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村民抬着虞隐一路走到村后湖边,又乘小船来到湖中央的小岛上。
老者亦步亦趋地跟在魔修身边,讨好地问道:“上仙,用他的血祭祀河神后,我们村就能避过灾祸了吧?”
“当然,”魔修十分不耐烦,斥责道,“我都说过多少次了。”
“是、是,”老者见魔修发怒,害怕地擦擦额头的汗,惶恐道,“上仙,都布置妥当了,那我们就告退了。”
“滚吧。”魔修冷哼一声,挥起衣袖带起一股劲风,将村民卷倒在地。
“上仙饶命,上仙饶命。”村民连滚带爬地逃走,嘴里胡乱地喊着。
魔修见村民这副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
虞隐冷眼看着这一幕,已有所猜测。
祭祀河神为假,魔修另有目的为真。
魔修以祭祀河神为饵,用性命威胁,诓骗村民为他做事,让村民为虎作伥。
他冷然一笑,怪不得昨日那个年轻人说,他救了他们这么多人,是功德一件。
忽地,魔修的笑声戛然而止。
虞隐看去,见那魔修呆立一旁,然后就开始来回踱步。
见他这样,虞隐有些奇怪,这魔修看着有些焦虑。
虞隐等了片刻,见魔修只是焦虑地踱步,并不理他,便挣扎着,依靠在一块石头上。
即使到了这个地步,虞隐仍未放弃活下去的希望。越是紧急时刻,他越是冷静。
靠着石头,虞隐迅速观察起岛上的地形。
这座小岛坐落在万家村后的大湖中,四面环水,面积不大。岛上乱石遍布,杂草丛生,与别处并无不同。
但奇怪的是,岛中央立着一根石柱。石柱有一人多高,周身刻有云纹,线条古朴粗犷,像是刀剑等雕刻而成。
审视云纹的纹样,虞隐有些眼熟,一时却想不到在哪里见过。
石柱四周被村民清理出一片空地,摆放着桌案香烛等物品。
一直听这些人讲祭祀大典,虞隐以为声势浩大,没想到这样寒酸。
这里布置简陋,显然是匆忙置办的。是什么原因让魔修这样匆忙?
原文中并未对祭祀的过程做出描写。徐彥辰一路追查过来,见到“虞隐”时,他已经被绑在石柱上。
当时祭台除了给虞隐放血的村民,并无魔修。不仅如此,直到徐彥辰进入秘境,这个魔修也没有出现。
而此刻,村民没有了,却多了个魔修。
如果是因为他的“蝴蝶效应”,才将这位幕后主使暴露了出来,那魔修做这一切的目的是什么?
思索到这里,虞隐又看向魔修。
魔修仍在踱步,脚步走走停停,似乎心烦意乱。
虞隐不禁奇怪,看魔修刚才不可一世的样子,此刻又因为什么心烦呢。
但敌人心烦就有了破绽,有破绽就有了希望。虞隐精神一震,他把原文中关于这处秘境的剧情回忆了一遍。
眼下秘境就是虞隐活下去的关键。
他没有和魔修对抗的本事,要活下去,只有躲进秘境。
虞隐必须找到开启秘境的方法。
文中,徐彥辰看到“虞隐”时,秘境还未开启。
等他解下“虞隐”,探查虞隐没有呼吸之后,身后忽然光芒大作。徐彥辰转身,才发现石柱开启了一处秘境。
原文中并没有对秘境的出现做过多解释。只写徐彥辰看到“虞隐”的血液注满云纹,石柱上鲜血淋漓时,猜测是“虞隐”的血气激发了秘境。
血气,还有魔修提到的虞家……
虞隐陡然想明!
这处秘境只有虞家人才能开启!
魔修抓他,就是利用他来开启秘境。
原文里没有这段内容,或许是因为他穿成了“虞隐”,这处剧情自动补全了。
秘境只能由虞家人的血开启……为什么会是虞家呢。
虞隐思忖着,他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或许这处秘境是虞家先祖留下的!
原文中在徐彥辰接受虞家委托时,曾对虞家有过介绍。
虞家在几百年前,也算是修真界的大族,族中出过一个即将飞升的大能,但大能后来不知所踪。失去大能的庇护后,虞家才慢慢败落了。
在原主的记忆中,还提到大能还担任虞家族长。
或许大能是遇到了什么不测,在陨落前为虞家留下一处秘境。
这样想来,如果这处秘境是虞家大能留下的,那没道理要虞家后辈的命才能开启。
想通了这点,虞隐又仔细观察石柱。
他的视线顺着云纹一寸寸地移动,云纹环环绕绕,中间交叉围一个凹槽,之后又各自分开。凹槽并不大,和原主拥有的虞家玉佩大小差不多。
电光火石之间,虞隐突然想起来,他在哪里见过这处云纹。
是玉佩!
他腰间佩戴的虞家玉佩。
他脑海里,属于原主的记忆中,玉佩纹样与石柱上的云纹极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就是那处凹槽。
玉佩上的云纹并没有凹槽。
虞隐手指一颤,他知道开启秘境的方法了。
如果他没猜错,开启秘境的方法就是,玉佩沾染上虞家血气后,再放入凹槽触发。
原文中徐彥辰到来时,凹槽里已经流入“虞隐”的血液。他在解下“虞隐”时,“虞隐”的玉佩触碰到了凹槽,这才开启了秘境。
想通了此处关键,接下来困扰虞隐的,就是怎么把玉佩放进凹槽,开启秘境了。
他偷眼看向魔修,心中却一惊。
魔修脚步错乱,双手握拳,不停地颤抖,似乎在害怕什么。
注意到虞隐打量的目光,魔修蓦然停住,盯向虞隐,森然问道:“小子,你看我做什么。”
虞隐忙收回目光,谎称道:“上仙,我想问你,我什么时候能离开?”
“离开?”魔修从喉咙深处发出一阵冷笑,“不如猜一下,你还能活多久? ”
虞隐心中一凛,正要说话,忽听到空中传来一个声音。
“莫老邪,不如猜一下,你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