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思 ...

  •   李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时年26岁的诗仙李白游历大江南北,览胜全国各地的人文风景,在客居扬州旅舍的三五月圆之夜,创作了一首极负盛名的诗,名为《静夜思》。这首诗历经多个朝代流传之后,已有不同的版本,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收录到语文教材,是众多版本中最为朗朗上口的,且是家喻户晓的启蒙诗,不过这版本有可能并非李白原作。《静夜思》四句二十字,无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妙优美的辞藻,而是浅显白描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因望到明媚月光而产生浓郁的思乡情绪。千百年来,这首诗因简洁易懂,深刻隽永的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形象的描绘出想家的内心活动,鲜明的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因而在教科书中,这首诗的背景是作者抬头望月。

      李白的这首诗《静夜思》,顾名思义,安静深夜里产生的内心活动,思是人们使用非常频繁的字,从古典书籍理解,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也即内心所考虑事情之意,从诗句内容来看,思应是作者见到明月有所虑而想念家乡之意。在唐诗里,“思”意极为常见,所熟悉的诗篇除《静夜思》外,与李白年纪相仿的诗佛王维,著有享有盛誉的五言绝句《相思》,中唐诗人元稹因想念亡妻而创作组诗《离思五首》,在盛行悲秋情节的诗歌传统里,秋思几乎是司空见惯的主题,且文人多在秋季著有思意诗词。秋思的唐诗中,中唐诗人张籍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备受赞誉,秋思的宋词中,较为出名的作品有如《渔家傲·秋思》,元曲中则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最富知名度,表达思意的诗词元曲不胜枚举。

      相思之情,人之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从《诗经》的悠悠我心悠悠我思,汉乐府“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到唐代李白言道的“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门,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乃至近代歌曲《相思》所演唱的“人说相思苦,离人心上苦缠绵,我说相思难,山高路远难相见”以及“最肯忘却古人诗,最不屑一顾是相思”等,咏叹相思之情的诗词歌曲不计其数。最为简短描写相思的诗歌,王维的五言绝句《相思》因其语言凝练富有深情而广受欢迎,是唐代梨园子弟爱唱的诗词之一,被收录到《唐诗三百首》中,时至今日则是人们学习古典诗歌的启蒙之作,与李白的作品《静夜思》一道,是学习中华古典文学的入门之作,知名度近乎妇孺皆知。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名作《相思》诗中的红豆,其学名为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有毒植物,盛产于南方,其上部约三分二为鲜红色,下部为黑色,晶莹如珊瑚,有时常被用来作装饰物,因其有毒蛋白质而不能食用,与做成糖水食品的大红豆是不同的植物品种,倘若它能食用的话,可能就不会被赋予相思寓意了。它的寓意源自一个凄美爱情传说,在很久远的年代,有一位男子随军出征,长期不见丈夫归来的妻子思夫心切,日复一日的祈祷丈夫凯旋归来,然而不幸的是,收到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妻子伤心过度而哭泣流泪,哭红的眼泪浸入地里便化作了种子生根发芽并长满了红色豆子,人们感慨这红色豆子因思夫心切妻子的红眼泪而成,于是将这红色豆子称呼它为相思子,同时赋予了它相思寓意。

      这首诗又名《江上赠李龟年》,也即赠予宫廷乐师李龟年的诗,从诗题“江上”可估计,或有可能是他们乘船各自天涯一方时的临别之作,从诗句的内容以结合李龟年与杜甫在湖南相逢的诗篇《江南逢李龟年》来看,作此诗时,李龟年应是南行至湖南。李龟年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乐师,王维曾经执掌朝廷的音乐管理机构,抑或梨园机构负责人,可见他们是非常熟悉的朋友,可以时常出入王公贵族的宅邸歌舞娱乐,然而安史之乱破坏了他们的幸福生活,李龟年被迫流落到江南谋求发展时曾演唱此诗,可判断这首诗是王维在安史之乱时期创作并赠予。杜甫和李龟年亦是相交的友人,他们都曾流落在湖南一带,感怀身世飘零的杜甫在湖南与旧友相逢,于是赠送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以示感慨彼此落寞的人生境况。

      诗的大意浅显易懂,意思说红豆在南方生长,春天来到时,会生出很多新的枝叶,愿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情。此诗以红豆寓相思之意,可见是作者借歌咏红豆而寄托相思的诗,首句“红豆生南国”点出了红豆生长环境,更深层的是意指相思人即李龟年身处南国,接下来说“春来发几枝”预示着新的一年春来时节,相思之情将会更加浓郁,意味深长地寄托相思,第三句“愿君多采撷”表示要珍重友谊,嘱咐人家相思,同时寓意自己的相思情谊,结尾说“此物最相思”,形成诗句中红豆相思子起篇的闭环效果,既切中诗题,又合乎诗句的情思之意,一语双关运用的恰如其分,取得婉曲动人的艺术效果。这首诗字里行间充裕着作者的相思情感,语言朴素自然,韵律也具音乐美感,越是精简凝练的语言,越能发挥超常的艺术美感,不啻为五言绝句中的上乘之作,乃至到影响后世的文学艺术,更确切的是说音乐艺术,多有借鉴引用它创作歌曲予以传唱。

      相思的诗词可以诞生于一年四季,而秋思之词,顾名思义,是秋季时创作的篇章,前文所提及的秋思之作中,张籍的七言绝句《秋思》是首不错的作品。诗人张籍,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诗人白居易和文学家韩愈等人交好,尤为擅长创作乐府诗,他最富盛名的诗句为“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颇得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推崇并称他“乐府皆言妙入神”。中唐时期的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知名度较高,韩愈贵为大文学家也享有盛名,而同时代的张籍则显得名气较弱,或许是他名作的精神内涵还不够丰富,然而他的这首《秋思》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描写人物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方面,可圈可点处甚多,较好的诠释出何为艺术源于生活,从生活细节中刻画出人的乡愁之情。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的白话文大意是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想写封书信让人捎回给家人,问候家人及乡亲,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写好了信件,又担心匆忙而没有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完,当捎信之人准备出发时,又叫住人家,打开信再看看是不是需要补充点想说的。简单来说就是,写信想要表达自己的思乡心切,却不知该如何说起,写好了信反复拆开,再想想所写内容不够或是内容还不够表达出思乡的千头万绪,充分呈现出作者真挚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将作者的细腻的心理情感表露出来。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古人生活中常见的寄信场景,或是作者当时的切身情景,通过描写寄信人的内心情感和行为细节,真切的勾勒出对乡亲父老的深刻思念之情。

      这首诗深刻的表达出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态,通过抓住捎信时的细微心理状态,凝练概括了作者浓郁的思乡情绪。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说明作者身居洛阳,进入秋季后,袭来的秋风使得文人萌生悲秋情绪,此时的作者内心萌生思乡情感,为描写下一句的欲作家书意万重做铺垫。今日人们很难再有写家书时的矛盾心理,将时光回流到上世纪,人们或写或接触过书信,甚至请人帮忙代写书信,对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或有切身体会,就如何下笔开端写信需要左思右想一番。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样的行为心理,可体现在写信过程,总是感觉还缺点啥,或者内容还不足以表达所思所想及对乡亲的问候等,即使写好后还得再审读一遍,再琢磨一下,送去邮寄站寄出前要反复核验一番,写信及寄信过程好比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寓意,有过相似经历的人们对此诗或有似曾相识的感触,乃至称赞此诗写的真妙。

      在相思和秋思外,思念故人之作亦是常见的,中学时期曾学习过一篇著名的思念亡妻词作《江城子》,它是苏轼思念亡妻的代表作,或许受很多读者尤其是女性朋友的喜欢,感动于苏轼对亡妻的痴情。该词作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即妻子离世十年有余,对妻子的爱依然刻骨铭心,苏轼是否真的深爱亡妻不得而知,但多人会对此词赞不绝口,正值青春大好时光的年轻人容易对深情之人高看一眼,因为他们渴望刻骨铭心的爱情。在苏轼之前,思念亡妻的诗词,中唐诗人元稹的组诗《离思》亦不错,尤其是第四首,是非常值得一品的思念亡妻之作,不过它理解起来稍微费力,意象用的有点深奥,在苏轼之后,词人贺铸的思念亡妻词作堪称一流,同张籍《秋思》般勾勒生活场景来诠释内心深刻的思念情感。思念亡妻的诗词,以元稹的诗句意象最为深刻,他一般被视为负心汉,即现代话术中的渣男,人们多有欣赏其作而对他与几位才女的情爱纠葛持贬抑看法,不可否认的是,或许是因他情史经验丰富,方有才情写出有如《离思》般的深邃名句。

      《离思五首》是元稹一组著名的悼念亡妻韦丛的七言绝句,据记载韦丛二十岁嫁给元稹,元稹亦叫元九,表示其上有八位兄长,或许世家阶层多喜好生儿育女,怪不得元稹与韦丛夫两妻能够七年间孕育五子一女,然而不幸的是,韦丛年仅二十七岁便过世了,刚好到所谓的七年之痒。韦丛出身名门,其祖上多有显官厚禄,元稹是北魏王朝昭成帝拓跋氏的十九世孙,与李唐皇室具有一样的鲜卑族血统,自是名门望族之后,曾经跻身庙堂高位,是中唐时期富有名气的文学家和小说家。元稹科举及第后,遂与韦丛联姻,婚后两人感情甚笃,早期元稹的仕途多有不顺,又遭逢贤淑聪慧的妻子韦丛盛年而逝,甚是悲伤的他著有情词痛切的祭文和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如我们所熟悉的名言“贫贱夫妻百事哀”便是他悼念亡妻的名句,不过今人理解这句显然与作者的愿意相差甚远。从元稹接连创作的祭文和悼念诗作来看,毋庸置疑的是,元稹对韦丛富有深情,也相信有真情才能写出多篇悼念之作,才会有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情真意切,还有挚爱情深的《离思》组诗,尤其第四首最为经典令人称绝。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对于很多人来说,恐不易理解,尤其是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经专业讲解,着实让人一头雾水,“沧海”与“巫山”是世间善美的形象,从字面意思上说作者经历过沧海和巫山,对别处的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就再也看不上了,诗句里的浅意是说除了亡妻韦丛,元稹再未看得上其他女子。可想而知,难为水和不是云,固然是元稹对妻子韦从的偏爱之辞,引用来作悼念亡妻,隐喻他们夫妻间的感情犹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是无与伦比的,即元稹告诉世人,除了亡妻韦从外,再也没有使得他动情的女子了,不过从后来元稹的情史发现,越是对女子容易动情的人,才能迸发出这么扣人心弦的名言。后两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是对他们夫妻深厚感情的再述,说作者即使身处万花丛中,也懒得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是因为亡妻韦从的缘故,元稹在诗中说的多有情真意切,他的动情基因越是活跃,但也可确认的是,妻子韦丛逝世后,元稹应有痛彻心扉的一刻,不然的话,恐难创作出如此忠贞不渝的佳句。

      元稹初入仕途时,或许得益于妻子韦丛及其家族背景的支持,对妻子深爱视为珍宝,将韦从视为一生中最爱的女子,从他的多篇悼念诗可见一斑。韦丛逝世后,元稹春秋鼎盛之际,仕途发展也是时来运转,不管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个慰藉的伴侣,原配的爱情制约解除后,元稹并未如他在诗作中所言的那般,反而是更容易动情,甚至传言在妻子韦丛逝世之前,元稹便对风韵犹存的才女薛涛动情,情意缱绻几月之后便因接到朝廷调令而戛然而止,故有人称元稹对薛涛始乱终弃。让人诟病更多的是元稹在外情意浓浓时,家中尚有正室,妻子韦丛离世后的元稹相继有好几段情感经历,流传较广的是与刘采春的情感纠葛,刘采春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也即使说元稹与唐代四大女诗人中的两位有感情经历,元稹与她们的爱情皆是始乱终弃,自然无所谓修成正果,以致有人评价元稹多情是真,滥情更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写给这些才女的诗篇,着实写的精妙。

      对于原配之妻韦从著有难为水不是云的佳句,追求薛涛时互赠诗句,第二任妻子去世时亦作祭文缅怀,在仕途低迷期间创作赠诗感谢不离不弃的第三任妻子,追求才女刘采春时亦有佳作,总而言之,元稹的才情是毋庸置疑的,难以再对其它女子动情是用来感动别人,而非感动自己。纵观他的风流情史,元稹心动的女子要不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才女,要不是对其仕途有益处的名门淑女,关键这么多女子都视他为真爱,对他刻骨铭心,充分表明元稹是极富才情的浪子,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元稹的官运也不赖,用现代话来说,元稹是名副其实的高段位渣男,深得女子无脑式崇拜和热爱。

      王维赠予友人的相思,张籍寄托乡愁的秋思,元稹表达悼念亡妻的离思,分别代表着人之心田不同的情感形式,描写心思情感的佳句琳琅满目,如妙语连珠的相思名言“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等,不一而足。思,人之心田,是人与生俱来最为普世的情感,不管是诗歌文学还是现代艺术领域,勾勒思念情感的活动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自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主题,以上唐代三位著名诗人的佳作,只是沧海一粟,粟米太多,唯能俯拾经典。限于篇幅,仅组织糅合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思”作以飨读者,在汗牛充栋的典籍里,尚有许多思句名言值得人们发掘作延展性鉴赏阅读,感受诗词里的古意思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