了个坏头!真要是读史书,《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顾衡家里有,只是带了几卷进宫,而宫里头呢,这些史书却是最齐全的。
因此,太子回去之后,便叫人将资治通鉴找出来,准备从头开始看。
顾衡也不刻意提点,只是每日里跟太子读上一段,遇到一些感兴趣的地方,还要找相应的史料进行对照。
太子渐渐的,对于史书也有了不小的兴趣,然后,他就关注到了资治通鉴之中,关于王室乃至皇室传承的问题。
就像是顾衡当年看到外戚的倒霉遭遇心里头也是吓了一跳,太子关注的也是那些王子太子的事情,然后难免心里头就存了事。这里头,许多太子少年的时候,也跟自家父皇父慈子孝过,但是最终的结果呢?先秦的时候暂且不说,从汉室开始,能够善终的太子又有几个呢?
徒景瑞敏锐地感觉到,这些是不能跟父皇说的,一旦说了,只怕就要影响到他们之前的父子亲情,但是呢,心中存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徒景瑞渐渐的,并不觉得许多事情是理所当然了。圣上有很多儿子,他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他这个太子得到的父爱虽然最多,但是,其他的皇子未必没有得到父爱,真要是将他和其他皇子们放在一起,还不知道圣上最终会是什么选择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徒景瑞一方面暗自谴责自己这般思虑有些大逆不道,另一方面,又有一个小人每日里在问自己,父皇真的会永远对自己一如既往吗?自己真的可以依靠父皇吗?
徒景瑞这般,顾衡顿时觉得有些棘手,毕竟,暂时还能说太子是因为勤奋苦学瘦下来的,但是时间长了,圣上不怀疑才怪。因此,顾衡只得劝道:“殿下,不管怎么说,圣上如今对殿下都是满腔父爱,殿下何必这般杞人忧天呢?”
顾衡的劝解其实有些苍白,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大度!但是徒景瑞的心智竟是颇为成熟,他沉默了一番之后,还是说道:“不错,起码如今父皇待我掏心掏肺,我若是因为日后没影子的事情就满心疑虑,岂不是连畜生都不如了?小舅舅,不管怎么说,还是谢谢你!”
宫学里头根本没有讲史的课程,因为某种意义上来说,史书也算得上是屠龙术了,自然是不能随意教导给别人的,像是如今朝中的大臣,正儿八经读了多少史书的并不多,外面虽说也有一部分史书出售,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像是寒门出身的官员,他们光是为了通过科举这根独木桥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力,而等到入朝为官之后,那些官员除非是一开始就进翰林院修史,否则的话连四书五经都放下来了,学问不进反退,更别说要读史了!
宫里头倒是收藏了大量的史书,每一个王朝稳定下来之后,就要修前朝的史书,也算是对前朝盖棺论定,而改朝换代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接手前朝的典籍库藏,因此,其他地方也就算了,大内的史书肯定是最齐全的。
徒景瑞告诉自己,如今父皇对自己有着八分的心,那么自己就要回以十分,但是日后,若是父皇真的对自己起了什么心思,那么,自己也不能真的就引颈就戮了!这般一想,徒景瑞也就坦然了。
徒明晟之前听说徒景瑞每日里读书读到很晚,一度瘦了不少,还叫了徒明晟过去劝他,他是太子,日后要做皇帝的,做皇帝重要的是知人善用,而不是要在学问上头比臣子强。像是宋朝的时候,宋徽宗的书画都是一绝,但是最终又如何呢?这些可能挽救北宋的灭亡?李煜的诗词同样哀婉动人,传承后世,但是,那是因为亡国为代价,才让他生出了那么多伤怀。所以,做皇帝,不需要证明你比谁都强,像是刘邦一样,能够识人用人就行。
徒景瑞见徒明晟说得直白,自然对此更是感念,又是如同以前一般很是撒娇了一番,表示自己记住了,自己会量力而行,不会勉强。
徒景瑞这般,徒明晟自然很是受用,又叫了宫学的先生过来,了解了一下太子还有大皇子的学习进度,在知道了具体的情况之后,更是觉得心爱的儿子太要强了,你都快赶上你大兄了,干什么还这么急呢?至于徒景睿叫人拿了史书回去读什么的,徒明晟并没有上心,读史什么的并不是什么坏事,儿子愿意读就去读呗!
在徒明晟暗示了之后,宫学里头教课的几个先生放慢了教学进度,顿时,一帮子小孩总算有了不少的空余时间,最重要的是,他们如今对皇宫也熟悉了起来,胆子也变大了不少,不像是刚来那会儿,这个不敢,那个不敢,如今,他们已经如同刚刚立巢的小兽一般,想要试探着伸出一只脚,看看周围人的底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