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鸡蛋灌饼 ...

  •   元管事离开后,卢二郎高兴坏了,金玉糕的方子竟是卖了二十五两,晓晓还会这样多的新菜式,若再卖上几个,就够置宅置地的了。

      “晓晓,我们是不是能去酒楼卖菜谱?上次你给杜子柏做的席面,他同学不都说没在镇上见过这些菜式吗?”卢二郎问道。

      “二哥,酸枣糕能卖出二十五两的价格,主要是金玉糕误打误撞在县里有了名气,今儿元管事买的是金玉糕的名字。”卢晓晓解释道。

      “我做的菜胜在样式新,口味不敢说比其他的都好。懂行的人,多吃几次便知道怎么做了,菜谱卖不起价格。不如我们多攒些钱,回头开了吃食铺子,自己卖。到时候这盈利就是源源不断的。”

      “铺子,我们真的能开铺子吗?”卢二郎从没有想过能拥有一间铺子。

      “我们不仅能开铺子,我们还能去县里,去府城开酒楼!”卢晓晓畅想道。

      这一番的畅想打动了卢二郎,他已经完全不想卖菜谱了,只希望攒钱的速度更快一些,让他们早日开间铺子。

      等卢大贵夫妇从兄嫂家回来,吃晚食的时候,问起了今日上门的客人,卢二郎用稀疏平常的语气回答说,用二十五两买了酸枣糕的方子。

      卢二娘子一时不能理解,酸枣糕这样简单的做法,怎么还有人来买。

      卢大贵则也动起了卖菜谱的想法。

      卢晓晓又将金玉糕卖的是名气的说法说了一番。

      虽说不能卖菜谱有些遗憾,可二十五两也赶上种地两年的收入了,这可是顶顶重要的大事,一家人便决定明日一同陪着卢晓晓签协议。

      如今卢记肉夹馍的肉食是越卖越好,卢春芬对摊子上的事务也娴熟了,趁着金玉糕带起的一波流量,卢晓晓打算推出新品。

      晚上备吃食的时候,就准备了十余个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到背篓中。

      第二日,等卢春芬烙好两锅肉夹馍的面饼,卢晓晓就开始做新吃食。

      这新吃食也是面食。

      取出在家调好的油酥,把面粉倒在案板上,中间挖个坑,加水搅拌揉搓成光滑面团,又揉成长条,揪成小剂子,放到一旁醒上两刻钟。

      面醒好后,将小剂子压扁,包入准备好的油酥,揉搓成团,收口向下放在案板上,然后用擀面杖轻轻的将面团擀成一张薄圆饼,两面再刷上油。

      面饼擀好后,便趁着早上客人多的时候,取一个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盐打散,又将面饼放到热锅中,烙至两面发黄,继续加热,待面饼鼓起大包时,用筷子轻轻将面皮戳破,让蛋液顺着筷子灌入饼中。

      蛋液略微凝固时,翻面,直到面饼两面金黄,饼皮酥脆,就起锅。然后在面饼的一面刷上自制的酱料,再放上两片生菜,卷起来,递给一旁的卢二郎做早食。

      “二哥,快尝尝,新做的鸡蛋灌饼。”卢晓晓道。

      卢二郎吃饭吃的香,是最好的宣传。

      新出炉的鸡蛋灌饼饼皮酥脆,鸡蛋鲜香,加上生菜的脆爽和酱料的咸香,口感丰富,风味独特,美味极了。卢二郎大口大口吃起来,边吃边说好。

      一排队买肉夹馍的大爷看卢二郎吃的香,开口问道,“小娘子,这做的是什么新吃食呀?”

      “大爷,这是鸡蛋灌饼,这用料您是看到的,用了一整个鸡蛋,再刷上秘制的酱料,味道可好了,一个只要七文钱,加一文钱多个鸡蛋,味道更好,今日可要尝一尝?”

      “给我来个两鸡蛋的鸡蛋灌饼。”这大爷姓江,是镇上的老餮,就好一口吃的。

      “好咧!”卢晓晓利落地把做好的面饼铺到锅中,打了两个鸡蛋到碗中,一手翻面饼,一手打鸡蛋,流畅得很。

      等香喷喷的鸡蛋灌饼递到大爷的手中,不过是须臾的功夫,大爷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

      一旁相熟的客人忍不住问道,“老江,怎么样啊?”

      江大爷又吃了几口,咂摸着口中的回味,道,“饼酥、蛋嫩、酱香,好!”

      “江大爷,您这说得太好了,我这鸡蛋灌饼得您这句夸,真是值了!”卢晓晓高兴极了,有道是千人吆喝不如老餮一句夸。

      听江大爷这么一说,好些客人都打算尝尝这鸡蛋灌饼。除了江大爷,大多数客人要的都是一个鸡蛋的,可就这样,带来的鸡蛋也很快用完了。

      没吃着的客人很是遗憾,都叫卢晓晓明日多备些。

      鸡蛋灌饼的窍门一是油酥,二是酱,三是灌饼的手艺,轻易学不来,可谓是城关镇上独一份,卢晓晓也不担心叫人仿了去。

      等把备的吃食卖完,三人便把摊子收了起来,今日鸡蛋灌饼卖得快,卢晓晓和卢春芬都没吃着。

      “春芬姐,一会回家,咱再做几个鸡蛋灌饼吃,顺便给你说说这灌饼怎么做的。”卢晓晓边收拾便说道。

      “这可是独门手艺,也要教我吗?”卢春芬道。

      “那肯定是要教你的,过两日我还要到码头上看看,这摊子就得托给你和二哥啦!”

      自打秀珠娘闹过之后,卢晓晓就觉得卢二伯一家是靠得住的,以后做生意可以一起拉拔着。

      摊子上的吃食越来越多,客流也渐渐稳定了,卢晓晓想去码头看海货的时候,顺便看看要不要再加一个摊子。

      三人回到家,卢晓晓便开始教卢春芬做鸡蛋灌饼,两家共十几口人,每人一个灌饼,下地的两个灌饼,也够卢春芬练的了。

      到元管事来的时候,春芬做起鸡蛋灌饼已是有模有样了,见有客人来了,便拿着做好的鸡蛋灌饼回家了。

      与元管事一同来的还有个账房,卢晓晓亲自做了两个鸡蛋灌饼请两人尝尝味,两人都吃得满意极了。

      元管事不由在心中感慨,来买方子的决定真是太对了,就小娘子这做新吃食的天分,往后定能干出一番天地。

      签协议的过程很顺利,元管事将昨日沟通的内容明明白白地写到了协议中,也没有暗自加一些不利于卢晓晓的条款。

      签完协议,账房把银两给了卢晓晓,两人便回镇上了。

      账房给的银两里有两个十两的银元宝,还有五个一两的银锞子。

      这是卢家兄妹两第一次见银元宝,圆滚滚,胖乎乎的,色白且带着光泽,看着特别的喜人。

      “这银元宝可真好看呀!多几个就好了。”卢二郎忍不住说道。

      “回头我们挣上一匣子,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起更好看。”卢晓晓道。

      “你们两个小财迷,快把银子收好,我们要去二伯家看爷爷了。”卢二娘子道。

      卢家夫妇也稀罕极了,但是要在儿女面前保持稳重,才没有表现出来。

      不知不觉,到了月底,卢春芬已能熟练地做肉夹馍和鸡蛋灌饼,也能自如地应对客人了。货船靠岸那日,卢晓晓便把摊子交给卢春芬和卢二郎,自己去码头看看。

      码头距离卢记肉夹馍摊子约摸五里路,需走上半个时辰,卢晓晓花一文钱坐车到了码头。

      到了那,发现果然多了不少小摊,有卖当地吃食的,也有卖海货的。卢晓晓转了转,买了一兜紫菜和一兜虾皮。

      卖海货的确实不少,可是也贵,能买得起的多是酒楼里的采买和镇上大户的管事。

      见没什么可买的,卢晓晓就要回镇上了,走过一个小摊,忽然见到了一株黄黄红红的辣椒。

      辣椒,许多美食的灵魂所在。

      在码头上见到辣椒,且还是生长着的辣椒植株,卢晓晓激动坏了,好不容易按捺下激动的心情问道,“大叔,这红红黄黄的是什么?看起来挺有趣的。”

      摊主见卢晓晓一个小丫头,看穿着也不像大户人家的丫鬟,便打发道,“小姑娘,这是我从海外带回来的,也不知道叫什么,你若是喜欢,就五百文拿去。”

      “大叔,你这价格好没道理,如今一盆开满花骨朵的菊花也才三百文,你这不知道是什么,这红色的果子也不知道能长多久,便要五百文。”

      “两百文,再少就没有了,这可是海外带回来的。”这辣椒其实是在船上捡来的,不知是哪个贵人带的,捡到的时候用个漂亮的瓷盆装着,只可惜摔碎了。

      卢晓晓又磨了磨,最后花了一百五十文买到了这盆辣椒。

      等卢晓晓捧着一盆辣椒,拿着两兜子的东西回到摊子上,正遇上元三郎过来。

      “小哥,刚才巡摊子的时候让留的鸡蛋灌饼可留了?”元三郎问道。

      “留了留了,这便给您做,这新出锅的鸡蛋灌饼最好吃。”这元三郎是摊子的常客,又帮卢三郎寻到了去宋氏学堂读书的门路,卢二郎热情极了。

      更何况县官不如现管,元三郎管着这条街上的治安,再怎么热情也不为过,卢晓晓亲自给元三郎做了个鸡蛋灌饼。

      “后日便是考试的日子了,令弟可准备好了?听说,这次有上百人递了帖子,除了镇上的学生,县上的、邻镇的人也不少,入学考试恐怕难得很。”元三郎把新知道的消息告诉卢家兄妹。

      “这些日子,从学堂回来后也在温书,家弟不曾得名师指点,学的多是基础的内容,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卢晓晓说道。

      本以为趁着宋氏学堂名气大显前,有机会能进去,现在怕也是很难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回来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